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1-03 00:00:56| 人氣1,5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菩薩_05_1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菩提品>小菩薩_05_1

   ◎第五章 三毒火

  「貪、瞋、痴」是罪惡的根源,為什麼叫貪、瞋、痴,是「三毒火」呢?
毒會害死人、火會燒毀一切,這「貪瞋痴」,就像是三把毒火一樣,在人們心中,危害著人們,使人們痛苦不堪、煩惱不已,故將其比喻作「三毒火」。
  現在,就來談談,這「三毒火」的可怕‥
貪‥貪是「貪欲」,凡是喜歡、羨慕、愛戀等,都是貪之屬。
瞋‥瞋是「瞋恨」,凡是討厭、生氣、抱怨等,都是瞋之屬。
痴‥痴是「痴迷」,凡是愚昧、無明、邪見等,都是痴之屬。

 

   ⊕一、貪欲

  所謂「貪欲」,世人將它分作四種‥佔有欲、繁華欲、享受欲、性愛欲
 ⊙一、佔有欲。就是想把外界的事物,佔為己有的欲望。
  當嬰孩睜開眼睛,會動會爬的時候,佔有欲就出現了——看到東西,就抓著不放,你要把東西到拿走,他就跟你「哇哇大哭」。
  小朋友!你家要是有那些,兩三歲的小弟弟、小妹妹,有時候,是不是覺得‥他們很「霸道」呢?
你的玩具,被他們拿走了,你要玩時,想把玩具拿回來,他就哭得唏哩嘩啦的。
媽媽就說叫你‥「他還小,把玩具讓他……」
吃糖果時,他自己的份吃光了,就跑來搶你的,不分給他,他就哭著去叫媽媽。
媽媽就叫道‥「他還小,把糖果讓他……」
像這些,也就是「佔有欲」,若不教他‥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什麼可以拿、什麼不可以拿……以後長大,他就會偷、會搶(順手牽羊)。
 
 ⊙二、繁華欲。就是不甘寂寞,希望熱鬧的欲望。
  在家庭方面,希望「兒孫滿堂」;在事業方面,希望「蓬勃發展」,這就是繁華欲;也就是希望‥「多多益善」,越多越好的意思。
  人一出生,孤孤單單的,來到這個世上,小時候,只要有父母親,就覺得很幸福;長大一點,就希望有兄弟姊妹;再大一點,就希望有很多朋友;再來,就想結婚,結了婚,就想有孩子,有了孩子,就想孫子……要是能得到,就很高興,要是不能如意,那就苦惱了。(看那些「千方百計」,求兒望女的夫妻;那些急著想抱孫子的公婆……總是苦惱萬分,不得安樂。)
大家有沒有聽過那些‥「拐小孩、賣小孩」的事呢?
這些,就是「繁華欲」,所演變出來的壞事。
 
 ⊙三、享受欲。就是討厭勞動、希望安逸的欲望。
  小孩子一出生,吃喝拉雜睡,都是父母準備好好的,日子過得很舒服——
肚子餓了,哭一哭,媽媽就會沖牛奶~送到嘴裡讓他吃;尿尿也不必上廁所,唏哩嘩啦!就放下去,媽媽就得來收拾;洗澡也不必自己動手,人家就會把他,洗得乾乾淨淨的;要睡覺還有催眠謠、故事可以聽……
  再舒服、再享受,也不過小嬰兒了,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好逸惡勞的習性,就此養成,等自己會走了,走一些路,他就「覺得」累,叫著要「抱抱」、要「背背」;明明自己已經會吃飯了,他還是叫著要「餵餵」……
父母要是一直幫著他,就會讓他養成「依賴性」,那以後長大,什麼都得靠自己,他就很難過了。
  小朋友!你們有時候,會懶得起床、懶得上學;媽媽叫你們幫忙做家事,你們就很不願意,這些,都是不應該的,這就是「好逸惡勞」的享受欲在作祟。
 
 ⊙四、性愛欲。就是男女之間,異性行為的欲望。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對男女之間的關係,感到好奇,而想要了解‥到底男生跟女生,有什麼不同呢? 媽媽的肚子,為什麼會大起來? 人是怎麼來的? 男生為什麼要娶女生? 公狗騎在母狗身上,牠們在做什麼? 什麼叫性愛? 什麼是色情? 什麼是強暴?…… 問得大人們,一個個像吃了黃連似的,難以啟齒、吱唔其詞,只好告訴孩子說‥「長大你就懂!」 偏偏長大,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於是‥就從一些影片、報章、雜誌,乃至色情書刊,去尋求答案,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往往就會,做出很多糊塗事來。
  (只盼各位「父母大人」,能夠「想開」,適時、適度地,給予以小朋友,正確的性知識、性觀念,否則‥將來,還不知要多出,幾匹野狼來呢!也不知要多出,幾隻可憐的羊呢!)
 
