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11-07 00:00:00| 人氣1,2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林嘉容_03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林嘉容_035
△給嘉容-035  (86)1997.05.17.六 12:00:45
▼給阿文‥035  (86)1997.05.25.日
 

△給嘉容-035

嘉容‥
  關於‥嘉容的問題嘛……
  好吧!就跟妳談談‥「大人都在想什麼?」
  簡而言之‥
人們常以自己心中的尺,來衡量別人(這是無可避免的)‥
以為自己會這樣那樣,別人也會這樣那樣。
大人怕自己會這樣那樣,所以‥也就怕孩子,會這樣那樣;
大人自己不敢這樣那樣,所以‥也就禁止、限制小孩這樣那樣。
大人不喜歡「找麻煩」,所以‥乾脆予以「禁止、限制」,省得許多麻煩。
  目前,還有許多學校,還是「男女分班」的。大人們,美其言‥「是為了孩子的『學業』著想,覺得孩子、希望孩子‥在『這個時候』,應該專心在學業上,而不要被其它事情,像是『戀愛』等事給『分心』。」
  大人害怕‥男生、女生,在一起談戀愛,更害怕‥男生、女生在一起,就會亂搞;最害怕、最擔心的是‥女生會有「懷孕」的事情會發生——要處理青少女懷孕,可是很麻煩的事! 大家都希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且‥女兒年紀輕輕,就跟人家上床睡覺,還搞到肚子大,這會使得‥大人很「沒面子」,出去就被人指指點點、暗地取笑,而見不得人。
所以‥大人要予以反對、要予以禁止。
  男生要是被女生的家長告的話,就會吃上官司,那就麻煩大啦!
即使是‥小兒女們,雙方是「你情我願」的,男生也是「準強姦犯」。
因為‥法律為了「保護青少女」,明文規定‥
・姦淫未滿十四歲之女子,以強姦論。
・姦淫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六歲之女子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對於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六歲之男女,為猥褻之行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吃上官司,那可是件‥非常非常麻煩的事呢!
  學校裡頭,要是有男生、女生,竟然搞到懷孕的事,就會成為「新聞焦點」;校長、老師,就會很頭痛,大家亂成一團——看熱鬧的看熱鬧、說教的說教、指責的指責、檢討的檢討……
  而孩子們呢? 會為了「懷孕」的事情‥擔心、害怕、憂慮……
「懷孕」這件事,超乎孩子的「智能」(智慧與能力),所能夠處理的,他們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讓自己、讓家人、讓學校、讓社會……頭痛萬分。
  要是不把孩子生下來,就要去「墮胎」——墮胎,對於身心健康,影響是一輩子的。
  要是把孩子生下來,就會變成「未婚媽媽」,孩子就成了「私生子」……
這對孩子來說,實在是很不公平的事。
  要是「小倆口」結了婚,多數的「後果」,都沒什麼好的。
  想想‥一個「小媽媽、小爸爸」,自己都欠人「照顧」了,又如何去照顧孩子呢? 自己都還無法「自立」、無法對為自己負責,如何能讓「小孩子」依靠呢?
  …………
  問題真的是很多、真的是很麻煩呀!
 
  「愛情」是很奇妙的,人們不知道‥它什麼時候會發生。
  就那麼「不自覺」的,就喜歡上了對方、愛上了對方。
  阿文道‥
「當然‥男女之間,會有『純友誼』的存在——
 但是‥那是在當『愛情』無望之後,才會『退而求其次』。
・友誼跟愛情之間,隔著的,只是一層‥薄得幾乎忘了它的存在、
 像『皂泡』似的『膜』——吹彈可破。」

  明知道‥「不能愛、不可愛」,也告誡自己‥「不要愛、不行愛」,可是‥偏偏就是控制不了自己、阻止不了自己,還「莫名其妙」的,就愛上了對方——
就像是‥「喝酒」的人,說自己只喝一點,不會醉,也希望自己不會醉,可是‥
就是那麼「自然」的醉了。
 
