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5-09 15:49:40| 人氣6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盛】石頭羅漢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清同治十二年,石頭羅漢坐船從福州隻身來到臺灣。

石頭羅漢當時二十歲,他在踏上淡水海岸之前到底是什麼來歷,如今即使找出全臺灣最老的人來,恐怕也沒辦法說清楚------雖然他在近百年前曾經「名聲透臺灣」。

臺灣的福州人有三把刀,石頭羅漢一把也沒有,所以,從同治十二年到光緒三年的五年裏,石頭羅漢靠什麼維生,一直都是傳說中最矛盾、最缺實據、最多猜測的一段,有的老歲人說,這五年之中,羅漢在酒樓裏當打手;有的老歲人說,羅漢在這幾年中無所不偷;也有的老歲人說,羅漢一直待在藝妲館裏;也有的老歲人說----,反正說來說去都好似路邊的石頭----任人撿著挑,無有定論。

真正肯定的事蹟,要從光緒四年開始說起。這一年,羅漢也許厭倦了打手生涯,也許不想再幹穿牆賊,也許覺得在藝妲館沒出息,也許----,總而言之,羅漢一生的輝煌就從這一年開始。

羅漢開始有了自己的一把刀,那不是菜刀、不是剪刀、不是剃頭刀,而是不知從何處弄來的一把可能是全淡水港最重的「青龍偃月刀」。

那把青龍偃月刀如今當然不知流落何方去了,不過,你若勤快些尋訪,可能還找得到當年設在淡水重建街的「羅漢武館」故址,這故址現在是不怎麼樣,在一百多年前,可是曾經嚇壞了不少人的「龍虎地」。

為了使龍虎地興旺起來,石頭羅漢在武館開張之後,學著小狗拜四方,可是,說起來連一百年後的我們都替他感到難過,羅漢到處拜碼頭,卻沒有一位武館師肯理他。於是,他改變方式,邀人比劃武藝;於是,這庄打到那庄,於是,淡水打到艋舺;於是,過不多久,北臺灣的武館差不多全知道有石頭羅漢這個人;於是,羅漢大收門徒;於是,三天兩頭有人來踢館;於是,寃家多得跟淡水港的船一樣多;於是,有一天----

時間是光緒四年的某一天,艋舺一個武館師的兒子的朋友的親戚來到羅漢武館,公然叫陣踢館。這人當時喝了酒,石頭羅漢跟他過了幾招,還看不出來者的「醉仙拳」拳路步法,羅漢一時大意,被踢了個正著,然後來者一時大意,十拳下來正好打中羅漢會陰,然後羅漢不再大意,狠下痛手,然後,又是羅漢一時大意,來者被抬著回艋舺。

艋舺有三多:寺廟三步有,女人滿街走,流氓多如牛。眼看著「自己兄弟」直著去橫著回來,武館師的兒子的朋友不甘心,找上了武館師的兒子,武館師的兒子不甘心,報告了武館師,武館師不甘心,連絡了艋舺十來位武館師,坐上十來部「黑頭車」找上了石頭羅漢。

羅漢當年究竟如何與眾武師對陣?這跟他究竟從何人學得功夫一樣,沒有人知曉,人間歲月已過一百年,我們如今也無法完全得知當年「武館大火拼」的慘烈情況。不過,淡水的老歲人多半還記得結果是這樣的:羅漢打死了一個,打傷了四個-----其中有一個因為被一掌劈斷肩筋,此後一直沒法把頭扶正-----另外,打壞了三部黑頭車。而眾武師打跑了羅漢的所有門徒,打爛了所有的家具,打破了所有的牆壁,打散了所有的鷄鴨狗,打斷了青龍偃月刀,另外,打從敗勢顯露那一刻起,他們就沒再看到石頭羅漢了。

嚴格說來,石頭羅漢並沒有逃走,他在眾武師及兵勇的查緝之下,舒舒服服地住在艋舺龍山寺,並且在火拼之後幾天的夜裏溜到帶頭打架的武館師家裏,偷走了許多值錢細軟,然後留字道別,隻身跑到東臺灣去了。

在東臺灣的十年裏,羅漢的行脚至今依然有人能夠指點出來,尤其是鯉魚潭附近的山坳,那兒正是當年羅漢糾集流氓佔山頭的山寨舊址,這些流氓為羅漢起了一個霸王號,叫做「臺灣東邊虎」。

虎在山中,自是大王,羅漢不但搶富墾,也敢打官兵,春秋已經過百,人間難分恩仇,所以如今為了給當年的兵丁隘勇留點面子,也為了提防現時萬華那些小尾流氓學壞榜樣,我們在此不想敍述太多的羅漢的匪徒行徑,統言一句,十年當中,石頭羅漢打遍東臺無敵手,除了光緒十五年那一次----

光緒十五年,詳細一點說,秋季,羅漢或許嫌厭當山大王,或許覺得土匪生計不久長,或許----,總之他大發奇想,想當皇帝,於是招來更多流氓,打造更多兵器,也買得歌仔戲班的服裝,煞有介事地刻壐製旗,行文上印,選了黃道吉日,拜天祭地,廣開大宴,就這麼穿起戲服,足足當了八天皇上,直到官兵大批出動,足足攻打了半個月,羅漢這纔抛下皇冠,抛下他的文武百官,抛下他的子民,也抛下他住了足足十年的土地,黯然溜回西臺灣。

回到西臺灣後,羅漢的行蹤消失了五年,這五年他在何處行走,全臺灣沒有人知道,在他輝煌的一生當中的這段時間裏,即使最優秀的歷史家,也絲毫不可能考證出他的一丁點事蹟,祇任憑那些在榕樹下天井中為兒孫講故事的老歲人隨意去編排。編排出來的故事總是荒誕的,有說是羅漢回福州了,有說是羅漢跟海盜林道乾一樣遠走南洋,也有說是羅漢東渡日本……。

