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9-20 12:28:52|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他們不知這些都是可恥的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5.09.19  中時晚報
交易人權
石之瑜
獲陳水扁頒發大綬景星勳章的藍托斯議員,要回頒給陳水扁人權獎。政治人物以名器私授,相互標榜,水漲船高,並不足奇,但膽大包天用人權為名,則前所未聞。權力如日中天者,確實肆無忌憚。
在野黨以泰勞受迫害,揭發台灣缺乏人權。民進黨回應說這只是個案,辯稱台灣婦女兒童老人殘障原住民的人權受保障,更重要的,台灣人權遠勝大陸,大陸卻威脅台灣,並指在野黨批評美國對台灣人權的肯定,是對人權沒有信仰。

是不是個案?除了外籍幫傭與海上漁工頻傳在台受虐是通案,記得以前龍應台初見上海繁榮,批評那是威權剝削民工的結果,不值羨慕,更可見陳水扁治下的泰勞,不是個案,而是兩岸通案。他們來台造捷運,住在集中營,處境比早年上海民工好不了多少。妙的是,龍應台在2004年大選後,對大陸讀者辯護台灣的民主人權,說明她關切台灣形象,超過關切人權。故她遇到大陸,就自動會把台灣當模範。民進黨雖趕上龍應台的水準,但離人權還早。
至於台灣的婦女兒童老人殘障原住民人權到底有沒有比大陸好,比較前最好別驟下結論,起碼在社會主義下,台灣遠不如大陸。不過自從大陸經濟學台灣後,社會人權每下愈況,是否連台灣這般每月有人舉家自殺都不如,值得民進黨研究。無論如何,台灣絕未變好,是大陸變壞。
那不與大陸比呢?最近一周,台灣爆發換囚案,刑事犯用錢買游民去代替坐牢。人權竟可拿來交易,這不就是陳水扁得獎之道嗎?這叫權力,不叫權利。

====================
2005.09.20  中國時報
「密室交易」也能這般的敲鑼打鼓?
中時社論

「你把邱市長送進縣政府做縣長,我就負責把你引薦到中央政府擔任重要工作。」這是陳總統對苗栗縣長傅學鵬說過的一句話。重點是這個訊息不是從幕後傳出來的,而是陳總統在基層閉門座談會中公開主動爆的料。針對這個訊息,國民黨批是在「期約賄選」,民進黨辯稱是在「為國舉才」,我們看到卻是,政治怎麼已淪落到連「密室的交易」,都那麼不避諱,那麼大言不慚的搬到檯面上「請大家告訴大家」了!

.........
.........
講白一點,這那裡是什麼「期約賄選」!泛藍政黨的IQ還真的是低,這根本就是「政治勒索」嘛!這場公開的政治交易其實已經道出了真相,苗栗選民未來如果選錯人,傅學鵬當然就沒中央官可做了(因為已不是人才了嘛),而所有允諾給苗栗的建設經費或是其他資源分配,也可能都要落空了!仔細解讀傅學鵬每次提及「傅綠合」的談話內容,不都是在這麼暗示嗎?
這很容易就讓人想起去年台東縣長徐慶元為了爭取南迴公路拓寬等預算,不惜宣布退出親民黨,並公開為民進黨立委候選人許瑞貴站台例子。但再怎麼說,當時公開的說法還是頗為冠冕堂皇的,至少還有個「台東建設最優先」的招牌擺在那,不會公然承認有什麼幕後的政治交易。但這回好像連「苗栗建設優先」的訴求也不想強調了,直接就向大家表白曾說過「你把某某某送進縣府,我就負責把你引薦到……」,一個民選縣長,一個中央官職,就這麼輕鬆愉快的私相授受也就罷了,還理所當然的敲鑼打鼓,所有的避諱與顧慮,好像都變成是多餘的了。
也許最後能夠回答這個問題的,也只有苗栗的選民了。他們到頭來是根據兩位候選人的形象、政見、願景等做選擇,還是要為促成這場「政治交易」做選擇。換言之,是不是為了要讓傅學鵬能到中央做大官,所以要讓邱炳坤當縣長,如果苗栗多數選民真是認真的這樣做選擇,那我們也不想多說什麼了。
=====================

