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15 18:35:20| 人氣2,0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盛】煙火醬菜(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通常是三輪腳踏車,一個中老年人使力踩著,很慢很慢。純用喉嚨,呼喊的調子與語詞稍有變化,但起句總是「醬菜喔──」接下來隨意,有時是「豆乳鹹菜喔──」有時是「要買趕緊來唉──」偶爾,不知何故,只連串吆喝同一句「買醬菜咧──」。

 三輪腳踏車皆看得出焊接拼裝痕跡,騎座下方一支鐵掣杆,往前推即鬆動,往後扯即停車。到了人多的地方,醬菜販會下車等顧客。車廂極省工,底部幾片木板,四個角邊各立一根細木,大布片圍住左右上三方,那布片好似百衲衣,可能連尿布都拿來縫補了。前後兩方無遮攔,醬菜販騎車時,一回頭便看得見後面是否有人叫買,後方則用以取物交易。

 車廂中若有序若無序的擺置大小圓方深淺不一的玻璃瓶、鋁罐、陶甕。玻璃瓶透明,裝了什麼你望望就知,鋁罐陶甕裡有何物,大約只有醬菜販弄得明白了。顧客多半是婦女,小半是孩童,孩童好奇,難免問東問西,好心地的醬菜販溫和熱心,也回答也說明,心地較差或天生木訥的,他嗯嗯嘿嘿,被問煩了,突然來一句:「那個甕裡裝著多嘴的小孩的醃嘴唇!」孩童嘩叫三兩聲,摀著嘴提著物,轉頭跑開,旁站的婦女們咯唔咕咯唔咕笑得像被逗叫的火雞,醬菜販自己也微微露齒,婦女們更開心了:「你不擔心他以後不敢來買你的醬菜?」「他家總要吃醬菜哩。」醬菜販答話後,順手捏取一小塊醬破布子遞給說話的婦女,那婦女口中說不好意思,醬破布子同時放入提籃內了。

 破布子樹,許多人家的庭院田畔都有,惟醃製過程麻煩,且做不出買來的那種味道,所以還是花小錢圖方便。破布子果實與其他果實不一般,初長出時是紅色,轉為黑色乃成熟,你摘下它,輕輕擠壓,透明汁液流出,略帶黏性,生食未嘗不行,澀澀甘甘,沒什麼吃頭。醬破布子成團結塊,佐飯時,筷子撥一小片入口,嚼一嚼,滿嘴的飯全沾味了。小孩定會被教導,記得吐出硬果核,果核真夠硬,不小心也許嗑掉乳牙,要是吞下肚呢?其實無大關係,像鳥一樣,隨糞便排泄出來。

 醬菜佐飯務必重鹹。不富裕的年代,普通小鄉鎮,工人農人捨不得也食不得全白米飯,常是米摻地瓜籤一起煮,份量足,撐飽腸胃沒問題。地瓜剉為細條狀,曬乾,成灰白色,可存放甚久,味道當然不佳,那麼,醬菜此時功用大啦,它能壓過地瓜籤的霉粉味。粗做人必須吃飽,早餐絕不吃稀糜,稀糜是小孩老人吃的。出勞力的人如果吃稀糜,撒過一泡尿之後就抽掉力氣了,還能做什麼工?不做工,連地瓜籤飯都吃不起呢。特別是夏秋,天氣熱,流汗多,醬菜的鹽分更見重要。形容食物很鹹,人們會說「鹹得像醬菜」,而醬菜販若是連著幾次被顧客嫌說「這鹹魚不夠鹹」,那就等於揭他一層面皮,他回家非罵人不可。

 製作醬菜,皆家族式的,遵照祖先留下的方法,未敢胡亂變更。首先,它是食物,要進人肚中的,謹慎有必要,再且,世代以此為生,另行改業沒必要。醬菜家族的共同特色是,有個不小的後院或中庭,院庭排列著大缸,廂屋裡堆放粗鹽麻袋,麻袋下有離地尺多高的木條,防潮。還有,不曉得怎麼回事,家族人的臉色都像醬菜,褐黑褐黑。

