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28 23:30:47| 人氣2,65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蕭斯塔可維奇:交響曲第5號,作品47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蕭斯塔可維奇18歲畢業列寧格勒音樂學院,當時所寫的驚人的交響曲第1號,在一瞬間走遍蘇聯國內,還驚動在柏林(華爾特)、費城(司托柯夫斯基)、紐約(托斯卡尼尼)的大指揮家,讓這位蘇聯作曲家,年紀輕輕的就揚名世界樂壇。沒想到1932年發表現在被認為是20世紀最高歌劇之一的『穆森斯克郡的馬克白夫人』時,在史達林的壓制下,被『真理報(Pravda)』批評為「低俗、粗鄙、奇怪、缺乏旋律性」而大受鞭撻。於是曾被譽為「莫札特再世」的蕭斯塔可維奇,竟然需要面對自己為作曲家的性命,以及家族生活之危機。依當時的蘇聯情勢,這種批評並不只是對音樂的批評,還把作曲者貶為「對體制的叛逆分子」(Pravda批判)。他被貼上「人民公敵」的標籤,許多名人都離他而去。當時積極作曲的交響曲第4號,已經到要首演時,依作曲者的意願停止演奏。

1937年,「為回應正確的批評,一個蘇維埃藝術家所寫的回答」,寫成的就是交響曲第5號。首演時狂熱的聽眾全都站起來鼓掌,蕭斯塔可維奇終於回復「市民權」。而且這首作品比以前的作品更有內涵與完整性。蘇聯逃亡在美國的音樂學家窩爾可夫(Solomon Volkov)所著1979年刊行的『蕭斯塔可維奇的證詞』(此書之內容,一直被懷疑其真實性,現在還在真偽論爭中)中說,蕭斯塔可維奇敘述最終樂章的尾聲是「被強制、被鞭打之歡喜」,但其真偽無從查證。然而必須注意的,是他在同一個時期還譜寫『依普希金的詩的4首浪漫曲』(1936~1940),而此歌曲的動機,像密碼似的埋在終樂章開頭與發展部最後的豎琴樂句中。

俄國文豪普希金與蕭斯塔可維奇一樣,受當權者壓制之苦。普希金的歌詞如下:

「野蠻的畫家,以拙劣的筆觸塗鴉在天才的畫作上。在上面毫無目標的塗繪無法則的任意圖形。」……「天才的創造物再度在我們的面前恢復其美麗。於是許多迷惑從我受苦的靈魂中消失,當初許多清淨日子的幻影在心裡湧上來。」(第1曲「復活」)

蕭斯塔可維奇引用普希金的歌詞這件事,或許會讓演奏者詮釋此曲或聽者瞭解此曲時,給一些啟示。蕭斯塔可維奇是否很巧妙的避開當局的「強制」「檢察」,同時還慎重保護藝術家的尊嚴,以創作這首傑作。

俄國指揮家基里爾‧彼得羅維奇‧康德拉辛 ( Kirill Petrovič Kondrašin 1914 -1981)是第一位完成蕭斯塔可維奇交響曲全集錄音的指揮家,也是一位得到作曲者信任與器重,因而首演交響曲第4號與第13號以及其他幾首作品指揮家。他說:

蕭斯塔可維奇的音樂是特別的世界,要進入這世界並不容易。這裡有獨特的旋律法,簡潔的技法,為了要達到高潮而做的很長的準備,複雜的和聲法與對位法等,這些都要求聽者用心認真思索,而拒絕毫無心理準備就來到演奏會。他的音樂具有的巨大力量,無法適用簡易的『美』的概念。」他把蕭斯塔可維奇的音樂很簡潔的介紹出來。

有一時期,蕭斯塔可維奇被認為是承繼馬勒的交響曲作家第一把手,但終於沒能更上一層。雖然他的交響曲全集的CD增加很多,也有許多人研究他的音樂,終究沒能成為像莫札特、貝多芬、布拉姆斯、馬勒等人那麼受人喜愛的作曲家。這可能是由於他的作品具有的特徵──灰暗的音響、雖然有時會明朗,但不率直的感情、複雜的和聲、敲打異質樂器、有時還丟出粗暴的音塊、雖然運用得很巧妙,但相當獨特的管弦樂法──這些都會形成一種「不均衡」,與一般的「美的概念」不一樣。這種不均衡會給聽者一般不會得到的衝擊與混亂。就像康德拉辛所說,他的作品自己就拒絕輕易接近的聽眾。(不過,這也是其魅力之一。)

