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9-19 00:00:00| 人氣1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林惜_047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勵益品>魚雁千里共今緣>林惜_047
▼給阿文‥047.1 (86)1997.05.16.五
    ‥047.2 (86)1997.09.12.五 *林惜出家
△給林惜-047  (86)1997.09.22.二 10:30:35
 

▼給阿文‥047.1

阿文‥
  世人就是放不下煩惱,所以‥還在搞六道輪迴。
  〈廣欽〉老和尚說的‥「貪著世間一根草,就還要來輪迴。」
  有位法師,說我前生是修行人。
  我想‥〔可能我前生,還是捨不下,否則,怎麼會來此「娑婆世界」呢?〕
  母親節那天,潁哲、潁娉來此,說是想看看我。
  潁哲服兵役至今,我還是第一次見他,他變得很壯,也高了一點,而且,看上去,成熟多了;而潁娉,也比我高。
  看了,令我欣慰,心想‥
〔潁哲說得對‥「媽!您照顧好自己就行了,不必擔心我們!」
 唉!「兒孫自有兒孫福」啦!想要這想、想要那樣,多是妄想啦!〕
 
  阿文!和麗玉的多回通信,很喜歡這個女孩,只是‥她太理智、太早熟,不相信‥世上有「完美的愛情」……
  請問‥「『完美』和『真實』的定義,有何差別?」
  潁娉和我討論「性」的問題——
她說‥「只要我『愛他』,奉獻並不後悔!」
  我不知是自己老了,還是她還年輕、還小? 思想、觀念,相差懸殊,唉!
                  阿惜
                   (86)1997.05.16.五
 

▼給阿文‥047.2

阿文‥
  恭禧你!又出新書了!
  當我看到那一段‥「阿文被父親打得流鼻血,而留下後遺症」,不禁心酸落淚
——這時候,我發現‥自己和阿文,原來是很親的!
  再讀到‥「麥當勞都是為了你……口袋裡的錢……」 我哈哈大笑。
  其它許多片段,也令人情緒起伏又感動……
  阿文是個很有耐性的人哪!看了此書,覺得‥更認識阿文一點。
 
  恭禧我吧!
  「我終於出家了!」(農曆六月三日,民國八十六年七月七日 星期一。)
 
  忙於適應出家的生活,覺得自己,是一個‥隱姓埋名的修行者——
對外,已經有很長的時間,沒有聯絡,甚至父母,都沒有我消息;
現在正思惟‥如何「面對雙親」。
  只知道‥出家後,會有障礙,沒有想到‥是這麼的「考驗」!
  出家不到一星期,母親因缺氣而進醫院,幾乎沒人知道,她不省人事多久……我在觀世音菩薩面前,淚流滿面……心想‥
〔為什麼我的業障,如此深重? 發心出家渡父母,佛菩薩,卻如此考我……〕
  母親住院其間,我也不敢探望,阿文!你可了解‥我當時的心情!?
  只聽過‥〈廣欽〉老和尚開示‥「出家——各種考驗,才開始……」
  但我沒想到‥我的考驗,如此的……難!
  寺中的一位善知識,一直再(莫名其妙地)為難我。如果說‥這是修行的「逆增上緣」,那麼‥請佛菩薩加持,讓弟子勤修「忍辱波羅蜜」吧!
  也請阿文‥多多鼓勵! 功德無量啦!
  阿彌陀佛!
               沙門弟子
                  釋自嚴(林惜)
                   (86)1997.09.12.五 
 
 ˙進無路、退無步……
  若能放下,
  唸佛自可渡!

