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19 14:06:04| 人氣840| 回應15 | 上一篇 | 下一篇

For some must watch while some must sleep...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猜許多人不曉得,波士頓的地鐵(稱作T)是全美最老的,比紐約的Subway還提前一世紀誕生。在我經驗裡,T則是世界各大都市捷運裡最爛的,尤其單就功能性而言。

就安全、舒適、便捷而言,我們根本不需要拿他跟台灣、日本或亞洲其他新興國家的捷運來比---我猜沒有什麼西方國家在這方面比得過,差了一世紀,後來者當然可以採用更先進的建設與管理勝出。

波士頓的T大概只贏羅馬地鐵,但人家是因為隨便往地下挖都有寶,才只建區區兩線,波士頓你下面拿什麼跟人家比呀? 何況義大利人懶得可愛(連裝可愛都懶---真正的可愛),不會浪費心力查票(米蘭除外),MBTA (Massachusetts Bay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卻連monthly pass都還設定不可在十五分鐘內於同站重覆進出---我就有一次為了出去聽個語音信箱,才發現回不了站,落得在零下二十度的夜晚趕路到下一站。

波士頓T的路網還算綿密,市區裡大概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即使去機場也方便,從South station出發的銀線巴士(Silver Line)在十分鐘內便直達國際機場各航廈,或者你只要到藍線的Airport站,免費接駁巴士三分鐘就送你到機場。

所謂的銀線藍線就是MBTA不同路線的分類,分成紅、橙、銀、藍、綠,前三者我搭最多,最喜歡的卻是綠線,車子小小一輛還常蹓躂到路面上去。

住滿快一年的我還是沒去翻什麼「博士蹲市誌暨城區發展緣流考」之類的東西,去年載一位著名學人赴機場時當場被問起一干問題,應該都是discovery channel裡有解答的,當場露餡。以後還是少看日本台還有壹週刊吧。

但有件事我搭了許多的地鐵後或許可以肯定: 波士頓市中心的人口應該停止成長已久,甚至恐有外移之勢,這點從地鐵的載運量好像可以看得出來。

除了尖峰時間(而且那個尖峰的半高寬還非常的窄),否則地鐵裡面的空間一定顯得寬敞甚至冷清,散落的免費地鐵報紙metro (http://boston.metro.us/) 佔的座數比乘客還多是常有的事,T列車的寬度約等於淡水線,每一節我搭過的車廂都算得上乾淨整齊(依美國標準),椅墊的絨布少見殘破磨損,想來常在更新,各站月台明亮寬敞,予人的情緒一種說不出的安全感,這點強過紐約甚多---那裡有些車站太像恐佈電影的場景了。

但這反而有讓人有種身為王謝堂前的燕子的錯覺,總覺得當初設計的載客量(或成長曲線的斜率),遠比目前的大。

2006年底某一天,我一眼瞄到當天metro的頭版頭條”MBTA general manager: We’re Broke!”(MBTA總經理曰: 我們破產啦!),因為入不敷出嗎?我不意外,MBTA的列車平均每二點五節車廂有一位車掌,負責監看車室的動靜還有車門的開關,月台上不時有三五位胖警察在坐陣,感覺得人力耗費極大,自動化程度也差---一直到去年秋天結束前才把原本的乘車「代幣」 換成電子車票(Charlie ticket)和儲值卡(Charlie card)!加上這種載客量,會賺錢才怪。

那破產之後MBTA的改變是?

…漲價,從此票價從一趟1.25美元爆漲到1.7(Charlie card)和2美金(Charlie ticket),後者與紐約地鐵同價!但無論車次之密集,迅速,選擇性的多樣(紐約地鐵同一線有express的車可選,我覺得很好)完全差紐約一大截,而或許是整個系統過於老舊,搭乘T常讓人有難以預期的頓挫,我搭乘的橙線每到夏天就要更新號誌,傍晚之後搭到某一站,車掌會要大家下車,改搭接駁車公車,而我最討厭轉車,這樣無論睡覺或看書皆不免中斷。冬天還常因為車次調度或風雪而「堵車」,列車往往是得用龜速爬行或每站多停五分鐘。至於列車久候不至這種鳥事,我開學第一天就遇到了。

於是搭T上學變成一件非常難以掌握的事情,尤其需要轉車的我。銜接的好,總計只要三十五分鐘,只是通勤時間拖到一小時的機會也所在多有。措手不及個幾次後,每逢有重大約會,例如考試、報告或諾貝爾獎得主的演講,我便不得不抓一個大到荒謬的前置量。

時間與能量間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告訴我們:通勤時間的不確定性愈大,生活裡可自由支配的餘裕(能量)就愈小,也就是說,我的作息被綁死了。