日本入據臺灣,時在光緒二十一年。

石頭羅漢失蹤了五年之後,與日本人同時出現在臺灣島。

臺灣島上的抗日運動,早已隨著流水流過了九十年,九十年來,一直沒有人忘記慷慨的李鴻章,沒有人忘記那些信誓旦旦,據說是要與臺胞共存亡,並且在發誓後馬上帶著老婆孩子銀兩溜溜地溜掉的一批人,也沒有人忘記石頭羅漢。人世成敗寧論,我們真是不願在九十年後的今天浪費精神去研究諸多溜掉的人到底帶去多少公款?是否溜掉之後還想念臺灣。有無記省起誓言?……我們祇願根據老歲人的說法,述說石頭羅漢與日本人同時出現之後的一些行蹤。

行蹤定在臺南的劉永福,曾經接納過羅漢。由於南臺暫時無事,羅漢北上參加八卦山大決戰,吳湯興陣亡之後,羅漢跑到他里霧參加守衛戰,接著跑到鳳山、打狗,臺灣淪陷後,羅漢的事蹟在老歲人的口中更是活鮮,反攻臺北城、鐵砧山之役,其至後來的鳳山嶺之役……都有石頭羅漢的影子,他的名字也與柯鐵虎、簡大獅、林少貓有著牽連。連言不如捷語,光緒二十四年,抗日運動終於平寂。

羅漢改名換姓,隻身重回淡水,這是羅漢久違了的龍虎地。同治年間,當他踏上淡水那一刻,心中是否惦念著淹過脚踝的臺灣錢,我們不得而知,得以知道的是,羅漢此番舊地重遊,遍訪昔日的故交門徒,打算再踏舊路,佔山練兵,他也訪遍昔日的艋舺仇家,打算招兵買馬,結連力量。在日本人的總督脚下,這些事進行得十分謹慎,羅漢不敢也不能有錯。

但是還是有錯,羅漢的昔日仇家出賣了他,就在光緒二十五年,日本人逮住了羅漢。說是逮住羅漢,也未必全然正確,歲月悠悠八十年,八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在此敍述石頭羅漢的一生,禁不住還會為這位草莽人物揑把汗,羅漢確曾被日軍抓住,不過,他在押解途中脫逃了。

逃脫之後,羅漢總算沒有再犯錯誤,至少,他找上了六甲的楊二舍,毁容投靠,再度改名換姓,這件事絕對是做對了。不過,光緒二十六年,當羅漢突然來到六甲時,毫無疑問的,確實差點嚇壞了楊二舍一家人。

楊二舍這個人,對羅漢的後半生影響極大,並且,由於他是我的曾祖父,所以我要在此循私為他做個介紹。二舍單名保,福建漳州人,清咸豐元年生,同治元年來臺,同治六年中秀才,光緒十二年中式舉人第七十二名。日人據臺後,可幸他老人家沒有發誓要跟什麼共存亡,更可幸沒有溜掉,他依然自在地管理著那四十甲田產,管理著那些莊園裏的長工。

長工之中,有個石頭羅漢。依我祖父的追憶,羅漢在兩年的長工生涯裏,絕不對外人開口,他裝啞狗、裝跛脚、裝癡聾、裝老邁,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我曾祖父的腦袋。

然而,日本人沒有忘記要羅漢的腦袋,榜示仍舊貼在南北各城,羅漢與曾祖父幾番商議參詳,定下計策,先是羅漢詐死,免致日後事敗,壽板喪禮一如尋常喪家,連墳地都有,墓碑上還故意刻上日本年號,然後,光緒二十九年,羅漢偷偷渡海回到故鄉福州,從此幾年,連我曾祖父也不知道羅漢的真正景況,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春冬容易轉移,寒暑幾番變換,十二年過去了。

十二年當中,石頭羅漢並沒有完全消失在老歲人、講古人的口中,市井間也不斷的生出謠傳,傳說中的石頭羅漢,一陣子跟廖添丁在一起作案,一陣子又跟林少貓一起被殺,一陣子在彰化,一陣子又在嘉義,有人以為他與羅福星相識,有人又以為他就在內山裏……,這種種傳言,當然不可徵信,可是我們如今探究起來,也不能不為這些無奈下的繪聲繪影嘆息。

繪聲繪影的結果,根據可徵信的見證,羅漢終於真實地再現聲影。那時候,世間朝代已經改換,這個曾經於清朝時代當過八天皇帝的福州人,在民國四年,帶著一把花白的鬍子,重又隻身來到臺灣,參加了他一生中最後一次的戰役。

噍吧哖之役爆發後,在一個充滿硝煙的戰場上,日本人終於從屍堆裏找到了石頭羅漢,他的腦袋用不著再懸金購買了。這個倔強的福州人身中數槍,卻連死都不肯躺下來,他倚掛在一棵大榕樹上,花白鬍子沾著血,手中仍緊握著一把刀----不是菜刀剪刀剃頭刀,也不是青龍偃月刀,那是一把刀口沾著血的鑌鐵大刀。

民國五年,石頭羅漢的骨灰隨船從臺灣奉回福州。羅漢終生未嬖,無子嗣,享壽六十有二。

石頭羅漢的本姓真名,一如他踏上淡水港岸以前的來歷,無人可以確證,一說姓羅,一說姓石,老歲人既無定言,文獻野史又盡不載,以故不詳。

原載70.7.10《台灣時報》副刊
收錄於《行過急水溪》,九歌出版社

台長: 阿盛
人氣(6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阿盛作品 |
此分類下一篇:【阿盛】急水溪事件
此分類上一篇:【阿盛】奇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