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21 00:55:45| 人氣7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door No.95〕《模倣犯》陪伴的幾個夜晚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厚厚四大冊的中譯本,陪伴我度過了幾個深夜,讀起來是欲罷不能且「娛樂性」十足。
覺得作者說故事的功力很好,幾度讓人看的快喘不過氣來。整個故事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謀殺事件在公園內被發現開始,一直到那場關鍵性的車禍,嫌犯死在車上;第二部分則以回溯的方式,從幾個關鍵人物的幼年經驗開始寫起,並同樣銜接到第一部分最後的那場車禍為止;第三部分則是後續一路追出兇手的過程。
作者營造氣氛、鋪陳細節、刻畫人物的功力一流,看的很過癮。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又有兩點。
其一是,第一次看到有小說這麼深入的去描寫一個犯罪事件中,每個環節的相關人物的心理變化。除了兇手、兇手的家人和朋友、每一個受害者、每一個受害者的每一個家屬或朋友、兇案的發現者、發現者的朋友與家人、追查的刑警、刑警的家人、寫報導的記者、記者的家人…幾乎將所謂殺人犯罪事件當中所可能牽扯到的人都花了番功夫去描寫。當中也帶出了許多細膩的心理反應,例如倖存者的自責心態、嫌犯家屬只挑自己想相信的來相信且要他人接受、失踪少女之家人為了怕丟臉而說服自己「女兒一定又是跟朋友出去鬼混了」而不願報警的鴕鳥心理、撰寫深入報導的記者總愛以「自己什麼都知道」以及「犯罪者也有其可憐之處」的角度來詮釋犯罪事件、以及在這樣的報導角度下受害者家屬悲憤的心情…等等。總之,看到有作家這麼仔細的去刻劃環繞在犯罪事件的每一個人物,不同階段的心路歷程,讓人印象相當深刻。而這,大概也是呼應作者在最後藉著受害者家屬之一的有馬義男之口所教訓兇手的:『所謂的「大眾」不過是一種想像,根本沒有所謂的「大眾」,每一個人都是獨特而無可取代的個體!』
印象深刻之二是,關於兇手的心理描寫。整套作品的第二部分幾乎就是在說兇手之所以成為兇手的心路歷程。扭曲的人格、晦暗的底層,寫到極深入極細微處,那麼殘酷、邪惡,但又那麼真實(很難想像作者是個什麼樣的人物?),讀起來一直有種發自心底不寒而慄的陰森感,那種作者所謂的「純粹的惡」,讓我再怎麼大呼過癮都應該不會再去翻第二次了。

2005.11 宮部美幸 著, 張秋明譯

台長: mi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