  以上,是一般人對於「貪欲」的解釋。
  而以佛法來說‥
貪欲,是貪著「五欲」的意思,五欲分作「五欲心」,和「五欲境」兩方面。
「五欲心」是指「財、色、名、食、睡」。
「五欲境」是指「色、聲、香、味、觸」五塵(「塵」是「塵境」的意思。)
「五欲境」,是指我們想追求、想得到的五種事物(境界),而貪求這五種事物的心,就叫「五欲心」。
  現在,就來詳細地解說。
 
 ⊙一、財欲。財是「錢財、寶物」等,人們認為有「價傎」的物質,像衣服、田園、珠寶、手飾等等,都叫作「財」。 比方說‥大家都希望「賺大錢」,這就是「財欲」。 「賺錢」並不是錯,可是一起「貪心」,就會造作種種壞事來——
以不正當的方法,去牟取財物。
  像古時候,有些人就成群結黨的,「上梁山——當強盜」,人家要過山嘛! 他們就跑出來,圍著人家,叫道‥「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從此路過‥留下買路財。」 久久沒人過山,他們就浩浩蕩蕩的,殺到村莊裡,去打家劫舍——
  在山上,有「綠林好漢」,而在江上呢!有「賊船」,誰要上了賊船,包準被扒光衣服,丟進水裡去餵魚;而在海上,就有「江洋大盜」,打劫商船,然後,把所得的金銀財寶,都藏到「金銀島」上去,自己用也用沒多少,最後統統留給後人去「尋寶」。
  還有些「獨行俠」,專門「偷雞摸狗」,當「樑上君子」,要被發現,就拿著刀子,抵住人家咽喉,問人家‥「要錢、要命、要老婆?」
  自古以來,就有「賭博」,現在還搞出什麼「大家樂、六合樂」,弄得很多人傾家蕩產、全家自殺身亡、賣妻賣子女的;而目前最恐怖的,就是「綁架勒索」,拿了錢,還把「票」給「撕」了…… 之所以會有這些偷竊、搶劫、詐騙、綁架、勒索、賭博……說來說去,都是為了「錢」——都是「貪財欲」,所引發出來的壞事。
  孔子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如果是不擇手段,取之「無道」(不依正道求取錢財)的話,那就是「壞事」了。
  世人總被「財寶」給害苦了,有的人,拚命的賺錢,辛苦了一輩子,卻留下一筆財產,給子孫去爭奪,吵得兄弟訴訟、自室操戈,值得嗎?
  有些小姐,就是「愛漂亮」,衣服一大堆(出門時,卻叫沒衣服穿),耳環、手環、項鏈、戒止(俗作「戒指」)……戴了大堆,也不嫌麻煩,打扮得不知道‥該說她是「人」漂亮,還是「東西」漂亮——結果‥出門去,就被人給搶了。
 
  先哲語謂‥
「大廈千間,夜臥八尺;良田萬頃,死擁一丘。
 黃金萬兩帶不去,死時兩手還是空。」

  其實‥錢財是「身外之物」,是給人「用」的,如果過於貪著,就是所謂的「錢鬼、財奴」了,現在呢!講個故事給大家聽‥
  從前,有個員外,把所賺的錢,都買了金子,熔成「金塊」,藏在地窟裡,捨不得花用。
  員外的兒子,是個浪蕩少年,有天,發現了父親的秘密,便去偷金塊出來用,因為怕被父親知道,於是‥每偷一塊,便把一塊磚頭,漆成金色去換——
如是積年累月,日子一久,「金塊」,全都變成「金磚」(金色的磚塊)了。
  有天,員外發現了‥〔怎麼金塊會變成「金色的磚塊」呢?〕於是‥愁得都病了,竟然一病不起。
  大家問他為什麼煩惱,他也不說,直到臨死時,才說了出來。
  員外的兒子聽了,竟然笑道‥「父親啊!你把『金塊』藏在地窟裡,又不去用它,那跟一堆『金磚』(金色的磚瑰),擺在那裡,又有什麼兩樣呢? 竟然為它愁得連命都要沒了,真是太笨了!也真是太不值得了啊!」
  員外一聽,這才「恍然大悟」,奈何無常(死期)已到,只得「含笑歸天」了。
(註‥此由民間故事改作。)
  員外有他兒子「點破」,還能「笑」著走,世人貪於財欲,何時能醒?
恐怕要死了,都還想不開呢!
連要死了,還得「交代」‥「給我用一副最好的棺材啊!」
 