2005.09.20  中國時報
美夢與誰相隨?
瞿海源
到九二○,陳水扁擔任總統五年四個月,已經超過任期的百分之六十七,也就是三分之二以上,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如果再扣掉最後幾個月,陳水扁總統有效執政大概只剩下任期的四分之一的樣子。然而民進黨執政幾乎快到了崩盤的邊緣,種種執政失敗的實際結果已經讓民眾到了忍耐的臨界點。謝內閣以和解共生為號召,但是目前被在野黨困在立法院,上不了台,動彈不得,和解不成,要求倒閣不成,內閣生不如死。
扁政府前任國安會副祕書長司馬文武日前在評論國內朝野政黨對小泉獲勝的反應時,有下面幾段直言批判,看來讓人覺得不但一針見血,深得我心,更使人感到執政沉淪到如此地步,真是令人心驚膽顫:

──民進黨「雖然嘴巴上仍以改革作號召,但最大力氣不是在應付接二連三的危機,就是在指責別人,認為在野黨應該負起他們執政失敗的責任」。
──「執政團隊離離落落,無力推動改革」。
──「阿扁改革的對象卻是反對黨」。
──「阿扁只是講話翻來覆去,態度前後搖擺而已,根本談不上民粹」。
──「為了選舉隨便說說,說些自己做不到的話,說完就忘了」。
──朝野政黨「都想改革別人,不想改革自己,真是怪事」。
陳水扁在提前舉行的民進黨十九年黨慶活動上,許下三願,即一願台灣成為正常、美麗、偉大的國家,二願民進黨年底選舉贏得全台過半縣市執政權,二○○八繼續執政,三願民進黨永遠堅持改革。許這三願,相對於司馬文武的評論,看起來陳總統許願相當悲涼,因為都可能因執政無力,操守沉淪,顯得又是美夢相隨而已。
陳水扁總統任期已經過了三分之二,整體執政能力遲遲無法提升,相對的,種種特權乃至不良政治惡習卻暴露無遺。「堅持改革」是二次競選總統以來的口號,現在又成為陳水扁的願望,而這個願望講得更像口號,要「永遠」堅持改革。繳不出改革的成績單,堅持改革就是空談,是編織來自欺欺人的美夢。
大的改革的事做不成,例行的施政也頻頻出問題。小蔥的問題解決不了,幾乎跟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其實類似小蔥問題多得不得了。更多更大的問題,行政部門大多束手無策,諸如經濟、兩岸關係,政府動不了,幾乎就已經麻木了。
就在大小危機不斷湧現,又有幾則與第一家庭有關的「醜聞」陸續上了媒體:第一夫人侄子、駙馬的小姑丈都升遷異常,駙馬還去直接拿走台鹽新開發的產品,女兒一家三口去美國買經濟艙的票,卻升到頭等艙,再加上兒子結婚的鋪張,這種種消息接二連三出現,第一家庭根本就無法辯解。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總統為什麼沒有想到這些事根本不應該發生。女兒一家三口去美國難道不知道華航會禮遇升等,如果知道不是擺明就是要買經濟艙坐頭等艙?
日前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稅制改革的公與義研討會,其中學者根據一九九八年以來的財稅資料,統計發現收入在八百萬元以上者有四百人沒繳稅,在二○○○年以前都只是個位數,例如一九九九年時只有五人。值得追問的是為什麼在近三年,或是說在民進黨執政後,會發生這種全民不解,學者都憤慨的事。
大大小小、林林總總施政失敗的事跡累積起來,如果完全無法改善,年底民進黨縣市長選舉固守既有席次都會有很大的困難,阿扁的三願也就只能成為相隨他而去的美夢。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

嘿嘿..瞿海源先生
讓阿扁變成這樣, 你們沒有責任嗎?
你們偉大的李遠哲院長躲到那去了呀 ?

