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2-11 23:10:32| 人氣36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相機鏡頭演化史 - 0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還記得念大學的時候,可能是大四吧,當時KAKU待的實驗室購入了第一台數位相機(Digital Camera, DC),廠牌型號已經忘記了,不過我還記得那一張8MB的CF卡,小小一張就可取代底片的地位,可重覆使用,不若傳統底片拍完一卷後需要換片、沖洗,每按一下快門就是7塊錢。幾個月後,有學長買了一台輕便型DC—以當時的水準而言確實是輕便,拍完可立刻瀏覽拍攝結果,在KAKU心裡激起了一片小小的漣漪。

  不過當時DC價格偏高,即使再不起眼的一台也得要價兩、三萬元,尚未打入平民生活,因此可見度不高,不久我也忘了這麼一件事。

  退伍時,DC已經發展到趨近成熟的程度,當時最低階的DC是2百萬畫素,大多是使用CMOS作為感光元件;3-4百萬畫素是當時大多數人會選擇的種類;各家最高檔的機種皆為5百萬畫素,價格大多超過3萬元。至於可交換鏡頭的數位單眼反射式相機(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DSLR)的機身,很抱歉,最低價的也在5-6萬元之譜,重量動輒7-8百克、1公斤的,不是攝影玩家根本不會考慮,實難說是平民的「日常用品」。

  退伍後幾週,我買了生平第0台DC,普立爾(Premier) DC-2070。說是第0台是因為,挑選相機的功課是我作的,相機是我挑的,不過錢是老媽出的。DC-2070使用CMOS作為感光元件,2百萬畫素(1600*1200),鏡頭為等效35mm,沒有光學變焦,也就是想納入更多景物或拉近拍攝物體就得靠自己雙腿,近拍只有0.3m。

  DC-2070買回來一開始大多是我在使用,大霸北稜、福山永久樣區調查、馬布谷水鹿調查、初期的植群調查,我都帶著這台相機出門。然而幾個月後,我又將它丟回家裡,原因:
  1. CMOS的感光元件,畫質只能用不忍卒賭來形容,如果放大到100%根本就像是在油畫賞析一般。
  2. 35mm定焦鏡,使用上相當不方便。
  3. 「近拍」0.3m。這也能算近拍嗎?

  當初之所以選擇DC-2070完全是經濟考量,只是當時的預算也就只有那麼多,也就只好屈就了。兩年後,我在Y拍上賣出了這台DC,買家是一位父親,說是要讓他們家裡的小朋友當玩具。

台長: 天南星
人氣(36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攝影 |
此分類下一篇:我的相機鏡頭演化史 - 1.Nikon 5400
此分類上一篇:幾支Nikon接環的微距鏡頭

位子
原來你的相機會『演化..』,不知是如何進化...這可以讓科學加好好的研究一下...哈~
2008-02-18 12:34:27
版主回應
敬請期待唷~
2008-03-12 02:27: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