 

△給林惜-047

自嚴師父‥
  阿彌陀佛!
  一時,也不知如何稱呼才好……
  先恭禧妳‥「終於出家了!」
  而‥「出家——各種考驗才開始!」
  阿文只是覺得‥這一切「考驗」,都是「自我考驗‥自己考自己」的,並不是師父、不是佛菩薩、不是鬼神、不是魔王來「考驗」的。
  從小讀書,就是在「考試」——考試卷,總是老師在「出題」,所以會令人覺得‥「自己是在被老師考」;其實,只要想想‥
〔讀書並不是為老師讀的、不是為父母讀的、不是為別人讀的!
 讀書,是為自己讀的——考試,是為自己考的呀!
 「考得好不好」,也只對自己有關係、對自己有影響——
 那些傻傻的父母、老師、同學、別人,才會因為‥「我考得好不好」,
 而徒歡喜、枉傷心、白生氣;徒為讚美我,或者是取笑我。
 「修行,本是自己事」呀!
 譬如‥「吃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為誰而吃飯呢?
 阿文每道‥
 「自己吃飯,飽的是自己的肚子,從來沒飽到人家的肚子去啊!」
 所以‥「考驗」也是自己的事——若我不接受考驗,誰又能考驗我呢?〕
  阿文還要說‥
「不要向佛菩薩『祈福』‥佛菩薩,從不曾『賜福』給任何眾生——
 眾生禍福,本是自招,所謂‥『惡有惡報、善有善報。』
 若佛菩薩,會賜福、能賜福,則佛菩薩,就如外道的『天主、鬼神』一樣,
 掌握『吉凶禍福』——
 所以‥人人需要『奉承、巴結、討好、賄賂』天主、鬼神。
 事實上‥沒有任何天主、鬼神、佛、菩薩,
 能夠掌握、左右、操控眾生的『吉凶禍福』——
 佛家所謂‥『神通不敵業力。』
 一切眾生,吉凶禍福,皆是『自作自受』呀!」

 
  阿文有話說‥
祈福不如惜福、祝福不如造福。
 祈福更要惜福、祝福更要造福。」

  若說‥於「佛、菩薩、上帝、鬼神」之處,祈求福祿財、偶子壽,得以「靈驗」,就感謝「佛、菩薩、上帝、鬼神」,賜予福祿財、偶子壽;然而‥有人祈求,卻怎麼也不靈驗,豈不是要怨怪「佛、菩薩、上帝、鬼神」,不賜予、不幫忙呢?
  當知,正如俗語所謂‥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機未到!
 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自己不惜福、不造福,自是「無福可得、無福可享」——哪能怪佛菩薩、怪天主、怪鬼神不靈驗呢? 自己不種善因,何有善果可得呢?
光跪在田中間「祈求」,而不耕耘播種,誰能讓田裡,長出稻米來呢?
  那些「大家樂、六合彩」的賭徒,到「神明」那兒「求明牌」,本來信心滿滿,結果還是「摃龜」,一氣之下,去把那些「偶像」,全都給毀了——
神明沒幫他,錯了嗎?
 
  若問‥「我這麼虔誠的祈求,為什麼‥佛菩薩,一點都不靈驗? 為什麼‥佛菩薩,都不幫我呢?」
  當知‥若是祈求佛菩薩,要是「靈驗」,那其實是跟佛菩薩無關的——而是‥「前有善因,後有善果」之故。
  當知‥若是祈求佛菩薩,要是「不靈驗」,那其實也跟佛菩薩無關——而是‥「前無善因,後無善果」之故。
  若是佛菩薩(天主、鬼神),果能「掌握、左右、操控」眾生的吉凶禍福,那麼‥「因果報應」,就要錯亂了呀! 「因果報應」,還有什麼,能使眾生可信服的呢? 人們只要善於‥「奉承、巴結、討好、賄賂」佛菩薩、天主、鬼神,讓祂們高興,豈不就‥大富大貴、天下太平了嗎?
  「得不得善果」,是跟自己「有沒有善因」有關,而跟佛菩薩(天主、鬼神)「靈不靈驗」無關呀!
  否則‥佛菩薩(上帝、鬼神),未免太「偏心」了!? 何以賜福給甲,而不賜福給乙呢?
  若是「佛、菩薩、上帝、鬼神」,能夠賜福,必也能降災——
堂堂「佛、菩薩、上帝」,豈是小器無量之人,不幫助人,反而「降災」於人呢?
這是陷「佛、菩薩、上帝」於「不義」呀!
  人生世間,並無一「主宰」,能夠掌控人的「吉凶禍福」,而賜福降災呀!
  別陷佛菩薩於「不義」呀! 佛菩薩,不曾賜福,也不曾降禍於眾生呀!
  阿文故為偈道‥
「不求菩薩不求佛,賜我平安賜我壽;但求自己慎動念‥善惡諸報自作得。」
  阿文如今「禮佛」,也只是表示‥自己對佛菩薩的「尊敬、景仰」;
對佛菩薩,已不再「祈求」了——而是‥
「反求諸己吧! 好自為之! 好——自為之呀!
欲得善果,但求自己‥勤種善因吧!」
 
