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06 23:07:10| 人氣2,0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西貝流士:庫列魯沃交響曲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貝流士留下第17號共7首交響曲。另外還寫了一首第8號交響曲,但這一首的樂譜已被他自己燒燬。(請參本台「西貝流士的交響曲 」一文)依他秘書雷瓦斯的記憶,西貝流士在他逝世前兩個月時説,「加入『庫列魯沃』與『藍敏凱寧組曲(Lemminkäissarjaan)』,我的交響曲也有9首了。」也許西貝流士也中了9首交響曲的魔咒。

「庫列魯沃」(Kullervo)作品7,是西貝流士附有合唱的初期管弦樂曲。不過其樂章配置與部架構已有可稱為交響曲的容,因而有「庫列魯沃交響曲」(Kullervo-sinfonia)的俗稱,通常也以此名稱呼。只是樂譜封面僅有「庫列魯沃」而沒有「交響曲」字眼,但有副題「為獨唱、合唱與管弦樂的交響詩」。由此,這首作品有時不收錄在交響曲全集中。

1889年留學柏林,91年在柏林聽到芬蘭指揮家、作曲家羅勃‧卡亞努斯(Robert Kajanus, 1856 - 1933)為男聲合唱與管弦樂的交響詩「愛諾」(Aino)而大受感動,自己也想譜作以愛國為題材的大規模管弦樂曲。當年春天,在他留學維也納時,開始譜寫依據芬蘭民族敘事詩「卡列瓦拉」 (Kalevala)的管弦樂曲,結果就成為「庫列魯沃交響曲」。據説,在此以前所作曲部分,因覺得德國味道太重而銷毀。在作曲過程中,他曾請教維也納音樂學院的指導教授羅伯特‧富克斯(Robert Fuchs18471927)與卡爾‧戈德馬克(Karl Goldmark18301915)等人,卻得到他們的許多批評。西貝流士並不因此氣餒,繼續作曲。他還聽到布魯克納交響曲第3號的演奏而受到刺激。他在維也納聽到貝多芬交響曲第9號的演奏,但他這次聆賞並沒有所獲。

這首「庫列魯沃」當初預定只寫34章,結果寫成5個樂章的交響樂曲。當初也想到50個題材,後來經戈德馬克的建議,慎選題材,決定以「卡列瓦拉」第35章〜第36章「庫列魯沃」的故事為容。西貝流士有不少以「卡列瓦拉」為題材的作品。

1892428日,由作曲者本人指揮,在赫爾辛基首演。當時樂評家們大致給他好評,但他還是把作品收回。這首作品在瑞典裔芬蘭人如弗羅頂(Karl Flodin)等人之間獲評極佳,但以芬蘭語為母語如奧斯卡‧梅利康托(Oskar Merikanto)等人之間,則保留評論。可能這件事,使西貝流士收回這首作品。不過弗羅頂曾建議西貝流士「下次作品,要以『藍敏凱寧』為題材創作交響詩。」這使得西貝流士在以後的日子裡實現這建議。

西貝流士在創作初期跟布魯克納一樣很喜歡修改作品,這首作品可能想找個時間予以修改。因此首演過後,只以片斷的形式上演3次而已,其中一次還只是鋼琴伴奏版。全曲再演則要等到1958年西貝流士過世後,由他女婿指揮演奏。這首作品非常龐大,共有5個樂章,演奏起來要花7080分鐘,而且歌詞使用芬蘭語,因此在芬蘭以外的地方遲遲無法普遍。

此曲敘述的庫列魯沃的故事,在「卡列瓦拉」的第3136章。故事大綱如下:

溫塔摩(Untamo)與他兄弟卡列魯沃(Kalervo)發生爭執,溫塔摩殺盡卡列魯沃與其族人,只留下已有身孕的一女帶回。女在溫塔摩處生下卡列魯沃的兒子庫列魯沃。庫列魯沃在襁褓中就報仇,溫塔摩心生恐懼,以各種手段謀殺庫列魯沃,沒想到以任何方法都不能得逞。庫列魯沃長大後,賣給鐵匠伊爾瑪利寧(Ilmarinen)為奴隸。(31)

伊爾瑪利寧的妻子令庫列魯沃去趕牛,卻惡作戲,把摻入石頭的麵包給庫列魯沃帶去。庫列魯沃不察,被摻入在麵包裡的石頭折斷父親遺留給他的小刀。庫列魯沃憤怒,叫來野獸撕裂伊爾瑪利寧之妻致死。(3233)