 ⊙二、色欲。色有「顯色、形色、情色(男女色)」,三種分別。
  甲、「顯色」。是指物質表面,所顯現的顏色。
  比如說‥「烏溜溜」的秀髮、「綠絨絨」的草地、「蒼藍藍」的天空、桃花「紅」、李花「白」等等,這「黃、青、黑、白、赤」等顏色,就叫顯色。
  小朋友到公園去,看到一朵紅花,就說‥「嗯!這朵花紅好漂亮,很好!我喜歡!我要這朵花……」於是——哈殺!一下,伸手就拔。
  管理員看到了,就來罵人了‥「你沒看到『公園裡,禁止攀折花木』的告示牌嗎?」
  這就是因為「顯色」,所造作的「壞事」。
  乙、「形色」。是指物質的形狀、樣式、體態。
  比如說‥「圓」的球、「方」的桌子、「大」的石頭、「小」的螞蟻、「奇形怪狀」的樹木、「長長」的路、「高高」的樓房等等,這種「長寬、高矮、大小、圓扁、方廣」等,以及「固體、液體、氣體」等,都叫形色。
  小朋友去逛「假日花園」,看到奇石舖上,有個石頭的形狀很特別,樣子好像是隻猴子,心想‥〔這顆小石頭的形狀,還真像是隻可愛的猴子呢! 很好!我喜歡!〕於是‥就拿起來玩一玩,趁人家沒注意,錢也沒給,拿著就跑,人家發現了,就追著喊‥「抓賊啊……」 這就是因為「形色」,所造作的「壞事」。
  丙、「情色」。或稱「男女色」,就是指男女之間的「性愛欲」。
  人會對異性產生好奇、產生興趣,都是源於「情色欲」的作用,這本是很自然的事,唯有大人們,給予明確的認知,否則‥小朋友隨著年歲的增長,從各方面所得來「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知識,或者是錯誤的觀念,便容易引發邪思,而對情色,生起貪愛——像那些色狼、強姦犯,喜歡尋花問柳的人,都是因此而起的。
 
  對於「顯色、形色、情色」,這三種色,所起的欲望,都叫作「色欲」,一起貪念,就會造作壞事。
  人類(眾生),之所以會有「生死惱苦」,「情色」便是其之根本;而「顯色」與「形色」,便是引發「情色」的「助緣」。
  比方說‥男孩子看到女孩子,長得白白嫩嫩的、曲線玲瓏,就很喜歡;女孩子看到男孩子,長得很帥、健康強壯,就很喜歡——這就是喜歡上,對方的「顯色」與「形色」,彼此交往久了,就會因「顯色」與「形色」,而引發「情色」,一起貪欲,就會造下惡果,若沒結婚,就會有墮胎的壞事,或有未婚媽媽;或許,孤兒院裡,又會多了一個孤兒;公廁裡,又會多一個剛出生的嬰兒……
  人一有「生」,就得面對一大堆苦惱;面對老、病、死,憂悲惱苦……
若能「不生、無生」,那就什麼問題也沒有了。
所以說‥「情色,是生死惱苦的根本。」
 
