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08 09:16:47| 人氣2,2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開放思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開放思惟

                ⊕潘文良 撰

  網友小颱風,留言回應阿文所撰《以智為恃》一文時,附加了一句‥
「還有……下次可不可以,讓我睡在聖經裡,不是佛經裡?」
  阿文看了,不禁就笑了起來,然後,搖搖頭,呼了口長長的氣(不是「嘆了口氣的那種)。
  阿文還真得說聲‥「抱歉!」
  因為‥阿文信佛、學佛,閱讀佛經、聽聞佛法、研習佛學,於是‥所言所論、所寫所舉的,當然不免,都是以佛法為主——
《聖經》嘛!阿文過去,曾大略的看過一次;也很用心、仔細的,研讀了好幾章《舊約全書》,只是‥年久歲遠,實在也沒記得多少,若要舉《聖經》裡的例子、箴言、佳句,那可就沒能「手到拈來」啦!
 
  突然想到,佛家說的「八難」。
  八難者,又稱「八難處」,謂不得遇見佛、難以聽聞佛法的八個障難之處‥
一、地獄。報障深重,苦痛逼迫無盡,無有閑暇,可見聞佛法。
二、餓鬼。饑渴難耐,日日尋食覓水,想的都是吃喝,無有心思,可見聞佛法。
三、畜生。智慧不足,就算見聞佛法,也不知不識。
四、鬱單越。鬱單越,新作「北俱盧洲」。生於此處,果報殊勝,安穩快樂,
  無諸惱苦,壽命千歲,命無中夭,貪著享樂,不受教化,是故‥
  聖人不出其中,不得見佛聞法。
五、長壽天。色界、無色界,外道修行者,多生此處,長壽安穩,以
  為此即涅槃,故不思出離,而障於見聞佛法。
六、盲聾瘖啞。因根器有礙,而障於見聞佛法。
七、世智辯聰。雖為聰利,但耽習於外道經書,不信出世正法,深陷邪見,
  妄執深厚難回。
八、佛前佛後。二佛中間,無佛法之處,眾生不知出離之道,無求聖之心。
  《大乘義章.卷八》云‥
「三塗及盲聾瘖啞是苦障、長壽天及鬱單越是樂障、
 世智辯聰是惡增、佛前佛後是善微,故云為難。」

 
  唐朝女皇 武則天,有一偈曰‥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若人處於「八難」之中,或因苦障、或因樂障、或因惡增、或因善微,故不見聞佛法,即使見聞佛法,也不知、不思、不求、不屑『出離、解脫之道』,哪能感受到‥佛法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呢?
  外道(此指佛教以外之宗教)因其「教義、教規」等故,在其生長、居住、往來的環境中,常受「薰陶」,心中多少都會有「排他性」存在,每以自家經典為聖(勝),他家經典總不如,而不知、不願,乃至不屑閱讀他教經典,更別說是閱讀佛經、見聞佛法,自然更別說是「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了。
 
  阿文的么弟,有一黃姓同學,他家本是台灣一般宗教信仰,後來,信了基督教。
  黃同學的父親,善於書法。
  阿文有次,請黃父幫忙,寫些自己著作的書名,想說‥以後出書,可以用來當封面的書名用字。
  黃父寫好後,讓他兒子,帶到學校,給阿文的么弟,帶回家給阿文。
  黃父附了封信,前頭寫著‥
    匆忙提筆,未悉是否合乎尊意?
    前面三行,未便遵囑書寫,違命之處,尚希諒之!

  前面三行是‥「菩提品、學佛心語、小菩薩」等字。
  如何不寫呢?其不寫的理由,想是‥「我現在信基督教,不學佛啦……」
  阿文心想‥
〔這基督徒,實在是……寫這幾個字,就有「罣礙」?就會「中毒」嗎?
 不「學佛」也罷了,那「萻提、菩薩」,如何也不寫?
 不寫「菩提品、小菩薩」,那就寫「菩樹、提起、品德、小心、菩葉、拉薩」,
 總可以吧?那寫「不學佛心語」,總可以吧?
 或寫「佛學心語」好了;不「學佛」,研究「佛學」,總可以吧?〕
(反正‥阿文再「剪貼」一下,也就好了。
 要不然‥所有書名,都是他寫的,就差這麼幾個字,挺「美中不足」的。)
  這個基督徒的心胸、器度、認知、觀念,如何這般「狹礙」呢?
  後來想想,還是算了,沒再去找他。
  照其「思考邏輯」,推演可知‥
一、基督徒小姐,不用「蜜思佛陀」化粧品。(或作蜜絲、密斯。)
  若有基督徒女友,可得注意,別送「蜜思佛陀」化粧品,以免不被悅納。
二、基督徒家庭,不住「觀音鄉、彌陀鄉」。(觀音鄉在桃園、彌陀鄉在高雄。)
  若有基督徒女友,最好搬出「觀音鄉、彌陀鄉」,要不然,恐怕遲早會告吹。
三、基督徒,不住「美國.佛羅里達州」;基督徒子女,不讀「佛羅里達州大學。
  (拜託!那只是「翻譯用字」好嗎?沒那麼誇張吧!?)
 