  阿文有話說‥
「兩小無猜,是最珍貴、是最純真的愛;是最美麗、最動人的愛。
 因為‥小孩子,有愛欲,而無淫心。」

  小孩子,可以一起遊戲、一起洗澡、一起睡覺,而玩得很開心,也沒什麼問題、沒什麼事情。
  可是‥一旦到了「青春期」,「賀爾蒙」就會開始作怪;男生、女生的身體,產生許多的變化,也因而帶動心理的變化。 阿文想想呢!發覺‥
從女人生理的構造來看‥卵巢製造「卵子」,然後,經由輸卵管,排入子官,就待在子宮裡‥「期待」男人的「精子」的光臨,以此看來,所以‥女人的性情(個性),多是‥「被動的、等待的、被征服的」。
而男人的生理構造,精子所具備的能力,是向外「衝刺」的,所以‥男人的性情(個性),多是‥「主動的、邀約的、攻擊的」。
所以‥多是「男生追女生」,而很少「女生追男生」;
多是‥男的向女的求婚,而不是‥女的向男的求婚。
不過呢!生物為了「繁衍」的大事,女生雖是「被動的、等待的」,但是,也會像花一樣‥製造甜蜜、製造芬芳、製造美麗,來「招蜂引蝶」。
 
  女生一到青春期,身體就會產生許多變化‥乳房增大了、皮膚變光滑了……變得「曲線窈窕、玲瓏有緻」;也會變得愛打扮、愛漂亮。照鏡子,就怕看到痘痘;
洗一個澡,花了兩個小時,還怕洗不乾淨似的;出門還老是為了,要穿什麼衣服、什麼鞋子而煩惱;眼看都要遲到了,還在搞那頭‥已經梳了半小時的頭髮……
就這麼自然而然的‥「散發誘人的氣息」,去吸引、去刺激男生的親近與追求。
  而男生呢!也是會「愛漂亮」,以前,一身汗臭,還會懶得洗澡,可是在「青春期」、戀愛的時候,就會天天洗澡,有時還一天洗三次澡呢!以前,衣服穿得邋里邋遢、髒髒黑黑的,也不在乎,現在,卻會挑東挑西的,出門都要照鏡子,打扮整齊;以前,在女生面前,粗魯無禮,現在,卻是裝模作樣的,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為的是‥博取女生的注意與好感。
  「青春期」的男女,在「賀爾蒙」的作怪、慫恿之下,想要再擁有‥「純純的友誼、純純的愛」,那實在是‥很困難的事。
 
  阿文看這「賀爾蒙」三個字,還真是用得很絕呢!「恭『賀爾蒙』蔽了理智」(爾‥你)——蓋「愛情」是講「感情」,而「不可理喻」的。
人所謂‥「戀愛是盲目的、情人眼裡出西施。」
要不是「彼此著迷」的話,那就不會戀愛、不會結婚了;要是彼此,還有足夠的「理智」在的話,也就不會進而「性交」,而不管結果會怎樣、後果會如何。
  要不是「賀爾蒙」,雄蜘蛛,也不會‥甘冒交尾後,被雌蜘蛛吃掉的危險,而興致勃勃的,爬上雌蜘蛛的網上去「送死」。 (螳螂交尾後,雄螳螂也會被雌螳螂給吃掉呢!在生物學上,稱此行為,叫‥性食同類。)
  要不是「賀爾蒙」,男人也不會去嫖妓。
  要不是「賀爾蒙」,恐怕‥生物,也就不會想、不會要繁衍後代了。
 
  在自然界的動物裡,生來就是吃喝玩樂‥長大了、成熟了,很自然的,就去尋找異性交配,繁衍後代。
  人類的社會,太過複雜了!人們除了‥「生兒育女、繁衍後代」的事之外,還有好多好多的事物,要學習、要追求、要成功的,像是「聲名、地位、權勢、財富」等等,為了「經濟、政治、軍事、外交、文化、藝術、學識」等等,這些雜七雜八的事,使人付出很大、很多的「時間、精神、心力」‥搞得人們,又忙、又累、又頭痛……
  對「異性」好奇,本來是成長過程中,很自然的一件事情——其實‥人不是對「異性」好奇,而是對於‥「未知」的事物,感到好奇;若是於某事物「已知」,好奇心,滿足了,也就不會‥再對某事物好奇了。
  在「原始部落」裡,孩子可以「眼睜睜」的、很自然的,看到父母性交、弟妹出生、老人死亡的「情景」。
  而「文明」的父母大人們,說是為了「保護兒童」,便對於‥「生、死、性」等事,加上了「密件」二字,使孩子不容易看得到,使孩子對於‥「生、死、性」,無知無識,而充滿好奇,也感到恐懼。
  「性」是生物界中,很自然、很平常的一件事,而人們,卻要把性給蒙上一層又一層的面紗——使得性,更加神秘,也使人對於性,感到更好奇,使性更加吸引人、誘惑人——而父母大人們,卻千方百計的,去禁止、去限制、去壓抑孩子,去揭開性的面紗,結果‥就造成許許多多(不必要)的傷害。
  「禁止、限制、壓抑」,帶來「反感」,使人心生「反彈」,起而「反抗」,所以‥人類社會,會有種種的「罪惡」產生;會有‥「性暴力、性虐待、性變態、偷窺狂、戀物癖、強姦、娼妓、嫖客、亂倫」等等‥不正常、不正當、不好、不善的「性關係」產生。
 
