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5 13:22:15| 人氣2,89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二人組合.二人一首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記得在大學時曾修讀過社會學的香港流行文化一科,當時我有一份Paper的題目是「香港不同年代的二人音樂組合」,當中選了達明一派、軟硬天使及Twins演譯80、90、及千禧年代二人音樂組合之變遷。那時覺得題材是幾有趣,但沒有什麼心機去做,只是草草了事。現在回想,其實香港有過不少幾特別的二人組合,雖則大部份只是曇花一現,但相信不少樂迷依然會懷念他們,因為他們不少也創作或參與過一些獨一無二的作品。以下是一香港不同的二人組合,和他們一首個人認為最具化表性或最特別的作品︰

1.達明一派 –《今夜星光燦爛》

達明一派算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樂隊,但他們的活躍期其實並不是很長久,而他們經典作品之多相對是令人咋舌,有紅樓如夢的 《石頭記》、天不容問的《天問》、如伊索寓言般的《十個救火的少年》、病態沉溺的《迷戀》、悶悶不樂的《無風的秋季》等等。

在眾多經典歌曲之中,我選了《今夜星光燦爛》。《今夜星光燦爛》是段對香港的咒語︰

「燈光裡飛馳 失意的孩子
請看一眼這個光輝都市
再奔馳 心裡猜疑
恐怕這個璀璨都市
光輝到此」

還請看一眼現在香港這個光輝都市,叫人難堪如斯。



2.Raidas –《吸煙的女人》

Raidas本人最愛的一定是《吸煙的女人》。

《吸煙的女人》有Jean Cocteau的電影奇想︰
(讓上升的煙,織出一張摸不到的臉)
(模糊的故事,倒影倒後鏡內)

有希臘導演安哲普羅道斯的霧中風景︰
(讓上昇的煙,遮掩窗邊不想見的路)

也有《去年在馬倫巴》的迷宮式情節︰
(剝去了鏡框,看命運在轉彎,拚命循環)

那時的林夕,天才橫溢。




3. 浮世繪 -《憂傷都市》

我是非常不喜歡浮世繪主音梁翹柏的唱腔,那份David Sylvian在唱廣東歌的感覺異常啞心。陳少琪筆下的《憂傷都市》,怎也不如林夕出神,最叫人記得的,是歌曲開始前那一小段如窒息的哀號,跟香港很配。



4.風之 Group -《我這樣過了一天》

跟浮世繪同樣短暫,由方樹樑和王渭妮組成的風之Group比起其他同期組合如達明一派、Raidas 和浮世繪對社會有更直接了當的控訴, “又一天,又一天,只覺每天都不完全”,歌詞訴說都市生活如無間地獄般的鬱悶和悲哀。




5.夢劇院 - 《天生一對》

「你我仿似一套戲,盡力演出花點心機」才女李敏叫人佩服的兩句。《天生一對》的黑白定格MTV也是經典、戴著那80年代闊邊大帽去聽海,叫人品味著那時那刻。




6.Face to Face – 《情迷Milano》

Face to Face是一個不幸的故事,當年成員吳少芳Jodi因交通意外導致終生半身不遂。

不幸的她們卻留下一首幸福的歌曲,《情迷Milano》。《情迷Milano》是一曲,充滿對旅程的幸福、幻想和印像。

「人獨處咖啡座昏昏睡, 迷夢裏彷彿是你」
「風捨不得吹醒我, 心癡癡的飄墮」

歐陸咖啡的異地情調融和旅途中的孤獨,卻不教人寂寞,正是《情迷Milano》教我著迷之處。




7.軟硬天師 - 《川久保玲大戰山本耀司》

“這一串牌子,穿起好似YUPPIES”, 軟硬天師自己已成為《川久保玲大戰山本耀司》一曲中調侃的對象,真的沒有什麼值得可笑。




8. At 17 – 《你好嗎》

At 17,黃耀明和人山人海一手捧出來的二人女子創作組合。她們最組典的是cover了張立基的《你好嗎》,可能因為她們創作出來作品怎樣也只算是平凡,竟不如張立基一曲耐聽。莫非The best is yet to come? 啊!她們為電影《蝴蝶》Cover 的《The best is yet to come》也比她們的作品出色,縱然跟哥哥林一峰比尚欠「最好的尚未來臨」的餘韻。