  阿文後來,拿了些佛書,去送給黃爸爸,結果‥被退了回來。(由其子,帶到學校,給阿文的么弟帶回。)
  理由嘛!大概是‥
「我現在信基督教,看《聖經》就夠了,哪還有時間,看什麼佛書、佛經?」
 
  有好些基督徒的知見是‥
「佛陀是魔鬼的化身,佛即是魔,所以‥佛所說法,即是魔法。
 佛是魔、佛法是魔法,豈可親近、閱讀呢?」

  基於為人的禮貌,基督徒們,對外,當然是不會這麼直截了當的說啦!
  在網上,看到一篇基督徒的文章‥《看清佛教來源自魔鬼撒旦的本質》。
  觀其論述可知‥諸多基督徒,是抱持如此這般,「畫地自限」的胸襟,不免也就錯失‥解脫之道。
  有些基督教牧師、基督徒,也會閱讀佛經,甚至比一般佛教徒,更為深入、用功;但其「目的」,是為了「找碴、掠包」,批判佛教的是非(諸多論述、批判,很有見地,真要教佛教徒,好好反省、慚愧、懺悔一番);始終只是在研究「佛學」,再加上「慢心」作祟,不知、不肯、不屑「學佛」,故雖閱佛經多年,也未起淨信,而接受奉持,故不得法益、不覺法喜——所以‥至今「依然故我」,還是個基督徒。(見「基督徒的佛學研究」。)
  或問‥「佛學跟學佛,有何不同?」
  阿文答曰‥
「佛學跟學佛,有何不同?
 『佛學』是名詞,『學佛』是動詞呀!
 佛學,只是一堆佛教經典、書藉、論述、名相、知識;
 學佛,可是得『坐而思(靜坐思惟)、起而行(躬身行持)』的。
 要獲法益、要受法喜,光看是不夠的;
 佛家所謂‥『信、解、行、證;聞、思、修、成。』
.不信受、不了解、不奉行,哪能證果?
 就算能信受、能了解,若不奉行,也不證果呀!
.無見聞、無思惟、無修習,哪能成道?
 就算有見聞、有思惟,若無修習,也不成道呀!
.譬如‥看了一大堆食譜書、飲食節目,擁有豐富的飲食知識——
 若不照食譜,動手作菜,光看光想,不但沒得吃,不知其滋味,肚子也不會飽。
.譬如‥看遍世界地圖、地理雜誌、旅遊節目,擁有豐富的旅旅知識——
 若不起而行,實地去走走,光看光想,也僅是神遊其中,只好『過乾癮』了。」

 
      *      *      *      *
 
  話說回頭‥
  阿文是什麼書都看,能看就儘量看,當然也會看《聖經》,乃至是《古蘭經》;但無可諱言,通常也都是在「找碴、掠包」,準備「踢館、問難」之用。(不過‥也曾筆記了好多,聖經裡的佳句、箴言、故事就是了。  阿文早年讀書,總是勤作筆記,奈何‥一堆筆記簿和書,被那不識字的白蟻,給蛀得不像樣,只好忍痛,拿去「起火」——阿文平生,最痛恨白蟻。)
  說來,也當以「四依止」,去看待《聖經》‥合義理的,就撿起來用;不合義理的,就自動略過。
  不可「睜眼說瞎話」‥《聖經》裡,的確有很多‥利世益人的箴言、佳句、寓意深遠的故事、譬喻、道理。
  奈何‥偏偏《聖經》裡,還有一堆「不合情理、不合邏輯」的說法、教義——
除了基督徒相信(或不敢懷疑)之外,要教一般人,認同、接受,那真是很難。
  阿文早年,也曾很努力的,閱讀聖經,後來,沒選擇基督教,而選擇佛教,乃是因為‥對於基督教的說法、教義,滿心疑惑,連牧師也沒能為阿文解惑,沒能教阿文信服;而佛法,卻教阿文,看得「心悅臣服」。
  就以《看清佛教來源自魔鬼撒旦的本質》一文來說吧!由其論述可知‥
基督徒,是不用「眼睛明亮」、不用「分別善惡」的,也就是說‥不用「智慧」。
因為‥基督徒,只要「信」就好,只要乖乖聽話,信主就能上天堂、得永生。
 
  可以想像一下‥亞當、夏娃,夫妻二人,赤身露體,成天在伊甸園裡,跑來跑去、玩耍嬉戲,而並不羞恥的情景。
  為何不知、不覺羞恥?
一者‥二人有近視眼,所以看不清楚,眼前的事物。
   語謂‥「眼不見,心不思;眼不見,心不煩‥眼不見為淨。」
   所以‥二人赤身露體,也不覺得,有什麼好羞恥的。
二者‥二人智力不足,大概只有三、五歲孩童的智力,故尚不能分別善惡。
   孩童因尚缺乏智力,純真無邪,故赤身露體,跑來跑去、玩耍嬉戲,
   也不羞恥。
  (蓋智力不足,才不能分別善惡、是非、好壞,如‥幼童、智障者等。)
 
