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們跟隨石曉楓「一步一沙漠」,回溯燥熱的九○年代,解嚴、學運、文青魂,帶來高分貝的喧囂和鼓譟,當眾人爭相拼貼出「大我」輪廓,高熱過後,心底的「小我」卻「空蕪地荒寂地與世隔絕地病態著,遠離時代,卻隱隱被時代追逐」,徘徊在時代與時代之外,漸次感受到浪漫遠颺而生活是殘酷,幸而文學、藝術、音樂如同伏流,在變動時局中,持續提供解熱方。正因擁有龐大的藝文資料庫,以及學術研究的嚴謹訓練,我特別喜愛作者細察生活物事時,能迅速從紛繁素材中理出關鍵的敘事手法,例如〈熟女生日感言〉從生日談及熟女的定位、日劇美劇的熟女形象,分享學生們送給熟女/仙女老師的生日驚喜(你要說「驚嚇」也行),從中討論熟女的研究範疇何在?性獨立與性自主也是熟女該被期待的嗎?除了身體,熟女的彩妝、衣飾也誕生新商機,作者試圖全方位地檢視熟女及其「產業」,進而從社會對她們的想像中,指出熟女背負的包袱,最終給出鏗鏘的獨立宣言:「我討厭複製化的典型,寧願從個人經驗出發,重新爬梳自己應有的模樣。」儘管社會偏見令女性議題乾涸,文中的精彩詰問與辯證理路卻是豐沛水源,石曉楓從細微處的覺察、對既定現象的反覆辯證和革命性思路,反饋予我的是一步一清涼,長效型的保濕。

接續著對女性議題的關注,石曉楓領我們步入了「又冷又透明」的婚姻及母職,此輯迎接讀者的是劇烈的集體創傷:九二一,〈餘震〉從當天凌晨可怖的一○二秒天搖地動寫起,繼之以婚姻生活的搖撼。婚姻生活是殘酷,充滿了測驗、考試,從應答菜餚到育兒皆是範圍,即使坊間有新手媽媽教戰手冊、育兒指南,在善變的主管官面前,總顯得準備不充分,於是身兼數種角色並背負眾多期待值之重壓,作者在家庭歡聚後的夜晚獨自推嬰兒車步入街巷,感嘆偌大的都會空間卻容不下一名母者,及其背後所拖帶的陰影,家人和社會習慣替此類製造家庭「不和諧音」的母親、妻子、媳婦貼標籤:「讀那些女性主義讀壞了」,緊接的段落充滿張力和隱喻,讀來不禁戰慄:

被堆置於客廳一角的書架在重擊中匡啷解體,美杜莎的笑聲迴盪於荒寂室內,寫給年輕女性主義者的信散落一地,自己的房間從來就是神話,何處是女兒家則在角落哀嚎,戀人絮語已支離破碎,還有什麼解讀愛情瓊瑤王國抓起頭髮要飛天紛紛失效,女性主義經典無法解釋我在親子關係婚姻生活裡所面臨的掙扎與困境。

這段引文蓄積龐大的熱能和力量,將我從女性史的軌道中撞開,強震一般,火山一般。女性主義經典曾替小寫的我(們)架構出生存模式與應對姿態,然而回到充滿規訓的傳統家屋卻派不上用場,那是理論無法企及之處,卻是女性內心創痛與幽微心事的最最深處,傷害性的話語帶來餘震,粉碎了過往中山北路所餽贈的美好體驗。〈一日〉從施工中的、廢墟般的家寫起,接著思索母親的定義,石曉楓從體感來寫母職艱辛:「悶悶感受著體內蒸騰的躁鬱」,寫婚姻生活中溝通的失效與斷裂:「每一個字句從口中吐出後,都如水晶般折射出多角度的理解與詮釋,於是我們只能在各自的稜角裡囂囂嘶喊,伸手即冰窟,我們言語斷絕,路堵車休。」石曉楓以又冷(靜)又透明的文字,敘說凍在婚姻冰窟裡的過程,以及新手母親的育兒躁鬱,幾度召喚出我欲淚的衝動,相信必能深深觸動有類似經驗的女性讀者。

展讀《跳島練習》,不難發現冷熱兩股力量如螺旋交纏又抗衡,好似作者形容的北海道:「雪中之火,火中之泉」。生命原是冷熱交鋒,一流的作家方能寫出後勁十足的文字,召喚出熱辣與冰寒輪番衝擊的閱讀體驗。然而,面對時代火熱的書寫議題,冷靜的省視也是浮躁時日中的必要修為,而回到經典名家的歷史脈絡,正有助於沉澱。我特別喜歡〈故土與創作──逃離者的告白〉一文最末的真摯分享:

而今我則逐漸了悟,無情或許遠勝於矯情,故鄉對我的真正意義其實尚未完全顯現,那些少年時的生活足跡猶在泥地裡默默蟄伏,等待時光的啟迪。我不焦急,不自責,只靜心等待。而對於島鄉的青年文學愛好者,我所能提供的建議,亦僅是把握當下,誠懇地目擊生活、感受生活,從閱讀、觀察及「聽故事」中了解故鄉、體認自我,這些終將成為日後永遠而深刻的記憶與創作泉源。

當書寫故鄉成為時尚,石曉楓所展現的從容、優雅與靜定令我動容,「靜心等待」這幾個字又將我帶回了守候居民的教堂椅子,也讓我認識到:無論人情或書寫,經過時光的篩濾與積澱,必會留下最珍貴、精華的部分,石曉楓在與阿盛的對談中形容自己「一年得一篇」,然從文字、結構和細節來看,每篇都是擲地有聲之作,接地氣又禁得起時間考驗。書寫需要等待,那麼當下能做什麼?曉楓老師建議青年文學愛好者從閱讀、觀察及「聽故事」中豐厚自己的創作資料庫,寫作者必備的軟實力。反覆捧讀這篇散文,赫然發現,所謂的「逃離者」反而提供了旁觀的視角,憑藉這段審視的距離,更能展現一名寫作者的謙卑與寬頻視野,那個「小寫的我」。

《跳島練習》從「小寫的我」到「來自心海的消息」,在石曉楓的文字導覽下,我們和她一同行過故鄉與他方,欣賞景緻變幻,也從她與藝術家、作家的對話中閱讀日常、品味藝文,從撩亂青春到人生下半場,體會各階段的人生修煉,《跳島練習》以靈巧而優美的跳躍姿,引領讀者穿梭於不同的島嶼、城市、歷史、時空與人事,那麼冷,那麼熱。

中時副刊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