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4-24 23:25:40| 人氣7,2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大宜:組曲『哈利‧亞諾斯』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哈利‧亞諾斯」(Háry János)作品15,是匈牙利作曲家高大宜(Zoltan Kodaly1882-1967)的歌劇,以及依歌劇中音樂組成的管弦樂組曲作品。不過說這是「歌劇」,還不如說是「音樂劇」。

 (Georg Solti指揮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4CJOUiwguQ



所謂「哈利‧亞諾斯」,是出現在匈牙利詩人嘎萊‧亞諾斯Garay János, 1812 - 1853)的敘事詩『老兵』( Az obsitos)中的老農夫,他在匈牙利是無人不知的有名人物(還說是19世紀初,在奧地利帝國軍隊中的真實人物)。這老農夫是吹牛大王,他告訴周遭的人一些荒唐無稽的冒險故事,說他年輕時是勇敢的輕騎兵,曾「殺七頭兇龍為民除害」,「打敗拿破崙俘虜他」,「拒絕奧地利皇女之求婚」等等。

包利尼‧貝勒(Paulini Bél)與哈爾夏尼‧索爾特(Harsányi Zsolt)依據這故事寫劇本,高大宜寫音樂,創作有序幕與終幕的4幕音樂劇『五個冒險』。此劇於1926年在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首演。巴爾托克Bela Bartok 1881-1945非常欣賞此劇音樂,力勸高大宜將之編成組曲,後來高大宜抽出劇中6曲組成管弦樂組曲『哈利‧亞諾斯』。這部組曲在各地獲得好評,至今已成高大宜的代表性管弦樂作品。



高大宜與巴爾托克是代表20世紀匈牙利的作曲家,這兩位都從事匈牙利民謠(農民音樂)的收集與研究,還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研究結果。巴爾托克說,「作曲家心中,如果抱有以全心全意把自己奉獻給農民音樂的強烈愛情,而這種愛情使得他無條件接受農民音樂語法的影響,而且還具有自己的藝術思想與表現這種思想所必需的完整技術時,他就會表現出隱藏民族音樂內部的本質。高大宜以匈牙利農民音樂為其支柱,將最理想的姿態形成在作品中,以解決此問題。」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巴爾托克不得不移居美國,但高大宜一直沒有離開匈牙利。他還致力於音樂教育。這些事跡顯示他對祖國與農民音樂有強烈的執著。而在他的代表作組曲『哈利‧亞諾斯』中,也濃厚反映出他的這種執著。

高大宜組曲『哈利‧亞諾斯』中使用匈牙利揚琴(Cimbalom,又稱「欽巴隆揚琴」),這種民族樂器是一種打弦樂器,大者其音域可達48度,在吉普賽樂團中擔任重要角色,高大宜在第3曲與第5曲中用來釀出民族色彩。

這部作品的管弦樂編制非常奢侈,每一曲使用的樂器都不一樣。有兩曲完全不使用弦樂器,3把短號、鑼、木琴、鋼片琴等,都只使用在一首曲子中。

1曲 「前奏曲,故事要開始了 (Előjáték, Kezdődik a történet ) 速度略快(Con moto)3/4拍子。

音樂開始於豪邁的噴嚏聲的描寫。依匈牙利民間說法,「如果聽眾中有人打噴嚏,那這話是真的。」高大宜對此也留下寵愛哈利的註解說:「自古匈牙利就傳說,『如果講話時聽眾中有人打噴嚏,就是證明所講的話是真的。』因此這組曲就從噴嚏聲開始!聽哈利講話的村民中的一人打一個大噴嚏,保證這老人的話值得一聽。的確,盡管哈利講的是『以前我打敗拿破崙,讓他過來道歉』之類的吹牛話,但還是值得一聽。

不過還有一種說法正好相反,說「有人打噴嚏,那這話是假的。」無論是真假,對聆賞這部傑作,似乎是沒關係。我們只須知道高大宜的幽默感與對農民音樂的執著,讓他在樂曲的開頭放這麼一段噴嚏聲,說,我要開始講故事了。

噴嚏靜下來後速度轉慢,進入平靜的,很中庸的(Tranquillo, molto moderato)主部。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以最弱音奏出感覺很深遠的主題,發展後逐漸增加速度高昂,最後形成熱情的(Appassionato)的壯大高潮。

2曲 「維也納的音樂鐘」 A bécsi harangjáték 稍快板(Allegretto ),降E大調,4/4拍子。

場景是維也納王宮。從匈牙利來的純樸青年哈利,看到有名的「音樂盒時鐘」甚覺驚訝。「維也納的音樂鐘」是一種鬧鐘,設定的時間一到,除告知時刻外,還會出現玩偶士兵,這機械的隊伍會繞鐘進軍。

