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12 09:10:07| 人氣2,157|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北同志一週 之 星期一 同志文學與同志出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發現了一個問題,在想開始自己同志一週的心路歷程時。你竟不知道如何去取得相關的資訊,你也不認識任何一個同志朋友,才剛剛要展開的同志生活就好似一堵牆橫梗在前方。

同性戀電影:

如李安導演的《喜宴》、王家衛的《春光乍洩》、林正盛的《美麗在唱歌》等…
是我們一般較易接收到的有關同性戀的資訊而電影確實對台灣同性戀運動與同性戀生活的發展亦具有獨特意義。

一九九三年香港劇場與電影藝術家林奕華來台為金馬獎國際影展策劃首次的「同志影展」單元,而將「同志」一詞帶入台灣。


同志文學:

了解同志該從哪裡開始呢?接觸同志文學一直是許多同志的啟蒙方式。台灣同志歷史田野調查研究者鄭美里指出同志書寫早在一九七0年代,甚至更早以前就被納入現代文學的脈絡,包括白先勇的《台北人》、《寂寞的十七歲》,林懷民的《蟬》,玄小佛的《圓之外》等…

另外《席德進書簡》亦是台灣同志史上的重要著作。

而八0年代有白先勇的《孽子》,陳若曦的《紙婚》,郭良惠的《第三性》等…

《孽子》一書還拍成電影,最近也成了秩手可熱的八點檔文學大戲。


但一直到九0年代,同志書寫才在台灣文壇發光,儼然成為顯學。


「熱愛雜誌」創辦者安克強指出近年來華文同志文學可說是風起雲湧,攻佔各大報、出版社文學獎版圖。如朱天文《荒人手記》、凌煙《失聲畫眉》、杜修蘭《逆女》均獲得文學獎的百萬首獎。而許多中篇、短篇小說首獎亦頒給同志題材的文學作品,成就不可謂不豐。

然而安克強認為,任何的主流文學獎都有其商業機制的考量與喜新厭舊的特質,過幾年同志文學勢必會退燒,因此同志文學不能對主流文學抱太大的期待,設立一個同志文學獎便有其必要性。

走進書店尋寶的你有一個驚訝的發現,除了文學作品之外,台灣已有了本土的同志論述,甚至還有專業的同志出版品與同志雜誌。




轉載於
1998光華雜誌之台北同志一週

台長: cancer
人氣(2,157)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彩虹同志(同志心情、資訊) | 個人分類: 同言發聲 |
此分類下一篇:台北同志一週 之 星期二 社會大眾對同志的態度
此分類上一篇:台北同志一週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