想到住巴黎的朋友曾告訴我,他們在城市裡兩點間的距離不超過二十分鐘(捷運的第一區),有時候這比餐廳水準還更令我羨慕。論活動範圍大小,巴黎絕對大過波士頓,論文藝活動、古蹟名勝以及美女如雲(尤其是打扮後)的稠密程度,波士頓更只堪撿人家的菜尾來吃。但有一件事情波士頓絕對足以睥睨全地球,那就是(我估計)他是全美國,甚至全世界一流大學密度最高的城市。事實上我到這裡才發現,原來小小的大波士頓地區就有超過五十所像樣的大學,更不用提像Harvard、MIT、Tufts這樣的著名學府。

此地人偶爾會自豪地稱波士頓為The smartest city on the planet,對這點,身處其中的我自然不便多說什麼(相信矽谷居民絕不會當真的),但有幾件我覺得好玩的事情肯定與此地的學校密度脫不了關係,那就是人手一書(報)的電車乘客與車廂內廣告。

因為搭車的時間漫長且無聊,我只好注意到,原來車上乘客靜靜拿書讀的比例還真不低,時間一久,我幾乎可以確定是我所見過最高的。當然很多地方的捷運乘客都會看書打發時間,何況多讀兩本破書也不見得讓你高人一等,但這裡的「捷運選書」終究還是反映出當地人與眾不同的口味。

在大部份地方的捷運裡,受限於時間與空間的壓擠---因為迅捷又有效率---乘客多半會挑輕、薄、短、小的東西來看,看完即丟,像週刊、報紙或日本電車族口袋大小的漫畫書(至於迫於功課壓力只能讀講義或補習班小冊子的學生及電車痴漢看的小本則不在討論之列)。相對的,波士頓那既糟糕又無能的T電車反倒讓乘客有更多的餘裕,靜靜看完一本又一本的小說、傳記或詩集,尤其小說,大概當前比較叫好同時叫座的作品都有機會在你身邊遇到,像前天我就被隔鄰的乘客提醒,兩個月前一位編輯朋友看完我新文章後,要我趕緊弄來給自己進補的「中性(Middle Sex)」我竟還沒去買! 我反而鮮少看到那種美國人特愛,功能性特強的什麼職場生存、心靈提昇或自我成長系列叢書出現在捷運裡。

附帶一提,雖然我還沒買「中性」,但最近在捷運上翻完的「宮前町九十番地」真的也是一本好書,我沒料到他竟頗有改變我對許多人、事、物看法的效果。

但更令我訝異的是捷運裡的廣告,他們深深讓人覺得:「這裡的人瘋了嗎?這麼愛上學?」至少有一半左右是此地各校短期進修、學分班、碩士班的廣告(或許想吸引的是外地的觀光客,滿足”在波士頓讀書”的想像),還有,我來這裡才知道有這麼多美國人想要學一種叫史瓦犀利(Swahili)的非洲話,各站各車廂都貼有xxx Language Institute的廣告,上面列出來的包你一個月學會的語言裡,約有四分之一看就很適合我國的外交人員。

我近來看到最有意思的,是哈佛醫學院的一則廣告,他們與當地醫院合作的一個計畫正在徵求志願者,希望藉觀察其睡眠來了解睡眠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廣告的標題是這樣寫的:
“For Some Must Watch while Some must Sleep”

標題下方有小字註明的出處,很貼心,很文雅。而這樣一來大家就可以默默記下,下次去酒吧或餐桌上欺騙有東岸名校崇拜的無知女孩(或男孩)了。

台長: becco
人氣(840) | 回應(1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箱子
真是有趣的深度報導.

但票價&quot爆漲&quot到1.7(Charlie card)和2美金(Charlie ticket)?

請看倫敦地鐵票價:
&quotA simple journey between two stations is priced based on how many zones you will travel through. The more zones you pass through, the higher the cost, with a basic single journey single zone fare being £3 (約6美金).