  近年來,學者專家,一直在「呼籲、推展‥性教育」——把原本很「生活」、很「自然」、很「平常」的事情,做成「專題」,來教育孩子,這是很可悲的——阿文覺得‥其實‥「生、死、性」,從孩子出生之後,就當在自然、平常的生活之中,給予‥「適時、適當」的「教育」,而不是「濃縮」在某一段時候,再來「教育」,那似乎是「為時已晚」;而孩子一下子,接收「太多」的「性知識」,就像一下子,接觸到「電動玩具」一樣‥「這真是太有趣了!」於是就‥「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性」如果需要「特別教育」,那就表示‥過去,一直是被「忽略的、隱藏的」。如果孩子,從小對於性的好奇心、性的疑問,都能被父母坦然的接受,而「不感情用事、不欺瞞」的,予以適當的回答、疏導、處理——孩子若是滿足了好奇心、解除了疑問,那麼‥性,就不會變成一件‥須要「開班授課、特別教導」的事情。
  性應該是一種‥從小的「生活教育」,在跟孩子洗澡,或是看到‥孩子在玩弄生殖器官時,或在孩子有疑問時,就當給予適度的指導,而不是‥從小都不教,有一天,再來「惡補」;所以‥「性教育」,是父母所當教的,而不是交由老師「補習」——老師,也不過只能「紙上談兵」罷了! 阿文故道‥
「性教育,是一種‥只好『言教』,而不好『身教』的事。
 性教育,當不只是在『介紹』性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傳導對性的態度。」

  父母大人、老師,本身要是對性的觀念不正確,那麼‥講述「性教育」,就有害而無益了——只會激起學生,更大的好奇心,而難以「疏導」。
  長久以來,父母大人,自己對於性的觀念(譬如‥手淫、自慰、夢遺、月經),有所偏誤,認為‥性的髒骯的、污穢的、不敬的、下流的、不道德的;性是罪惡的、可怕的、羞恥的——而一直不敢承認‥
「性愛是人生中,最大的快樂。
 性跟飲食,其實沒什麼兩樣——都是人類眾生的需求。
・人們可以縱情的飲食,讓自己吃得肥肥胖胖的,卻不可以縱欲地性交——
 而使性,成為『禁果』,使性因為『難得』,而變得異常的美味可口;
 使性成為『禁忌的遊戲』,
 使性因為『神秘』,而變得更加的吸引人、誘惑人。」

 
  阿文道‥
「事實上,性交跟飲食一樣,只有在‥
 自己喜歡、自己願意、自己能夠的情況之下,才會是快樂的!
˙要是被逼著,去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或是‥
 已經飽得吃不下了,還被逼著吃的話,那就‥
 一點樂趣也沒有,反而會覺得很痛苦。
˙而性交也是一樣的,只有建立在情感上‥
 自己喜歡、自己願意、自己能夠的情況下,才會是快樂的——
 所謂『性愛』,要是性沒有愛作基礎,那就亳無樂趣可言。
˙所以‥妓女被嫖、被性騷擾、被強姦,
 只因為不是『自願的』、沒有『情愛』的基礎,
 所以‥令人感到厭惡,乃至是一種‥痛苦、可怕的傷害。」

