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7-01 00:05:46| 人氣7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佛心語 附錄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潘文良著作集>菩提品>學佛心語 附錄一
 

   ◎給教育部長的一封信

                     ⊕潘金輝

高文前輩尊鑒‥
  今年六月,適值鳳凰花,盡吐的日子,但我們「聯考生」,卻來不及喜極而泣,更來不及感謝恩師、溫懷故舊;驪歌依依,卻趕不及落淚……太多來不及辦的事,只因‥聯考燃眉,無由蹉跎分秒。
  匆匆忙忙、恍恍惚惚,三年的國中時日,早已不待。從未專心寫過的作業薄,依然素潔;卻有成丘成山的考卷,朱墨繽紛地,撒了滿房間;老師諄諄教諭,拋在時光的泓流。握在掌中的,只是教鞭烙下的滿手傷痕;刻在心版的,是一心的迷惘和憂懼……
  燦爛的年少,如果就要這麼徘徊在「分數」裡,那麼‥但願每個稚澀無憂的孩子,都不要長大!
  七月考季,火傘高張的日子,然而‥誰知我們的憂慮和憧憬? 卻要恨他熹微了。 「高中聯考、五專聯考」……不可數計的考——考誰的腦子好、考誰的體力強(好肩負起‥父母的期望、祖宗的榮耀)、考誰家境優渥(才能負擔三年,那筆龐大的補習費)、考誰最用功(每日聞雞起舞,甚而焚膏繼晷)——
也許聯考並沒有如此駭人,但不知‥那些自殺、跳樓的學生,何苦來哉?
鮮花、熱血似的生命,竟淹沒於‥聯考的恐懼之下……
 
  「死去一個學生,教育陋規的荼毒,就更加一層;
   發生一件道德淪喪的刑事案件,教育礎石的動搖,就更加彰顯。」

  古人提倡‥經世致用,首重教育,所以有「光武中興、明章之治、貞觀之治、開元之治、康雍乾盛世」……是教育得法,其所教所學,尤重有利於社會、人類,風世勵俗,所以‥世風淳樸、物富民豐。
  如今社會,暴案頻傳、人禍不止……實是教育失策,令人憂心。
  三年國中教育‥讀書三年,以應二日考試,考罷人茫茫‥有的瘋、有的狂;倫理道德拋在一旁,雞偷狗盜樣樣強……可悲至極——
「學以致用」,變成「學以應考」。
 
  「好的成果要變——精益求精;壞的現象要改——除陋佈新。」
  現在學制,附庸於聯考‥國中為了高中聯考;高中為了大學聯考……待文憑到了手,進了社會,不知如何是好——這是國家中流抵柱的棟樑啊?
  而為了應付聯考,於是‥教師補習,因應而生,蔚為風尚。雖然‥這可算是聯考制度下,「合情合理」的風氣,然而‥卻是一大醜陋的習氣——
為人師表,不能以身為教;捨清高,而入濁俗;去廉儉,而納貪靡……
而多數,皆不自覺(有覺亦感無奈),一味地,為學生補習‥在美術課上數學、在工藝課考理化、在音樂課教英文……甚至剝奪‥早自習、體育課、輔導課、童訓課、掃除、午休……利用於考試、上課;而晚上,還必須留校,補習至九點、十點,方得回家;乃至星期假日,仍要「風雨無阻」的到學校。
  還記得‥那夜間留校補習的日子,每當八、九點時,一批批‥迎接孩子回家的家長們,蜂湧而至‥開車接的開車、撐兩傘的撐傘;提書包、拿飯盒、掛水壺……一片親情洋溢的畫面……
  雖然‥家長、老師,似乎與學生,一同作息、一般苦累,然而‥龐大的補習收入,與望子成龍的心態,卻是相應不背的——但是,誰想過‥真正受害的,該是那些,一再不會替自己「計劃未來」的孩子;該是那些,一再不會教自己安排「自學時間」的學生!
  我惶恐著,我擔心‥將來,再也過不慣,「缺少老師安排」的學習生涯;我擔心‥要永遠活在「他人設計好的生活」之中。 於是‥三年級下學期,我退出了學校的補習,擺脫老師的複習計劃、考試編排,與一、二年級,一同作息,把自習的時間,從老師的手裡「奪回來」…… 雖然‥聯考當頭,我仍執著地,相信‥自己的計劃,一定可以打敗聯考。
(阿文道‥「其實當是‥『不被聯考打敗』才對。」)
  而聯考結束~放榜了!
  我考中了「台北工專.電機工程系」——證明了‥我所做的一切,沒有錯! (阿文道‥「還好!沒有錯……」)
  我多麼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要能夠對自己的前途負責,努力去追求;而老師,不過是‥在你迷惑的時候指引、在你懷疑的時候解釋——他們無由安排學生,因為‥那是一種「剝奪」,剝奪每一個孩子,發展「自我潛能」的機會——
若此,其目光之短、識見之淺,較井蛙而猶蠢、較豺狼而黠狠也!
  而父母,就應該體認‥拿自己兒女的前途當面子,是一件‥多麼幼稚、又多麼愚蠢的事——為了一張面皮,你就要你兒子,考上「建中」,那樣地,強迫他去補習,於是‥一個活活潑潑的孩子,變得愁容滿面、面目可憎,因為‥他無法計劃自己、安排自己。 如果‥父母給孩子的,是關心,而不是強迫;是支持,而不是打罵,那麼‥他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條路的。
 
