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03 11:11:55| 人氣1,1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教宗辭世~梵蒂崗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辭世的消息是一早起來的新聞頭條,雖然不信教,但近年來教宗身體狀況不佳的消息在媒體時有所聞,這則頭條對我而言意義不大,不過頓時讓我陷入當年一遊梵蒂岡的一景一幕。

常在電視上你應該有印象,教宗常透過辦公室窗戶與民眾揮揮手或是在廣場前發表演說,雖無緣見到教宗揮手的一幕,不過在教宗辦公室前留影仍是記憶深刻。既然聊到梵蒂崗就好好回味一下,當年參觀的聖彼得教堂及廣場。

聖彼得教堂(S.Pietro)號稱全世界最大規模的教堂,最早的建築建於324年,當時只是建於聖彼得墓穴上方的小教會,後來15世紀時開始改建,歷經不同的建築、藝術家的修正,在1626年才完成目前的模樣,當然教堂的圓頂也是著名的地標,是由米開朗基羅所設計。教堂設計為十字架外形(從上空俯視),造型相當傳統與神聖,沿著台階而上會看到五座大門,其中最右邊是每25年才開啟一次的「聖門」,因此對教徒而言走過「聖門」彷彿洗清一身罪惡,再加上今年為千禧年,因此對教徒的意義更為盛重,所以更吸引更多教徒或觀光客。

教堂內部採光相當自然柔和,除了一般教堂功能外,四周圍的藝術品也是值得駐留,尤其此處好幾幅馬賽克相嵌畫(Mosaic)的作品,當然其他幾個重要藝術品也要看看。「聖殤」是進入教堂右邊第一個紀念雕像,屬於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敘述耶穌的母親抱著死去的兒子哀傷的神情,原先沒有外層的玻璃罩,因為曾遭人破壞而設置。

教堂的中心是教宗彌撒時的大祭壇,其下是聖彼得之墓,上方則為青銅製成的「聖體傘」,其是由四根20公尺的螺旋形柱子頂著一個頂棚組成,頂棚正對教堂圓頂,是個精雕細琢的精美作品。

教堂最後面的左側還有「教皇亞歷山大七世紀念碑」,這也是貝尼尼的設計,其最做特殊之處在於用大理石竟能雕出幾可亂真的祭毯,還有邪惡的骷髏。結束教堂的參觀,我們轉到廣場外的一家藝術品紀念店,其實這裡還有好多地方值得欣賞,如梵諦博物館各陳列廳(埃及博愛館、西斯汀禮拜堂等)、教堂的圓頂,這些都等待大家來造訪。

由巴洛克巨匠貝尼尼(Bernini)設計的彼得廣場,外觀呈現橢圓造型,正中央是埃及的方尖碑,左右各有廊柱包圍廣場,象徵兩隻張開大手臂歡迎賓客的到來,不過別小看這些廊柱,其實它還有一些奧妙的地方。這284根石柱所組合成的迴廊,從中央看一排四根的柱子清晰可數,不過站到橢圓的兩個焦點來看(地上有標示),只能看到最內側的石柱(72根石柱),其他靠外側的三排石柱,都被掩蓋住,這是貝尼尼所設計的巧思。

更多羅馬假期詳見http://www.geocities.com/Yosemite/Geyser/5596

照片說明:教宗辦公室前留影

台長: bluejohn
人氣(1,1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歐美洲 |
此分類下一篇:教宗辭世~梵蒂崗
此分類上一篇:(週二專欄)●大蘋果之戀0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