就在他的這種作品當中,這首交響曲第5號被認為是20世紀音樂史上的傑作而受人喜愛,常被演奏,有許多錄音。這作品充滿蕭斯塔可維奇的音樂常有的不協和弦聲響,灰暗的聲音,但毫不誨澀難解,全樂章都有令人傾聽的地方。

蕭斯塔可維奇經歷第2號、第3號那種含有聲樂、單一樂章形式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交響曲,以及有意跟馬勒評比的巨大又複雜的第4號交響曲,在第5號就回到傳統的交響曲形式。這是不含聲樂的純器樂作品。

蕭斯塔可維奇透過這首交響曲究竟要表達什麼,在前面已敘述一部分,他自己以及其他的人留有不少資料與說明,但這些說明始終不一致,真正的意思到現在都還不清楚。因此對這首交響曲有各式各樣的解釋,大大影響到演奏,有很樂觀的演奏,也有很悲觀的。尤其是終樂章,以前曾有對立的論說,有認為這是「勝利的行進」,這是蘇聯體制下的「公式」見解;另有認為這是「被強制、被鞭打之歡喜」已前述。近年來離開這些解釋而做「純音樂解釋」的演奏也逐漸增加。

此曲於19371121在列寧格勒由穆拉溫斯基(Evgeny Mravinsky)指揮列寧格勒愛樂交響樂團首演。首演大成功。

穆拉溫斯基第一次碰到蕭斯塔可維奇是在練習此曲的時候。當時,作曲者對穆拉溫斯基的提問,什麼都不回答。兩人相處的氣氛很尷尬。穆拉溫斯基沒辦法,只好以亂七八糟的速度指揮,終於讓蕭斯塔可維奇開口說「不是這樣!」。此後兩人的意見能夠互相疏通,不久更能和藹的互相協助。隨著練習進行,愛樂者之間傳聞這是一首傑作,到首演時,入場券已銷售一空。首演時,興奮的聽眾只聽到一半就自然站起來,演奏一結束,瘋狂而猛烈的掌聲直襲舞台與作曲者。蘇聯作曲家夏波林(Yuri Shaporin)的夫人說:「瘋狂的掌聲,像是抗議對可憐的米夏(蕭斯塔可維奇)的所有迫害。大家反覆說同一句話,『回敬了逼迫,回敬得很好』。蕭斯塔可維奇咬緊下唇出現在舞台上,似乎在落淚。」有關人員怕政府視為抗議活動而找麻煩,乃讓作曲者從後門脫離現場。沒想到政府方面歡迎這作品,蘇聯作家聯盟主席阿列克賽‧托爾斯泰(Aleksey Nikolayevich Tolstoy)還寫論文稱讚他。首演後,蕭斯塔可維奇對指揮家朋友海肯(Boris Emmanuilovich Khaykin)諷刺般的說:「幸好結束處使用大調的強音,如果改用小調的弱音,不曉得會變成怎麼樣。光想都很有趣。」此後,他又變成「人民的藝術家」。

全曲採用古典的4樂章結構,但第1樂章不是通常的快板,而是指定要中板,於是樂章配置成為聽來像是緩-急-緩-急的架構。全體架構開始於悲痛的第1樂章,經過有點像間奏曲的第2、第3樂章而築起D大調壯大的第4樂章做為結論,音樂由黑暗流向明亮,因而有時被稱為「新貝多芬樣式」。

 

1樂章 中板-不太快的快板(Moderato - Allegro non troppod小調,4/4拍子。奏鳴曲式。

Evgeny Svetlanov指揮 USSR 國家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vJHj6PWQ-Q 1/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okfD5cquI0 2/6