九年前我記得在倫敦中國城聽說打工一小時的工資夠買一張地鐵來回票。現在好像不夠了。

&quot約有四分之一看就很適合我國的外交人員&quot這句讓我大笑.
2007-03-19 14:24:26
立志當一隻打不死的小
已經很不錯了啦,還有地鐵...
我在加州這種鬼地方沒車又沒地鐵沒公車,才是真的慘,活動範圍也變得只限於家裡,五分鐘外的超市,和學校系上及圖書館。外食也不可能,因為好餐廳全都得開車才能到。要說台北舒服的捷運和方便的公車,連倫敦貴死人不償命的地鐵想到都會懷念不已呀。
2007-03-19 14:55:31
becco
可是我還是最喜歡在美國鄉下,可以隨意開車的自在,不用看到那麼多人,聽到那麼多聲音。
2007-03-20 10:46:50
立志當小強
我覺得習慣都市生活的人要住鄉下真的不容易。以前住倫敦的時候老羨慕劍橋的朋友,聽到走在路上會遇到牛就很興奮;倒是劍橋朋友一天到晚抱怨劍橋太無聊,經常跑倫敦。
這次來美國是我生平第一次住在不是大都市的區域;剛開始也覺得沒什麼,久了真的會發慌。雖然是很高級的區域,所有的東西都乾淨整齊漂亮,剛來的人都會很喜歡,但是整個鎮就是純粹的高級中產階級風,除此之外什麼都看不到,坦白講真的很單調無聊。大城市倒不光是購物方便或者大眾運輸系統發達,而是走在街上就可以看到來自各種文化背景的人、商店或者其他東西。在倫敦的時候唸書念快發瘋還可以到街上走走,在這裡就算在街上逛半天也一樣無聊。久了甚至會覺得圖書館和小鎮像個監牢。
來美國之後三個月第一次到舊金山,重新搭擠死人的電車、公車、地鐵,呼吸大城市的空氣,看身邊來來去去的人,大概是我來這裡之後最感動的一次經驗。
唯一值得慶幸的大概是我沒有跑到中西部的學校去,否則大概會死得更慘:p
2007-03-21 03:15:00
箱子
才抓到機會小小抱怨倫敦一下就遇上一個真的倫敦通。 

住過倫敦,我相信你一定是個很堅毅的人,會很快適應簡單易活的美國。(但西部可能真的要開車才行-美國可買到便宜的二手車,汽油價格只有倫敦的1/4哦)。
2007-03-23 13:59:28
becco
可是我覺得美國(除了幾個大城市之外)真的是荒.涼.疏.離

那些最基本食衣住行需求被輕易達成之後,人還能幹什麼呢?
2007-03-23 21:41:33
立志當小強
說得太好了,美國除了大城市之外真的是荒涼疏離!
在小鎮快要發瘋,今天忍不住再去一次舊金山吃壽司,看著街景又是一次感動。
倫敦除了生活費高以外,住起來蠻不錯的,有很多值得慢慢探索的小角落,而且交通真的方便。
我現在生活費比在倫敦還高,卻是處處不便。系上大部分沒小孩的教授和一半以上的研究生都要住舊金山,寧願每天搭火車來學校,絕對不是沒有原因的。
2007-03-24 11:48:23
荔枝
太感動了!終於可以說出LA實在是 太。無。聊 這句話了!在LA的那一年我都覺得我快要悶壞了,連去個超級市場都還要開車下山...幸好有可愛的日本文具店可以讓我解解悶...
還是波士頓好多了!離紐約又很近!
雖然說&quot大挖&quot已經好了卻有很多人在抱怨,在路上行使小綠跟其他地鐵也漲價了許多...人在台北的我,還是最喜歡波士頓了啦!
2007-03-24 12:11:22
立志當小強
如果洛杉磯都算無聊的話,美國大概沒剩幾個地方能助人了。
話說回來,becco 你當初沒申請普林斯頓說不定是好事。據說普林斯頓和我這邊很像,完全就是無聊的有錢中產階級加上有錢大學的組合。比較起來波士頓還是一個比較有活力、文化層次比較豐富的地方吧?
2007-03-24 18:09:14
徐仲
各位同志們呀
不論倫敦或是波士頓
都比義大利的parma好呀
要比火車誤點
要比莫名其妙的罷工
來這邊妳就知道

(更別提那選擇性超少的餐廳,除了義大利菜還是義大利菜!喔,中國人開的日本餐廳和不知哪國人開的中國餐廳,不在覓食的考慮範圍中)
2007-03-29 05:04:37
becco
to得了便宜還賣乖的徐仲,

有那麼多又好又便宜的意大利菜可以吃,其他還需要管嗎?

貴精不貴多啦,像美國的大城市看似什麼都有,但能達到足夠高度的少之又少(漢堡和Bagel嗎?),有不如無。
2007-03-29 06:15:34
NONO
Oh my god...徐仲 先生..

您已在 慢食學校啦
我真慚愧
..
2007-04-03 02:33:46
箱子
我來回答: &quot那些最基本食衣住行需求被輕易達成之後,人還能幹什麼呢?&quot

要先滿足最基本食衣住行需求之後才能開始玩啊! 不然呢?
2007-04-23 16:28:37
eviany
我對下面這個超好奇的

------
我近來看到最有意思的,是哈佛醫學院的一則廣告,
他們與當地醫院合作的一個計畫正在徵求志願者,希望藉觀察其睡眠來了解睡眠與健康之間的關係。

廣告的標題是這樣寫的:
“For Some Must Watch while Some must Sleep”
2007-04-24 07:22:59
beccco
不只是好奇,還很好賺
2007-04-24 09:00:20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