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6-23 20:47:23| 人氣62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拉赫瑪尼諾夫:交響舞曲

推薦 7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Sergei Rachmaninoff cph.3a40575.jpg

1940年,拉赫瑪尼諾夫Sergei Vasilyevich Rachmaninoff1873—1943)在紐約長島完成「交響舞曲(Symphonic Dances)作品45就像作曲者自己說,「自己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但這很可能是我最後的光輝」,果然這首作品成為他的「天鵝之歌」。

這首作品在810日先完成雙鋼琴版。這雙鋼琴版的作品編號是45a,並在拉赫瑪尼諾夫家裡舉行的私人演奏會中,由作曲者與霍羅威茨(Vladimir Samoylovich Horowitz)共同首演。

雙鋼琴版完成後,拉赫瑪尼諾夫在821給指揮者尤金·奧曼迪Eugene Ormandy)的信函中說,他正在寫一首新的交響作品,等完成後想獻給奧曼迪與當時奧曼迪當音樂總監的費城管弦樂團。這時,拉赫瑪尼諾夫想把此曲作為「幻想舞曲集」,各樂章的曲題為「正午」「黃昏」「深夜」。

1029完成管弦樂版,廢棄各樂章的曲題而以有3個樂章的「交響舞曲」發表。首演在194113,由奧曼迪指揮費城管弦樂團舉行,並得好評。

拉赫瑪尼諾夫受柴可夫斯基的薫陶,又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學習過,因而受到莫斯科樂派(也有音樂院派、西歐樂派等名稱)的影響,其作品以西歐的音樂理論為基礎,並具有很完整的架構為其特徵。但另一方面,在開始作曲時期,由於以五人幫為代表的國民樂派與莫斯科樂派的對立逐漸緩和,再受到親友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的影響或採用民族音樂的語法而完成他自己的作風,成為代表俄國浪漫派音樂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作品的特徵之一,是有重厚的和聲。據說,這是模倣他在孩童時在莫斯科等地聽到的教堂的鐘聲。也有人指出包括半音階的敘情長旋律中,可以聽出受到正教會聖歌與俄羅斯民謠等的影響。他也喜歡使用格雷果聖歌中的 「神怒之日(Dies Iræ),在他許多主要作品中,可以聽到此旋律。

他的所有作品都依據傳統的調性音樂範疇內譜寫,不會太脫離浪漫主義的範疇。這種態度在離開俄羅斯以後的作品中還繼續維持,不像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同學  史克里亞賓那樣追求作曲手法的革新,致引出調性崩潰。

1941年,拉赫瑪尼諾夫在雜誌「The Etude」的採訪中敘述自己的創作態度說:「我在作曲時,從來沒有下意識努力要獨創、要浪漫、要有民族性以及類似的事情。我只是把自己腦中所聽到的音樂,很自然的寫在紙上而已。我在創作時注意的是,要簡潔直接的把作曲當時在我心中的音樂說出來。」

交響舞曲」是舞曲集,也沒有使用4樂章架構,但各樂章之結構間有緊密的關連,因而併有交響曲的性格,這一點有異於葛利格的管弦樂組曲交響舞曲」作品64。於是此曲成為精力豐沛而有節奏感的部分,與作曲者特有的濃密抒情旋律結合在一起的作品。

在此作品中,作者引用自己的交響曲第1號,以及「晚禱」(徹夜禱)中的旋律。交響曲第1號的首演失敗,之後約莫半世紀沒上演,也沒出版,因此除了非常親近者以外,沒有人知道其中的旋律被引用在交響舞曲」中。一再引用格雷果聖歌中的 「神怒之日」也很醒目。他在很多其他作品中也引用此旋律而得到很好的效果。

