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23 15:55:16| 人氣3,436|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蕭斯塔可維奇─另一位交響曲大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6-09-29 01:32:29

今年是莫札特誕生250週年,於是音樂界整年都在紀念這位天才作曲家,
各電台也為他製作紀念節目,甚至開設專播他作品的網路電台,
讓莫札特迷一開電台,就能一整天都能聽到莫札特。

其實還有一位大師,今年是他的誕生100週年。
他就是蘇聯作曲家蕭斯塔可維奇(Dmitrii Dmitrievich Shostakovich,1906~1975)。
前幾天(9月25日)剛好是他的生日。他終其一生,不曾逃亡到國外,一生都在鐵幕內。
這一點就是他被稱謂蘇聯作曲家,而同時期的浦羅高菲夫被稱謂俄羅斯作曲家的原委。
當蘇聯作曲家不容易。他在一生中遭遇革命、兩次政府的批判、第二次世界大戰、
史達林的肅清等,他在這種遭遇中不斷譜曲。

他被認為是馬勒以後,能與貝多芬、布拉姆斯、馬勒等人並肩的最大交響曲作曲家。
在弦樂四重奏曲方面,他也留下傑出作品,因此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樂,很多是帶有灰暗而沉重的氣氛,但他也喜歡通俗音樂,
留有不少爵士樂風格的輕快作品。

蕭斯塔可維奇於1906年9月25日誕生在俄羅斯帝國首都聖彼得堡,
1919年13歲時就上彼得堡音樂學院,6年後畢業,譜寫交響曲第一號。
在1930年代前半以前,他的作品多為運用西歐最先進技巧的音樂,
但1936年,他在歌劇「姆青斯科縣的麥克白夫人」(1934)與芭蕾「明朗的小河」(1935)中,
開始樹立他自己的風格,卻遭受到蘇聯共產黨黨報「真實」社論之批判,
說這齣歌劇是難懂而卑鄙的音樂,缺乏社會主義的寫實性,而充滿資本主義與形式主義的音樂;
芭蕾「明朗的小河」則被批評為「芭蕾的偽善」。

這社論對蕭斯塔可維奇的音樂活動產生很大的影響。
蘇聯的人民認為黨報「真實」之社論,反映史達林的意思,
於是蕭斯塔可維奇的作品不在有人演奏,朋黨們怕受到牽連,
也不敢跟他在一起,他自己也中止現代主義色彩濃厚的第四號交響曲之首演。
(第四號交響曲一直封鎖到1961年才首演)。
1937年首演的交響曲第五號一反他以前的作風,配合共產黨對音樂的要求,
創作具有「社會主義的寫實性」,也就是「有民族主義的形式,與社會主義的內容」的作品。
交響曲第五號首演後,他的聲譽獲得平反。
在1930年代後半,到1940年代前半之間,創作交響曲與室內樂曲多首,
其中獲得史達林獎的鋼琴五重奏曲,
與從列寧格勒戰役獲得靈感的交響曲第七號「列寧格勒」較為有名。

1948年蘇聯共產黨批判幾乎所有的蘇聯作曲家,都犯了「形式主義」。
這次被稱謂「寂達諾夫 (Zhidanov) 批判」是對前衛藝術之吹毛求疵,
並統制藝術樣式。其期間自1948年2月10日起,長達10年之久。
從前的蘇聯,稱這段時期為「寂達諾夫時代(Zhidanovshchna)」。
寂達諾夫是當時中央委員會書記,為推動「寂達諾夫批判」的中心人物。

「寂達諾夫批判」在表面上是對穆拉得里的歌劇「偉大的友情」之非議。
但這齣歌劇非但不算什麼「前衛」,還受一般大眾的喜愛。之所以引起非議,
主要是這齣歌劇以高加索地區為舞台而描述戰爭,而史達林對其描述非常忿怒,
以致引起批判。寂達諾夫則趁機糾彈違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比較抽象而晦暗作風的作曲家,故意大肆批判穆拉得里。這就是「寂達諾夫批判」的實情。

蕭斯塔可維奇受到批判後,譜作迎合當局的清唱劇「森林之歌」以維護聲譽。
1953年史達林一逝,他就發表其代表作之一交響曲第十號,卻因其內容之灰暗,
與「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之關係,引起一場論爭。

從1950年到晚年,他在交響曲、協奏曲、室內樂曲與聲樂曲各方面,留下許多傑作。
發表交響曲第十三號「女人谷」時,共產黨竟要他改寫當歌詞使用的詩作,
不過沒有受到1930-40年代那種嚴厲的批判。之後,
他更進一步運用透明而熟練的技法,再度嘗試前衛作風的作品。