 ⊙三、名欲。名是「名字、名聲、名譽、名利」等意思。
  阿文將此「名欲」,分作「內名欲」,和「外名欲」兩種——
  甲、「內名欲」。是指貪著於自身的名譽,乃至於與自身,有關的團體名譽等。
  比如說‥小朋友,考試想要「一百分」、賽跑想要得冠軍、下棋想要贏、拔河比賽想要第一名…… 希望有好的名聲、得到人家的讚賞,這都是屬於「內名欲」,一起貪心,就會想方設法,不擇手段——考試要偷作弊、比賽要耍詐(像「奧運會的「選手,使用禁藥等等,不正當的手段)、下棋就愛賴皮;為了要贏,還設計害人家,這都是貪於名欲,所做出來的壞事。
  乙、「外名欲」。是指貪著於身外的一切「名字、名字相」。
  比方說‥小朋友們都喜歡漂亮的、名牌的衣服,到底是喜歡「衣服」這個「名字」,還是喜歡「衣服」這樣「東西」呢? 很多人都有「偶像」,比方說‥「我的偶像是〈李碧華〉……」 那麼,到底是喜歡〈李碧華〉這個「名字」,還是喜歡〈李碧華〉這個「人」呢?
  這麼說,大家也許會聽不懂,那就這麼問大家好了‥「喜不喜歡〈孫悟空〉呢?」 「喜歡……」 喜歡? 喜歡什麼?
  〈孫悟空〉又不真的,他只不過是〈吳承恩〉筆下的一個「小說人物」罷了!
  大家就「糊里糊塗」的「喜歡」,喜歡什麼? 像有些人,就認為真的有〈孫悟空〉,〈孫悟空〉有七十二變,很厲害,就把他拜得成了真的神一樣;還有人,把〈豬八戒〉都給拜成了神呢!
  還有那個〈哪吒太子〉,只不過是《封神榜》裡的人物,現在也被拜成神了。
  那些玩「大家樂」的「樂迷」,就天天追著〈孫悟空、豬八戒、哪吒太子〉等「求明牌」,你說‥是不是很好笑呢?
  大家又都喜歡〈白雪公主〉、又喜歡〈唐老鴨、米老鼠〉等等,這些「童話故事、卡通裡的人物」,竟然每年,都還替「他們」過生日呢!
  這都是因為貪著於「外名欲」,所引起的。
  其實‥我們這個世間,一切「名字、名字相」(依「名字」所造出來的「相」,就叫作「名字相」,如〈孫悟空、白雪公主、唐老鴨、米老鼠〉的樣子,都叫名字相),都是「假的」,大家要認清這一點,才不會受其所惑,徒生苦惱。
  比方說‥人家罵髒話‥「X恁娘!」
  你要知道,那只不過是‥「空有名字」,又非實際,那你就不生氣;若是會生氣,那你就是‥「笨得像豬一樣!」 如果你還會生氣,那就是……「白痴」了。(因為「笨得像豬」,也是「空有名字」啊!而「白痴」也是啊!)
  俗話說‥「虎死留皮、人死留名。」
  〈曹操〉還說‥「不能流芳萬世,且要遣臭萬年。」
  可見人們(眾生),是多麼貪著於「名欲」,才會引發出種種苦惱、造作出種種壞事來。
  先哲謂‥「求名當求萬世名、計利當計天下利。」
  若是貪著自身一時之「名利」,那就會‥苦惱不已!
 
 ⊙四、食欲。食是指「飲食、食物」,喜好「美食」,就是食欲。
  人(眾生)一出生,從生到死,就是離不開吃,說起這個「吃」呢!實在很厲害,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土裡鑽的、水裡游的」,人們全都會把「牠們」,抓來「殺」來吃,無一能逃得過人類的嘴巴。
  吃東西,原是為了要讓肚子飽——吸收營養~滋長身體。 不過現代人,吃東西,不是為了「肚子」,而是為了「嘴巴」,怎麼說呢?
  阿文發現‥古人創造這個「吃」字,實在很有意思! 「吃」是由「口」和「乞」,合成的,也就是說‥「嘴巴」在討東西(食物)叫「吃」——
不僅是肚子餓了,嘴巴要吃東西,就是肚子不餓,嘴巴也要吃東西。
  小朋友!你們會不會邊寫功課、邊吃東西呢? 看電視也要吃東西、談天也要吃東西、無聊也要吃東西、走路也要吃東西,就連上課,也要偷吃東西……
連說話沒兩句,也要扯到「吃」(食物)——
如果是這樣,包準有人罵你‥「愛吃鬼!貪吃鬼!」 這就是「貪食欲」。
  再者‥有的人會偏食、挑食,不喜歡吃的,一口都不吃;喜歡吃的,就吃得一口都不剩,這也是「貪食欲」。
  阿文小時候,家裡也不怎麼好過,也沒有什麼零用錢,看到人家吃「巧克力」,還真的會想吃,想得流口水呢! 眼巴巴的瞪著人家吃,怎麼都不會不好意思呢? 有次,去吃喜酒,難得嘛!吃得一個肚子,像懷胎五個月似的媽媽,脹得實在難過得要命,回家就拉肚子,痛得三天,都不敢再吃東西——真是「得不償失」啊! 呵呵!真是被「貪食欲」,給害慘了。
  貪食欲,會引發什麼「壞事」呢? 不只是「肚子痛、拉肚子」而已!
你們看那些,拚命想「減肥」的人。會引起肥胖的最大原因,就是「貪吃」;
再看那些‥中風、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無一不是「貪圖口欲」所引起的,所謂「病從口入」,就是因為「貪食欲」的關係。
  還有「飲酒」,也是屬於食欲,貪於飲酒,所造成的「壞事」,更是不勝枚舉;「酒令智昏、酒會亂性」,喝了迷迷糊糊的,花錢又傷身害命,有一天,連自己怎麼死的,都會不知道。
  前年,「台北.圓山」的高架橋上,有車子衝破路柵,掉進河裡,一車子的人,全都死了;無獨有偶,還發生了三、四次,究其原因,雖跟「路況」有關,但出事的人,都是喝了酒的。
  你們看——多可怕? 這不是「害人又害己」嗎?
  又有喝酒鬧事的、又有喝酒殺人的、又有喝酒凍死街頭的……
  酒之為害——不喝都沒事,只因「貪食欲」,叫人喝都不會看「人事時地物」的;叫人喝得都「不知節制」;有酒不喝,肚子(應該說「嘴巴」才是)裡的「酒蟲」,就會抗議呢!
  咱們「中國.唐朝」,那個〈詩仙‥李白〉,一生嗜酒,三杯「黃湯(酒)」下肚,就會吟詩作對的,很厲害,可惜,最後喝醉了酒,想到水裡去摘月亮,結果就淹死了,看來,還得給他封個〈酒仙〉的「雅號」呢!  (阿文在想‥
〔李白大概是以為一池子都是酒,於是就想跳下去,喝個痛快吧!〕)
  〈告子〉說‥「食色性也!」
  (阿文覺得‥「食色非『性』也」,而是‥「食色『欲』也!」
  雖然‥「民以食為天」,可是‥吃掉一條高速公路,只要一年(現在大概只需半年就夠了),真是太可怕了;再者,貪圖口腹之欲,殺害眾生之命,於心何忍? 而且,叫自己的肚子,當動物的「墳場」,於己何益呢?
 