 
      *      *      *      *
 
  父母大人、老師們,之所以禁止(青少年)子女交異性朋友、禁止子女約會,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也都只是「藉口」,其根本原因,就是怕‥子女交異性朋友,去約會,發生性行為而懷孕——惹出一堆「麻煩」的「後患」來。
  尤其是女生呢!在傳統的教育之下,被「塑造」成「柔弱的、依靠的、被保護的」特質,而不是「自立自強」,可以「處變不驚」的;再者‥女生在體型、體力上,總是比男生差——看起來,就是「比較好欺負」的樣子。女生遇到事情,往往只會害怕、退縮、期待被救——不能「力敵」,卻也忘了要「智取」。
  (阿文還真希望‥「教育」者,對於女生〔即是男生,其實也一樣〕,能從小就教一些「武功‥防身術」,還有做一些「心理建設、危機處理」的模擬,使在遇到狀況時,不會只是害怕、只是尖叫、只是哭泣、只是憂悲惱苦,而只是當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
  在這個「性『犯爛』(氾濫)」的社會裡,有色狼、有性變態、有心懷不軌的帥哥、有醉意不在酒的老翁……在在都會危及女生、女性——
父母大人、老師們,又怎能不擔心呢? 「約會強暴」,也是報紙上、影劇上,常見的事件,怎叫父母大人、老師們,能不擔心呢?
  社會上,充滿種種的「錯誤示範、不良現象」,也難怪‥父母大人、老師們,會「因噎廢食、因嗆廢飲」地,乾脆予以「禁止、限制、阻絕」。
 
  先哲謂‥「發乎情,止乎禮。」(《詩經.大序》‥發乎情,止乎禮義。)
  「禮」者,「理」也!不合理的事,就當「知止」!
  男女交往的過程中,所為的,當然是有多方面的‥希望得到注意、得到關懷、得到幫助、得到讚賞、得到肯定……而不只是為了得到「性」。
  可是‥一旦彼此,有了點感情,在「孤男寡女、花前月下」的情境之下,不知不覺的,就會想到「那裡」去。
  而男生在生理的構造上,無可避免的,就是容易心動的、容易衝動的、想要侵略的——要是缺乏「理智」去控制的話,「情不自禁」,就會「不計後果」,乃至「不擇手段」的去「行動」,而且會「得寸進尺‥上一壘,就想上二壘;上二壘,就想上三壘;上三壘,就想奔回本壘——得分」。
  女生在生理構造上,雖是屬於「被動的」,可是‥卻也在散發「吸引力‥誘惑男生」。 若是將自己,「粧」得像是一顆‥又紅又熟的蘋果一樣,也就難免,令人垂涎,而想「咬一口」;若是像「蜜糖」一樣,也就難免,會招惹螞蟻光臨了。
  所以呢!女生得多注意自己言行、舉止、態度、穿著,免得「引狼入室、惹火上身」;如果‥自己不願意,就當明確而肯定的說「不」,並且「提醒」(可以先狠狠的擰他一下,而不要打臉頰,因為打臉頰,是一種「侮辱」的行為)男生說‥「我知道‥你想要,可是!我們現在,並不適合,我相信‥你是值得我信賴的! 請你尊重你自己,也尊重我!不要傷害你自己,也不要傷害我。」
  當然‥女生不能因此,也不必因此,就「輕視、討厭」男生,因為‥那不過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需求」,就像是「肚子餓,想要吃飯;口渴,想要喝水」一樣的自然。
  只是‥「不吃、不喝」,會「餓死、渴死」;而「不性」的話,也可以活得很「健康」的! 當知‥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
 是因為‥人還有『知性、理性』,而不是只有『感性』而已!」
  一般女孩子(有些男孩子,也是一樣),總是‥「缺乏自我、缺乏自主」,而太過於「依賴別人‥沒有別人,自己就活不下去」,害怕自己,失去依靠,所以‥總是想盡辦法,要去「抓住別人、挽留別人」。譬如‥「奉獻自己,以身相許」,以為這樣,就能‥抓住情人、留住情人的心,這實在是很悲哀、很傻的事。
若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想要的「回報」——抓不住情人、留不住情人的心,那就會心生怨尤、悔恨;若是想「報復」的話,那對於彼此,就會造成很多的傷害。
 
  阿文認為‥
「我是自己的主人!自己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自己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如果我決定要付出,那是我『能夠付出』、我『願意付出』,
 而不是我『應該付出』,我並沒有欠別人什麼,我要是不付出,也是我的自由;
 我不付出,也沒什麼對不起別人‥沒人能強迫我付出。
˙我之所以付出,是因為我『能夠付出、願意付出』,而不是像銀行在放款、
 不是像商人在買賣、不是像企業在投資、不是像騙徒在設局。
 所以‥我付出,不是希望別人回饋,或者是回報,或者是為了某些目的,
 才去付出的,所以‥我不該計較‥『得失賠賺』的——付出的,無怨無悔!」