庫列魯沃逃離伊爾瑪利寧,在森林中遇到一個老太婆。老太婆告訴他,他的家族還在世未死(這與上幾章矛盾)。庫列魯沃與母親重逢,母親告訴他以為兒子已不在世,還他有個妹妹,目前不知去向。(34)

卡列魯沃令庫列魯沃去繳納租。歸路遇一年輕少女,庫列魯沃引誘她,並與她發生關係。兩人互道身世,始知少女是離散的妹妹。妹妹投河自殺,庫列魯沃也想自殺而被母親阻止,遂想要殺溫塔摩報仇。(35)

庫列魯沃告別家人,攻進溫塔摩處,殲滅溫塔摩,放火燒毀溫塔摩的家。復仇既已完成,庫列魯沃走到引誘妹妹處,受犯罪意識苛責,終於飲刀自殺。(36)

全曲共有5個樂章,但最重要的是第3樂章,長度也最長,除管弦樂外,還加入女高音與男中音獨唱,以及男聲合唱。其他4個樂章以第3樂章為中心行成對稱架構,第12樂章只是前奏,第45樂章是後奏。這4個樂章中,除第5樂章會加入男聲合唱外,其他各章都只用管弦樂演奏。音樂採e小調,逐章敘述庫列魯沃一生的幾個階段。這首作品在西貝流士的管弦樂曲作品中,是規模最大的一首。

1樂章 導引部(Johdanto)。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Lilli Paasikivi
女中音, Raimo Laukka 男中音,Osmo Vänskä 指揮 拉第交響樂團
YL
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j2b4ph5rDg4  
(Marianne Rorholm
女中音,Peter Mattei男中音,Esa-Pekka Salonen指揮瑞典廣播交響樂團,赫爾辛基大學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Cip8PLd_TMc
   (這套影片影音不同步)

自由的奏鳴曲式。只由管弦樂演奏。這樂章可以是序奏,但作曲者給標題是導引部。這樂章與其是交響曲的第1樂章,不如是一首交響詩。所釀出的氣氛,有如一齣大規模戲劇的開場音樂。銅管樂器的運用方法很像華格納,這是代表西貝流士初期的特徵。中間樂段的主題也非常悅耳。

2樂章 庫列魯沃的青春(Kullervon nuoruus) 極緩板(Grave)
(Lilli Paasikivi
女中音, Raimo Laukka 男中音,Osmo Vänskä 指揮 拉第交響樂團
YL
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Knv-cza1nzY  (
2樂章前半)
http://youtu.be/d-dr4JcWG6c  (
2樂章後半)
(Marianne Rorholm
女中音,Peter Mattei男中音,Esa-Pekka Salonen指揮瑞典廣播交響樂團,赫爾辛基大學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0OUeDw2LB6Q

標題為「庫列魯沃的青春」的徐緩樂章,但灰暗的氣氛,顯示這不同於正常的青春,也令人感覺到蒼鬱的森林。這地方在第3樂章以後成為悲劇的舞台。樂曲形式為自由的輪旋曲式,有A-B-A-B-A的構造。插曲的田園曲很美,但後半很灰暗。

3樂章 庫列魯沃與其妹(Kullervo ja hänen sisarensa) 生動的快板(Allegro vivace)
(Lilli Paasikivi
女中音, Raimo Laukka 男中音,Osmo Vänskä 指揮 拉第交響樂團 YL 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F0nWHCeus9E  (3樂章前半)
http://youtu.be/Ye-GUqbFIXg  (
3樂章後半)
(Marianne Rorholm
女中音,Peter Mattei男中音,Esa-Pekka Salonen指揮瑞典廣播交響樂團,赫爾辛基大學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CzEdN4gG1ys  (
3樂章前半)
http://youtu.be/s9dyY8rtfgQ   (
3樂章後半)

終於來到這首作品的核心樂章。這樂章的演奏時間長達20分鐘以上,又以採用5拍子節奏(5/4拍子)而有名。音樂本身只有初期作品那種非常單純的結構,同一段主題出現好幾次,有人覺得這是弱點,但也有人這才容易聽懂。光聽這樂章,就好像聽一齣清唱劇。