====================
2005.09.20  工商時報
行政院應依民意暫緩推動「二次金改」
工商社論
最近輿論對於政府「二次金改」的批評如潮水般湧現,各界不僅憂慮「二次金改」變成龐大國家利益輸送財團的祭品,而且家族金融財團坐大,政府監督力量薄弱,將為台灣金融安定埋下隱憂,可怕的後果遲早將會爆發。
政府「二次金改」會受到如此強烈的質疑,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改革目標粗糙不堪。「二次金改」方案很顯然並未經過深入評估,而且完全是外行領導內行,以致偏離了金融基本常識,而將極度簡化、充滿政治語言的口號列為兩年內須完成的金改目標。坦白講,只要對自由市場經濟稍有了解的人,都不至於會設下限期將官股金融機構及金控家數減半等荒誕、沒有常識的目標。試想,如果金融機構規模大,家數少,就會有競爭力,各國政府豈非只要限制金融機構設立,關閉市場開放之門,就可以製造出國際級、高效率的金融機構?
就算台灣金融機構家數過多是事實,那麼,為什麼不是透過市場競爭機制讓低效率甚至虧損的金融機構盡快退場,而卻要強迫金融機構減半及合併?誰賦予政府這種權力替代市場的力量?就算政府可以將官股掌控的龐大金融機構減半,但全世界有哪一個政府會愚蠢到要求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如此龐大、可以生利的國有資產倉卒賣掉?
第二,政策執行嚴重偏差。「二次金改」目標既經設定,並由最高當局作出政策宣示,行政部門為求在時限內達成目標,避免政策跳票,往往不計代價及後果執行減半及合併政策。而民間事業非操在政府手裡,因此官股掌控的行庫就成為被出售及減半的標的。由於官股行庫資產龐大,加上外國投資者對國內金融又有很大疑慮,自然成為民間財團的俎上肥肉;吳、辜、蔡三大家族成為主導國內金融市場的新霸主的傳言,並非無的放矢。更離譜的是,由於遊戲規則不夠清楚,政府又怕承擔失敗的責任,財團幾乎以極低的代價「吃掉」公營行庫,毫不費力的讓營收及營利成倍數成長。就連政府自誇最成功的彰銀出售台新金控案,表面上政府出售溢價不錯,但因後續條件未談清楚,據專家估算,台新金很可能以極低的總價取得彰銀的絕對主控權,這種將全民財產幾乎是奉送給財團的金改政策,豈不是以「大改革」為號召的民進黨政府的最大諷刺!
第三,推動改革全無配套。二次金改只求家數減半、規模變大,全無配套措施,結果反而與提升國家競爭力、降低金融風險的根本目標背道而馳。尤其金融整併是以成立未久的金控為主體,在快速整併的過程中,很多資深、有經驗的金融專業人員因無法適應倫理顛倒、波動極大的金融工作環境,紛紛另謀生計。現在銀行行員平均年資不到五年,專業經驗及風險控管觀念普遍不足,要依賴這些新手改變金融體質,打開國際市場,無疑是緣木求魚。更可慮的是,政府對金控公司的監管法令漏洞百出,負責監理責任的金管會成員對金控坐大可能帶給國內金融經濟的巨大衝擊明顯認知不足,金融監理品質與國人期待相去十萬八千里。眼看金控快速坐大,金融資產日益集中,政府金融監理卻每下愈況,這無疑對金融體系的長期穩定投入不定時炸彈。
政府估計花費高達一兆四千億元的人民血汗錢推動「一次金改」,好不容易紓緩了金融壞帳問題,引導國內金融回歸正軌。但是,「二次金改」極為粗糙的決策以及執行上的嚴重偏差,已經為國內金融的健全發展帶來極大的隱憂。有感於事態的嚴重性,我們呼籲行政院應暫緩推動「二次金改」,重新評估及研擬能夠真正促進台灣金融公平競爭及健康發展的替代改革方案。如果政府仍堅持推動目前的金改方案,就應該遵照民進黨的一貫主張,將影響如此巨大的「二次金改」政策,訴諸全民公投,以取得民意基礎,由全民共同承擔後果。「二次金改」正醞釀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大災難,朝野都不能再繼續沉默,應該以具體行動力挽狂瀾於未倒。
觀察站》陳定南的一封信…

記者朱 淑娟

針對坪林專用交流道的管制失控,環保署口口聲聲說要追究交通部違法責任,但其實環保署也是共犯結構的一員,早已失去開罰立場。
坪林專用交流道擋了十多年不開放,偏偏就在要選宜蘭縣長的陳定南發函交通部及環保署,要求在中秋節前全面開放坪林及石碇管制站後,由兩部會私相授受,遮遮掩掩火速開放,若非為了選舉,所為何來。
令人錯愕的是,以環保起家的陳定南,也可為了選舉背離自己當初的環保信念,不僅如此,今年六月他尚在法務部長任內,還曾主張把煙毒戒治所蓋在水源保護區內,後來還是在環評委員力擋下,全案才胎死腹中。
如今坪林專用交流道在選票壓力下開放了,即使環保團體罵翻仍是無用,只是選舉是一時的,環境是永遠的,翡翠水庫的水質將不斷回頭來檢視這個決定是對是錯,政治人物別想跑掉。

【2005/09/20 聯合報】
==========================
綠委禁上2100開講

===========================

哈哈哈...