  《聖經.創世記.第三章》‥
  耶和華神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
  蛇對女人說‥「神豈是真說‥不許你們吃園中,所有樹上的果子嗎?」
  女人對蛇說‥「園中樹上的果子,我們可以吃,唯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神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
  蛇對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因為神知道‥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於是‥女人見那棵樹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悅人的眼目,且是可喜愛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來吃了,又給她丈夫。
  她丈夫,也吃了。
  他們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

 
  由此可知‥
這「善惡樹上的果子」,不但可以治癒近視眼,還可以增加智力,效果奇佳無比。
亞當、夏娃吃了,眼睛就明亮了,智力連跳三級,成為青少年的智力,所以‥
看到、知道自己是赤身露體,覺得羞恥,便拿無花果樹的葉子,為自己編作裙子。
 
  《看清佛教來源自魔鬼撒旦的本質》一文中說‥
    上帝說得很清楚了‥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人就會死亡,
    而不是因為‥不願意人眼睛明亮、能知善惡。
    因為‥人就是人,人不是神。

  這話不合情理、不合邏輯。何以故?
  上帝雖然只說‥
「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
 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因此,俗稱「分別善惡樹的果子」為「禁果」。)
  「眼睛明亮」,即能「看清事物(事理)、分別善惡」,此為識的認知作用;能進而決斷、選擇,便是智慧。
  於此,不妨略言‥能明事理、能分別善惡,就是智慧。
  上帝告誡亞當說‥「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吃了必死。」
  上帝雖非說‥「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吃了就會眼睛明亮、知道善惡——但也因此,你就會死。」
  什麼叫作「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呢?
  因名而知其義,就是‥吃了就會分別善惡(有智慧)的果子嘛!
  (上帝用「吃了會死」,來警告亞當,總比告訴亞當說‥「吃了會眼睛明亮、有智慧,但會死。」來得更有嚇阻作用吧?若也告知亞當‥「吃了眼睛會明亮、會有智慧」,恐怕不必等蛇來誘惑夏娃,二人早就拔下來吃了哩!)
  上帝不願‥人吃其果而死,其目的,豈非也是‥不願人「眼睛明亮、分別善惡」呢?
  「因為‥人就是人,人不是神」,上帝既然「不希望‥人變成神」,又豈希望‥人的眼睛明亮、能知善惡,而跟神一樣呢?
  上帝不僅不希望‥人的「眼睛明亮、能知善惡‥有智慧」,還更擔心‥人會永遠活著呢!
  《聖經.創世記.第三章.第二十二節》‥
  耶和華神說‥「那人已經與我們相似,能知道善惡;現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樹的果子吃,就永遠活著。」
  耶和華神,便打發他,出伊甸園去,耕種他所自出之土。
於是‥把他趕出去了;又在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
 (創:3:22~24)
 
  人,豈不能變成神呢?
  要是上帝耶和華,晚點出現的話——
  亞當、夏娃,吃了分別善惡樹上果子,擁有了智慧,雖然因而有了死亡,
但只要再吃了生命樹上的果子,也就會變成神‥不但有智慧,又能永遠活著。
  神的想法是‥智慧與永生,不可兼予‥
人想永生,就不能有智慧;人想有智慧,就必定要有死——
若有智慧,又能永生,就跟神一樣——那神就不能「獨尊、獨大、獨權」啦!
  譬如‥人創造機器人,賦予機器人,「人工智能」——
只怕哪天,機器人進化到,擁有更勝人類的智能,還有思想與情感,結果‥
不再願意聽命於人類,於是大興革命,抵抗人類對機器人的「奴役」;
乃至哪天,不願再受人類「控制」,起而殲滅人類,統治地球——
哪人類可就是‥「自造麻煩、自找罪受、自討苦吃、自掘墳墓」啦!
  人類之於上帝,正如機器人之於人類也!
決不可讓機器人,凌駕於人類之上。
是故‥上帝決不想讓人類,也變成神——上了天堂的人,依然是次於神的。
 
  阿文道‥
「夏娃之所以會受蛇的引誘,摘食禁果,根本是上帝早就『預定』好了的。」
  如何證明呢?阿文試問‥
一、上帝為何要創造宇宙萬物、為何要創造人類?
  創造宇宙萬物,也就罷了,又創造人類,結果‥搞得天下大亂,何苦來哉?
  上帝真的是‥吃飽太閑,沒事找事做呀!
  阿文看來,這是因為‥
  上帝只「一個神」,所以‥又寂寞、又無聊;一念心起,想看戲、演戲——
  於是也就‥自編、自導,乃至‥自己也軋上一角。
  於是‥造了宇宙這個舞台、造了萬物為配角。
  再造二個人‥一男一女為主角。
、上帝既然不願人,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吃了就會死,
  也不願人,吃生命樹上的果子——吃了就會永遠活著, (創:3:22)
  那幹嘛還要在伊旬園裡,種下「分別善惡樹、生命樹」呢?
  不種,不就沒事了嗎?