樂章中以男女獨唱與男聲合唱唱出庫列魯沃的戀愛,但事實揭曉後為時已晚,導致妹妹自殺。樂章結束時的男聲獨唱,表示庫列魯沃哀悼妹妹之死亡。歌詞取自「卡列瓦拉」的第35章,男聲合唱直接唱出庫列魯沃的悲劇。在管弦樂導奏之後,接以粗獷的男聲合唱,男中音與女高音唱出庫列魯沃與少女的對答。

歌詞:取自敘事詩「卡列瓦拉」
芬蘭語歌詞與英語譯詞:
http://www.recmusic.org/lieder/get_text.html?TextId=53644

庫列魯沃與其妹

合唱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
穿那藍色的襪子,美麗的黃色頭髮,漂亮皮鞋,
去繳,繳穀物

之後,繳納穀物之後,
急忙跳進雪橇中,在雪橇上站穩,
奔向家園,踏上回國路程。

雪橇奔跑,格格作響,旅途還遠。
走過外紐的濕地,走過先前開墾的土地。

偶然他遇到一個少女,她的黃色長髮隨風飄搖。
走過外紐的濕地,走過先前開墾的土地。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
就在那兒停下雪橇,開始交談,還誘惑她。

庫列魯沃
上雪橇吧,小姐,在橇上的毛皮氈裡歇一會吧!

妹妹
你的雪橇裡有死亡,你的毛皮氈上有疾病!

合唱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
穿那藍色的襪子,揮動繫有真珠的馬鞭策馬前進,
雪橇震撼,在路上奔馳。

偶然他遇到一個少女,穿着皮靴行走,
越過湖面走向那邊,涉水穿過寬闊的湖沼。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
他停下他的馬,開口説:

庫列魯沃
上我雪橇吧,美麗的人兒,大地的光輝,一起走吧!

妹妹
在你雪橇中死神會找上你,冥府小妖會跟你同行!

合唱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
穿那藍色的襪子,揮動繫有真珠的馬鞭策馬前進,
雪橇震撼,在路上奔馳。

路上偶然遇到一個少女,身上佩帶錫製胸針,唱着歌,
走出波牙(Pohja)的荒野,廣大的拉布蘭邊界。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
他勒住他的馬,開口説:

庫列魯沃
上我雪橇吧,小姐,進到我毛皮氈裡,親愛的,
來吃我蘋果,我核果!

妹妹
我唾棄你的雪橇,哦壞人,唾棄你雪橇,哦歹徒!
你的毛皮氈底下寒冷,你的雪橇中黑暗。

合唱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穿那藍色的襪子,
把少女拖進雪橇中,拉着她進雪橇,
在毛皮氈上推倒她,推她進入毛毯下。

妹妹
馬上放我出去,還給小孩自由,不要讓她聽到不堪入耳的話。
不然我會踢破雪橇讓底板裂開,讓雪橇粉碎得唏哩花啦,
把這猥瑣的雪橇變成碎片。

合唱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穿那藍色的襪子,
拿出綁紮隱藏的珠寶箱,叮掀開色彩繽紛的蓋子,
然後讓她看他所有的銀器,打開美麗的布料給她看,
還有繡金的襪子,以及繡銀的腰帶。

那布料馬上讓她頭暈目眩,銀子毀了她去當新娘,
閃閃金光迷惑了她。

妹妹
現在告訴我你的家族,你出身於怎麼樣的英勇家世?
我想該是很強壯的家世,有很偉大的祖先。

庫列魯沃
不,我的家世並不怎麼樣。
並不偉大,但也不卑微。是中等家世。
是卡列魯沃並不怎麼樣的兒子。
又蠢又傻的男孩,既無用又沒有什麼可取的小孩。
現在告訴我你的家族,你出身於怎麼樣的顯耀家世?
也許是很勇敢的家世,有很偉大的祖先。

妹妹
不,我的家世也並不怎麼樣。
並不偉大,但也不卑微。是中等家世。
是卡列魯沃並不怎麼樣的女兒。
又蠢又傻的女孩,既無用又沒有什麼可取的小孩。

小時候,我跟疼我的媽媽住在一起。
我到森林裡摘草莓。在山下找草莓,在草原收集草莓。
在山下摘草莓,白天摘,晚上休息。
第二天也摘,第三天也一樣。
結果我迷失回家的路,那小路通到森林裡,
我在森林裡迷路了。

我坐在那裡哭泣,哭了一天,然後第二天。
哭到第三天後,我爬到高山。
在高山頂上,我大叫大喊。
森林回我話,荒野也大事鳴響:
「喊也沒用,瘋女孩,別再叫了,傻女孩!
沒有人會聽到妳,妳的叫聲不會傳到故!」

