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16 11:50:28| 人氣8,9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盛】人鼠千秋誌

推薦 5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鼠而稱老,可見得此物來頭不小。在十二生肖當中,真正能被人們老來老去呼叫的,除了鼠與虎之外,無有矣。而同為「老字號」,何以老鼠千百年來一直「領銜」掛頭牌?關於這一點,我曾經痛下決心思索探索,凡三十寒暑,直到提筆作此文時,乃突然頓悟出其中道理,蓋排定十二生肖者,人類也,而鼠與人類同居共食數萬千年,習性相通久矣,脾胃交融久矣,儼然親族矣,於是在安排生肖順位時,人類一念及此,毅然「內舉不避鼠」,並貫以老字,尊之美之亦以榮己也。至若虎輩之老,乃「老而不死之謂賊」之老,非為敬語,不可不知。

我這麼說,是有根據可考的。史記高祖本紀云:「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你且試想,隆準,高鼻也,老鼠不亦高鼻乎?美須髯,老鼠之鬚不亦美乎?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閩南地區俗謂痣為「老鼠屎」,正是恰合。以此推之,劉邦當年若不是斬白蛇,卻是斬白鼠,那麼,我打賭他做不成皇帝。而項羽之所以敗在劉邦手下,必然由於他沒有鼠性,史記項羽本紀記載,有人譏諷項羽:「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猴性毛躁,又無鼠鼻鼠鬚鼠屎痣,那得與劉邦爭天下?

更古老的「尊鼠」證據,我也查出來了,詩經國風「相鼠」一篇如是說:「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鼠皮等如人的面皮,這是老祖宗們的精心譬喻,想來並非對老鼠特別抬舉,而是發乎情性,言之有理。像這樣的以鼠比人,以人對鼠,詩經裏另有一篇,「碩鼠」如是說:「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序云:「刺重斂也。」官家重斂,好似碩鼠,此中之意,人鼠渾然一體、血脈交通,鼠即人而人亦鼠,不分彼此矣。

古代人鼠比類如是,現代何如?人鼠相處恁久,必有無數可書可言之事,值得吾人淺說細論,以賺稿費以買奶粉。際此夜深沉而人寂靜之時,雖公寓中不聞鼠聲,然遙想此物正活躍在眾家廚房中,左奔右突,思之如見其形,於是趁著糟糠已睡,鼾聲擾我不眠,提筆作文,談談人鼠之事。

依我看,現代人的「鼠性」,甚至比古代有過之而無不及。你看看,我們這些住在大都市裏的人,出門就見高樓,高樓立在馬路兩邊,鳥瞰下來,大樓如溝壁,馬路如溝渠,人車行其中,恰如老鼠奔走在溝底。奔走為的是什麼?現代人常說「討生活」,對了,透澈地說,大多數人終日奔走祇是為了掠取些許簡單的吃食,這與一般老鼠出穴的目的並無不同。當然,有些人並不僅僅滿足於簡單的吃食,要是能力夠,他們會設法去弄點更享受的東西,正如大鼠總會找得著好魚好肉的藏處。至於那些迷戀大利又不守道義正途的人,有一好比,比那不自量力想偷豬油灌子的老鼠——即使搬得動罐子也擠不進鼠洞,終究是徒勞無功。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以現代的社會現象而言,勇於承認自己卑下如鼠的人雖不多、總還有,而願意承認自己的寶貝兒女未具龍鳳之姿的人,我三十年來祇見過一個,那個人住在新營,他每次發起酒瘋就破口大罵他的兒女們都是飯桶裏長大的,甚至罵兒女們是「不成猴」、「歪嘴雞」、「垃圾狗」、「拉屎豬」……,其詞不雅而其真可愛,因為他確實沒罵錯,他很坦白。這個酒中第九仙去年仙逝,從此人間少了一個不說謊的父親,殊堪歎息。更堪歎息的是,當今之世,有太多人掛「龍鳳」之名而行「打洞」之實,以老鼠之身而作飛天之狀,看似龍鳳飛舞滿天,而地上鼠洞處處可見,弄得龍鼠混淆不清,鳳雞表徵難明,於是乎,偷到致富亦得人敬,娼鴇有錢無人敢譏。走筆至此,不禁懷念起新營那位酒仙,雖說他罵兒女太過「傳真」,比起將兒女捧成龍鳳卻又放縱他們在社會上打鼠洞的父母來說,他的大腦清醒多多矣。