 ・譬如‥海檬果有毒,吃了恐會致死。
  若有小孩,因吃了庭院中的海檬果而死——
  其父母必會自責‥
  「早知道‥就不要在庭院中,種海檬果;早知道‥就把它給砍了。」
 ・種了不准人吃的果樹,再來告誡人‥「不可吃那果子,吃了必定死。」
  告誡,雖然也得告誡,只是‥
  告誡一個三、五歲的孩童‥不可這樣、不可那樣,又能有多少約束力?
 ・譬如‥在客廳的茶几上,放一把槍,然後,再告誡孩童‥
  「這是把真槍,你不可以碰,碰了,你就會死!」
  人有好奇心,越是不准碰的,就會越想碰呀!
  聰明保險的作法,當是把槍,收到孩子看不到、拿不到的地方,才是上策吧!
  (再說‥「死」對一個三、五歲的小孩來說,他能理解多少呢?)
 ・全知全能的上帝,沒事幹嘛在伊甸園裡,種什麼「分別善惡樹、生命樹」呢?
  顯然是為了舖張,故事後來的劇情發展嘛!
 (上帝無異是‥埋了個「地雷」,等著人去踩——真是可怕呀!)
三、上帝造一條「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的蛇,幹什麼呢?
  好讓蛇,去引誘夏娃,摘食「禁果」嗎?
  不造蛇,或不使蛇,那麼狡猾,不就沒事了嗎?
 ・可見‥全知全能的上帝,是為了劇情需要,所以‥才造了一條狡猾的蛇。
四、夏娃為何會受蛇的引誘,而摘食「禁果」呢?
  因為‥上帝在造人時,並未給人,有足夠的智力,能分別善惡——
  哪能了解‥蛇的技倆呢?(吃了禁果之後,才有足夠的智力,能分別善惡。)
  況且‥蛇並無說謊,只是其目的,在引誘夏娃,摘食禁果罷了。
  如何「期望」一個,只有三、五歲智力的孩童,不受怪叔叔的糖果之誘惑呢?
 (這「好奇心、狡猾」,乃至「罪惡」,豈非上帝造人時,所加入的成分?
  要不然,哪來的好奇心、狡猾,乃至罪惡?
  因為‥一切都是上帝所造,故知‥好奇心、狡猾,乃至罪惡,
  都是上帝造人、造蛇時,所加入的成分。
 ・若好奇心、狡猾,乃至罪惡,非由上帝所造,而是「無中生有」的話——
  那人、蛇,乃至宇宙萬物,也必能不經由上帝所造,而「無中生有」呀!
 ・上帝造人,使人有好奇心;造蛇,使蛇狡猾;
  乃至造人時,加入「罪惡」因子,如是‥人豈能不犯罪呢?
  犯罪,是必然的;不犯罪,那才不正常呢!
  譬如‥麵包有黴菌附著,豈有不發霉的呢?
  上帝添加罪惡因子於人,所為何哉?豈非就是叫人要犯罪?
  故意添加罪惡因子於人,再告誡人「不可犯罪」——真是「強人所難」啊!
  可知‥人類的罪惡,全是上帝,一手造成、一手安排的呀!
  上帝這麼做的目的何在? 答曰‥要不然,哪有「好戲」可看呢?)
 
  故知‥
上帝預定(安排)好了一切「情節」(造了個「陷阱」)‥
在伊甸園裡,種下分別善惡樹,還會長果子的——
再告誡人,不可吃那果子——引起人的注意。
人起初,還算聽話,因其它果子眾多,故一直沒去摘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來吃。
但上帝早就安排了,一條狡猾的蛇,去引誘夏娃,摘食禁果,也教亞當吃了。
上帝再跳出來,訓斥、處罰蛇與人一番——於是‥也就拉開人類史的序幕。
(至於‥劇情為何如此安排、發展呢? 答案是‥上帝祂爽呀!
 導演編劇,隨其高興,劇中角色,要哭要笑……要死要活,悉聽其便嘛!
 寫小說的,當知這種‥「得以操控全局、掌握生殺大權」之樂趣也!
 劇情如何,有時,是沒啥道理可言的,唯一的理由,就是‥「我爽呀!」)
 