  人們一出生,就「靠父母」而長大,結果長大了,還沒學會「自立自主」,還想要找個人「靠」——人靠不住,就以為‥「鬼神、上帝、佛菩薩」,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可以「靠得住」,結果是‥使自己變得懦弱無能、自卑自怯,而為人左右、為人掌控。
  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
  阿文有偈道‥
「別想靠師父,師父靠不住!師父靠得住,修行哪有苦?」
 
  《雜阿含經.一二一二經》(佛光版‥一一九六經,第一九七五頁)‥
  佛告舍利弗‥
「我於此五百比丘,亦不見有『見聞疑、身口心』,可嫌責事,所以者何?
 此五百比丘,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已捨重擔,斷諸有結;
 正智,心善解脫——除一比丘,謂尊者〈阿難〉。
 我記說彼,於現法中,得無知證!
 是故‥諸五百比丘,我不見其,有『身口心、見聞疑罪』,可嫌責者。」

 
  世尊住世時,隨身眾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皆是「阿羅漢」,唯獨〈阿難〉,是個「凡夫僧」。
  阿難曾「痛哭流涕」的說‥「我以為‥我是世尊的堂弟,又是世尊的侍者,世尊當令我,速得成就……」
  阿難一直要到世尊在「拘尸那城.娑羅林」間入滅後,才證得阿羅漢——
  世尊入滅後,〈迦葉〉尊者,將欲招集五百阿羅漢,於「王舍城.剎帝山窟」,結集法藏,猶少一人。
  有比丘說‥「尊者阿難,是佛侍者,親受法教,多聞第一,宜應喚來!」
  迦葉尊者道‥「不可!阿難若在我們『阿羅漢』群中,猶如『疥癬蟲』、猶如群獅中的『野干』,他會自慚形穢,不堪任結集法藏。」
  阿難此時,正在料理,一切供養佛舍利之事,也想到「王舍城」去,共襄結集法藏之盛事。夜宿途中聚落——
  有天人,來語阿難道‥「迦葉尊者,說你是疥癬蟲、群獅中的野干!」
  阿難心想‥〔世尊已入滅,我今正要去依附,為什麼輕賤我呢? 我是疥癬蟲、我是野干嗎?〕阿難非常難過,自責學佛,無有成就,不盡有漏,才招致厭嫌、輕賤,於是‥打定主意‥〔我當精進不懈,盡諸有漏,速證阿羅漢果!〕
  阿難連日,忙著世尊入滅後的種種事宜,身心疲苦,不堪久坐用功,很想躺下來睡覺,心中猶牢牢惦說著——
  世尊所記‥「阿難!你於現法中,不放逸住,得證阿羅漢!」
  阿難於是‥不捨正念,傾著身子,要躺下來休息,就在頭部,碰觸到枕頭時,盡諸有漏,三明六通,德力自在,自證阿羅漢果。阿難於是以神通力,到「王舍城.剎帝山窟」。
  迦葉尊者說‥「我不自高,也不輕慢於你,故作是說,只為令你速盡有漏!」

                  (參見《摩詞僧祇律.卷三》。)
 