  古之教育,為人師表,兩袖清風,清操厲雪,高莫若也!
  滿清末年,教學異變,附庸科舉。
  當時士人,夢作狀元,好高驚遠;一日戾天,則或有攫財、或有貪奢;更有做傷天害理、泯滅人性之諸惡,實四民中之大害。
  後有「庚子新政」,裁廢科舉,作育英才,方有新思潮復甦;而「武昌起義」,民主綻放,知識分子,功不可沒。

 
  古之史實,今之明鏡。
  目今聯考,弊端頻現,一如科舉‥素懷大志之人,無處施展,反以小人當道,彌天蓋日。
  今之師者,補習污財,短視近利,誤人子弟,寡廉鮮恥……
  此其受大苟取,貪得無饜,賤莫甚也!
  而今日學子,驕傲虛妄、好慕榮利,無寒門之力學不倦,亦無望族之不恥下問;無謙受博學之實,但求文憑一身……他日長成,得志,為一國一族之大患;失意,為一鄉一里之禍害。
  聯考不廢、師道不彰,一如‥不罷科舉,難有中華締造。
  滿清所以滅也,唯教育失措矣!
 
  教育乃如‥果之蒂、樹之根、塔之礎、水之源。
  而蒂壞果落、根衰樹枯、礎搖塔塌、源竭水斷。

  「台灣」之所以亂也,教育偏差矣!教育失敗——中華危亡!
 
  聯考既廢,十二年國教當行。
  行之鎖鑰,即改變學生心態——唯其積極,便難再有,沉迷‥電動玩具、色情漫畫、毒品之學生;更唯其積極,所以自知進取,使父母無庸憂心,更無需教師操勞補習……
  方其時,無論「學富五車」,或「一技在身」者,皆於社會,有所貢獻;使人皆能盡其才,國能衰敗歟?
  改變心態,首要改變教科書之編撰‥譬如‥歷史,如果只告訴學生,一個片段的史實,卻沒有啟示的作用,那不過是瓶「閉塞腦筋」的毒藥,讀了半天,也只不過是用來‥應付考試,於人生何益?於社會何助? 與其讀這種教科書,毋寧揀一本《儒林外史》,來洞析清末士人,追逐功名的醜態;挑一本《三國演義》,來明瞭〈諸葛孔明〉,做人處事的要道。
  教科書的內容,緊繫學生思考、意念的方向,一有偏差或不足,必難矯正回復——編撰教材,可不慎歟?
  教科書的編撰,既已朝著「啟迪思想」的方向去作——「心理的輔導與教學」,則當隨即相輔相行。
  蔣公說‥
「人生最珍重的是青年,青年最可貴的是信仰;
 信仰是你們思想的結晶,與意志的集中;
 信仰決定你們事業的成敗,和歷史的榮辱。」