  阿文道‥
「夏娃之所以會被蛇引誘,而摘食禁果,正是因為『缺乏智慧』,才會受騙——
 若有智慧,豈會不知蛇的目的,而輕易上當呢?
 夏娃若有智慧,不受蛇的引誘,而摘食禁果的話,那可就『沒下文』啦!
・《聖經.創世記.第三章.第六節》,就得改成‥
 女人說‥『我知道你是惡魔,你在誘惑我,摘食禁果,我是決不會上當的!』
 蛇的目的,無法得逞,只得悻悻然而去。
 於是‥亞當、夏娃,從此以後,在伊甸園裡,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全書完)
 然後‥以下的故事,就全都不會發生了。
・亞當、夏娃,夫妻二人,到現在(廿一世紀),還赤身露體,不知羞恥地,
 在伊園裡,跑來跑去,玩耍嬉戲,過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呢!
・沒了下文(劇本),那上帝,可就『沒戲看』,更『沒戲唱』啦!」

 
  找個牧師或基督徒——
  問道‥「上帝是宇宙中,唯一的真神嗎?」
  必答‥「是的!」
  復道‥「上帝真的是全知、全能、全權的嗎?」
  必答‥「是的!」
  又問‥「上帝真的創造宇宙萬物、創造人類呢?」
  必答‥「是的!」
  再問‥「上帝創造宇宙萬物、創造人類——那誰創造上帝?」
  必答‥「上帝創造,但不被創造——上帝乃自存永有。」(出03:14)
  繼問‥「上帝為何自存永有?」
  或答‥「這我就不知道啦!」
  續問‥「上帝為何要創造宇宙萬物、創造人類?」
  或答‥「這只有上帝才知道……」
  「上帝乃自存永有」,這種答案,是「耍賴」的答案——
想是只有基督徒,會願意相信、會願意滿足這樣的答案,而不再問「為什麼」。
  有道是‥
「不疑不悟、有疑有悟;少疑少悟、多疑多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
  可謂‥「懷疑,是啟發智慧的開始。」
  但基督教、回教等「一神教」,是不容許人懷疑的——只要人「乖乖聽話、乖乖信主」就好。
 
  阿文道‥
「若能開放思惟,可作如是觀想‥
・上帝耶和華,並非唯一的神——
 其實,還有無量無數,跟上帝一樣的神。
 上帝處於『神界』,也有其父母、兄弟姊妹、親友等等。
・試想‥一個人,身處一無他人的孤島上,會是多麼寂寞、無聊啊?
 這人於幼兒時,與父母乘船出遊,遇到海難,漂流孤島——
 被島上的猩猩給收養,而得以存活。
 這人獨自在孤島上長大,於是自稱‥「看來,我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吧!?」

 (當然‥他要自稱是「唯一的王、唯一的神」,亦無不可。)
 殊不知‥世界上,還有很多島嶼,島上有或少或多的人居住。
・上帝並非『全知、全能、全權』,不過是有『大知、大能、大權』罷啦!
 蓋從《舊約聖經》裡,觀看上帝耶和華的言行表現,與處事方式,
 實非一個『全知、全能、全權』的神,所應有的作為與態度。

(呵呵!或道‥正因為祂是全知、全能、全權,所以要怎麼做都行呀!
 就算做一大堆不合情理、不合邏輯的事,也是『爽就好』。
 你是人,人怎麼可以管神要怎麼做呢?)
・宇宙者,上下四方謂之宇,即空間也;古往今來謂之宙,即時間也!
 宇宙並非只有一個,其實有無量無數的宇宙。
 就算上帝,真的創造了,這個宇宙萬物及人類吧!
 必有『祂神』,也創造了,其它的宇宙萬物及人類。
・上帝之所以創造宇宙萬物及人類,
 乃是為了『作實驗、寫報告、交作業』;
 或者是『養寵物』,乃至只是在『辦家家酒』罷啦!
・譬如‥小學生的自然課作業,要養些昆蟲、小動物,像蠶、蝌蚪等,觀察記錄。
 上帝也只是神界裡的一個學生,為了作實驗、寫報告、交作業,
 於是‥創造了宇宙萬物及人類——上帝還在觀察、記錄著呢!
 (神們可是萬壽無疆的呀!
  故人類存在於地球,幾千萬年,對於神界而言,不過是幾時幾分幾秒罷啦!)
・而人們,喜歡養各種寵物——
 生活富裕的,其寵物,也跟著享福;生活貧困的,其寵物,也跟著受苦。
 上帝或因無聊,一時心起,想養寵物,於是也就創造了,這個宇宙萬物及人類。
 上帝因為有「大知、大能、大權」,
 故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及人類,頗具規模——但並非盡善、盡美。
 還有比這個上帝耶和華,更有知能權力者,創造更為殊勝的宇萬物及人類呢!
・上帝之『唯一真神』,也僅在於‥其所創造的宇宙萬物及人類中,方才能成立。
 譬如‥父親之於子女,是『唯一真父』,即使母親再婚,也叫繼父為爸爸;
 即使長大嫁娶,也叫大官(公公)為爸爸、叫岳父為爸爸——
 但一家中,子女之『真父』,永遠只有『唯一』的一個。
 然而,總不能說‥『除了我是唯一真父之外,其他都是假父!』
 蓋‥還有其他家庭、其他子女,有其他真父呀!」
 
