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01 18:40:05| 人氣38,60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柴可夫斯基:「四季」

推薦 4 收藏 2 轉貼0 訂閱站台

       

       (狂歡節)
 
一提到「四季」,一般都會想到韋瓦第的小提琴協奏曲集「四季」(參閱本台「韋瓦第─四季」兩文),但以「四季」為創作對象的有名作品,還有海頓的神劇「四季」,葛拉茲諾夫的舞劇「四季」,與柴可夫斯基的鋼琴曲集「四季」。這次就談後者。
 
柴可夫斯基的鋼琴曲集「四季」─12首特性描寫(Les saisons - 12 Morceaux caracteristiques)作品37b,是含有12首鋼琴小曲的曲集。這些小曲的演奏時間很短,都在1分半鐘到4分鐘之間。
 
這12首小曲,是柴可夫斯基受聖彼得堡音樂雜誌「小說家(Nouvelliste)」的編輯Matveïevitch Nikolai Bernard的邀請,在1875年11月到1876年5月之間所寫的作品。Bernard建議對俄國的一年12個月份,譜寫描述各月特色的音樂。Bernard還為他訂定各曲的曲名。柴可夫斯基接受Bernard的建議,創作12首鋼琴小品,不止描寫俄國各季節的大自然,還很生動的描述民眾的生活,也顯示柴可夫斯基對他祖國俄羅斯的感情。這套鋼琴曲集先是以俄語分數次發表,後來發表英文版The Seasons ,其作品編號是作品37a,發行法文版Les saisons時,其作品編號成為作品37b。
 
這12首小曲是鋼琴獨奏曲,但後來有人改編為管弦樂曲,也有使用別的樂器演奏者。這些小品常成為音樂會的安可小曲,如拉赫瑪尼諾夫就很喜歡演奏「雪橇(11月)」,而「船歌(6月)」就被改編為各式各樣的樂器(管弦樂、小提琴、大提琴、單簧管、簧風琴、吉他甚至於曼陀林琴)的安可小曲。這套鋼琴曲集的書寫法會令人感覺到管弦樂中的特定樂器,因此很適合於改編為管弦樂曲,可惜柴可夫斯基本身沒有著手改編。
 
各曲都採取3段體,並引用俄國詩人以各月的風俗習慣等為題材的作品,以幫助聽者的想像力飛翔。作曲當時,在俄國還在使用舊曆,因此各曲所描述的季節感覺,與現在有些許差異。下文中的詩句是原詩內容大意,在網頁
在維基百科網站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Seasons_(Tchaikovsky)可以聽到全曲的Midi演奏。
 
1月 在壁爐旁(Au coin du feu)
樸素的中板,但充滿感情(Moderato semplice, ma espressivo),A大調,3/4拍子。
 
這是溫馨的音樂。俄羅斯的1月,屋外是嚴寒季節,人們窩在壁爐邊入夢或話家常。俄羅斯式的暖爐稱為「pechka」,使用磚塊或粘土建造成房屋的一部分,讓熱煙沿著煙道通過以傳熱,因此屋內還相當舒適。柴可夫斯基的這首小曲中,也可以感覺得到這種溫暖的空氣與舒適的家居。
 
俄羅斯版圖很大,因此俄羅斯的冬天,在俄羅斯南部、西伯利亞與莫斯科、彼得堡所在地的「歐洲地區」都有很大差別。西伯利亞嚴寒地區,1月的平均氣溫是-50℃,黑海沿岸則為+5℃,莫斯科為-16℃。
 
此曲引用普希金的詩:朦朧夜色籠罩那安寧的角落,爐內微火欲熄,燭光也將逝。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z_4D40_oI(Sviatoslav Richter ,鋼琴)
 
2月 狂歡節(Carnaval)
適確的快板(Allegro giusto),D大調,2/4拍子。
此曲的曲名,法語做Carnaval,英語做Carnival ,翻成中文是狂歡節。
 
俄羅斯的狂歡節(Maslenitsa)是俄羅斯正教會的重要節日,舉辦時間視各地風俗而異,主要在2、3月間舉行,但在大齋首日(聖灰星期三)前結束。這是慶祝冬季結束,春天來臨的節日。在節日期間,有大型的遊行與慶祝活動,因此與其說是基督教方面的節日,不如說是傾向民眾活動的節日。俄羅斯的許多節日當中,最熱鬧的可以說是這個狂歡節。
 
