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1-10 23:00:00| 人氣5,386|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幸福不清楚(八)《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性福拉警報》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快樂,所以我快樂》Happy Few 

在法國導演安東尼寇蒂耶的新作《你快樂,所以我快樂》中,有一幕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片中北非裔的法蘭克在獲知母親家中跌傷後,不得已只好與情人泰莉一起趕回家中,當泰莉初次看著法蘭克與他父母間的親情互動時,她的情緒激動得幾乎無法自己,連手都不禁顫抖了起來...

雖然創作者在這部片裡大量地使用畫外音,讓故事中的人物可以自由地表述心境,但卻在這情緒起伏正劇烈的時刻,讓他的角色失語了。而似乎也就在這段插曲之後,這兩對嘗試著情慾分離的完美合體,便開始激烈地瓦解。



導演安東尼寇蒂耶延續著他第一部劇情長片《三人冷水澡》Douches Froides中,將愛情裡面性成份加以萃取與分析的主題,並更進一步地去探索四個成熟男女間,打破僵硬伴侶關係、嘗試著自由性愛的心路歷程。而不同於《三人冷水澡》中著眼於青少年個體成長過程中的性衝擊,在《你快樂,所以我快樂》裡,寇蒂耶大量地將「家庭」這個元素帶進來,不僅這兩對夫妻,在盡情享受著出格卻無罪快感的同時,還必須顧慮著身邊的孩子,而其中一對法蘭克與瑞秋雙方的父母,也被看似不經意地拉進到這故事裡頭來。

交換伴侶與家庭價值,或許,這不禁會讓人想起李安導演的《冰風暴》The Ice Storm,但有趣的是,寇蒂耶並非利用脫軌情慾的挫折,來呼喚家庭價值的珍貴,相反地,寇蒂耶是拿著家庭(傳統)價值的力量,來挑戰個人主義與內在自由的可能性。

你會發現,不斷地在擾動著這四人情慾關係的,不只是歡娛過後的猜疑與妒意,還有情愛滋生後,化為現實的恐懼,而那種恐懼,似乎正源自於某種家庭概念的刺激(甚至包括對於家中留下任何實質變化的傢俱、床單、地毯產生反感)。也許是禮教制約,也或許是人性本能的需求,個人主義與自由意志,永遠都必須面對極嚴苛的考驗,不只是外在的壓迫,更多反而是來自於內在的掙扎。因為,每個人其實從來就無法只是個體,永遠都逃脫不出那種必須在人我關係中界定自我的欲望。

我想,當泰莉意外地看見了被法蘭克隱藏在背後,那對脆弱孤立的父母時,之所以會如此恐懼激動,甚至到無法控制地顫抖起來,或許正是因為,這時的法蘭克,已經不再單純只是那個與她纏綿、自信又溫柔的神秘個體,而是個真真實實、有著複雜生命歷程的人,而她所目睹的那對蒼老無助夫婦,則活生生地像是對她的當頭棒喝,告訴自認狂放不羈的她,那正是人生無法逃脫的終極宿命...

於是,影片中那種種突破藩籬的性愛探索,原本只是在死板僵化生命中,尋求為所欲為與自我解放的缺口,卻反而漸漸地成為他們心理上難以承受的重擔,既有著情愛利害的算計,也有更多可能性的疑惑(如果與不同的人相遇,人生是否就完全不同,是否又會形成另一個家庭),還有自我意識與婚姻家庭價值間的拔河,最後,他們都只能在茫然困惑與心力交瘁中承認失敗。或許,只要有人的成份在,就不可能存在有所謂情感的烏托邦吧~~~

安東尼寇蒂耶依舊不帶道德批判地看著這段自我放縱的情色旅程,講慾望、講愛戀、講家庭(影片中還透過老父親和小女兒的嘴,各說了一個感情無法公平衡量的故事),而終究講的還是人內心中最龐大而無法摧毀的困惑:該選擇追求真實自我的慾求,或是選擇與平凡制式的生活妥協。然而,其實並沒有什麼選擇,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總是開始於狂喜,然後變得困惑,最後是失落...原英文片名Happy Few(取自於莎劇【亨利五世】Henry V經典的誓師宣言,you few, you happy few)可以翻為快樂的少數人,但我覺得或許譯為「沒有人快樂」(雖然我的英文不夠專業,但few應該是幾乎沒有的意思吧),更接近影片所傳達出的意念,因為到了最後,在愛情裡頭,既沒有你快樂,也沒有我快樂,根本沒有人快樂...所有的美好,似乎都只會留在回憶中,留待日後回味品嚐。

 《性福拉警報》The Kids Are All Right

關於自由意志與家庭價值的齟齬,去年底上映的《性福拉警報》提供了一個比較美式且無刺激性的詮釋。

一個突破傳統組成的女同志家庭,與一個自行其是、享受人生的王老五,因為他們共同生出的孩子而相遇,意外地讓彼此的生活出現劇烈的衝擊。女同志之一因為難忍婚姻生活的苦悶缺乏激情,而出軌享受短暫的肉體歡慰,獨身主義的王老五則因為自己捐精而產生的孩子,而動起了想成家的念頭,甚至還不惜去竊取他人的家庭。