  世尊及眾多已成就「阿羅漢」的同學,豈不願‥阿難速得成就呢? 豈不希望‥能以「他力」(神通力),來協助阿難,令阿難速得成就呢?
  只是‥「他力」終究不過只是「善護念」、只是「祝福」、只是「迴向」、只是「協助」而已——「他力」,能夠指引、能夠帶領,卻無法「代替」啊!
(就像場上競賽的選手,其親朋好友,也只能在看台上,為其「加油打氣」——
 無人能代替,該選手也!)
  譬如‥司機能載運旅客,到達目的(他力),但是‥卻不能「代替」旅客,到達目的呀!旅客總得自己坐上車(自力),才能到達目的呀!
  譬如‥廚師能故作得一桌好菜,招待賓客(他力),但是‥卻不能「代替」賓客;賓客們,還是得自己去吃(自力),才能使肚子飽啊!
  這人生世間,有誰可以「靠」呢? 最後,也只有「靠自己」啦!
  誰要祈求佛菩薩,或是任何鬼神說‥「請讓我不用吃,肚子就會飽、就能飽吧!」 而此「祈求」,要能「應驗」的話,那阿文真要半夜趕去,拜祂為師了。
  不要再「傻下去」了吧!
當有如是「自覺」‥「佛菩薩是用來『學習』的,而不是用來『祈求』的!」
  阿文發現‥
「別人所說的,常是自己,早就懂了的道理——
 只是自己‥『還做不到、還沒做到』而已!
 是故‥但以勸人之語,來勸自己;但以教人之法,來教自己。」

  遇到問題,但能想想‥〔若是佛菩薩,會如何面對這個問題、看待這個問題、處理這個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呢?〕
  「反求諸己,好自為之——好,自為之」吧!
 
      *      *      *      *
 
  關於父母的事——
  父母有父母的業,子女有子女的業;父母的生死,父母要自己去負責、去承擔,若是父母「想不透、看不破、放不下、捨不得」,那也是父母的事——
父母要死,那也是父母的業;父母要死,就算是天皇老子,也不能「命令」他不准死、不要死啊!就算是佛菩薩,也替不得他死呀! 豈能說是子女的「業障」呢?
  何苦把別人的業,招攬在自己身上呢? 不濟於人,亦無益於己呀!
  若妳不能「自覺、自渡」,就遑論要「覺父母、渡父母」了——
更別說是要「覺人、渡人」了。
  若自己不好告訴父母,哪就請人轉告他們說‥「如果我告訴你們‥『你們的女兒出家了!』你們會怎樣?」
  呵呵!又能怎樣呢? 又能怎樣呢?
  父母要是病了,就送去醫院;要是死了,就扛去埋葬(火葬也可以)——
人生世間,生老病死,不過就是這麼一回事,遲早要面對、要處理的嘛!
為此憂悲惱苦,原是自己不能覺悟;只是在表現,自己的「喜貪戀著」而已——
這是自己的問題,而非別人的問題呀!
不要推到父母頭上去呀!不是父母害的啊!
  要是學佛,還學不會「看清生死、看淡生死」,那就遑論要「了脫生死」了!
  要是連別人的生死,都放不下、捨不得,那就遑論,要放下、捨得自己的生死了!
                  阿文
                   (86)1997.09.22.二 10:30:35
 
 ˙人生幾度逢中秋?又見明月落山頭!
  時光易過身易老,唯得心解方悠遊。
              ——潘文良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3.09.19.二 00:00:01
◎潘文良《魚雁千里共今緣》林惜_047。1997.09.22.二 10:30:35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598511
佈告於臉書。
※內存於:B8f05.htm
■標籤:#輪迴 #修行 #喜歡 #愛情 #出家 #考驗 #鼓勵 #賜福 #奉承 #祈福 #惜福 #祝福 #造福 #偶像 #應驗

台長: 阿文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6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林惜 |
此分類下一篇:◎林惜_048
此分類上一篇:◎林惜_04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