柴可夫斯基這首「狂歡節」中,扎實可以聽到熱鬧的慶祝活動。興高采烈的人們的歌聲,笑聲,民俗樂器的音響,在舞台上翻滾的丑角,交往的雪橇的鈴聲…。中間樂段會出現氣氛不很一樣的曲調。被認為是演奏柴可夫斯基最頂尖的俄羅斯超絕技術鋼琴家Konstantin Nikolayevich Igumnov教授形容這段有名的音樂說,「這是馴熊人在小屋中表演熊戲的情形」。最後樂音逐漸消失,有一個禮拜之長的慶祝活動接近尾聲。喧嘩氣氛逐漸遠離,以為就這樣結束了,插入休止符,然後出現最最強音(fff),響起節日的餘韻。
 
引用的是彼耶特爾‧維亞傑姆斯基(Pyotr Vyazemsky)的詩句:歡騰的狂歡節,盛大的饗宴。
 
( Natalia Bezuglova,鋼琴)
(Mikhail Pletnev鋼琴,演奏「1~2月」)
 
3月 雲雀之歌(Chant de l'alouette)
表情豐富的小行板(Andantino espressivo),g小調,2/4拍子。
 
以小鳥為題材的音樂作品非常多,其中絕大部分是描寫小鳥叫聲以表現有小鳥情景的。但是柴可夫斯基的這首「雲雀」不一樣。最先傳出春天到來的小鳥雖然是雲雀,但這裡的主角不是雲雀,而是人們的感情。風中漂浮著清淡的春的氣息,然而等待的春天還沒有來。寂靜而焦慮的心情。在中間樂段聽到的鳥聲,與其說是現實世界中的聲音,還不如說是意識中的聲音。最後音樂又回到第1段的氣氛,但這一次已明確預感春天要來臨。
 
引用的是阿波隆‧邁科夫(Apollon Maykov) 的詩句:花影映田野,星光滿天空。雲雀之歌聲,傳遍綠色深淵。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ckiD1dITYE (Konstantin Igumnov鋼琴,演奏「1~3月」)
 
4月 松雪草(Perce-neige)
 
  Galanthus nivalis.jpg
   (松雪草)
 
速度略快的稍快板,略有彈性速度(Allegretto con moto e un poco rubato),降B大調,6/8拍子。
 
這首小曲的曲名一般都翻譯為「松雪草」,但法語「Perce-neige」的中國俗名是「雪花蓮」,是破冰而出的意思。英文俗名是「snowdrop」,因此也翻譯為「雪滴草」。據說這是春天最早開的花,因此被認為是報告春天來臨的花。其花語是「希望」,在這一曲中,滿懷希望歌頌大地從漫長的冬眠醒過來的喜悅。音樂像圓舞曲那樣,令人感到畫圓圈而動,同時描述松雪草集中力量向上伸長。生命力的象徵,這就是4月的松雪草,也就是俄國的4月。
 
參照的是阿波隆‧邁科夫的詩句:淡青純淨的松雪草,殘雪在旁。想已過憾事的淚滴,盼來日幸福的初夢。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sE0yrn6R2E (Daniela Negrini,鋼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4LccwQ2iis (Mikhail Pletnev鋼琴,演奏「3~4月」)
 
5月 白夜(Les nuits de mai)     
 
(白夜)
 
小行板(Andantino),G大調,9/8拍子。
白夜又稱極晝,是在地球的兩極地區,一日之內,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上的現象(即全天24小時都是白天)。春分過後,北極附近就會出現極晝,此後極晝範圍越來越大;至夏至日達到最大,其邊界到達北極圈。在白夜裡,到半夜在近地平線的地方,還可以看到太陽,或即使看不到,天空也顯得薄明。在北歐諸國、德國北部都可以看到這現象。此曲的首尾兩段描寫白夜裡安靜的街景,中間樂段,則表現讚美神明的感情。
 
俄羅斯的北部跟北歐一樣,夏天的白晝很長,於是「白夜」時期來臨,而彼得堡街市,以美麗的「白夜」而出名。雖說是「白夜」,在彼得堡並不是整個夜間都像白天那麼明亮。天空略為染成桃紅色,到深夜兩點鐘前後才微暗,到3點鐘左右,又開始放亮。沿河豪華的建築物漸漸被柔和的桃紅色空氣包裝起來,散佈幻想的氣氛。彼得堡的這種情景,促進許多藝術家的創作意欲。
 