 ⊙五、睡欲。「睡欲」也叫「睡眠欲」。
  「睡眠」是人類(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性,大家是否可以想像‥
有一天,大家都不睡覺(不能睡覺),那這個世界,會怎樣呢?
  為什麼會睡覺呢?
  佛書上說‥「意識惛熟叫『睡』、五識暗瞑不動叫『眠』。」
  精神迷糊不明叫惛、沉迷不醒叫「惛熟」;「五識」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黑暗無光叫「暗瞑」,「暗瞑不動」是說‥五識處於黑暗之中,難以作用。睡覺時,眼睛不見光亮及其它東西、耳朵不聞音聲、鼻子不嗅香臭、舌頭不辨甜苦、身體被碰也少有感覺,這就是「五識暗瞑不動」。
  (註‥「五識」在入睡後,作用就非常迷糊、昏沉遲鈍,因「注意力」不能集中;睡中耳聞擣衣聲,或認作有人在打鼓;蚊子在叫,還以為有人在吹笛;被蚊子叮了,還以為被護士打針呢! 睡後獨剩「第六意識」,不受「時空」限制,於是‥紛飛繚擾,攬前塵(過去的一切「見、聞、嗅、食、觸、思」等),而加以「編輯」,故會「作夢」。)
  「睡眠」,是使心「暗昧」的精神作用,為「心王」所有等別的作用之一(這點,有機會再說)——是一種「煩惱」。
  大家會不會覺得‥「睡覺」也很累呢?
  「開玩笑!睡覺怎麼會累!?」
  要是不相信,有時間的話,你就睡它個一整天看看,包準你越睡越沒精神、越睡越累。
  「睡覺」,是最「浪費時間」的了。
  阿文以前,最喜歡黑夜、最喜歡睡覺,因為醒來,就得看到這個‥充滿罪惡、充滿苦惱的世間……
  阿文還曾希望‥太陽永遠不會昇起,或是阿文能「長眠於世」;要是能練得「睡功」,那是最好的——小睡三天、中睡三月、大睡三年……
  如果這些,都無法達到,那阿文希望‥全天下的壞蛋,統統「長眠於世」——
「睡了,多好!狐狸不再狡猾、獅子不再兇猛……
 小偷不再偷雞摸狗、壞人不再非為歹作——睡了,多好?」