  阿文覺得‥
「性必需有愛做基楚,無愛之性,則無樂趣可言——
 性可以使愛,得到滋養;愛可以使性,增長樂趣。
 在男女性交之前,是需要建立彼此的感情、信賴、尊重與了解的,
 不僅是在身理上已成熟、已準備好,
 而且,更要在心理上,也已成熟、已準備好,才可以玩的一件事。
˙要是身心不成熟、沒準備好,就貿然行動的話,必定就會帶給彼此傷害的。
 況且‥性不等於愛,而愛也不等於性。
 所以‥不必因為愛對方(情人),就奉獻自己,以身相許;
 沒有人能強迫我,我有權利選擇、我有權利拒絕——
 性交,不是一種買賣、不是一種放款、不是一種投資、不是一種誘餌;
 性交,更不是工作,不是義務、不是責任、不是獎賞,而是一種‥
 『互相分享、彼此同樂』的事情。
˙如果我要付出,也只因為‥『我自己要的』,而不是為了‥
 『迎合別人、配合別人、討好別人、迷惑別人』;
 性不是因為『我應該』,而是因為‥『我能夠、我願意』,
 不是為了‥『達到什麼目的、得到什麼回報』,才去付出。
 否則‥如果達不到自己的『目的』、得不到對方『回報』,
 就會覺得自己吃虧、受騙、受害,而心生怨悔,
 那對自己、對別人,都會造成傷害的。」

  女生時常搞不清楚這些,在男生「甜言蜜語」的迷惑下,傻傻的付出,然後,就要對方「實現諾言」、要對方「負責」——對方無法負責、不想負責、不肯負責,就會覺得‥自己吃虧、受害,而「一哭、二鬧、三上吊」,這實在是很「不可理喻」!
  要知道‥「人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要怪,也只能怪自己,沒能「判斷清楚」,而「選擇錯誤」——自作自受,怨得了誰呢?
  要知道‥有的動物,交配之後,雄性動物,就會搖搖屁股(搖搖尾巴)的走了,把撫育後代的責任,丟給雌性的動物;而有些動物,在事後會「負起責任」,幫忙補撫育後代,等後代長大了,才分道揚鑣、各奔前程;而有些動物,則是雌雄廝守一輩子——人這種動物呢!介於這三種動物之間哪!
  所以呢!女性要是不能「看清楚‥這是自己要的」,而希望對方,事後「能夠履行承諾、能夠負責」的話,那就像是在下「賭注」一樣‥輸贏就很難說了!
(儘管他事前如何保證、如何發誓,那也只是一張「支票」,而不是「現金」——
 將來,支票能不能兌現,還是個「問題」。
 既然自己接下支票,就得承擔‥被跳票的可能哪!)

 
  大人「為了孩子好」,而過分的擔心、禁止子女交異性朋友,對於正處青春期的男女而言,無異是一種傷害。
  父母當信任子女的!對於子女交異性朋友,當保持「不鼓勵、不壓抑,也不禁止」的態度,最重要的是‥要跟孩子站在「同一邊」,去了解孩子、聽取孩子的想法、分享孩子的快樂、協助孩子解決難題——隨時予以關注、疏導。
  「青春期」,常是所謂的「判逆期」。
  阿文覺得‥
〔這是因為‥孩子不再是「兒童、少年」了。
 兒童沒什麼能力「養活自己」,所以需要「依賴」父母大人,
 而「吃人的嘴軟、拿人的手短‥人在屋簷下,誰敢不低頭?」
 所以‥兒童們,即使心裡不服,而表面上,也只好「乖乖的聽話」,
 免得「得罪」了自己的「衣食父母」。
・青春期的孩子,「智力、能力」已增長了不少——
 出去外面,也可以自己討生活,而不會讓自己餓死。
 既然不必再什麼事情,都「依賴」父母,
 所以‥也就不想什麼事,都「乖乖的聽話」。
 於是‥心裡不服,就會頂嘴;不順意的,就會反彈、反抗——
 為的,就是要爭取「自主權」。〕