不過這種「白夜」,以現在的日曆是在6月底到7月之間。
 
參照的是阿發納西‧費特(Afanasy Fet)的詩句:多麼幸福的夜晚,感謝我北方祖國,從冰雪的王國飛來清新的五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ZhM9hc1uuM(Sviatoslav Richter ,鋼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8HyhKXhAqo (Konstantin Igumnov鋼琴,演奏「4~5月」)
 
6月 船歌(Barcarolle)
 
 (船歌)
 
如歌的行板(Andante cantabile)‧g小調,4/4拍子。 
此曲是柴可夫斯基的鋼琴曲中,最受歡迎的名曲。船歌常以穩穩搖擺的伴奏音型表示波浪,在伴奏上面的浪漫旋律,表現小舟在水中漂蕩的陶醉心情。一般來說,船歌都採用6/8,12/8等複合節拍,低音部反復比較單純的節奏,以釀造在水面漂蕩的印象,旋律就在上面歌唱。
 
柴可夫斯基的這首船歌比較特別而採用4/4拍子,這是很少見的。不過這種節拍釀造與一般船歌不一樣的氣氛。不只這樣,看所引用的詩句,也知道此曲與通常的船歌不一樣。詩句裡所說的「我們」,並不在小舟上,而是站在岸邊。靜拍岸邊的波浪輕吻「我們」的腳。這首曲子的氣氛也似乎是兩人在對話,對話的兩人是否為一對情人?6月在俄國是「白夜」的季節,也是從春天移到夏天的季節。這不是情人們可以在河畔,在美麗夜空下談到深夜的良辰嗎?
 
參照的是阿列克塞‧普列西謝耶夫(Aleksey Pleshcheyev) 的詩句:讓我們到岸邊,波浪會吻我們的腳,星星會以神秘的憂鬱照我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_NYMMzhAZs (Sviatoslav Richter ,鋼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WzdsAF114Y&fmt=18 (Mikhail Pletnev鋼琴,演奏「5~ 6月」)
 
7月 收割者之歌(Chant de faucheur) 
 
(收割者)
 
略快的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con moto),降E大調,4/4拍子。
此曲跟着收割者揮動鐮刀的節奏,表現農夫割草的樣子。這裡表現的農夫不是被奴役的「農奴」,而是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享受每日工作的「農民」。所唱出來的旋律,在大自然之中悠悠然而有民謠風格。
 
參照的是阿列克塞‧柯立佐夫(Aleksey Koltsov) 的詩句:動肩膀揮手臂,迎面吹來晌午的風。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SM1Ekozm8s (Victor Merzhanov,鋼琴)
 
8月 收穫(La moisson)
 
 
 (收穫)
 
活潑的快板(Allegro vivace),b小調,6/8拍子。
在俄國,所謂「收穫」指的是穀類的收穫。因此在俄國農村生活中,是最重要的行事。不過「收穫」也有「收割」的意思,也就是說,與7月的曲題重複。不過,7月的收割一般都由男性做,而8月的收穫則由包括女性的全家全村參與。7月的「收割者之歌」給人的印象是,使用相當重的工具,以一定的節奏收割的有力的「男人之手」,而8月的「收穫」,則給人慌忙的印象。緊張而逼人的音色,或許在表現灼熱的大太陽。
 
中間樂段音樂的氣氛轉變。從音樂開頭一直繼續的緊張感到此暫停。也許是表現收割工作告一個段落,人們休息片刻。頭頂上似乎有棵大樹茂密的樹葉,投下樹蔭讓他們回復疲勞。然後,又在大太陽底下,開始作業。
 
參照的也是阿列克塞‧柯立佐夫的詩句:裸麥已成熟,閤家割麥忙。麥捆堆如山,牛車整夜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bL0L-LsRCk( Natalia Bezuglova,鋼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yixdAi2zf0 (Konstantin Igumnov鋼琴,演奏「6~8月」)
 
9月 狩獵之歌(La chasse)
      
 
 (狩獵)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non troppo),G大調,4/4拍子。
「狩獵」是從古代一直承繼下來的俄國貴族社會的休閒活動。成群結伴、穿著華麗的人們,連續幾天甚至幾週,在田野間或森林中,追趕獵物,捕獲獵物,然後舉辦宴會慶功。最初,這種狩獵使用鷹隼,到15世紀初,開始使用經訓練改良的獵犬。這種狩獵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達到最盛期。其狩獵方法並不是捕獲自然界的動物,而是事先收集各種各樣的動物,放逐在特定的地方,然後予以捕獲。例如1860年亞歷山大二世舉行的狩獵,有兩萬五千人參與準備工作,收集數百隻動物。依記錄,這場狩獵共獵到28頭野牛,22頭麋鹿,10頭黃色鹿,11頭野豬,16頭西方狍,7頭狐狸,4頭獾。
 