  基督教的「預定論」,更是一種‥不合情理、不合邏輯、自相矛盾的論述。
  阿文道‥
「上帝全知、全能、全權,若一切,都是上帝,早就預定好的——
 那宇宙、萬物、人類的存在,只不過是循著,上帝的預定而進行、發展罷了。
 人生世間,萬事萬物,說來,也不過是上帝的『遊戲』。
・譬如‥戲中角色,男女老少、高矮胖瘦、智愚美醜、富貴貧賤、通順乖舛、
 健全殘障、壽夭生死、善惡好壞……全是循著,劇本情節的安排而演出。
・會信上帝的,也是上帝的預定;不信上帝的,也是上帝的預定。
 有人會懷疑上帝、反基督教、毀謗基督教……豈不也是上帝的預定?
 有人不信基督教,而信回教、佛教……豈不也是上帝的預定?
・被上帝預定‥能信主而上天堂、得永生者,也只能說是他幸運。
 被上帝預定‥不能信主,而得下地獄受苦者,豈能不大呼倒楣、冤枉而抗議呢?
・預定論,若成立的話‥
 那人的存在,本身實在沒啥意義——人的存在,之於上帝,才有意義。
 蓋‥人類及萬物,不過是上帝的棋子、戲偶罷啦!
・預定論,若不成立的話‥
 那上帝『全知、全能、全權』,即是自吹、自擂、自誇、自大也!」

 
  這些問題,神父、牧師、基督徒, 即使說了答案,往往也只是在「騙己騙人‥好能教自己或他人,到此為止,而不用(不要)再追根究底」;最後只得說‥
「我不知道‥上帝為何這麼做;
 但我相信‥上帝這麼做,必有祂的道理、必有祂的安排……
 我是人,我不能以人的智慧,去推測、揣摩神的旨意……」
僅能教自己相信就好,而不敢去面對、不敢多加思索、深入探究、以智辨別——
因為‥只怕想太多,追根究根的話,就會「動搖」自己的信仰、信念、信心。
  阿文有話說‥
「人的信仰,每每是『感情的依歸』,故而往往缺乏‥智慧的理解與辨別。
 信,就是信,即使所信為非,打死他,也不願動搖其信,實在『不可理喻』。
・譬如‥女孩戀愛時,即使情郎,真是個混蛋,卻只因愛上了,也就一往情深;
 愛一個人,可以『犧牲奉獻、義無反顧、六親不認、百折不撓、至死不渝』;
 任何人的勸阻,反而只會使她,更想投入,情郎的懷抱。
 非得搞到‥身心嚴重受創,方才醒悟。
(俗話說‥『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不掉淚。』
 阿文道‥『有的甚至是‥「不見閻王不知死,見了閻王才知死」哩!』)
・回教恐怖組織,訓練自殺炸彈客,即使犧牲自己、危害大眾,亦在所不辭;
 也是因為『信仰』的緣故‥這麼為國家、為民族犧牲,死後必能上天堂。
・一些邪教信徒,聚集在一起,等著外星人,駕飛碟來『救贖』,乃至集體自殺;
 女信徒,賣毒、賣淫,賺錢『供養』上師、教主——也是因為『信仰』。
・可見這信仰的力量(影響力),是多的深重……可怕呀!
 信對了,就好;信錯了,就糟糕、完蛋啦!
・世間宗教,有『大小、正邪、圓偏、真偽』之別。
 人的信仰,有『正信、邪信;智信、愚信;淨信、迷信;真信、假信』之別。
・何者為‥大、正、圓、真?何者為‥小、邪、偏、偽?
 何者為‥正信、智信、淨信、真信?何者為‥邪信、愚信、迷信、假信?
 這都得以智慧,去歷練經驗、觀察探索、研究分析、思考靜慮,才能決斷——
・奈何‥信奉真主、真神的教徒們,只需要信,而不需要智慧;
 是故‥難以開放思惟——凡是異教、異論,全都排拒在門外,最好別來打擾。
・追求智慧,在一些基督徒的『心眼』裡,竟然成了‥墮落、死亡、罪惡的開始;
 成就智慧的覺者,竟然成了魔鬼,或成了魔鬼的徒子徒孫。
 真的是‥顛倒夢想、愚痴妄執的眾生呀!
・以其邏輯可知‥『成就智慧的覺者是魔鬼。』果真如此,那麼‥
 自稱『全知(智)、全能、全權』的上帝耶和華,豈非為『大魔頭』耶?」
 (註‥「圓偏」者,圓滿究竟、偏狹不全。)
 