 
  阿文道‥
「任何情緒,都需要疏導(疏其不滿——導其向善),
 而不是千方百計的,予以壓抑、予以禁止。
・自來,孩子總是『心裡不服』的『乖乖聽話』,心裡是充滿怨恨的,
 為了『報復』父母大人,所以就『不乖乖聽話』,
 大人說東,偏要往西;大人說西,偏要往東,為叛逆而叛逆——
 為了是爭取‥自由、自主權。
・自由、自主,是人與人之間,彼此所當尊重的。
・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自己的人生,要自己負責;
 要自己去選擇、自己去決定、自己去行動,並且,自己去承擔後果。
・而『選擇、決定』之前,是『觀察、思考、分析、判斷』——
 父母大人、老師們,必須從孩子小時候,就培養、協助,
 小孩子的『觀察、思考、分析、判斷』等能力,
 以便使孩子,能夠在『選擇、決定』之前,
 可以『看清楚狀況,如實了知』,避免選擇錯誤,而帶來『惱害』。」

  如果‥小孩子的選擇,其後果是不好的,那麼‥大人就得「多費口舌」地,去「說服」孩子改變,而不是以「權威」去「逼迫」孩子改變——要是「後果」,不是什麼「要命的大害」,就不妨讓小孩子,吃點苦頭,而得到一些「教訓」。
  譬如‥下午會下雨,媽媽要孩子帶雨傘,孩子卻不肯帶,這也沒什麼「要命的大害」,那麼‥何妨讓孩子,去淋一下雨、吃一點苦‥為他自己「不帶傘」的行為後果「負責」——搞不好,他會自己解決,他會跟同學回家,跟同學借傘,而不會淋雨呀!
  而當孩子,「淋得像落湯雞」似的回來時,不是給予打罵、懲罰、嘲諷、羞辱、詛咒的叫道‥「你這孩子!真是倔強,就是不聽我的話!看吧!看你淋得全身濕答答的!真是活該!你要是感冒了,就去死了算了……」而是給予關懷、協助的說‥「快去把衣服換了、把頭髮吹乾吧!我燒了『薑母茶』,等一下,去喝一喝嘔!免得感冒了,那可就不好受了!」
  下次,「建議」孩子帶傘時,孩子就不會那麼「鐵齒」了。
 
  阿文覺得‥
「孩子在大人的『尊重』之下,也才能學會『自重』;
 在『自由』之中,也才能學會『自律』——
 在『自己作主』的時候,才能學會‥
 『分析、判斷清楚~謹慎選擇、決定~小心行動,
 而勇於負責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自己的人生』。」

  否則‥事事要替孩子選擇、替孩子決定、替孩子安排,那麼‥就得替孩子負責、替孩子「擦屁股」——而為了不讓孩子惹麻煩,也就不得不使用「威權」地,予以「禁止、限制、壓抑」——
結果‥使孩子「反抗、報復」,於是也就‥
「彼此影響‥惡性循環;互相折磨‥兩敗俱傷」。
  大人們,要是不知‥協助孩子增進「觀察、思考、分析、判斷」的能力,培養孩子,做一個「自主、自立」,能夠「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而只知道「要求」孩子要這樣、要那樣的話,孩子就會活得很痛苦, 待有能力反抗時,就會「故意」為非作歹、行兇幹壞,來「報復」父母大人,使父母大人傷心難過。
  父母不能看顧孩子一輩子,也無法看顧孩子一輩子,要讓自己能夠‥「放心的走」的話,那就‥「教孩子做他自己的主人、讓孩子做他自己的主人」,這才是上上之策啊!
 
      *      *      *      *
 
  阿文覺得‥
  對於「異性」的好奇,相信也不只是‥對於「生理」上的差別,感到好奇;
對於「心理」上的差別,更是會感到好奇的‥「他長得怎麼樣? 他在想什麼? 他跟我有什麼不同?」
  而「異性」,也不只是「異於自己的性別的人」,更是「異於自己的個性的人」。所以‥不管是男生、女生,對自己來說,都是「異性」。
  對異性感到好奇,是想了解異性,但是‥想了解異性,其實是為了‥想「了解自己」——在照鏡子的時候,看到的是「自己」啊!為的,也是看清楚自己啊!
也只有在照鏡子的時候,才能看清楚,自己的長相,看到自己臉上,哪兒髒了——把它擦掉;哪兒長痘痘了——把它擠掉;看到頭髮亂了——把它梳好……
看到鏡中人笑,知道是自己在笑;看到鏡中人哭,知道是自己在哭。
  而別人,也都像是鏡子一樣——看到別人的「反應」,就得‥「回光反照、自我省覺」,藉此「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跟別人相處時,別人總是很開心的笑著、樂著,對自己好,
這就表示‥自己對別人也不錯;
別人生氣了、哭了,這就表示‥自己做了些傷人的事了;
別人要是討厭自己,那表示‥自己態度,或許高傲了些。
如果自己對別人不好,別人還是不生氣的話,那就表示‥別人有修養、有器度;如果自己對別人好,別人卻不對自己好,那就表示‥別人沒修養、沒器度……
  靜靜的去「觀察」、去「欣賞」吧!
  每個人,可都是「獨一無二」的呢!
  每個人的長相,都不一樣,在這個世界上,找不到兩張「一模一樣」的臉孔。
  而每個人的個性,更是千差萬別——透過觀察別人的個性,了解到別人的優缺點,而反觀自己的優缺點,進而學習、借鑑,取長補短、除惡向善——
但使自己,擁有更充實的內涵;
也使自己,擁有更豐富的人生;
也使自己,擁有更精采的生命!
  靜靜的去觀察、靜靜的去欣賞,那麼‥每一種人、每一個人,都會像是每一種花、每一朵花,一樣的「可愛」!
 