 醬菜家族做生意有原則。其一,人口較多的鎮市,由家族集議分配販售地區,彼此不踩地盤。其二,外姓小販來盤貨,事先言明須到自家「責任區」以外去,以免飯碗遭搶。其三,家族中無人願意出門叫賣,則開放外人自由盤貨自由選擇地點,但盤價不得自由視對象加減,大家公平競爭。外人一旦違反第二項約定呢?乾脆,不給貨,請到別家去吧,你賺辛苦錢,我們賺錢也辛苦呢。明文規定嗎?沒有,卻是比訂合同立法條還管用,違約的情況極少極少。

 小鄉鎮也許什麼都少,雜貨店總不會少。雜貨店名為雜貨,確實貨雜,棉被、臉盆、毛巾、牙刷、牙粉、椅子、小桌、門鎖、毛筆、紙、鉛筆、墨、畚箕、掃帚、茶杯、碗、筷、竹簍、竹籃、香燭、鞭炮、粿模、鈕釦、鞋帶、襪子、筆記簿、鉛桶、麻繩、木屐、鐵釘、牛鈴、菜刀、砧板、煤球、火柴、香菸、酒、糖果、醃李、醬瓜、醬油、豆乳、鹹菜……大約一個人活著用得著的小物件都有。不富盈的年代,尋常人家,缺什麼才買什麼。香菸與酒與其他食物都可以零買,香菸論支賣,酒論兩計。那,醬菜呢?與醬菜販一樣,但憑「手氣」,買賣醬菜不用秤,賣方的手一探一取,眼力判斷,或加一點或減一點,買方受之無詞。醬菜販、雜貨店老板都精明識人,他們有辦法讓最愛計較的老太婆以為自己撿到便宜。

 老太婆出門,全身整齊乾淨,她們一律纏過足,醬菜車再慢,也往往追不上,這時候她們急了,擠尖嗓音:「喂──賣醬菜的──」十幾戶以外的人都聽見了,醬菜販當然不例外,停車,等著看著,老太婆這又優閒踱步了,她們從小被訓示要細步緩行的。「老祖太康健哪,」醬菜販在與老太婆相距十大男人步時就喊了:「康健多子孫哪。」他是認清來人才這麼稱讚的,來人若是兒孫少或子不肖孫不賢,他可沒膽量隨便阿諛,他會說:「老祖太愈老愈精神,走路真穩哩。」絕不提子孫兩字。

 醬菜販走街串巷,顧客又多是婦女,他地盤上的大小事,能不知道?醬菜車只需停在一個定點三十分鐘,就差不多會成為婦女們的新聞舊聞傳播中心。誰家生了第六個女兒、誰家丈夫娶了細姨、誰家丟失三隻鴨、誰家媳婦不孝公婆、誰家大倌苛待媳婦、誰家兒子讀書好、誰家孫子常打架……,不想聽也聽入耳了,總不好叫顧客閉嘴或離開吧。

 雖不同行,醬菜販與雜貨店老板都賣醬菜,怎麼辦?醬菜販尊重地頭主,人家定在一地,自己遊行四方,所以醬菜車不會停於雜貨店左近,行行業業有規矩,這便是規矩。至於經過雜貨店而被叫住,那無可奈何,買賣歸買賣,雜貨店老板不能說閒話的。再又,醬菜車上的貨色較多,光是鹹魚就有七、八種,乾的濕的、海水淡水,全有,雜貨店就因為雜,精不到這程度。

 鹹魚比其他醬菜更鹹,乾鹹魚身上還浮一層厚厚的鹽霜呢。不富足的年代,農人儉得緊,一條手掌長、三指寬的乾鹹魚,你猜能佐幾頓飯?三天,九頓飯。誇張嗎?不。那魚乾一沾唇,舌頭捲一番,往內一縮,連兩邊內頰都覺得鹹了,再用勁咬一小塊魚肉,半碗飯填腹啦。為何得用勁咬魚肉?魚肉醃得硬賽木頭,牙根不牢的人輕易不勞口齒,用刀剁,剁為薄片,你別稱奇,刀子鈍真還剁不來的,有人動用小斧頭哩,那模樣有趣,力道弱砍不斷,力道強砍得彈跳,得花時間去找出飛開的魚身。「鹹魚還會飛呢。」砍魚的人自嘲,知趣的旁觀者補上一句好話:「這叫鹹魚翻身,你要走運囉。」

(待續)

本文刊於 二○○四年三月十五日 自由時報自由副刊

台長: 阿盛
人氣(2,0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阿盛作品 |
此分類下一篇:【阿盛】煙火醬菜(下)
此分類上一篇:【阿盛】新世紀釵頭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