  要是全天下的人(眾生),都「一睡不起」,那就「太平」啦!
(你們看——多瘋狂的想法!?
 後來,阿文幸遇佛教,這才發現‥
 要叫「天下太平」,不必希望眾生都「一睡不醒」,
 而是要教眾生,都能「信佛、學佛」,
 只要眾生都能信佛、學佛,那天下就太平啦!)
  現在,阿文發現‥自己一天二十四小時,實在是不夠用;現在的阿文,每天睡不到五個小時。(人家〈拿破崙〉一天只睡四個小時;〈愛迪生〉為了研究,忙得得睡覺都會忘記;有的高僧,連躺到床上都沒有——阿文睡五個小時,太多啦!)
  先哲有偈曰‥「死後可以長眠,生前何須貪睡?」
  人生,所有的事,都是需要「時間」來完成的,而人的一天(一生),有「三分之一」都是睡覺,所以‥有很多事,一生都做不好(做不成);大家是否相信‥「人可以不用睡覺」呢? 其實‥人真的是可以不用睡覺的,只是‥「睡眠」這個習性,是生生世世所染成的,要改,那就像是「大海撈針」一樣的難。
  所以‥若是為了「休息」而睡,調理身心,並不是什麼錯,如果是因為「偷懶」而睡,那就是「惡」了。
  有很多人,很奇怪,晚上嘛!叫他「上床」,他偏偏不肯上床睡覺;早上嘛!叫他「起床」,他卻偏偏不肯起床……真是很奇怪嘔!
  小朋友!你們會不會賴床啊? 會不會貪睡呀? 早上鬧鐘響了半個鐘頭,還是沒被吵醒;媽媽叫了十幾次,還是不願起床……等到媽媽下了第十三道「聖旨」,這才發現‥上學要遲到了,便匆匆忙忙的,早餐也沒吃,就趕著到學校去,上課沒精神,還要打瞌睡呢!老師講什麼,也不知道……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了個笑話‥
  地理老師,叫起正在打瞌睡的小華,問道‥「老師剛才在說‥世界上最大的瀑布,是什麼瀑布啊?」
  小華搔了搔腦袋,叫道‥「世界上最大的破布是……您家那塊大破布!」
  結果‥引得全班大笑不止。
  原來‥小華把「尼加拉瓜大瀑布」,聽成‥「您家那塊大破布」了。

 
  小朋友!上課打瞌睡,就會失去很多寶貴的知識,要是喜歡貪睡,當豬寶寶的話,就會耽誤很多事情。
  還有,你們看報紙上——不是常有些在睡夢之中,被大火燒死、被洪水給淹死、被地震房塌給壓死……被人給殺死等等的新聞嗎?
  「睡覺」,多危險啊!? 要不睡覺,雖然難以做到,但是‥至少也別「貪睡」嘛!
  〈孔子〉的學生〈宰予〉,就是喜歡睡覺,晚上睡覺不夠,白天睡來湊,所以,被〈孔子〉罵‥「朽木不可雕也!」 如果‥小朋友不想成「大器」,願意當「朽木」的話,那也只有當「柴燒」的份了。
  古德有首偈道‥
「人生七十古來稀,先除少年後除老,中間所餘無多時,又有一半睡著了。」
  「睡覺」,真是浪費時間啊!
  阿文說到這裡,忽有靈心,但作一偈道‥
「少睡是高齡、惜時自長壽。」
  看看世人,總是費盡心機求長壽,卻不知「惜時」,又愛「貪睡」,若能一日當作兩日用,那麼‥活到五十歲,不也就等於‥活了一百歲了嗎?
(偈〔ㄐㄧˋ〕‥佛家的頌詞,好比中國的「道理詩」。)
 
      *      *      *      *
 
  好容易地,把「五欲心」,給解釋完了,相信大家聽得(看得)都想「睡覺」了,本想多穿插一些笑話、故事,引發大家的興趣,奈何還是著重於「理」的解釋。
  佛法是非常奧妙、非常實用的,也是最正確、最透徹、最圓滿的,除非‥大家不想保護自己,免於壞人的危害;不想解決,自己的苦惱,否則‥就一定要常親近佛法……(聽了這話,也許會覺得阿文很「主觀」,什麼「否則」啊!「一定」的……就算是「主觀」好了,但是‥這「主觀」,是阿文的「經驗之談」,也是「肺腑之言」啊! 還是那句老話‥「不信的話,你把佛書拿來——試看看。」)
  要是認為佛法難懂,那是非常錯誤的觀念,只要大家多花一點心,就是沒有人解釋,自己也能漸漸地看懂的,(就是「不懂」,才要看啊!要是「懂」了,那就不必看了啊!)看久了,你就會發現——比算那些‥「三隻兔子加九隻雞,共有幾隻腳」的數學題目更簡單。
  大家如果想要變「聰明」的話,那就常親近「佛法」吧!
  因為‥佛法能增智慧!
 
