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11 12:00:00| 人氣3,8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負面的魔力(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莫札特產量甚豐的創作當中,以小調譜寫的樂曲其實屈指可數,因為小調彆扭陰鬱的特質實在不怎麼接近莫札特天真爛漫的性格,更不容易得到當時宮廷貴族的喜愛。不過莫札特在「唐喬凡尼」中,便是以d小調的音樂,驚震全座地去描繪騎士長石像復仇,以及地獄烈火的可怖,而獲得滿堂喝彩,而更早幾年,在先前提到的那齣「伊多梅尼歐」中,他也曾以d小調,為劇中反派女角艾蕾特拉寫出著名的復仇詠嘆調『我心所感』Tutte nel cor vi sento,而d小調的音樂也彷彿是全劇潛伏著的暗影,成為一個必須解決的障礙(莫札特的遺作安魂曲同樣也以d小調譜寫)。

莫札特對後世影響最鉅的除了歌劇外,就是鋼琴協奏曲了。在他27首鋼琴協奏曲作品中,也只有兩首是以小調譜寫,其中1785年完成的d小調第20號鋼琴協奏曲K466,彷彿承繼著「伊多梅尼歐」的復仇之聲,後啟「唐喬凡尼」的地獄之火,時而抑鬱糾結,時而激情暴虐,充滿了震撼人心的情緒,被認為是引導浪漫主義的先聲,也是最受演奏家青睞的曲目之一。



我也很喜歡這首有著強烈起伏的鋼琴協奏曲,當然我是沒什麼能力去分析曲式、描述莫札特是如何地天才橫溢啦,我通常只能以個人主觀的情境幻想,去理解曲子的情感與趣味。在我的想像中,d小調第20號鋼琴協奏曲K466,就像是一場孤獨而陌生的黑暗森林旅程,一開始,眼前盡是灰淡的光線與不祥的霧氣,而當腳步真正踏入林地深處時,便立即發現天色已被濃密的林蔭所遮蔽,地上荊棘野草雜生,管絃樂團緊繃強悍噴湧的樂聲,就像是四處潛藏的恐怖與危機,偶發一個聲響、忽然一陣影搖,都讓人心神不寧,但隨著較平靜的鋼琴聲出現,旅者彷彿稍稍找回了自己的步伐,木管樂聲像是偶然鑽過枝葉間灑下的陽光,或是飄忽而過的清脆鳥鳴,給予心靈些許的鎮定撫慰,然而,幽深的黑影與斜倒的枝幹又再度出現,隱藏的鬼魅也伺機搗亂,瘟癘瘴氣從腳邊浮了起來,蛇鼠蟲蠅也紛鬧不休,鋼琴的步履聲不再那麼堅定,方向也有些捉摸不定(大調小調的變換),最後顛簸中,他疲累得緩緩安靜地歇息下來。

進入到第二樂章的浪漫曲,一開始彷彿已暫時掙脫了陰森樹林的魔爪,走到風和日麗的草原,腳步變得輕盈舒緩,到了插段時,視野更見開朗,樂團甚至藏到了底下,成為單一和弦的伴奏,但在主題返回後的第二個插段中,鋼琴的三連音又帶起了不安的氣息,宛如烏雲般地投下了危機蠢動的陰影,四周也圍起了山嵐霧氣,但柔和迷人的主題又隨即升起,輕鬆地化解掉了負面的情緒。到了第三樂章,叢林的威脅再現,而蓄足氣力的旅者也奮起反抗,碰撞出憤怒衝突的激情,危疑的與樂觀的兩股力量纏繞出迴旋曲的漩渦,一下子彷彿被拖進了黑暗之心深處,一下子又活躍快慰地舞動起來,樂章的最後,雖然旅者又被帶到了一個較為開闊安穩的地方,但似乎仍有某種不確定的、惴惴不安的情緒在蔓延著,彷彿身處山頂崖邊...

當然,這種理解的方法其實某種程度上是破壞了音樂本身自成體系的世界,不過文字與畫面對我這樣非專業人士來說,實在是比較單純節省的方式(畢竟了不起的作家E.M.佛斯特在【此情可問天】Hoeards end中也用了惡魔與大象來呈現『命運交響曲』音樂的意義)。



莫札特不只是個偉大的作曲家和演奏家,他也是個極懂得舞台的創作者,他音樂中引人入勝的戲劇性魅力向來都不缺,內田光子就曾說過:「莫札特的音樂就像歌劇一樣,充滿人生各種情節與幽默。對我來說,莫札特每一天都不一樣」在內田光子今年初發行的最新錄音中,她便再次從莫札特d小調第20號鋼琴協奏曲K466中,去體現她對莫札特音樂的進一步理解。

1980年代,內田光子就曾經和傑佛瑞泰特指揮的英國室內管絃樂團(ECO)合作過整套的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全集,同時期內田也陸續推出了全套莫札特鋼琴奏鳴曲的錄音,她獨特縝密冷靜卻又情感鮮明的一貫表現方式讓樂壇驚豔,也為她贏得了莫札特專家的名號。而在經歷過1990年代後對於貝多芬、舒伯特的詳細鑽研,內田和她默契良好的克里夫蘭管絃樂團開始了第二輪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的巡迴演奏及錄音,而這次,內田光子和普萊亞一樣除了鋼琴演奏外也親自擔任指揮,要絕對地貫徹她這些年來對這些她熟到不能再熟的曲子的新觀點。

在相隔25年的最新錄音中,內田光子捨棄了她1985年錄音時自己所創作的華彩Cadenza,而採用貝多芬的版本,顯然是她在近年親炙貝多芬的晚期作品後(貝多芬的最後五首鋼琴奏鳴曲,非常獨到的理解與詮釋),對浪漫主義那股個人、激情、掙扎、爆發性的英雄精神,有了更新的體悟。而和1985年的不同處,除了獨奏部份的華彩外,內田光子還大大強化了樂曲的戲劇性魅力,讓這張現場演奏錄音中鋼琴與樂團、木管與絃樂、聲部與聲部間的唱和、呼應、對抗、拉扯,突顯出如同歌劇中重唱或合唱般的舞台效果。但另一方面,內田卻刻意地壓慢了快板樂章的速度,讓許多休止符被拉得老長,而細微到不行的極弱音再陰森地從中竄出來,而在浪漫曲中,她反而又不肯放慢速度,讓這迷人優美的樂章不只是全然地放鬆,還有股外弛內張的躍動感,不安的蠢動仍延續著,直到了迴旋曲時,那累積蘊釀的力道才終於釋放而出,整個氣勢洶湧得讓人心神盪漾,久久無法自己...

而內田光子鋼琴演奏的觀點,仍和過去相差不遠,依然充滿了迷人的情緒性反差,卻又收斂在冷靜自制的內斂性格中,琴聲的金屬感減弱了,好像帶著較質樸潤澤的木管味道,細緻而迷人地讓曲子維繫在不過份的感性基調上,讓它更傾向於浪漫,但又不致於走火入魔,恰當地呈現了或許真是莫札特,想在舞台上營造出的那股負面的魔力。

內田光子2011年最新錄音「莫札特第20&27號鋼琴協奏曲」已經在台灣發行,第27號鋼琴協奏曲也同樣精彩迷人,對我來說,如果第20號宛如「唐喬凡尼」,那麼第27號就像是「魔笛」,俏皮神秘深邃安靜又悠遠...

台長: 牛頭犬
人氣(3,8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我的偶像 |
此分類下一篇:﹝經典回顧﹞詹姆斯艾佛利的佛斯特三部「曲」
此分類上一篇:舞孃不停跳 The Showgirl Must Go O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