這樂章開始於似乎在發亮的華麗管鐘聲,然後是鐘琴輕快而可愛的進行曲描出玩偶的進行。管鐘、鐘琴等閃亮的聲音,很配合此曲曲趣。

3曲 「歌」 Dal 行板,稍為自由速度(Andante, poco rubato ) 4/4拍子。

這是歌劇「哈利‧亞諾斯」的主題曲,是一首匈牙利的古老民謠。哈利與情人懷念故鄉的鄉村、會聽到傳來戀歌的平靜黃昏。

獨奏中提琴朗朗奏出農民之歌,獨奏單簧管、雙簧管承接下去。匈牙利揚琴也上場,傳出濃濃的匈牙利色彩。不久,獨奏法國號在弦樂器伴奏上,再次唱出開頭的旋律。這是漂浮着鄉愁的音樂,而非匈牙利人聽來就是一片異國情調。高大宜很仔細的唱出這匈牙利農民之歌。

4曲 「戰爭與拿破崙的敗北」 A csata és Napóleon veresége 以進行曲風格(All Marcia) 2/4拍子,稍減速度(poco meno mosso)4/4拍子,以送葬進行曲速度(Tempo di Marchia funebre)4/4拍子,d小調。

哈利升為指揮官之後,率領輕騎兵與法軍作戰。他一揮刀,法國士兵像玩具兵一樣,應聲而倒。一揮兩人,再揮4人,然後810,最後只剩拿破崙1人與哈利對打。哈利沒看過拿破崙,只好對着村民大吹其牛:『拿破崙是塊頭很大的傢伙,有凶暴的臉。』這個猛獸似的拿破崙看到哈利就發抖,跪地求饒。法國勝利進行曲「馬賽曲」,到這時候已便成沉痛的悲歌。」

樂曲開頭從遠處接近(從弱音漸轉強音)3把長號合奏,聽來就就不像是強壯的軍隊,中間插進的號曲,也令人發笑。中音薩氏號在這曲中使用得非常有效果。在這裡的旋律配合荒唐的吹牛故事,雖然大模大樣,聽來就是裝模作樣,毫無威嚴。

此曲分為3部分,進行曲風格的第1部分描述戰鬥狀況,只是銅管的滑奏、木管的震音、銅鈸極強音(ffff)的打擊聲等,都有很強的玩笑音樂要素。在第2部分由長號與大號吹奏的主題是由「馬賽曲」變形而來。3部分(以送葬進行曲速度)則由中音薩氏號隨著長號的滑奏伴奏,吹出加上裝飾音與震音的落魄旋律。

5曲 「間奏曲」 Intermezzo  莊嚴的行板,要很熱情(Andante Maestoso, ma con fuoco ) 4/4拍子,d小調─D大調。

此曲也使用匈牙利民謠,並使用匈牙利揚琴。在1819世紀,匈牙利軍隊募兵時,常指派許多士兵到各地鄉鎮熱熱鬧鬧的吃喝,喧嚷軍隊生活的快樂,引誘年輕人投入軍旅。這時使用維爾本柯斯 (verbunkos)募兵舞曲。在中間樂段,法國號以及各種木管樂器的獨奏很醒目,與主部的對比也很美麗。

高大宜本身對此曲的註解很簡單,只說:「這是間奏曲,因此沒有特別的說明。」然而此曲也是充滿匈牙利音樂魅力的傑作。一開始匈牙利揚琴就響起,提出很有活力的音樂,這旋律就是維爾本柯斯舞曲。

6曲 「皇帝與朝臣們進場」(A császári udvar bevonulása) 以進行曲風格(All Marcia) 2/4拍子,降E大調。

高大宜的註解:「哈利得勝之後,凱旋於維也納王宮。哈利想像凱旋隊伍浩浩蕩蕩的樣子。不過,這究竟是他的空想,不出匈牙利農民想像的範圍。那是富裕、幸福的維也納王宮的形象。」

頗有節奏感的敲擊樂器,引導出長笛、管鐘、鐘琴有活力又興致勃勃的樂句。接著出現的小號主題也很快活,但聽來就是沒有落實的感覺。兩段旋律交錯後達到高潮。在小號、短號、長號各3把奏出來的很清楚(marcatissimo) 的號曲高響宣告故事終了後加速腳步,小鼓誇張的擂打,把音樂帶進尾聲,大鼓強烈的聲音結束全曲。


台長: 雲翁
人氣(7,298)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管弦樂 |
此分類下一篇:薩替:遊行
此分類上一篇:卡本特:管弦樂組曲『娃娃車之冒險』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