聯合報社論
謝長廷與黃志芳的異曲同工

吳淑珍的姪子在台鹽兩年,由小弟升至經理。總統府發言人黃志芳出面為吳淑珍闢謠稱:「總統夫人是嚴守分寸、自我要求嚴格的人,不會介入人事。」

黃志芳的發言令人差一點連飯都噴了出來。此一事例顯示,民進黨政權對自己所涉的醜聞弊案,已經完全失去了自我辯護的能力。當黃志芳說吳淑珍是「嚴守分寸,自我要求嚴格」之時,似乎完全忘卻吳淑珍還有炒股票、陳由豪、空軍一號下聘專機,及屢傳政商操作的官邸客廳種種紀錄。

類似的事例不勝枚舉。如林佳龍將南亞海嘯捐款撥入私設的「委員會」,辯稱是為了對抗「官僚殺人」;又如,馬屁橋鬧得臭氣薰天,結果行政院自己搞了一個調查小組,自己捏著鼻說聞不到屁味。此類事例皆顯示,主政者對於有些醜聞弊案,恐怕只能坦白面對,認錯、改過。倘若死不認錯,強以狡辯硬拗來面對社會質疑,自然會愈描愈黑,愈陷愈深。

高捷弊案尤其是顯例。最新的發展是民進黨立院黨團將TVBS的「二一○○」說成「偏藍」,禁止黨籍立法委員上李濤的節目。此一例證再度顯示,民進黨團已經失去為高捷案辯護的能力。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為力,遂只好把「二一○○」說成「偏藍」。

說「二一○○」偏藍,不如說它「偏在野觀點」,而媒體原即是「永遠的在野者」,恰如紐約時報董事長沙茲柏格訪台時所說:「批評當權者就是媒體的偏見。」正因媒體是「永遠的在野者」 ,所以傾向於在野政客中找尋槓桿與資源,亦是理所當然。民進黨究竟是拒上「二一○○」?或是已經沒有能力在多元辯論的電視節目中為自己辯護?

更奇怪的是,當民進黨黨團宣稱拒上「二一○○」之時,謝長廷卻正在進行他的個人電視秀「向人民報告巡迴之旅」,並禁止在野黨籍的縣市長及民意代表參加討論。一方面是多元的政論節目,免費請民進黨人為自己辯護,黨團卻禁止黨籍立委參加;另一方面則是政府用人民的血汗錢七百萬元,以「置入性行銷」的手法在「友善媒體」所開的自拉自唱的節目,竟禁止在野人士參加。這是一手打壓媒體,另一手收買媒體。此種媒體操作策略的本身,可謂就是對民進黨最不利的反宣傳;民進黨何以墮落到這地步?無能到這種地步?

倘若檢討反省民進黨的媒體政策,恐怕連民進黨自己也會嚇一跳。其犖犖大者,例如,為了掩蓋國安密帳弊案,由國安局發動查扣《壹週刊》。又如,置入性行銷,收買媒體;是醜行,也是惡行。再如,動員國營事業,金錢挹注「友善媒體」。另如,以政治黑手對有線電視「撤照」,干預媒體的自由市場……。諸如此類,不但不是主張「百分之百的新聞自由」的政府所應為之事,更是稍有廉恥心的政府所不屑為之事。

謝長廷曾為高捷醜聞上電視為自己辯論,非但公開批鬥其前任吳敦義,更當場以片面而不及查證的資料欲挾持主持人李濤;事後又由發言人指斥李濤「囂張」、「偏頗」。如今,則以「置入性行銷」的手法為自己買下電視頻道,與主持人一搭一唱,沐浴在以納稅人的七百萬元血汗錢所打造的「友善媒體」的豪華泡泡浴中。這種政治泡泡浴恐怕是愈洗愈髒!

這樣一個踐踏媒體的政府,要立法授權由它全權任命組織NCC(通訊傳播委員會),豈不是請鬼拿藥單?若問民眾對由政府全權任命NCC委員的意見,所獲的答案恐怕是:不可信任!不可信任!不可信任!

過去一個月來,民進黨團隊為高捷弊案的自我辯護,包括謝長廷上「二一○○」的個人秀,在技巧與境界上,其實與黃志芳別無二致。欲將高捷案說成「決策無關謝長廷,執行與謝長廷無關」,其實正如將吳淑珍說成「是嚴守分寸、自我要求嚴格的人」。如果這就是民進黨決定的「高捷論述」,那麼,自然不能上「二一○○」,也不敢上「二一○○」。

共產黨還能禁得起李敖的折騰,民進黨卻沒有膽子、也沒有能力上李濤的節目!

【2005/09/28 聯合報】

台長: bayoo
人氣(1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他們不知, 這是羞恥的嗎? |
此分類下一篇:李敖上海復旦演講全文
此分類上一篇:原本就沒誠信, 何來誠信可拆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