  不要把別人,當作是「奴婢」,不要想當別人的「主人」,否則‥就得替別人的行為負責,而受別人的「拖累」;也不要讓自己成為「奴婢」,而把別人當作「主人」,否則‥就會受人左右、擺佈、操控,使自己成為別人的影子、別人的傀儡——為別人而活,會活得毫無意義、一無是處的。
  阿文有話說‥
「如果你愛自己,那麼‥就協助你自己‥
 了解你自己、認清你自己,做你自己的主人;
・如果你愛他人,那麼‥就協助他自己‥
 了解他自己、認清他自己,做他自己的主人!」

  也只有如此,人人都能夠「自由自主、自重自愛、自立自強」,才能夠「互相分享、彼此同樂」,否則‥就會「互相牽制、彼此拖累」——大家活得很難過。
  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常常在期待一份真誠的情誼,只會期待自己被愛、被關懷、被注意、被讚賞、被肯定、被支持、被幫助、被了解的人,便是「奴婢」。奴婢缺乏「自主、自立」的能力,總是「依賴」主人,要主人給予「命令」、給予「指示」,才會「動作」——
主人要是心情不好,奴婢就有罪受;
主人要是不高興,一句話不說,奴婢就不知道怎麼辦……
於是‥時常遭到別人「遺棄」——其實‥不必做個‥「等愛、等快樂」的人呀!
 
  許多女人(有些男人,也是一樣),總是活在「悲情」之中,在戀愛中、婚姻之中,患得患失,苦不堪言;失戀了、離婚了,痛不欲生——她們的付出,像是在‥「放款、買賣、投資、設局」,她們以為自己付出很多,所以‥就要求別人要這樣、要那樣,別人不這樣、不那樣,就覺得自己‥「虧了、賠了、受害了」,所以‥當得不到自己期望的「報酬」時,就怨尤滿心,不是怨天尤人,就是自憐自艾。
  當知‥
「我是自己的主人!別人都只是我的客人!
 我善待每個來到我的人生、我的世界的客人!
 我知道、我能夠自得其樂、分享人樂,而使自己,擁有無限的快樂,
 所以‥我能夠予人分享、我也願意去予人分享!」

  自己當充實自我、豐富自我,然後‥「主動」去關懷別人、注意別人、讚賞別人、肯定別人、支持別人、幫助別人、了解別人——不必要求回報,因為‥自己已經擁有太多。
(因為‥無所求,所以‥不會給別人「壓力」,而自己,也沒有「得失心」——
 別人不知「感恩圖報」,自己也沒什麼差別,
 因為‥自己「不靠別人,也可以生活」;
 別人能夠「知恩圖報」,那麼‥別人給予自己的,即使是一點小小的東西,
 都會令自己感到喜悅。)
  當知‥
「我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愛,我才去愛別人!
 否則‥別人不愛我,我就會很難過。
 我之所以愛,是因為‥我能夠愛、我願意愛;
 我能夠予人分享、願意予人分享我的快樂——
 我所做的,是在‥『肯定自我、成就自我、實現自我』的事啊!」

 
  阿文真是太會扯了!總是費了很多時間、很多心思,來把自己的「知見」,給想得更「清楚」、說得更「清楚」——
阿文之所以付出這麼多時間、這麼多心思,
這是阿文自己能夠做的、願意做的,而有這麼多「成果」出現。
而阿文也樂意‥「予人分享」這些成果,並不是希望‥得到什麼「回饋」。
別人即使連一聲「謝謝」也不說,那阿文也沒什麼差別。
因為‥阿文從自己的觀察、思考當中,感到自己的蛻變、自己的成長‥
充實了自己的內涵,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
這些,就令自己,感到無比的喜悅了——
即使別人說「謝謝」,都覺得‥這是在「錦上添花」呢!
 
