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0-09-19 01:21:19| 人氣4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師所閱讀過的歷史教育文獻目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為教師吳瑞元所曾閱讀的鄉土民族暨歷史教育書目:
(煩請引用下列資料者,註明引自吳瑞元所設之「酷叟的強力歷史聯播網」網站,網址為http://mypaper1.ttimes.com.tw/user/askwusir/index.html,1999年12月版)


Allen, Jack & John L.Betts, History: U.S.A..Boston: American Book Company, 1976.

Buggey, L. Joanne, et al. America! America!. Dalla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1980, 1977.

Iglarsh, Charlotte & Marisa L′Heureux, eds,. America: Past and Present, third edition. N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1991.

Jackso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1945, 收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5年8月9日至10日,頁7-20。

吳密察,〈歷史教育與鄉土史教育-一個提供討論的意見〉,收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輯,《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頁79-86。

吳瑞元,〈古代中國╳╳情慾歷史的研究回顧與幾個觀點的批評〉,收錄於何春蕤主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台北:麥田,2000年。頁159-198。

吳瑞元,〈掌握歷史學習新紀元:歷史科新教材各版本比較與評析〉,收錄於《泰北青年》,第89期,2000年6月。頁32-44。

李國祁,〈當前中學歷史教育所遭遇的困難及其改進之道〉,收在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人文及社會學科展望》,台北:幼獅,1988。頁63-71。

李緒武、蘇惠憫編著,《社會科教材教法》,台北:五南,1984。

沈富雄,〈修正台獨黨綱,將野獸還原王子〉,《中國時報》,第15版時論廣場,1998年12月25日星期五。

周玉山,〈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之別〉,《中國時報》,第15版時論廣場,1999年1月2日星期六。

林玉體,〈我國國中學生歷史意識的調查報告〉,收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5年8月9日至10日,頁285-318。

林麗月,〈國中「歷史」本國史上冊的教材綱要與編輯構想〉,收入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7卷第5期,1997年2月,頁7-11。

胡昌智,〈歷史教育目標的理論與實際-從實踐理性(Praktische Vernunft)的觀點論歷史教育〉,收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5年8月9日至10日,頁61-78。

韋正璋(臺灣省教育廳編印),《歷史教學方法研究》,台中:臺灣省教育廳編印,1974。

夏黎明,〈鄉土定義之分析〉,《台東師院學報》,創刊號,1988年。頁283-299。
高橋孝助,On "Community Education" in Japan Today ,收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5年8月9日至10日,頁335-346。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輯,《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

國立編譯館主編,(新編)《國中歷史課本(第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

國立編譯館主編,《高級中學歷史第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8月14版(1984年初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中歷史課本(第三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八版,(1987初版,1990改編本初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地理篇)》,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試用本。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試用本。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試用本。

國立編譯館主編,《國民中學歷史第一冊》,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8月改編本(1986年初版)。

康尼爾‧李德,〈歷史學家的社會責任〉,收在張文傑等編譯,《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論文集》,台北:谷風,1987。頁294-315。

張元,〈從具體描述到深入解釋:國中、高中歷史教學的區隔〉,《歷史月刊》,1998年10月,頁96-101。

張月卿,〈歷史科教學的理論與實際-以國中歷史教材為例〉,收入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6卷第3期,1995年5月,頁169-190。

張玉法:國民中學中外歷史教材混合編製之研究。收在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專題研究第一輯》。台北:三民,1988,頁73-100。

張明雄,〈四十年來臺灣地區高中歷史教育的回顧〉,收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5年8月9日至10日,頁267-284。

張建成,〈政治與教育之間〉,收在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輯,《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頁87-108。

張勝彥,〈國中「認識臺灣」歷史篇教材綱要之研訂與編寫〉,收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7卷第5期,頁32-35。

張樹倫,〈民主社會中的多元文化教育〉,收入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6卷第2期,1995年8月,頁23-35。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中小學人文學科教育目標研究報告》 ,台北:三民,1987。收有〈國民中學歷史學科〉及〈高級中學歷史學科〉兩個檢討單元。

郭正亮,〈台獨黨綱何處去:回歸民主自決,淡化民主主義〉,《中國時報》,第15版時論廣場,1998年12月31日星期四。

陳美如,〈多元文化的世界的差異與認同:後現代的兩難〉,《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卷2期,1998年8月。

陳儀深,〈台獨黨綱不是邁向執政的絆腳石〉,《中國時報》,第15版時論廣場,1999年1月2日星期六。

彭震球著,〈歷史科的創造性教學〉,收在其著之《創造性教學之實踐》,台北:五南,1991,頁308-311。

黃 秀媛,〈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歷史教育:一個國際比較的研究〉,《中學教育學報》,第3期,頁77-90。

黃秀政,〈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科教材編寫的構想與特色〉,收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6卷第5期「鄉土歷史教學-新課程『認識臺灣』(歷史篇)專題」,1996年2月,頁38-41。

黃秀政,〈試論現階段中華民國國中歷史教科書的編纂-以新編國中歷史第一冊為例〉,收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5年8月9日至10日,頁145-172。

黃俊傑,〈當前我國國中教師對歷史教育的看法〉,收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5年8月9日至10日,頁319-334。

黃俊傑著,《戰後臺灣的教育與思想》,台北:東大,1993。

鈴木健一,〈歷史教科書的變遷與現狀〉,收入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編,《國際歷史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85年8月9日至10日,頁137-144。

廖雪華,〈歷史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歷史意識與教學態度〉,收入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3卷第3期,1992年10月,頁137-151。

台長: 酷叟也夫子瑞元老師
人氣(4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