強烈而戲劇性的悲壯主題形成卡農,並傳出這個樂章全體的氣氛。之後,小提琴靜靜的奏出下降音形的第1主題,逐漸發展到小號叫囂的頂點後又馬上靜下來。然後歌謠似的第2主題,隨著豎琴的弱奏也出現在小提琴上。這時低弦靜靜的刻出節奏。第2主題開始時是降e小調,但是由於不斷轉調,因此聽不出是某個特定調性,反像是無調性。

作曲者在此曲中使用鋼琴,但是他把鋼琴當做敲擊樂曲使用。從鋼琴在低音域刻出節奏,而第2主題在低弦出現時開始進入發展部。在發展部大大發展第1主題,由敲擊樂曲陪伴的第1主題以小號吹出進行曲風格的變奏。之後低音樂器奏出第1主題,再由木管樂器與弦樂器承接。同時銅管樂器演奏第2主題。緊張度漸增,達到高潮後進入再現部。

再現部有全合奏逼人的高潮,作曲者在此吐露其心情。第1主題的再現不長。以鑼聲將之結束後,馬上以長笛與法國號再現第2主題。第2主題為D大調,這次調性就相當穩定。漸漸安靜之後,進入尾聲部。在尾聲部由長笛、短笛、小提琴獨奏靜靜的演奏第1主題的變奏,鋼片琴的半音階寂靜的結束此樂章。

2樂章 詼諧曲:稍快板(Allegrettoa小調,3/4拍子。複3段體。

Evgeny Svetlanov指揮 USSR 國家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gvPCJqqBGQ 3/6

這是詼諧曲樂章。本來詼諧曲應該是優雅而輕快的樂章,但在這裡呈現的是蘭德勒舞曲風格的節奏稍慢的舞曲。出現在低弦的主題(第1樂章第1主題的變形),聽來有他的諷刺,醜陋、滑稽。在中段,小提琴獨奏也演奏幽默的旋律。這裡會聽到他喜歡的吉普賽街道音樂。第3段開始於低音管。

3樂章 最緩板(Largof小調,4/4拍子。3段體。

Evgeny Svetlanov指揮 USSR 國家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oCqsSHWvt4 4/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0B5ZeNv8rs 5/6

只有蕭斯塔可維奇才寫得出這種又冷又暗的樂章。弦樂器被分為8部(第1小提琴、第2小提琴、第3小提琴、第1中提琴、第2中提琴,第1大提琴、第2大提琴、低音大提琴),做出室內樂似的音響。銅管在這樂章不會出現。在第1段,這弦樂器群奏出很內省的旋律,之後,以豎琴為伴奏的長笛旋律,同樣使人感到隱藏的感情與寂寥感。在漆黑的中段,各木管樂器的獨語,在弦樂器恐懼與孤獨而發抖似的顫音當中繼續下去,最後才由樂器全奏唱出來。到第3段就加入木琴,並達到很大的高潮。本來沉默的作曲者,到此大為痛哭。大提琴悲痛的叫聲之後逐漸平靜,再現開頭的主題,最後,豎琴與鋼片琴重疊而發出獨特音色奏出天使的搖籃曲般的旋律,引出天堂般的弦樂器最弱音和弦結束此樂章。蕭斯塔可維奇很會用不同樂器重疊而發生特別的聲音。

這樂章可能是蕭斯塔可維奇吐露內心深處的感觸。作曲者生前相當滿意這樂章的獨創性。樂章中除了出現導自第1樂章的主題外,還引用馬勒『大地之歌』與俄羅斯正教的安息祭禮。音樂始終充滿悲痛的聲音,據說首演時有不少聽眾引泣。

4樂章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d小調,4/4拍子。接近3段體的自由架構。

Evgeny Svetlanov指揮 USSR 國家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4hTRd2-IQY 6/6

Paavo Järvi指揮 NHK 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2fJlp66TG0 1/2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jfuum3R190 2/2

這真是很興奮的終樂章。在開頭,管樂器的震音與定音鼓的顫音為主題的逐漸高昂的音樂之後,定音鼓進行曲節奏,引導出很有迫力的銅管樂器主題,樂曲以這主題為中心發展,逐漸加速而達到輝煌的大調,但鑼聲一響後停滯,轉入中段由法國號獨奏開始的較內省的音樂。弦樂器平靜的音樂漸漸明朗,最後豎琴奏出充滿希望的音形。

