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8-23 21:00:19| 人氣939|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友新作】回娘家的一天 — 劉素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年來,我每一兩個禮拜就回一次百公里外的娘家,探視年高的父母。

 去年冬日一個週日早晨,上市場買了些爸媽的吃食用物後,即驅車上路。

 半年前,我們請了一位外籍姊妹阿香來陪伴父母。之後,我回到娘家,已不用忙著操持廚務,便好整以暇地跟爸媽聊天。見媽媽頭上戴的紅色毛線帽有個小破洞,卻捨不得換下,那是妹妹買的,已經好幾年了,她說:戴起來很舒服,很喜歡。我說:喜歡就好,我來幫妳縫。可是卻一時找不到紅線可以補,便擱下。

 媽媽聊起他的老友,那位住在頭屋種金桔的老友,每到冬天,便會定期摘金桔賣給我們做桔醬,媽媽則會致贈幾瓶桔醬以為答謝,如此往來已十幾年了。金桔每週摘一次,一季可以摘七八回。今年老友金桔摘了兩回後,便停了。媽媽幾次想打電話去問候,卻又因事耽擱。一回鄰居告知,老友的獨子,原在一家金融業服務,幾日前,上班時,不幸遭闖入的搶匪槍殺了。這件事,震撼了鄉間,媽媽說,不知道該如何去慰問,心裡彷彿擱著塊大石。

 老年喪子的慟,媽媽經歷過。十年前,弟弟過世,那慟,是別人替不了、補不了的,我們陪著媽媽落淚,陪著讓她心裡那道傷口慢慢長出新肉。媽媽至今都念念不忘外人的勸慰弔唁,所帶來的溫暖。

 聊著聊著,媽媽便要求我載她去探訪那老友。

 午飯時,阿香跟我說,媽媽前幾天提起想去剪頭髮。

 於是,吃過午飯,我們便上街,剪髮、訪老友、買針線,畢其功於一役。

 理髮店沒有店招,媽媽來過多次,路熟,指點我七彎八拐地進入一個社區。停好車,我攙著媽媽慢慢走,見店門關著,裡面靜悄悄,我敲門喚了幾聲,繫著圍裙的老闆娘才來應門,俐落地扶媽媽落座、開始剪髮。

 媽媽頭髮幾乎全白了,也不似年輕時濃密,我看著地上的白髮,想到小時候,媽媽每次都是要回娘家的前一天才去燙髮。那家美容院,離家很近,老闆娘跟媽媽差不多歲數跟媽媽很聊得來,老闆娘總問媽媽:甚麼時候要回娘家?去幾天?要帶個小孩去?我無所事事,只是坐在小板凳上,看著地上的黑髮與媽媽頭上的髮捲發呆,想著我甚麼時候才會長大去燙頭髮呢?

 也不知等多久,終於,拆掉髮捲,再洗頭、吹乾整形,那一頭烏溜溜新燙的捲髮,讓媽媽看起來很光鮮,感覺就像是要出門作客了。

 那時候,在捉襟見肘的家用中,媽媽只能挪出僅有的一丁點來治裝、燙髮、買車票、備辦禮物。每天的家事農事已讓她疲於奔命,一兩年才能回一趟百多公里外的娘家。

 剪好髮,我搶著付帳,但媽媽不依,我只好笑說,媽媽,你這麼有錢喔!臨起身,老闆娘說:「若不方便來,打一通電話,我就到您府上服務。」這話讓我好驚愕,媽媽真的這麼老了嗎?上次陪媽媽上美容院,還是孩提,一晃,已經是多久前的事了?而時間都到那兒去了?

 溜走的時間拉不回來,現在,我緊握媽媽的手,希望能抓牢一些什麼。

 媽媽的老友住在一條窄巷的中段,我將媽媽載到最近的地方讓她下車。她提著兩罐自製桔醬,人情隨禮至。那老友步出居室,到屋外見客。冬陽下,我看見老人臉上蒙著強抑悲傷的霜雪,媽媽致上幾句寬慰語,像一陣暖風吹過,霜雪暫除。我想,此時寒暄與慰問不能再多了,再多就會引發水災了。

 媽媽回到車上,說:「來看過,我就比較安心了。」

 回到家,冬日午後的太陽還暖烘烘的,很舒服,媽媽想曬太陽,便坐在屋前的藤椅上。室外氣溫雖只有十幾度,但是涼而不寒。看她很享受的樣子,我便陪著一起曬太陽。

 我趁機用買回的針線縫補媽媽的毛線帽。中學時有縫紉課,媽媽曾誇我手巧,可是我卻不曾為媽媽縫補過任何衣服。一方面是媽媽年輕時也會縫紉,再方面也是我就業後常買成衣給她,並沒有機會用到針線。冬陽下,心底無閒事,偎在媽媽身旁,心裡溢滿一種單純的幸福感,真希望,時間就這樣定格。

 媽媽指著屋前稍遠處的空地,說我們小時候常常在那邊曬太陽。那時,我們兄妹一個接一個出生,衣服不夠穿,寒流來時,屋裡冷,只要太陽一出來,媽媽就叫我們出去曬太陽。即便曬太陽,我們仍凍得嘴唇發紫,終日掛著兩條鼻涕。鄰居伯母看到就出言責備媽媽:妳自己不怕冷,就不怕小孩冷死嗎?

 媽媽有苦難言,在家翻箱倒櫃,但凡能穿的,全都穿上身了,再也找不到衣服給小孩穿了。只好把爸爸的軍大衣也給我們披上。

 年輕時,我一直納悶,我們家有田有地,爸媽又比別人勤奮。為什麼那時生活會這麼苦?想問清楚,結果常引來媽媽一連串的悲嘆埋怨。我怕媽媽太難過,只能見機勸慰,並剎住話題。因此,只能以捕捉到的點滴訊息加以拼湊歸納,而粗淺地了解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那時候的生活就是如此拮据!

 後來,媽媽手邊有些閒錢了,我們婚嫁時的棉被毛毯,她一定訂製最大規格的。小孫子的衣物,也不吝惜地成套買來。或許她潛意識裡,還留存著我們凍得發抖的樣子吧。

 曬了個把鐘頭,我們在太陽蔫弱前進屋。然後媽媽便開始催阿香煮晚餐,催我回台北。我說:爸爸還沒回來,太陽也還掛著,哪有這麼早就吃晚餐的呀。她說:「吃完飯妳還要趕路,太晚了怕會塞車,給妳的東西妳趕快先拿上車,別又忘了……。」哎,又是一大堆的叮嚀。

 我說:「媽,您就別催了,我並沒有要急著走,讓我多待一會兒吧!」


中華副刊2018.08.23

台長: 阿盛
人氣(939)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文友新作 |
此分類下一篇:【文友新作】共慾者 — 白樵
此分類上一篇:【文友新作】榕樹之事 — 黃春美

蝦公仔
謝謝義工
2018-08-24 13:14:04
蝦公仔
老師
配圖那塊玉,真漂亮
顏色比煮熟的蝦公仔還要漂亮
2018-08-24 13:17:13
蝦公也
那叫府上有龍.明清老件
但是但是但是不白不漂亮而且貴參參
2018-08-24 13:29: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