此作品的配器中使用薩氏管,並在第1樂章擔任很重要的工作。在他的作品中,這是唯一使用薩氏管的例子。
1樂章:不要太快(Non allegro) c小調。
(Benjamin Zander, Bos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ttps://youtu.be/xbKP5ncy_UQ
此曲的架構大致依照3段體曲式,但也併有奏鳴曲式的要素。音樂開始於弦樂器刻出的弱音節奏,木管樂器奏出主題的斷片,導出決然聲響。木管樂器在進行曲風格的節奏上呈示主題的全貌,然後加上弦樂器與鋼琴變奏、開展。中段轉入升c小調,中音薩氏管接在雙簧管與單簧管奏出的動機唱出帶有哀愁的旋律。這段旋律慢慢帶出浪漫色調,鋼琴再度加入,表情愈來愈豐富。之後,低音單簧管逐漸加速,並回到最初的主題。但這不是單純的反覆,旋律中還可聽到像是發展部的處理。在終結部轉調為C大調,交響曲第11樂章的主題再現,並靜靜結束樂曲。

2樂章:速度略快的行板(以圓舞曲速度)( Andante con moto (Tempo di valse)) g小調。3段體曲式。
(Benjamin Zander, Bos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ttps://youtu.be/DJ-ns8yXitE
這樂章是柴可夫斯基與阿連斯基喜歡的圓舞曲樂章。音樂本身沒有圓舞曲常有的華麗氣氛,反而有濃厚的不安與哀愁。樂曲開始於帶有氣氛的號曲。接著,開始刻出圓舞曲節奏,但被號曲中斷。之後,獨奏奏出小提琴導奏樂句,並進入主題。

主部的圓舞曲主題,也具有灰暗又幻想的氣氛,並行的旋律也釋出不安的氣氛。

之後開頭的號曲再現,引出新的圓舞曲旋律。這些旋律都維持不安的氣氛。最後是加快節奏的尾聲部。

3樂章:很緩板—活潑的快板(Lento assai - Allegro vivace)b小調—D大調。3段體曲式。
(Benjamin Zander, Bost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ttps://youtu.be/xkgwVuEdKlE
雖然是3段體,但也有奏鳴曲式的痕跡。導奏部開始於b小調,進入主部後轉入
D
大調。這樂章帶有詼諧曲性格,調性與節奏不斷變化。
神怒之日」的主題會到處強烈出現。

在很短的導奏部中,下降的動機與奇異的鐘聲暗示此樂章的內容。進入自由的3段體主部後,低音管奏出主題的片段,長笛與鐘聲回應,全管弦樂器提示D大調的詼諧風格的主題(奏鳴曲式的第1主題),並以變奏風格處理,而短笛與木琴提出的e小調新旋律(奏鳴曲式的第2主題)與之糾纏。在尾聲部達高潮後,在中段減速,奏出憂鬱的圓舞曲旋律(引用「死之島」)

以雙簧管回到第1主題後,逐漸增加樂器,神怒之日」旋律現身,樂曲呈現出幻想氣氛,樂器全奏與一聲鑼響又形成高潮。與神怒之日」融合1主題短暫現身後,經敲擊樂器的走句而再現由低弦奏出的第2主題(d小調),進尾聲部之前,會引用「晚禱」第9曲的「Alliluya」,暗示對神之祈禱。在尾聲部,以D大調再現第1部的尾聲部,重複Alliluya」而狂熱結束全曲。

此曲是舞曲集,因此本來是要配舞的。拉赫瑪尼諾夫在完成管弦樂譜前,以鋼琴介紹給舞蹈家米哈伊爾·福金,此曲本來也想讓福金編舞,沒想到福金在首演次年(1942)去世,因此這構想沒有實現。不過,後來有人編舞上演。

(Edward Gardner指揮Radio Filharmonisch Orkest) https://youtu.be/otJmf3pyb1E
(
Eugene Ormandy 指揮Philadelphia Orchestra) https://youtu.be/WYp3lSuH3yo
(
Andrés Orozco-Strada指揮hr-Sinfonieorchester) https://youtu.be/aejZf3Y75JM
(
Nikolai Lugansky, Boris Berezovsky鋼琴) https://youtu.be/wG0j-tc3zkw 雙鋼琴

 

台長: 雲翁
人氣(624) | 回應(0)| 推薦 (7)|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管弦樂 |
此分類下一篇:莫札特:小夜曲第6號D大調K.239
此分類上一篇:聖桑:哈瓦那舞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