在蕭斯塔可維奇的作品裡,可以看到巴赫的復格曲、貝多芬的後期弦樂四重奏曲、
馬勒的交響曲、貝爾格的和聲語法與引用法之影響。
不過,他承繼了巴赫以來的古典技法之後,創造了別人無法學他的孤立的世界。
尤其在其中期以後的作品,已看不出有誰的影響,也沒有影響後來的任何人。
這一點有點像布魯克納。
他的管絃樂法不大混合樂器音色而多用樂器原色。

蕭斯塔可維奇的音樂原則上在調性音樂的範疇內,但有時也使用無調性的主題,
最晚年還吸收12音技法創造他自己的音列技法與音塊等前衛技法。
其作品較多以戰爭、生死等沉重事物為主題,但也有如交響曲第九號、爵士組曲等
輕快的作品。

蕭斯塔可維奇的創作,以15首交響曲與15首弦樂四重奏曲為中心,
其中交響曲第五號、第七號、第十號,以及弦樂四重奏曲第八號、第十五號作品特別有名。
歌劇「姆青斯科縣的麥克白夫人」也被認為是古今歌劇中的一齣傑作,曲尾「囚犯合唱」,
聽過之後,會讓你難以忘懷。
另一首歌劇「鼻子」是單管編制的前衛作品,應該一聽。

這一陣子,許多網路電台都在播放蕭斯塔可維奇紀念節目,挑一個聽賞,
重新認識一下這位硬渡過史達林壓政,還繼續創作的大師的作品。

台長: 雲翁
人氣(3,436)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交響曲 |
此分類下一篇:馬勒-「大地之歌」第1樂章「悲大地之酒歌」

tsai
站長您好: 您的音樂評述文章寫得真好! 想請教您的是您談到的囚犯大合唱是那一段呢? 是第一幕還是第二幕? 謝謝!
2008-01-10 12:46:54
版主回應
囚犯合唱出現在第4幕。殺人的女主角,與其外遇對象一起被判流放到西伯利亞,途中其情人背叛她,與另一女囚有染,女主角拉住該女囚投河自殺。一群流放囚犯,唱悲哀的合唱繼續走去。有DVD。
2008-02-21 00:29:23
tsai
前不久看了版主的文章我就去網購了一張 EMI 出的蕭士塔高維契:&quot姆青斯科縣的麥克白夫人&quot DVD, 裡面兩張 DVD 第一張居然是壞片, 沒辦法讀取. 寄回給賣家, 賣家試了另一片新的, 也一樣不能讀 (是正版的). 國際大廠 EMI 的全新 DVD 居然會是壞片實在很讓人驚訝! 有心想買此劇 DVD 的朋友請注意一下.
2008-01-12 09:28:45
NSO
6/29(五)7:30PM 國家音樂廳
名家系列 《再見巴夏》
Masters & NSO Salute!Maestro Barshai

一代指揮大師魯道夫.巴夏於2010年11月2日病逝,享年86歲。斯人已逝,但大師畢生投注音樂,熱情自持的形象,已成為樂迷及NSO演奏家群難以磨滅的深刻記憶。指揮事業之外,巴夏本身就是十分優秀的小提琴家與中提琴家,除了是玻羅定絃樂四重奏及柴科夫斯基絃樂四重奏的創團團員,也不斷透過創作與改編,尋找音樂的詮釋可能。由NSO絃樂聲部首席領軍的NSO首席絃樂團,多次在巴夏指導下演出室內樂,此次將演出由巴夏改編的玻羅定第二號絃樂四重奏、柴科夫斯基第一號絃樂四重奏以及蕭斯塔科維奇第八號絃樂四重奏,以首席絃樂團豐富的演奏經驗及絕對的默契,再現三首大師傳世絕品,追念大師卓絕的風範。

演出者:
NSO首席絃樂團(NSO STRING ENSEMBLE)

曲 目:
陳士惠:《梅花操的迴響》(世界首演)
玻羅定/巴夏:室內交響曲(改編自 第二號絃樂四重奏)
柴科夫斯基/巴夏:絃樂交響曲(改編自 第一號絃樂四重奏)
蕭斯塔科維奇/巴夏:室內交響曲(改編自 第八號絃樂四重奏)

票價:400 600 800 1000
2012-06-20 11:52: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