當然這種狩獵參加的人很多,獵犬也近100條。因此貴族們舉辦的狩獵會,成為每年秋天的一大活動。當然,除了上述「貴族狩獵」之外,一個人或幾個人走進森林裡,捕獲自然界動物與鳥類的狩獵也非常普及,但是柴可夫斯基在這首小曲中所描述的,是吹着號角,穿上紅色馬裝成群策馬前進,數十條獵犬一齊奔馳的節慶般的「貴族狩獵」。
 
這首小曲是描寫情景,而不是傳出心情或氣氛的曲子。並且以音樂表現像詩句所描寫的角號大作,馬匹排列,狩獵開始,追趕獵物的情景。號角聲時大時小,使這音樂有活潑的動態、廣闊的空間與三次元的立體感而描出生動的狩獵場面。
 
參照的是普希金的詩句:時間到了,號角大響。馬鞍上的獵人穿上獵裝,獵犬在晨曦中碰碰跳躍。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xZxmlh94n0 (Tatiana Ciobanu – Stiuca,鋼琴)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4cr5yxZ0aE (Mikhail Pletnev鋼琴,演奏「7~9月」)
 
10月 秋天之歌(Chand d'automne)
         
(秋天)
 
富有表情的悲傷的行板(Andante doloroso e molto cantabile),d小調,4/4拍子。
引用的是托爾斯泰的詩句:淒涼滿庭園,黃葉舞秋風。
 
10月的「秋天之歌」,與6月的「船歌」是這套鋼琴曲集中最受歡迎的兩首曲子。
 
俄羅斯的秋天,一般都會想起「黃葉」,就像在日本會想起「紅葉」一樣。台灣的四季不分明,因此除幾個特定的地點外,不能欣賞山谷間一片黃紅色的美景。在俄羅斯的月曆上,9月1日到23日是「初秋」,9月24日到10月14日是「黃金之秋」,10月15日到11月26日是「晚秋」,11月27日開始就「初冬」。柴可夫斯基在「秋天之歌」所描寫的,是從「黃金之秋」到「晚秋」的情景。
 
在這段期間,常常是冷雨一整天,那些樹葉哪堪風雨摧殘,早已掉落滿地,編織厚厚的金黃地毯。這段令人傷感的季節,告訴世人溫暖的夏日已逝,寒冷的冬天已近在眼前。這季節也魅惑俄國詩人、畫家、音樂家的季節,讓他們留下許多傑作。柴可夫斯基當然也不例外。
 
據說,柴可夫斯基很喜歡秋天,在秋季裡,即使是下雨也出外散步,欣賞每天變換容貌的樹木花卉,對美麗的大自然感嘆。這首作品,該是他在散步當中的心思感觸。帶有哀愁與落寞感的美麗如歌旋律,把黃葉舞秋風的情景拘畫出來。在那寂寞而悲傷的旋律裡,聽者似乎聽到柴可夫斯基的嘆息,而聽者也不免也跟他嘆口氣。樂曲最後以pppp結束,這麼多的弱奏記號很少看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US1c4QUdsI (Konstantin Igumnov鋼琴,演奏「9~10月」)
 
聽着柴可夫斯基的「秋天之歌」,不禁想到法國香頌名曲「秋葉(Les Feuilles Mortes)」。讀者不妨也欣賞一下。
 
(Edith Piaf, Autumn Leaves-- Les Feuilles Mortes)
(Yves Montand, Les Feuilles Mortes)
 
11月 雪橇(Troika en traineaux)
      
  
(雪橇)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E大調,4/4拍子。
這一首也是很受歡迎的曲子。曲中以聲音描述廣大的俄國明亮的銀白色雪景。Troika(俄國的雪橇)一詞,在俄語中是數字的3的意思,於是俄國由3匹馬拉的雪橇,就稱為Troika。有一首俄羅斯民謠「馬車(Troika)」,也很有有名。(請參閱本台「俄羅斯民謠與歌曲(上)」)。俄國從18世紀中葉開始使用這種雪橇。原來,在廣闊的俄羅斯要盡快傳遞信件,用二匹馬拉的歐洲型馬車會使馬匹疲憊不堪,速度也慢,因此開發出三頭馬車,由中間的一匹馬定方向帶頭奔跑,其他兩匹則幫忙拉車。這種雪橇奔跑時的時速在45公里到50公里左右,對行人來說,也是個需要小心避開的交通工具,因此雪橇就裝設「鈴」。雪橇司機就以自己的感覺裝置各色各樣的「鈴」來裝飾自己的雪橇,因此每台雪橇的鈴聲就不盡相同。
 