我們看到了即便已經實現了自我理想的人,最後卻也難免會被困在那個理想的狀態中(成家的同志與獨身的異男),家庭這個奇妙的意念,仍如同夢魘般不時地困惑著人們(有家庭的人想透口氣,沒家庭的人想抓取),最後,不是失落,就只有妥協(因為太老所以不該分手?)。

當然,導演莉莎庫洛丹柯並沒有用冰冷銳利的方式來說這個故事,相反地,她用家庭通俗劇的哭泣與歡笑來包裝,最後還輕輕地在閃閃淚光中,肯定了家庭的穩定與堅實,既讓整部電影呈現出一種feel good的氣氛,也讓情節中的挑釁與撫慰,達到了一種詭妙安定的平衡。

 

【過期筆記】《三人冷水澡》Douches Froides

來到歐洲,法國《三人冷水澡》Douches Froides中的迷惘青澀,或許更讓觀眾感到親切。導演安東尼寇蒂耶以自然的影像、自由的步調,帶點憂鬱又幽默地開展這個故事,而隨著降臨在男主角身上的挫折與壓力接踵而至,電影的調性也漸轉為緊繃、激烈而情緒化,特別是對於性的探索,那緣於好奇探險而擦槍走火的三人遊戲,竟演變為男主角對自我、愛情、人性的疑惑與憤怒,而終於失控...我喜歡寇蒂耶坦誠地面對「性」在成長中所帶來的衝擊力量(包括以「性」詮釋PJ哈維的「Meet Ze Monsta」)、喜歡他反覆運用主題「Showers」作為不同階段的轉折註腳(特別是影片的結尾),也喜歡那股回憶中淡淡哀愁的情調。

台長: 牛頭犬
人氣(5,386) | 回應(6)|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歐洲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儀式‧自然‧時間之輪
此分類上一篇:【過期筆記】晚安,夏布洛!

(悄悄話)
2011-01-12 14:22:51
前景娛樂
你好,我們是前景娛樂,是《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的發行公司。謝謝你寫的文章,也謝謝你喜歡這部片!
請問能否讓我們轉貼文章在部落格以及臉書上,我們會附上出處與作者的。(happy few的部份)

期待你的回覆,謝謝!

連絡信箱:qqnanamoo@gmail.com
前景官網:www.ffe.com.tw
2011-01-13 12:43:34
版主回應
沒問題,沒問題!
感謝感謝!
2011-01-13 16:53:37
溫暖國國王
謝謝分享.
好像親身體驗一般
也讓我一下子看了三部電影..
呵呵.
2011-01-14 00:56:01
版主回應
感謝感謝
看了您的新聞台,好多美食啊,冬天的寒夜看來特別動人,
許多文章也讓我看了深有感觸~~~
2011-01-20 21:04:05
Denise
您好,剛剛複習了一下三人冷水澡而找到你的網誌來~

剛好最近也看了The Kids Are All Right
我倒是覺得用家庭通俗劇的包裝有點把格局畫的太小了點,也許可以再更琢磨在角色的心境上吧
不過的確,通俗包裝真的會帶來"feel good"的感受,不失為優秀小品囉(不過幾位主角的演技真的很沒話說啊 尤其是Annette Bening!)

另外因為導演最近有新作而又再次複習的三人冷水澡:再次咀嚼後讓我更能夠了解整部片的安排結構而又再次愛上:D~
只不過您說的"showers"的主題連用,可是令我恍然大悟!!
我原本還以為結尾只是要表現出他們都各自成長了(看到凡妮莎的戒指我以為是他結婚了 雖然時間有點不通)但經你這麼一說,馬上疑慮都統統解釋了,我只能說太佩服導演的巧思了,用這樣的安排,太有趣啦~~

期待新作Happy Few的"進化"
有機會看完再來分享!:D
2011-01-15 06:34:15
版主回應
嗨嗨 Denise
我也很喜歡《三人冷水澡》,甚至如果比較起來,我喜歡《三人冷水澡》還勝過Happy few,台灣好像不容易找到《三人冷水澡》的DVD,真幸運,還能再複習一次!
年輕的時候不喜歡法國電影的叨叨絮絮,還有不按牌理出牌,不清楚交待人物的心路歷程,現在年紀比較大了,好萊塢式的那種就怕你不懂非得說清楚的影片,反而讓我厭膩,像《三人冷水澡》或Happy few這樣尊重每個角色選擇與內在複雜性的影片,看了讓人覺得有趣多了!
謝謝你的分享與回應喔!
2011-01-21 11:55:11
Alys Chang
不知道站主有沒有去看<我愛故我在>? 因為覺得這部電影好的人好像還不少(主要是因為看到有資深記者和影評人給這部片的評分比<你快樂所以我快樂>高不少)..可是我昨天去看..我真的不覺得這部電影有比<你快樂所以我快樂>好耶....所以我還蠻好奇理由為何......?
2011-01-20 11:38:41
版主回應
Hi Hi Alys
我沒去看《我愛故我在》耶...因為私人恩怨,我非常非常討厭蒂妲屎雲吞小姊(甚至比海倫娜寶漢卡特還更令我厭惡),所有她的電影我都不想看,所以應該也不會去看了。Sorry~~~
2011-01-21 11:58:09
996633
好站台...按讚.
2011-01-22 01:23:32
版主回應
感謝感謝!
2011-03-16 19:38:1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