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16 08:26:19| 人氣1,7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說再見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說再見

                   ○潘文良 撰

  網友菲菲,最近介紹了首,有饒舌風味的歌曲《So Long》,前文中,寫著‥
「悲傷、遺憾、愛或不愛、逝去的……再見!」
  阿文看這「再見」一詞,出現在「悲傷、遺憾」之後,不禁就搖頭輕笑道‥
「菲菲啊!這『悲傷、遺憾』……就『別再見』了吧!」
 
  除了「請、謝謝、對不起」之外,「再見」一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也是挺高的。
  人們很習慣地,在離別時,脫口而出的說聲‥「再見!」
  再見,是「期待再次見面」的意思——倘若不想再次見面,那最好就別說再見嘍!
  說再見,其實也會因為「人、事、時、地」的不同,而有些忌諱的,譬如‥
  罪犯服刑期滿,離開監獄時,就別說再見——坐牢,可不是好事呀!
  到醫院探病,離開時,最好也別說再見;病患離開醫院時,更別對醫生、護士,或者同房的病友說再見。
  殯葬儀式(告別式)後,親友之間,也別說再見——通常都是各自「悄悄的離開」。
  甚至是婚禮結束,新郎、新娘,在門口送客時,也別跟新郎、新娘說再見——
為什麼呢?希望他們就此白頭偕老,新郎別再娶、新娘別再嫁是也!
  大凡‥好事可以再見,壞事就別再見啦!
 
  不能說再見,那該說什麼呢?
  再見,也有許多同義詞,或者替代詞——
【拜拜】 音「ㄅㄞ ˙ㄅㄞ」。再見。為英語“bye-bye”的音譯。
   今人有用「掰掰」者,乃至在即時通、聊天室裡,用「88」替代。
【拜別】 告別。
  《三國演義.第二十七回》‥「廖化拜別,自引人伴投山谷中去了。」
  《紅樓夢.第三回〉‥「黛玉聽了,方灑淚拜別,隨了奶娘,及樂府中,
   幾個老婦人,登舟而去。」
【告別】 辭別。
  《儒林外史.第八回》‥「兩邊船上都要趕路,不可久遲,只得告別。」
【告辭】 告別。
  《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一時,只見迎春妝扮了,前來告辭過去。」
  《文明小史.第四十九回》‥「勞航芥稱謝了,一時無話可說,起身告辭。」
【辭別】 辭行、告別。
  《三國演義.第四回》‥「操藏刀,飲酒畢,即起身辭別眾官而去。」
  《紅樓夢.第十二回》‥「賈璉與林黛玉,辭別了眾人,帶了僕從,
   登舟往揚州去了。」
 
  若是壞事,或者不想再次「相會見面」的,則可以說‥
【別過】 告別、永別。 人謂‥「就此別過,後會無期!」
【永別】 永遠離別。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須臾,出來道‥『從此永別』,竟自去了。」
【訣別】 辭別、告別、永別。《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范冉傳》‥
  「今子遠適千里,會面無期,故輕行相候,以展訣別。」
  清。林覺民《與妻訣別書》‥「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書,與汝永別矣!」
【決別】 決定別離、永別。如‥虞歌決別。

 
  《與妻訣別書》,為清末民初的革命烈士林覺民,在廣州之役(一九一一年三月廿九日,又稱黃花崗之役,由黃興領導革命志士一百七十餘人,進攻兩廣總督府)的前三天,寫給其妻的訣別信。
  《與妻訣別書》,讀來令人感傷、悲痛不已。
  這「訣別」,雖有「永別」之意,但卻也有那麼絲希望,能「再見」的機會。
  而「決別」者,則是「決定別離」,永不相見了。
  相較之下,「霸王別姬、虞歌決別」之「別」,可謂「悲壯慘痛」也!
 
  徐志摩《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中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意境實在是美極了!走得真瀟灑。
  只是‥這「再別」一詞,還挺怪的呢!
  「再別」何意?是「再次別離」嗎?
  未再相逢,豈得再次別離?
 
                  2012.05.16.三 07:52:44 初稿
 
~~~~~~~~~~~~~~~~~~~~~~~~~~~~~~
■【註釋】
【虞歌決別】虞歌,指虞姬的歌聲。比喻英雄末路,悲壯淒涼。
  《西崑酬唱集.卷上.宋.劉筠.淚詩二首之二》‥
  「虞歌決別知己楚,燕酒初酣待報秦。」
【霸王別姬】 一、秦末項羽兵敗被困時,慷慨悲歌,與愛妾虞姬和愛馬,
  訣別的故事。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形容‥英雄豪傑,
  處於窮途末路,慷慨悲壯、不勝淒涼。
  亦作‥霸王悲歌、泣別虞姬、虞歌決別、虞姬永別。
    二、戲曲劇目。秦代故事戲。敘劉邦與項羽相約,以鴻溝為界,
  各自罷兵。韓信用計,使項羽進兵,又在十里山,布下十面埋伏,將項羽
  困於垓下。項羽在營中,聽見四面的漢軍,都唱著楚人的歌曲,以為楚軍
  都已降漢,乃與愛妾虞姬,飲酒作別。後虞姬自刎,項羽殺出重圍,至烏
  江時,因自覺無顏再見江東父老,乃自刎而死。
【林覺民】 人名。(西元1887~1911)字意洞,福建閩縣人,黃花崗烈士之一。
  留學日本,入同盟會,辛亥三二九廣州之役,攻入督署受傷,被捕就義,
  年僅二十五歲。事前三日,即作絕命書,《與妻訣別書》中,真情洋溢,
  感人肺腑。
【徐志摩】 人名。(西元1896~1931)原名章垿,以字行。浙江海寧縣人。
  曾留學英美,以新詩、語體散文著名,風格瑰麗。
  歷任北京、東吳、中國各大學教授,為北京晨報詩刊,及新月月刊主編。
  因飛機失事而遇難。著有《志摩的詩、自剖、巴黎鱗爪、翡冷翠的一夜》等。

  (以上註解,參見‥教育部國語辭典。)
 
~~~~~~~~~~~~~~~~~~~~~~~~~~~~~~
■【相關連結】
◇菲菲《So Long》。(2012.05.15.二 15:05:49)
 http://mypaper.pchome.com.tw/wendy0303/post/1322957499
◇維基百科>徐志摩再別康橋
◇清。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
■【延伸閱讀】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
  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
  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
「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
  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
  歌數闋,美人和之。
  項王泣數行下。
  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漢書.卷三十一》陳勝項籍列傳.項籍》‥
  羽壁垓下,軍少食盡。
  漢帥諸侯兵,圍之數重。
  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乃驚曰‥
「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起飲帳中。
  有美人姓虞氏,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
  乃悲歌慷慨,自為歌詩曰‥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歌數曲,美人和之。
  羽泣下數行。
  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台長: 阿文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1,742)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散文 |
此分類下一篇:◎藝術帶動社區
此分類上一篇:◎談阿土博雙修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