這種雪橇深入俄羅斯人民的生活中,並在文學、戲劇、音樂、繪畫中很頻繁出現,而所代表意義有時快樂,有時悲哀。柴可夫斯基在「四季」中表現的雪橇是明朗而快樂的,一點都沒有「暴走」「瘋狂」等悲劇性表現。此曲表現的是清爽的冬天冷氣中,在平滑的雪地上響起鈴聲輕快奔馳的雪橇。其奔馳沒有車輛滾動的感覺,而完全是滑動的感觸。
 
 引用的是尼克萊‧涅克拉索夫(Nikolay Nekrasov)的詩句:別憂傷看馬路,也別急遽追雪橇。快把帶憂鬱的不安,從你心中消散煙滅。
 
原詩是敘述一個窮家少女,愛慕乘坐雪橇呼嘯而過的貴族青年,因此雪橇不一定表示明朗的印象,但柴可夫斯基好像只把明亮的部分呈現出來。
 
俄國作曲家兼鋼琴家拉赫瑪尼諾夫很喜歡此曲,因此經常在音樂會上演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5fMMaF8pPo (Sviatoslav Richter ,鋼琴)
 
12月 耶誕節(Noel)      
 
 (耶誕節週)
 
圓舞曲速度(Tempo di Valse),降A大調,3/4拍子。
原題不是「耶誕節」,而是「耶誕節週」。指的是自12月25日(1月7日) 「耶誕節」起,到1月6日(1月19日)「洗禮節」止的期間。一般只說「耶誕節」,一般只指12月25日耶誕當日,與1月6日「洗禮節」同是俄羅斯正教會的12大節日,都會有盛大慶典活動。
 
這段「耶誕節週」,是基督教的慶典與民間新年慶典疊在一起,因此慶祝方式還留有濃厚的基督教傳入以前的宗教色彩。依照東斯拉夫神話,慶幸兒子誕生的「神」,為記念兒子誕生,特別允許亡魂與妖怪,在這期間自由來到現世。因此這期間是最「神秘」「具魔力」「惡魔漂浮的」悚懼期間。也因此在這具有不可思議力量的「耶誕節週」,產生各種占卜的習慣。時間一久,「惡」的部分已消聲匿跡,只留下神秘力量部分,而占卜習慣也以少女的戀愛占卜成為主流。
 
引用的是瓦希里‧如科夫斯基(Vasily Zhukovsky)的詩句:在耶誕節週的某夜,少女們要把腳下的鞋子,扔到地上占卜。
 
詩句中扔鞋子的占卜,是在這期間盛行的占卜。少女們脫下鞋子,越過左肩膀向後扔過去,看落地的鞋子腳尖向哪個方向,以占卜自己的姻緣。
 
雖然「惡」的部分已消聲匿跡,但「祖先的靈魂」也會在這段期間回來。這種信仰一直保留下來,因此在這段期間,家家戶戶都會準備祭祖用的供品,如遇來客,也以這些供品饗客,以表示這段期間的來客是神聖的客人。在農村,也讓家畜分享這些供品。不管是什麼階層的家庭,在這段期間邀請客人一起歡樂,少女們則喜笑顏開的占卜。這種基本習俗,逐漸成為俄國的傳統。柴可夫斯基在此曲描述的,就是俄國地主貴族們的「耶誕節週」的情景。因為貴族們在這歡樂期間會舉行舞會,那就會有圓舞曲。柴可夫斯基的「四季」,就在圓舞曲中落幕。
 
 (Lev Oborin,鋼琴)
(Konstantin Igumnov鋼琴,演奏「11~12月」)
(Mikhail Pletnev鋼琴,演奏「11~12月」)
 
在下面網頁有1969年在俄國製作的電影「柴可夫斯基」,片長兩個多鐘頭,有英文字幕。劇情以與梅克夫人的交往為中心。
 

台長: 雲翁
人氣(38,603)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2)|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獨奏曲(含二重奏曲) |
此分類下一篇:阿爾貝尼茲:阿斯圖里亞斯(傳說)
此分類上一篇:德布西:兩首阿拉貝斯克

HAIRY
你介紹的非常詳細,比葉綠娜的CD還精準,受用了,感謝
2020-07-08 20:01:24
版主回應
謝謝來訪。
2020-07-08 20:48:1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