不久開頭的主題靜靜的回來,但中途會轉為3拍子,弦樂器與鋼琴開始上升,到頂點時又回到4拍子,銅管樂器奏出輝煌的D大調號曲。最後定音鼓與低音鼓的擂打聲中,以D音的全奏結束全曲。前述在『蕭斯塔可維奇的證詞』中所說的「被強制、被鞭打之歡喜」,就是指這一段在高音域喊叫似的、固執反復由8分音符伴奏的部分。不管蕭斯塔可維奇的意圖如何,這段光輝的尾聲,贏得他此後約40年的寶貴的創作活動。

這個樂章的速度設定有些地方令人費解。324小節處開始的指定速度,初版樂譜,印的是「4分音符=188」,現行版襲用。但是真的以這種速度演奏就太快,因此有「4分音符=88」、「8分音符=188」、「4分音符=138」等各式各樣的銓釋。這個指定速度,誤印的成份頗高,究竟如何有待以後的研究。這種速度記號可能錯誤的例子,在交響曲第10號第2樂章也可看到。還有把樂章開頭的速度設定為「4分音符=88」的分譜,被認為是「8分音符=88」誤印,而且也有設定為「8分音符=88」的分譜,因此在這裡也發生速度設定的混亂。因此這樂章的演奏,有開頭慢尾聲慢,開頭快尾聲快,開頭快尾聲慢等3種,各種都有人演奏。如何詮釋這樂章的意涵,就成為演奏上的問題。

那蕭斯塔可維奇在這樂章中,想表達怎麼樣的意念?

在交響曲第5號之前,他創作『依普希金的詩的4首浪漫曲』已如前述。在終樂章中段終了近再現部之前出現的豎琴音型,正與『依普希金的詩的4首浪漫曲』的第1曲「復活」後半部的伴奏同一音型。而這一部分的歌詞如前面所述是:「天才的創造物再度在我們的面前恢復其美麗。於是許多迷惑從我受苦的靈魂中消失,當初許多清淨日子的幻影在心裡湧上來」。這歌詞正好描寫他作此交響曲時期的心境。而此曲的歌詞,似乎在說作曲者的內省消弭了心中的苦惱,讓他確信並宣示藝術家之復活。他還巧妙的引用模仿比才『卡門』的樂句。當音樂進入尾聲部,銅管樂器在充滿自信的A音中高歌D大調「A-D-E-F」的樂句,這樂句在『卡門』裡的台詞是「不要相信」。如果這是對史達林壓制與清算政治之批評,那此曲在俄國革命20週年紀念的場合發表,更是蕭斯塔可維奇故意安排的暗默裡的抗議。這迎合體制,被認為是「由暗到明」的「勝利」的音樂,也有人認為暗地裡隱藏作曲者的反抗意念。正如『蕭斯塔可維奇的證詞』所述,他並不像西方諸國所認為的乖乖牌蘇聯政府御用作曲家。

 

 

Evgeny Mravinsky指揮烈寧格勒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czZsLIDFO8 (全曲)

(索地指揮柏林愛樂管弦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lsi4SBrTV8  (全曲)

Gergiev 指揮 BBC交響樂團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TqsU7tQW48  (全曲)

 

Youtube網站中可以找到「Keeping Score」系列,解說許多名曲。可惜講英語,又沒有字幕。但內容豐富,讀者有興趣,可以聽聽看,當有許多收穫。下面是解釋蕭斯塔可維奇交響曲第5號的網址。)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HCIJ_oLoHw 1/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5M69sNCS1c 2/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WnjBW7iz-E 3/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Qp9ianlmF0 4/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ndUd56v0s4 5/6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JH1JH6HXGQ 6/6

 

台長: 雲翁
人氣(2,65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交響曲 |
此分類下一篇:孟德爾頌:交響曲第3號a小調「蘇格蘭」
此分類上一篇:西貝流士:交響曲第2號D大調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