  現在,我們再來談談「五欲境」,五欲的塵境是「色、聲、香、味、觸」。
此塵境,並不是欲,可是,能引發內心貪欲的意念,而污染我們的身心,使我們變壞~做出壞事來。 要將此「五欲境」,比喻成「惡魔」,也是可以,因為‥「五欲境」,人一著迷,就會落於苦惱中,難有出期。
 ⊙一、色境‥也就是「顯色、形色、情色」等等外境,可以包括身內、身外的一切物質——山河大地、花草樹石、日月星雲……都是「色境」;反正眼睛 所看得到的,統統是屬於色境。
色境本非是欲,卻能污染我們的清淨本體,若起貪著,就叫‥「著色塵欲境」。
  小朋友看漫書、打電動,看得入了迷、打得沒了魂,愛不釋手,這就是「著色塵欲境」。
  譬如‥戀愛中的男女,怎樣看對方都可愛、都漂亮,所謂‥「情眼裡盡西施、愛人眼前皆潘安。」即使是對方的「照片」,都可以看得三餐不必吃飯;就是「情書」,也會叫人看得三天睡不著覺——眼前盡是對方的「形影」,整天就痴痴呆呆的,還會莫名其妙的「傻笑」呢! 這就是「著色塵欲境」。
 
 ⊙二、聲境‥聲是指「聲音」——唱歌的聲音、樂器的聲音、鳥囀、獸吼、蟲鳴、落雨、流水、樹搖、風吹……的聲音,都是「聲境」;反正耳朵聽得到的,統統都是屬於聲境。
聲音本非是欲,欲能使聽的人,生起貪欲心,所以就叫‥「著聲塵欲境」。
  小朋友要是挨了罵,就惱得兩邊眉毛,都連在一起,變成「一眉道人」;要聽到人家的稱讚(奉承),就樂得屁股翹半天高、走路都飛起來了,這就叫作‥「著聲塵欲境」。
  譬如‥戀愛中的男女,聽到對方唱「情歌」,聽得心都飛到九霄雲外去了,三天三夜還找不到路回家;要是聽到電話鈴聲響了,就飛也似的「捷足先登、先下手為強」(怕被別人接到),一扯就 是‥一~二~三~四……不知道幾個小時,還沒完沒了呢!聽幾句「甜言蜜語」,就好像喝了三瓶高粱似的,如痴如醉、糊里糊塗的,走路撞到電線桿,還會傻傻地,笑著給電線桿說「對不起」呢! 這都是叫作‥「著聲塵欲境」。
 
 ⊙三、香境‥香是「香味」——花的香味、水果的香味、食物的香味、香水的香味、人體的香味……反正鼻子所能嗅到的,都是屬於香境。(香境本包括「香、臭、腥、羶」等,各種「氣味」,只是「臭、腥、羶」等味,為人所惡,故此不論,而以「香」為代表。)
香境本非是欲,卻能使人嗅了,生起貪欲心,所以就叫‥「著香塵欲境」。
  小朋友去郊遊,看到人家在「烤肉」,一家烤肉萬家香,聞得口水都流出來了;走到路上,看到人家在「爆米香」,聞得不禁掏出錢來買;要是聞到什麼蛋糕的氣味,還會像「卡通影片」播的一樣——屁股都飛起來了~隨著香氣「飛」過去呢!這就叫作‥「著香塵欲境」。
  戀愛中的男女(怎麼又扯到「戀愛中的男女」? 因為「戀愛中的男女」,最迷、最貪、最痴、最笨了),洗澡要用什麼「澎澎香浴乳」、洗頭要用什麼「烏溜溜洗髮精」……出門還要化一下粧、灑一點「巴黎香水」,頭髮還要用什麼「香香髮膠」,胸前還要別一串玉蘭花,男的也要噴什麼「古龍水」,還要嚼「青箭口香糖」,好讓口氣芬芳……兩個人在一起,簡直香氣沖天,連流「臭汗」,也會變成「香汗」,聞得令人心情盪漾——鼻子三天都不通(被「香氣」給堵住了),這就叫‥「著香塵欲境」。
 