  人問‥「宇宙到底有多大?」
  阿文道‥
「人的心念、器度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
 若器如碗,只能容一碗的水。
 若器如瓶,就能容一瓶的水。
 若器如鍋,就能容一鍋的水。
 若器如盆,就能容一盆的水。
 若器如缸,就能容一缸的水。
 若器如池,就能容一池的水。
 若器如潭,就能容一潭的水。
 若器如湖,就能容一湖的水。
 若器如海,就能容一海的水。
 若器無邊無量,就能容無邊無量的水。
・青蛙之願,得井足矣!
 井底之蛙,在井裡,有一漥水可游泳;有飛下的蚊蟲可飽餐,生活安樂無虞——
 哪管什麼‥江、河、湖、海之大呢?
・人若不知、不肯、不敢開放思惟——
 所見、所聞、所想,就只侷限於一隅,在那裡頭,閉門造車、自鳴得意,
 而不管天地之大、宇宙之大——如同井底之蛙矣!」

 
  阿文道‥「青蛙呀!跳出井來,看看這個世界吧!」
  青蛙道‥
「你別騙我出去!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危險哪!
 有蛇、有鳥……會獵食我——
 我是從外面,進來的青蛙;可不是從小,就住在井裡的青蛙呀!」
  阿文無言矣!也只能說‥
「好吧!你要呆(待)在裡頭,還是要出來,都是你的自由啦!我哪管得著呢?
 你覺得自在、高興就好。
 只是,俗話說‥『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
 哪裡沒有危險呢?在井裡,就保證安全嗎?」

 
  有這麼一則小故事‥
  一牧師在台上講道,最後勉勵大家說‥
「你們要天天閱讀聖經!
 聖經裡,有一切,你想要知道的答案;能解決你人生,所有的問題!」
  一小孩叫問道‥「能知道‥馬有幾顆牙齒嗎?」
  牧師聽了,立即發動「查經班」;結果‥花了兩個鐘頭,最後,告訴小孩說‥
「對不起!聖經裡頭,沒有記載,所以我們不知道‥馬有幾顆牙齒。」
  小孩‥「嗯……」一聲,搔了搔頭,叫道‥
「那我們到馬廄裡,找一匹馬,掰開馬嘴,數一數馬的牙齒,不就知道了嗎?」

 
  當知‥答案,未必在經書裡;而想解決問題,靠的是智能的運用呀!
  是故‥可不能只守著一本經,就以為「夠了」。
  亞里斯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我們也可以說‥「吾愛吾教——吾更愛真理、智慧。」
  阿文道‥
「但能‥開拓視界,廣納見聞;開闊心胸,包容萬象;開放思惟,不自侷限。
 這才是想追求真理、成就智慧者,所當修習行持之法則也!」

 
      *      *      *      *
 
  阿文想跟小颱風說‥
「妳我相逢在網路上——連一面還都沒見過。
 但『相逢就是有緣』嘛!
 好歹小颱風,也稱阿文一聲老師。
 阿文很努力的寫,小颱風還願意看、還很認真的看。
 說實在話‥
・能見聞佛法,誠難得也!
 能見聞佛法,進而思索者,更難得也!
 能見聞佛法,因思索而解悟者,更難得也!
 能見聞佛法,因思索解悟,進而修習行持者,更加難得也!
 能見聞佛法,因思索解悟,修習行持,而成道證果者,更是難得也!
・小颱風,若以《聖經》為滿足,那別人也沒話說啦!更無庸置喙。
 若感有所不足時,不妨也看看他教的經書,回教、一貫道的,都可以看——
 看看人家怎麼說。
 若有時間、願意的話,不妨就多看兩眼佛經吧!尤其是《阿含藏》。
 阿含藏,是佛教最早結集的經典,是原始的佛教。
 後來的『大乘經典』中,假佛所說、相似佛法,遍佈其中——
 恐怕連佛教徒、法師,都難辨『法非法、義非義』哩!
 (有的人,不願,也不敢面對『真相』也!)
・因為‥佛教傳入中國,正是大乘佛教,發揚光大的時期。
 佛經,也多是大乘學者,所翻譯的。
 大乘學者,把佛陀的教法,貶為『小乘』——結果‥自絕於出離解脫之道;
 反而融合一大堆,印度各教的思想、教義(如密宗雙修法、持咒、經懺)——
 使大眾易於接受,而令佛教『欣欣向榮』……從中享受‥人間利養也!
・是故‥有空不妨閱讀《阿含經》,多加思索,增長智慧也!」
  附言‥
「小颱風要睡在聖經裡,還是佛經裡,悉聽尊便!
 須注意的是‥可得『睡著了,還抱著書』,而別『抱著書,就睡著了』唷!」
 
