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3-16 10:07:01| 人氣6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田野‧印象:為孩子教育焦慮的農民工父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DSC08262 
田野中一位焦慮的父親 


雖然還是很忙,但卻再也受不了自己的部落格太久沒有新文章,不過擔心的不是沒有東西寫,而是焦慮不知道從何下筆,畢竟一個多月在廣州與香港做田野,有很多觀察與想法值得記錄。許多跟自己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有直接關係的,就留到博士論文中再寫吧!這裡就先儘量以「看圖說故事」來分享我的旅行與觀察。文章順序上可能未必按照我旅行的過程來安排,而是看哪些我比較好發揮,就先寫哪些吧!


雖然我處理的題目是「物質文化」,但在田野中,報導人社會生活中所遭遇到的「焦慮」卻鑲崁在整個水晶商品的生產鏈裡。這張相片拍攝在田野地裡的一條熱鬧街道,時間剛好還在中國放寒假的階段。畫面中間是我的關鍵報導人(key informant),那天下午他帶我到街上走走。這條街是附近工廠工人最主要的休閒與購物區域,小吃店、超市、傳統市場、牙醫、藥舖、手機電信行等都可以在這條街上找到。

畫面右側的是一排為「私立小學招生」攤位。桌子旁的書包,很明顯地是要吸引路過的父母親把小孩送進正在招生的學校。如大家所知,廣州加工業的主要生產力之一是來自內陸各省農村的「農民工」,他們離鄉背井地來到沿海省分打工賺錢,讓中國沿海得以成為「世界工廠的世界工廠」。農民工所帶來的勞動力雖然讓中國賺到了外匯,但卻也帶來了內部的問題,教育問題尤其嚴重。很多農民工結了婚後,為了降低在城裡的開銷,維持自己的勞動力,變將孩子留在家鄉給父母照顧,自己逢年過節才能看到小孩外,隔代教養也造成了許多社會問題。同時,選擇把小孩留在自己身邊的農民工,卻又因為「戶口」制度的問題,小孩無法和城市小孩一樣,享有去當地公立學校受教育的機會,而只能選擇私立小學或是私立幼兒園(及台灣的幼稚園)就讀。這些學校雖然減輕了小孩求學的壓力,但校園裡的師資、設備等往往不及公立學校,僅能滿足農民工家庭的最低需求。於是,較有錢的農民工(比方說工廠裡的幹部等級),會想盡辦法讓小孩子走後門(比方說以付贊助費的名義)進入公立小學。

這幾年,靠近沿海省分的內陸各省經濟上也開始提昇,提供了很多的就業機會,許多農民工開始選擇回鄉發展,廣東與沿海地區開始出現「缺工潮」。原本依附城市裡農民工家庭而生的私立教育體系也開始面臨學生數量可能減少的壓力,因此在招生的力道上,自然也就比以往強。但對於農民工家長而言,尤其是期待透過孩子教育成功改善家庭前景的家長們,一方面受限於經濟的實力,一方面又期待學校教育的成效,只能盡量地在各私立小學、幼兒園中找尋較好的一所,來讓自己的孩子就讀。

 這張相片裡,我的報導人S先生,來自湖南農村,拼了好幾年才在台商工廠裡成為幹部,他花了大錢把女兒送進較好的私立小學,又努力地在私立幼兒園中找相對較好又負擔得起的來讓兒子就讀。為了紓緩自己的經濟壓力,他不得不選擇在原本的工作外,還開始賣起「檳榔」來。

台長: 咖啡海
人氣(6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業餘的社會人類學觀察家 |
此分類下一篇:田野‧印象:湖南菜之雞血丸子
此分類上一篇:跟著水晶去旅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