老鼠以偷維生,固其本能,自有其道也,夜間出穴覓食,見人即時走避,堅牢櫥櫃不攻,所取盡皆小物。人世「鼠輩」同是以偷維生,其道本亦如穴中之鼠,然而時代進步,鼠風日下,現代社會裏的鼠輩,夜晚偷,白天也偷,二十四小時都在偷﹔見人非但不躲,惹怒了他,說不定拔刀在手,亮出槍頭﹔鼠輩之入人家,有的「總按兩次鈴」——如吾友古蒙仁所言,有的根本不遞名片,直入堂堂,銅門鐵窗一概攻之破之,所取之物不計小大,悉數囊括,若備有小發財或大卡車,則除了水泥牆壁之外,盡皆載之而去,要是所得甚少,必留下屎尿字條以表不滿,明示下次再來不可怠慢。噫,鼠道之不傳久矣,鼠道之不復可知矣,亟須有心人學韓文公作「鼠說」,以匡正鼠道,概鼠者,所以偷盜、鑽隙、解門扣也,人非生而之鼠者,孰能無惑?惑而不說鼠,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鼠道之不匡,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貓捉老鼠,天經地義。不過,這是古時候的說法,現代的人如果還這麼堅持認為,未免太不識時相、昧於時代潮流。有些貓可能尚未忘記天生我爪必有用,有些貓則已成人類寵物,爪子祇在抓地毯時用得著,其受寵的程度,語主人的龍子鳳女並無二致,但差不能像龍鳳們一樣進美國學校而已。是以貓鼠怡然相處,於今而言不算奇事,如此之貓,要牠去捉老鼠,倒不如讓狗來拿耗子。再說,無敵國外患者恒亡,老鼠歷經萬千年的劫難磨練,已非當年穴下阿鼠,精靈多變,誠非輕易所可制服,人類反倒須向其學而時習之。君不見目下之世,桃色鼠、遊方鼠、金錢鼠、白麵鼠……遍布各個「黑暗角落」,這些「肖鼠者」之精靈多變,不輸其穴中之師,甚至營窟盜物之術較諸真鼠更是在行。桃色鼠公然張掛艷幟,也公然推派桃色代表爭取再增桃花窟﹔遊方鼠橫行四方,一旦因拼鬥而亡,各地動物鮮有不表「痛失英才」者﹔金錢鼠藉銀彈之威,取公職等如反掌折枝﹔白麵鼠專賣鼠速康,毒害眾生,其狠絕賽過英人傾銷鴉片,直令人不敢再言「鼠中無大將」。而睹諸鼠之猖狂,慨廖化之不在,先鋒吾人,乃臨稿涕泣,不知所云。

老鼠無所不吃,蟑螂與人類亦然,此三者之所以適應生存,良有以也,而此三者之所以互不相食,亦良有以也。試看人類之食物,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那一種逃得過入人之口?別的不談,祇就十二生肖來說,牛肉、虎肉、兔肉、蛇肉、馬肉、羊肉、猴肉、雞肉、狗肉、豬肉,人類大小通吃,若非龍本無有,想來照吃不誤。而鼠肉只在部分香腸中,算不得正式食物,不知而食猶可,知有鼠肉必不食也,此即人鼠長久交心,不忍食其肉之證也。是看地球上所有的活物,那一種如人鼠一樣葷素不忌,搜括下肚?然則人類與老鼠得以綿延不絕以至現代,乃仗此吃遍天下之功夫也。但,正由於人鼠食性全同,不免產生一點問題,棋逢對手可稱樂事,吃逢對手如何善罷?所以,你仔細想想,人類自古以來一直在跟什麼動物爭吃食?沒別的,祇有鼠。其爭也,理由一般,並無高下之分,爭之執之萬千年,人類至今猶不忘以毒誘鼠,鼠則往往報以疫癘。此事其實不必深怪,人類兄弟爭產,尚不以先祖為念,何況與鼠爭食,那能不使些手段?祇不知上天造人鼠,賦以同等優秀腸胃,豈冥冥之中算計已定乎?亦藉此增進雙方競逐技能以汰弱留強乎?子曰:吾不語怪力亂神,此問存疑可也。

人鼠之事,無法盡言。古代的經典信史,應該是還有記載,現代的人間,應該還有得找出兩者相類情狀。不過,我這個人很謙虛,又深懂「雞啼三兩聲,勝過牛千鳴」的道理,是故,不喜歡像某些「放洋的孩子」一樣,回到「穴居地」就學夜半鼠兒吱吱吱吱叫個沒完,不聽他的還不行﹔再者,台灣的「家」字輩的人物奇多,多如梅雨季裡的雨水,並且都有滿腹學問,隨時請得出中國古聖先賢與東西洋各式名人,正經八百的講大道教訓老字號百姓。所以,我若在此繼續賣書包、談人鼠小道,反顯得像是秋天裡的母烏魚——肚子裡沒有東西。沒東西,有南北,此話大有涵義,個中玄機,唯人知之,唯鼠知之,而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皆不得與知焉。

原載72.1.9《自立晚報》副刊
收錄:《寵物與我》(九歌)、《行過急水溪》

台長: 阿盛
人氣(8,927)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阿盛作品 |
此分類下一篇:【阿盛】風繫澎湖情
此分類上一篇:【阿盛】乞食寮舊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