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23 23:18:48| 人氣1,7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董啟章《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香港著名作家董啟章跟本人一樣曾修讀比較文學,我跟當時的同學不同,我對董啟章的作品一點興趣也沒有。他的作品我只有看過《地圖集》,一部以香港殖民歷史為背景仿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作品,因課程需要讀過,讀起上來陌生而無味,不知是否原作家的本意,若要稱許《地圖集》,那就是該小說反映出香港那份空白和泛味。

不知是不是近來讀過三島由紀夫《豐饒之海》中最後一部的《天人五衰》,在書店中便拿起董的《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翻一翻,讀過內文半頁書便買下來了,通常我買書會是一個衝動的決定,是不會嘗試讀起內文的,加上買了的是沒什好感作家的書,對我來說是一次不普通的決定。

《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吸引我之處,是董啟章細微地記載了在旅途中對身邊一事一物的留意,及因旅途而生的聯想。書中以在往東京的飛機上開始敘述,他留意了同機其他香港人的動靜、日本乘客的那份拘謹、飛機餐的溫度和玩具般的餐具,相信這些東西我們每次在飛機上也有所留意,董啟章細膩的描寫,讓我們代入他的旅程,同時也喚醒了自己旅遊的經歷。

董啟章作為作家,閱歷必廣,在他的遊記中提及有關遊歷地方的作家是一點也不出奇的事,在《東京﹒豐饒之海﹒奧多摩》中,他主要提及過的日本作家是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和三島由紀夫,川端和大江二人在諾貝爾獎致辭中分別以《美麗的日本和我》及《曖昧的日本和我》為題,日本集美麗和曖昧於一身,董啟章在全書中對不同景點的描述不時輕輕帶過,讀者對董啟章去過的豐饒之海和奧多摩湖,就是一份朦朧的印像,美麗而曖昧。

但除了這幾名日本作家外,董啟章卻不知怎地在書中講起《湖濱散記》和《公民抗命》的原作者梭羅。董啟章在書的終章中敘述了從日本回港後參與七一遊行,這種跟遊記中提及《公民抗命》和梭羅可能是一種對卡爾維諾或昆德拉(Milan Kundera)兀突的模仿,但董在旅途中突然想起了梭羅,我卻覺得是一次真實而典型的旅途經驗。可能由於是旅程的舒閒,又或環境的不同,甚或旅人間的緣份,我在旅程中也經常會跟人談及非關旅行,甚或在香港鮮有想過的事情。我記得在土耳其的巴士上跟人說過應該在哪個國家創業、又跟人談過法國作家Margurite Duras,這些東西我在香港時確實沒有想過,也不會聽人說起。故當我在書中讀到董啟章談起了梭羅,有點像旅途中遇上了萍水相逢的人,談起一些自己從沒想過的話題。

董啟章在書中少談景點,卻記下了旅途讀有的感覺。他的妻子要在日本的卡拉OK店上唱椎名林檎的歌,對著飛圖般的MTV,我們感受到董啟章坐在一旁冷眼旁觀的喜悅,這樣的事情發生在香港的話,相信董啟章連坐著的耐性也沒有。作者在事後回到香港,發覺在鐮倉時沒有去到的圓覺寺原來是川端康成《千羽鶴》的場景,董啟章要寫的是旅行獨有的那種失之交臂的失落。

董啟章也自認他已把《千羽鶴》的故事忘記得一乾二淨,我也一樣,但我也為他沒有去到《千羽鶴》場景圓覺寺而感到可惜,或許是因為旅行跟日本一樣,集美麗和曖昧於一身。

台長: 白行
人氣(1,79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