9.Shine -《燕尾蝶》

Shine二子其實尚算年輕,他們星途將來如何尚是未知之數,但直至現在為止絕稱不上是平坦。

Shine的《燕尾蝶》是廣東歌開始步入絕路時,歌詞還帶點輕輕的詩意,縱然黃偉文已不能跟Raidas時代的林夕相比,《燕尾蝶》全曲也只有佳句,未能成篇。「耀眼煙花,隨著記憶落下,繁華像幅廣告畫」是鬱悶的香港僅餘的一點氣息。 




10. Twins, Boyz -《死性不改》
《死性不改》這首歌代表了香港二人組合的高峰期。

Twins 和 Boyz可能是開埠以來最靚仔靚女的組合,而《死性不改》一曲也算是異常流麗,Twins和 Boyz也可駕馭得從客不迫。而中段阿嬌和阿Sa細訴的愛情的幾句對白,也比80年代太極的《Crystal》中那段來得自然,猶如初中女生間枕邊電話的私語。

可惜《死性不改》當中一句歌詞一語成讖︰
「我確信天真不會錯 威力會移山填海」

台長: 白行
人氣(2,893) | 回應(3)|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弦外之音 |
此分類下一篇:唱片和我的二三事 – Bananarama 的 “Wow!”
此分類上一篇:唱片和我的二三事 – The Corrs “Unplugged”

你這篇十大非常有趣,令我重拾昔日閱讀音樂殖民地的感覺.

有否發覺?除了Twins外,香港的二人組合大多是由電台力捧而成的一股樂壇新勢力,可謂竄紅於Radio Day.軟硬不在話下,近期較為人知的農夫,at 17,以至已淪為笑話的"新城media hype"Double R,他們的主要客源也是來自大氣電波.

那麼,如你所說,香港二人組合總是曇花一現,這就是Radio Day定律.同樣地,80年代蔡楓華是港台起家,結果也不成永恆;幸好林憶蓮及時遷台,才留得青名呢!
2010-05-15 15:36:40
版主回應
電台如不力捧他們,其實也沒有甚什麼可做,香港音樂就是你能玩樂器已經值得嘉獎和追捧。
2010-05-16 17:03:32
就是因為本地二人組合只生在電台,有聲無畫,然後細啄你這篇十大,覺得二人組合們的歌曲像是一首首詩,那充滿詩情的情境是沒有畫面的,故而我強調"除了Twins".

如要分析現時香港音樂局勢,可以說電台的影響力更勝電視台,早前我應朋友邀請,去看野仔的indie show,先別論他們的歌曲,現場氣氛比任何主流歌手(例如近年冒起的MR)還要好,這隊由DJ少爺占領軍的樂隊,甚少在電視台曝光,卻出乎意料地旺場,就這樣我認為本地音樂市場確有微妙變化,看來TVB已慢慢自我放棄了年輕音樂市場的影響地位,隨之還予叱吒903.
2010-05-18 01:07:23
版主回應
TVB甚麼也放棄了,不止音樂。TVB放棄了體育、新聞、人才也放棄了,藝員班也放棄了,創新的慾望也放棄了,連討好觀眾的意欲也欠奉,垃圾節目包裝也不用了,只是香港沒有放棄TVB。

也只有香港是一個只有4個免費電視頻道的國際大都會,當中只有兩個是母語。
2010-05-19 00:26:44
表面上是4個免費電視頻道,實質上觀眾只mark死一個頻道.

事實香港的年輕觀眾確有放棄TVB的趨勢,剩下婦女階層是死守TVB的觀眾,就師奶的龐大人口,她們一日未死,都足以TVB長久壟斷電子傳媒業.
2010-05-19 12:43: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