 ⊙四、味境‥味是指「酸、甜、苦、辣、鹹、淡」等味道,反正是舌頭所能嘗得到,統統是屬於味境。
味境本非是欲,欲能使嘗的人,生起貪欲,就叫作‥「著味塵欲境」。
  小朋友最喜歡吃糖果了,因為‥糖果很甜、很好吃,有糖果就得把它吃完,才能罷口,牙齒都蛀光了,也照吃不誤;有什麼自己喜歡吃的,就拚了命的吃,現在有許多「小胖豬」,就是「著味塵欲境」的結果。
  像戀愛中的男女,所嘗受的「滋味」,那真是一道「酸、甜、苦、辣……」,味味皆全的「味全大餐」呢!吃醋的酸、說愛的甜、相思的苦、吵架的辣、難捨的鹹、冷戰的淡……叫人嘗得「心」都麻了;還有戀愛中的男女,最喜歡親親吻吻的了,味道大概不錯,所以叫人吻得「門牙」都掉了、吻得忘了一切……在公園裡呢!有些壞蛋,就是利用情侶們「打波」(親吻)的時候,把他們的「錢包」給摸走,或是跑過去,跟他們抽「戀愛稅」……這就是‥「著味塵欲境」。
  說到「糖果」,突然想起了個小笑話,趁這個機會,說給大家聽,讓大家「提提神」——
  阿文小時候呢!難得有糖果、餅乾好吃,有次,媽媽買了包糖果,阿文就吵著 要吃。
  媽媽叫道‥「不行!這是要拜拜用的,要拜完了才可以吃。」
  阿文叫道‥「不然,先給我『五顆』就好了嘛……」
  媽媽叫道‥「不行!等你吃過飯才能吃,不然,吃了糖果,就不想吃飯。」
  阿文叫道‥「我一定會吃飯的啦! 吃兩碗……給我『三顆』就好了嘛!」
  媽媽又叫道‥「不行!告訴你‥吃完糖果要刷牙,每次你都沒刷……」
  阿文叫道‥「這次一定刷的啦……給我『兩顆』就好了嘛!」
  媽媽還是叫道‥「不行!我怎麼知道你吃了,會不會去刷牙?」
  阿文聽了,叫道‥「不然,我先去刷牙——」叫著,就火速地,跑去刷牙……刷完牙回來,就叫道‥「我已經先把牙齒給刷好了……可以給我糖果給我了吧?」
  媽媽聽得差些昏倒呢!

  哈哈!好不好笑呢? 我們言歸正傳——
 
 ⊙五、觸境‥觸是指身體的感受——冷、熱、痛、癢、粗、細、滑、澀等觸覺,都是觸境;觸境是由於外來的「能力」(能源、力量),接觸身體;或是身體碰觸外物,而引發身體的感受——所能引發身體感受的,都就作「觸境」。
觸境本非是欲,卻能使人生起貪心,所以就叫‥「著觸塵欲境」。
  小朋友到海邊去玩,被太陽曬得頭都冒煙了,讓人都不想做「日光浴」,趕緊跳到海裡去游泳;清涼的海水,使得覺得舒暢無比。 在冬天的時候,早上要起床,就難過了,掀開棉被‥「哇……冷死了……」 趕緊再鑽進被窩裡,溫暖的被窩,叫人連學都不想上,這就叫作‥「著觸塵欲境」。
  戀愛中的男女……交往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很親密,起先,只敢碰一下對方的手,再來就是手牽手,然後,就是勾肩搭背、摟摟抱抱,最後,就如膠似漆的黏在一起——叫九牛二虎,外加四隻大象,一起來拖,恐怕都還拉不開呢!
說什麼‥「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枝。」
還說什麼‥「願生不同時,而死能同穴。」
阿文在想‥看那些「連體嬰」,十成都是在世時,發了如是誓願的男女,所造成的……真是可怕,這啊!就叫作‥「著觸塵欲境」。
  著於「五欲境」,所引發出來的壞事,想來,不必再多作解釋,大家也能體會得到。
  「五欲心」所追求的,就是「五欲境」的享受;而「五欲境」能引發「五欲心」,這兩者是相互配合、作用的。
  所以說‥五欲心是「內魔」、五欲境是「外魔」——「內魔勾結外魔」,危害我們的身心(身體和真心),人處於這種「內憂外患」的世間,無怪乎要苦惱萬分了。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2.11.03.四 00:00:56
◎潘文良《小菩薩 第五章 三毒火》之一。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273931
※FB佈:佈告於臉書。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2.11.04.五 00:00:27
◎潘文良《小菩薩 第五章 三毒火》之二。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1274662
※FB佈:佈告於臉書。
■標籤:#貪欲 #瞋恨 #痴迷 #欲望 #佔有 #繁華 #享受 #性愛 #財欲 #色欲 #名欲 #食欲 #睡欲 #長眠 #惜時

台長: 阿文
人氣(1,51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小菩薩 |
此分類下一篇:◎小菩薩_05_2
此分類上一篇:◎小菩薩_0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