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2-17 10:02:02| 人氣1,4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貫真傳:大學一書之由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學一書之由來

《大學》原不分章節。後來朱熹按其內容,於其所著《大學章句》,將之分為經一章,傳十章。「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因此《大學》的主旨,在於經一章中。傳十章的文句,是曾子解說大學之道的論文。以此,只要解說 “經一章 大學之道” 的真義,自然論及 “傳十章” 的文句解說。

經一章: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研讀經典:不是徒誦經文而已,我們要了解文字般若之性空妙慧,文以載道,文非道也。但是沒有文字也不行,因為沒有文字紀錄就沒有佛聖仙真的修行過程,及歷史了,但文字不是道,是工具,也不是過程內容,要經過研讀的觀照,才能進入開示悟入,以証實相。
 

六祖惠能云: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是六祖留給後世讀經的人的一個開示。

壇經:

師自黃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無知者。時,有儒士劉志略,禮遇甚厚。志略有姑為尼,名無盡藏,常誦大涅槃經,師暫聽即知妙意,遂為解說,尼乃執卷問字。
師曰:「字即不識,義即請問。」
尼曰:「字尚不識,焉能會義?」
師曰:「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尼驚異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請供養。」
有魏武玄孫、曹叔良及居民,競來瞻禮。

所以講經,千萬不要拘泥文字,你就算是國文系畢業的,學過說文解字,若依文解義,是錯的,不能會入妙意真諦


修道,切勿泥法跡相,勿執著法與相, 因為法本無法,借法引心,性悟法捨。

修道不是為了成佛而修,只是恢復本來面目而已,把累世以來的習染淨化而已,有什麼好執著的。大家皆佛性,人身難得今已得,好好修道,一定有很好的成果。

學道最重要是『解空悟真』,書讀百遍,意自通,經文不是一個一個字去解釋,那是文字不是自性,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師尊一再勉勵我們,不修人情道、天機道、沙盤道,修道只是把累世以來染著淨化,回復本來面且而已,顯出你本真,因我們自性本來就是佛。

心田不長無名草,性地常開智慧花。

歷經千萬紅塵劫,猶如涼風輕拂面。

台長: 福哥
人氣(1,4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儒學資料夾 |
此分類下一篇:一貫真傳:大學「綱領」概述
此分類上一篇:大學一書為進道入德之門也。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