                  2011.09.07.三 13:33:18 初稿
 
~~~~~~~~~~~~~~~~~~~~~~~~~~~~~~
■註解
【八難】指不得遇佛、無法聽聞教法的八種障難,又稱八難處。即‥
 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盲聾瘖啞、世智辯聰、佛前佛後。
 (出自《長阿含》卷九、《中阿含》卷二十九等)。
 處在這八種情境中的眾生,或恆受眾苦、或無暇修行善事,
 故又名‥八無暇、八不閑,或八非時。
  此中,「地獄、畜生、餓鬼」三塗,報障深重,不得會聖,眾苦逼惱,
 不能修梵行,故稱之為難。
  長壽天(指色界、無色界諸天),命報長遠,寂靜安隱,其中有情,
 多以之為涅槃,不求佛法,故稱之為難。
  邊地(鬱單越洲),樂報殊勝,無諸苦事,不識佛法,不求出離,
 故稱之為難。
  盲聾瘖啞,諸根不具,縱生在有佛法之國,亦不能睹聖聞法,故稱之為難。
  世智辯聰者,雖生在有佛法之國,卻深陷邪見,妄執深厚難回,故稱之為難。
   佛前佛後者,謂不得遇佛,不知出離之道,無求聖之心,故稱之為難。
   據《大乘義章.卷八》所述‥三塗及盲聾瘖啞是苦障、長壽天及鬱單越是
 樂障、世智辯聰是惡增、佛前佛後是善微,故云為難。
                    ——《中華佛學百科全書》
【大官】台閩地區,妻稱夫之父(公公)為大官、稱夫之母(婆婆)為大家。
 
~~~~~~~~~~~~~~~~~~~~~~~~~~~~~~
■相關話題連結
◇古蘭經漢譯經文查詢:http://www.islamicity.com/cqse/cqse.htm
⊕古蘭經導讀:http://www.islam.org.hk/quran11/
◇阿文整修未竟的《聖經》:按此前往下載。
 存放路徑:潘文良>SkyDrive>公開>學海書鄉>基督教>聖經.zip
 https://onedrive.live.com/?id=3AB1CB8A20E303FE!8245&cid=3AB1CB8A20E303FE
※下載解壓縮後,開啟A4資料夾中的“index.htm”或“Biblia0I.htm”檔。
 
◇《看清佛教來源自魔鬼撒旦的本質》(2009.06.11 19:33:00):
 http://hi.baidu.com/sms9810847/blog/item/e9ad7a0f7837a8ef37d1221c.html
◇基督徒的佛學研究:http://www.gotobr.org/
◇基督徒生活網:http://cclw.net/gospel/return.html
 ⊕龔天民牧師《基督徒研究佛教的目的》(簡):
  http://www.cclw.net/gospel/explore/fjdz/index.htm
 ⊕龔天民牧師《宗教比较‥儒、佛、回、基督教》:
  http://cclw.net/gospel/asking/zjbj.html
 ⊕著作:http://www.cclw.net/gospel/explore/fjbhwzxj/index.htm
◇楊鍾祿牧師的網誌(簡):http://www.tlyeo.com/
└⊕評龔天民之「宗教比較‥儒、佛、回、基督教」:
  http://www.tlyeo.com/node/1241
 
◆阿文批判基督教的文章:
◎潘文良《信仰論》。2007.04.28.六 16:00:00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0275287
◎潘文良《誰能上天堂》。2010.06.05.六 09:35:15
◎潘文良《再談誰能上天堂》。2010.07.05.一 22:16:20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0276328
◎潘文良《論自由意志》。2010.12.16.四 08:40:55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80277187
◆關於基督教的文章:
 ◇阿文與亞蟲子之留言回應_02(015.2):
◎潘文良《人生的抉擇.男與女》。
 http://avun1230.wordpress.com/2006/03/28/留言回應_人生的抉擇/
 ◇亞當思、摩西,與阿文之留言回應:
◎潘文良《上帝造人》
 http://avun1230.wordpress.com/2006/04/01/留言回應_關於上帝造人/
◎潘文良《老王賣瓜》
 http://avun1230.wordpress.com/2006/04/15/老王賣瓜/
 
◇阿文修校了的《看清佛教來源自魔鬼撒旦的本質》。
 內部連結:../../../02/A/A4a/tyj-02.htm
 
  阿文也很想好好地,再閱讀幾遍《聖經》的,只是‥當編校,當得太專業了,要求太高,聖經的翻譯文句,多不通順。
  天主教、基督教、回教所求的,是上「天堂」,永生享樂,而非涅槃寂滅;
是故‥只要「信」就好。
==========================================================
■因小颱風所撰的文章
◎潘文良《以智為恃》。2011.09.03.六 11:40:35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22429760
◎潘文良《別光只是信》。2011.09.16.五 10:46:20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22458940
~~~~~~~~~~~~~~~~~~~~~~~~~~~~~~
※本文首發於新聞台。2011.09.08.四 09:16:47
◎潘文良《開放思惟》。2011.09.07.三 13:33:18
 http://mypaper.pchome.com.tw/avun01/post/1322438779
■標籤:開放、思惟、佛教、基督教、亞當、夏娃、佛經、聖經、古蘭經、學佛、佛學、耶和華、魔鬼、八難、真實義、菩提品、學佛心語、小菩薩、罣礙、蜜思佛陀、觀音鄉、彌陀鄉、佛羅里達州、白蟻、禁果、機器人、人工智能、罪惡、上帝、安排、預定

台長: 阿文
人氣(2,2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法海遊蹤 |
此分類下一篇:◎別光只是信
此分類上一篇:◎以智為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