  阿文最後要說的是‥
「為什麼‥你只能祝福別人快樂、希望別人快樂呢?
 因為‥你自己沒有快樂,所以‥無法予人分享,
 只好以『祝福、希望』,來聊表心意。
˙如果你自己,擁有快樂,那麼‥你就可以對別人說‥
 『你需要快樂的話,我能夠,我也願意跟你分享,我的快樂。』
 (至於‥別人要不要,那就看別人自己的選擇了。)
˙如果你需要快樂的話,那麼‥你可以不必做,也不要做一個‥
 只會等待別人給予的人。
 你可以自己去耕耘、自己去收穫‥自得其樂,自己去擁有快樂——
 這樣子,你就不會‥老是擔心失去別人、擔人被人遺棄、擔心沒人可以依靠。
・快樂是一種本能,人們卻常花時間,來把自己跟別人『搞壞』,
 然後‥再花更多時間來『復健』。
 你要是整天,只會希望、只會要求別人這樣、那樣;別人不這樣、那樣,
 你就氣得要命,那就表示‥
 你把你的快樂,寄託在別人那裡,而等著別人給予、施捨,
 於是‥你的快樂,也就受人左右、被人操控。
˙如果‥你自己擁有快樂,那麼‥你就不必等待別人給予;
 你擁有快樂,然後,你才能夠給予、才能夠付出,
 而付出的,也就不需要什麼回報了。
・如果‥你沒有快樂,那麼‥你就無法付出,而只好‥
 『祝福別人快樂、希望別人快樂』。
 所以‥自得其樂吧!
 自我省覺、自我成長、自我充實‥自我實現。
 自己動手創造吧!
 充實自己的內涵、富豐自己的人生、精采自己的生命吧!」

  好啦!說得夠多的,累啦!休息了!
  嘉容就慢慢看、慢慢想、慢慢體會吧!
                  阿文
                    (86)1997.05.17.六 12:00:45
 
  上次說到‥「如何抵擋媽媽叫阿文結婚」一事——
  阿文的回答,是對「母親」回答的,而不是對「嘉容」的回答啦!
  看嘉容說‥「你說得對!你的事情,我無權管理。不過我會問,也只不過是好奇罷了!」
  想是嘉容,有所「誤會」了吧!?
 

▼給阿文‥035

文良‥
  感謝你的回答,我覺得非常詳細,所以一定要感謝你‥「謝謝你!」
  今天,我們學校,舉辦了「校慶」兼「園遊會」,剪綵的時候,有很多「高級長官」,來到我們學校。
  我當時,有一種感覺‥我覺得好像在「拍馬屁」,只不過是「高級長官」來,遇到這個、那個,都還要‥「這個長官好、那個長官好」,真煩耶!
  不過,雖然煩,但是「園遊會」,還是很高興,我們有玩「水球大戰」,清涼一下!不過,衣服全濕了。還好,天氣良好,沒有下雨,所以‥衣服很快就乾了。
 
  對不起啦!誤會你的意思了!
  我還以為‥你在罵我「多事」,害我好難受——不過‥收到你的來信,就不會覺得了。
 
  你談過戀愛嗎?
  我覺得‥你寫得很好!
  我想將此封信,拿給我一個同學看,可以嗎?
  記得回答我哦! 切記!
  祝‥
天天快樂!
                 友
                  嘉容 筆
                    (86)1997.05.25.日
 

■信封上的話

  KEEP SMILING Friendship brings beauty to your days joy to our world.
 
■Google翻譯
  保持微笑的友誼,為你的日子,帶來美麗;為我們的世界,帶來歡樂。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3.11.07.二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林嘉容_035。1997.05.17.六 12:00:45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713065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我的網站/01/B/B8/B8g/B8g04.htm
■標籤:#問題 #麻煩 #禁止 #限制 #戀愛 #懷孕 #性交 #智能 #後果 #異性 #禁果 #詳細 #感謝 #高興 #回答

台長: 阿文
人氣(1,2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林嘉容 |
此分類下一篇:◎林嘉容_036
此分類上一篇:◎林嘉容_0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