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4 22:35:46| 人氣5,1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理驚悚大師—費策克作品簡介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3.9.24.)

 除了Tess Gerritsen以外,目前最讓我引頸期盼新作中譯本的作家非德國心理驚悚大師費策克(Sebastian Fitzek)莫屬了。他總是用高潮迭起、扣人心弦的謎情引領讀者一探人類的心靈、夢境、記憶、潛意識,佐以本格密室推理、敘述性的詭計與精準的文字氛圍掌控。他的作品目前有中譯本的只有《治療》、《遊戲》、《摧魂者》和《記憶碎片》。首先出版的《治療》、《遊戲》別出心裁的採用炭筆素描風格的封面和透明書腰,總是要真正翻開書頁之後才明白書腰上「一旦翻開它,就無法置身事外」、「看一眼就上癮,讀完它才能解脫」的警語不僅僅是宣傳標語而已…。




 《治療》是費策克初試啼聲一舉成名之作。與《遊戲》都是以離奇的失蹤案為始,呈現完全不同卻一樣引人入勝的風格與筆法,一如krimi-couch所言:「《治療》宛如精細的小劇場,而《遊戲》則是場面浩大,氣勢磅礡,真驚訝他是怎麼辦到的。」《治療》中拉倫茲醫師體弱多病的愛女意外走失後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多年以後,痛心疾首的拉倫茲前往一座荒僻的帕庫姆島療傷,透過接受《繽紛週刊》的專訪重新耙梳整理自己的思緒與過往,此時卻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一位不請自來的女病患,她所講述的病情與栩栩如生的書中角色,竟和拉倫茲的境遇巧妙冥合呼應著…。是巧合,抑或一切另有蹊蹺?來者是敵是友、是善是惡?費策克透過一場暴風雨把拉倫茲和神秘女病患困在帕庫姆島上,演繹的卻不是《羅丹薩的夜晚》式浪漫共患難的戀曲,而是一場審訊式的治療。費策克透過「今天,幾年以後」、「帕庫姆,真相大白前五天、前四天、前三天、前兩天、前一天、當天…」、「今天,威丁,一二四五號房間」與私家偵探的查訪,進行靈活的時空跨度與跳躍,密密織就緊張懸疑的謎局,引領讀者以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步步逼近真相…。



 當楊這廂一手拿著手機與雷歐妮正情話綿綿,另一手開啟門來卻接獲雷歐妮的死訊,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歹徒挾持了廣播電台,隨機撥打市內電話,如果接到電話的人報錯口令,就處決人質一名!在費策克的作品中,最適合拍成電影的應該就是《遊戲》吧。果然慕尼黑Goldkind Film已經買下電影版權開拍中。目不暇給的緊湊劇情,明快的節奏感與張力,人質挾持、警匪對峙、談判鬥智、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遊戲…,這一切不正具備了賣座電影的元素,更讓人回味起《終極人質》、《謊言終結者》等影劇作品的經典橋段,尤其歹徒一步步逼甫受喪女之慟、酗酒又意圖輕生的談判專家伊娜揭露自身內心、家庭的隱私,更酷似《沈默的羔羊》的況味。



 讀《記憶碎片》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柯林˙法洛主演的《攔截記憶碼》。前者的男主角至「學習遺忘」機構試圖消除一段悲慘的記憶,反之後者的男主角則去「記憶碼」公司試圖植入一段精彩刺激的雙面諜記憶。過程中卻似乎都出了差錯,主角隨即展開險象環生的逃亡歷程…。《記憶碎片》的男主角先後遭遇死而復生卻相逢不相識的妻子、轉瞬間憑空消失的高樓大廈、被關在地下室的人給了他一部劇本,裡頭記載著幾秒後會發生在他身上的事,還有一位出自《摧魂者》的角色…,是夢境、是幻覺、是陰謀?果真要「完成記憶拼圖,才能回歸真實世界」嗎?人類記憶的建構與解消時常迷惑我,正如我在〈迷迭香的名字〉中的叩問:「據說科學家正在研究人腦的記憶中樞,也許有朝一日,我們終於能隨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記憶。到那時,世界會更好些還是更壞些?人會活得更快樂還是更無聊些?抑或生活依然不變,依然充滿了謎一般的難題和幸福?…而解謎的鑰匙,自然就在羅斯瑪麗。第一朵迷迭香的名字,揭示了一切。」



 《遊戲》可說是費策克作品中自成一格的電影小說。《摧魂者》則可謂居於《治療》與《記憶碎片》間承先啟後之作。《摧魂者》中的人物談起《治療》中的拉倫茲醫師有如悠悠講述一則鄉野奇譚,其中一名角色更延續至《記憶碎片》中再度出現,這或許也是一種另類的「置入性行銷」吧?《摧魂者》是費策克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也許因為我是喜歡猜謎的人吧。「幾處高燈掛粉牆,人人癡立費思量;秀才風味真堪笑,贈彩無非紙半張。」《摧魂者》正是一本以「謎語」串起的小說,讀者與書中人必須一一解開謎語,才能得知「摧魂者」的真面目。而且書中的謎語安排都饒富深意,暗藏著破案的關鍵,這讓我覺得《摧魂者》是費策克的作品中最適合改編成電玩的一本小說。費策克擅長營造「密室」的氛圍,用湫隘的密室烘托加深緊繃的心緒。《治療》中的「密室」是對外隔絕的帕庫姆島、《遊戲》中的「密室」是廣播電台的播音室,《摧魂者》中的「密室」則是間危機四伏的醫院,你永遠不知道「摧魂者」會從哪個角落突然竄出來,猝不及防攝去你的心魂…。《摧魂者》整本書使用了「書中書」式的敘述性詭計,讓讀者不禁懷疑讀過此書後該不會也被催眠了…。「解開謎題,才能從故事中醒來」。書中出現的最後一個謎語是「在你需要我時把我扔掉,當你不再需要我時把我拾回」(射一用品),費策克留到書末的致謝詞中才予以提示解答(順道一提,費策克的致謝詞都寫得很詼諧幽默不落俗套喔),要不要也來猜一猜?



台長: Brsuny
人氣(5,165)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學 |
此分類下一篇:晶晶最短篇
此分類上一篇:醫學懸疑天后—Tess Gerritsen作品簡介

旅人
讀您的介紹
開了眼界

午安安
2013-10-12 14:46:19
版主回應
買了費策克的新書《夢遊者》!
http://mypaper.pchome.com.tw/540903/post/1327055167
2014-03-05 20:47:1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