然後經過第三天、第四天,終於過了第五天、第六天,
我覺得死了算了,於是投身谷底。
但是我沒有死,我沒有辦法讓自己死亡。

如果能讓我這可憐的女孩死掉,這不幸的人死亡,
在兩年後第三次的夏天,
我會是煥發的綠茵,化成可愛的花
成為地上的草莓,甚或鮮紅的蔓越莓。
那就不必聽到這可怕的事,也不會知道這噁心的事。

庫列魯沃
多不幸,我的日子;多悲哀,我的家眷。
我,媽媽的兒子,竟對親妹妹施暴!
可悲,父親;可悲,母親;可悲,我年邁的父母!
您是什麼目的養育我,養育我做如此猥瑣的事嗎?
如果沒有出生,沒有長大,
沒有在蒼空下強壯,沒有走到這世界,我就好得多。
死亡弄錯了,病魔也沒有做對,
因為生下才兩天時,沒有把我毀滅。

4樂章 庫列魯沃赴戰場(Kullervon sotaanlähtö) 進行曲風格(Alla marcia)
(Lilli Paasikivi
女中音, Raimo Laukka 男中音,Osmo Vänskä 指揮 拉第交響樂團 YL 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nyGva3RBczw 
(Marianne Rorholm
女中音,Peter Mattei男中音,Esa-Pekka Salonen指揮瑞典廣播交響樂團,赫爾辛基大學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mIghbJQRufo

相當於詼諧曲樂章,是進行曲風格的音樂,描述庫列魯沃為報父仇而赴戰場。這裡展開一段很有精力的雄壯音樂,不過略缺高潮氣氛。

5樂章 庫列魯沃的死亡(Kullervon kuolema) 行板(Andante)
(Lilli Paasikivi
女中音, Raimo Laukka 男中音,Osmo Vänskä 指揮 拉第交響樂團 YL 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PDIOjd7eNG4
(Marianne Rorholm
女中音,Peter Mattei男中音,Esa-Pekka Salonen指揮瑞典廣播交響樂團,赫爾辛基大學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hj8PyLAeIA0

庫列魯沃終於自殺身死,沉重的男聲合唱描述當時的情形,最後是壯大的悲劇主題。
歌詞取自「卡列瓦拉」的第
36章。

芬蘭語歌詞與英語譯詞:
http://www.recmusic.org/lieder/get_text.html?TextId=53645

庫列魯沃的死亡

合唱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牽那黑狗在他身邊,
深入那茂密森林中,找他曾走過的途徑。
他徘徊了一小段路,只前進一會兒,就到森林寬暢處。
在那兒他曾勾引少女,並且媽媽的兒子竟然施暴。

在那裡,溫柔的草茵哭泣,美麗的原野悲嘆,
嫰草哀傷,花嗚咽。
因為那少女被毀,媽媽的兒子施暴。

嫰草不萌芽,荒地不開花,這地方什麼都不會長。
在那少女被毀,媽媽的兒子施暴的邪惡地方。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
拔出他利的佩刀,視與揮動那利刀,問它,
打不打算殺死他,要不要毀滅他有罪的身體,
並啜飲他邪惡的鮮血。

那刀理解他的意思,理解他的問題,回答他:
「怎麼會不期望吞食你有罪的身體,
啜飲你邪惡的鮮血?
我還吃過無辜的肉,喝過無罪的血呢。」

庫列魯沃,卡列魯沃之子,穿那藍色的襪子,
把刀柄穩固的豎立在地面,刀子緊緊押入荒地,

刀尖抵住他的胸膛,身體倒向刀尖上。
他依他所尋求的,把自己毀滅了。

年輕的男子就這樣自殺,是勇士庫列魯沃之死亡。
於是英雄就結束一生,不幸的英雄就去世。

 

(Randi Stene 女高音, Peter Mattei男中音, Paavo Jarvi指揮 斯德哥爾摩皇家愛樂管弦樂團 愛沙尼亞國家男聲合唱團)
http://youtu.be/6zpXPq-lHSM 
全曲
(Tuomas Ollila
指揮布魯塞爾愛樂管弦樂團)
http://youtu.be/H_q2Lb-Cqo8 
全曲

台長: 雲翁
人氣(2,035)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交響曲 |
此分類下一篇:西貝流士:交響曲第1號e小調
此分類上一篇:柴可夫斯基:交響曲第1號g小調「冬天的白日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