  「三民主義」,是強大中國的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是追求真理、淨化心靈的信仰;而對自己將來的使命感,更是豐富生活的信仰。
  子曰‥「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
  蓋是‥缺乏信仰、缺乏使命之咎。
  看今日學子,沉迷電動、漫畫、毒品……玩物喪志;遊蕩街頭、打架鬧事……蹉跎年少,正是‥失去為自己將來策劃的能力、失去自我生命的使命感,所以‥任意非為,玩日愒歲——這實為教育失良、心理輔導不周所致。
  「心理教學」的目的,自是要人產生信仰——對自己未來的訴求,而付諸行動,與承擔責任的能力。 這種信仰,是可在良好教科書的啟迪,與心理教學的輔導,甚至‥在宗教信仰的追求中,使每個學生,正視未來,而努力實現的。
  雖然‥現今的國中教育裡,有所謂的「輔導課」,然而‥其教學時間既短(每週一堂)、教材不足,方法亦不見其效,實為所憾(所患)。
但期一日,能有所改變,青青子衿,將有福矣!
 
  「八十年度」的聯考結束了,「八十年度」的龍子、鳳女,高飛了?
  又一年的聯考將來,一群群的學弟、學妹,一樣接受那無情、無理的篩選;
又一顆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殷殷憂盼的父母心,一樣展現忡忡憂慮;
又一個個勞苦補習、悄悄收錢的老師,一樣替學生安排著……
  誰曾了解到‥那些街頭流氓,與台大學生,或許還曾是‥同窗好友呢!
同一個學校的畢業生,有的成為地痞流氓、酒國英雄、毒裡梟蟲……禍及十方;
有的做警察、當部長、立法委員……名振四海——
當你讚嘆某校升學率高時,請先看看‥那些危害社會的惡棍,哪一個,不是從學校,踏入黑社會的?
  〈杜甫〉,一個流亡詩人,曾經那麼雄懷大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是他一生未完成的夢。雖然,他生逢亂世,一生顛沛流離,然能口出此言、心思此事,實千古難得!
  而 前輩今日,居教育之要職,是天之有所托付——
振興教育之大任,「遲不得、辭不得」;
而杜甫之誓,更須刻於心版,期能再造淳淑美世,才是千古罕見、萬古流芳,
更是‥千萬學子的佳音啊!
 
  吾才駑鈍,潦潦作此,文白相雜,殊欠倫序,只因不願再見學弟、學妹們,一個個「讀死書、死讀書」,甚而「讀書死」,故不怕「貽笑大方」,而斗膽進言。
  文雖膚淺,心意猶存,唯望 前輩,能力求教學革新,嘉惠學子!
  謹此,敬祝‥
鈞安!
                晚生後輩
                  潘金輝 敬上
                    中華民國八十年八月二十三日
 
■註
  此為阿文之弟〈潘金輝〉,於八十年八月,給教育部長〈毛高文〉先生的信。
                修校:2006.02.02.四 17:37:26
                修校:2021.06.30.三 20:00:00
 
===========================================================
※舊文整修,首舖於「新聞台」。2021.07.01.四 00:05:46
◎學佛心語 附錄。潘金輝《給教育部長的一封信》
 https://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0668184
 FB布:https://www.facebook.com/avun.pan/posts/3810961779015383
 
■標籤:教育部長、尊鑒、聯考、社會、文憑、清高、廉儉、計劃未來、台北工專、電機、師表、心態、信仰、教學、革新

台長: 阿文
人氣(7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學佛心語 |
此分類下一篇:◎學佛心語 附錄二
此分類上一篇:◎學佛心語 十二、觀書感記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