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10 23:32:50| 人氣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解構藍綠 族群融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04.01 中國時報

◎李丁讚

在這次的選舉爭議中,各種謠言、耳語滿天飛,這本來是動盪時局的自然現象。但令人驚訝的是,很多人都把這些謠言信以為真,甚至因此而引發巨大的焦慮與不安。我就知道有一位「藍底」的教授,她完全相信綠營作票、並蓄意啟動國安機制來操弄選舉,也一口咬定槍擊事件是陳水扁的「自導自演」。她認為綠營無惡不做,簡直到達可怕的程度。因此,她說一定要離開這個可怕的地方,移民美國。

當然,目前整個事件還在調查階段,我們仍不能斷言真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所有藍營的這些指控,證據都很薄弱,我們甚至可以說都是臆測之詞。但是,為什麼在幾乎完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很多人仍然會信以為真,甚至因此而惶恐憤怒呢?凱達格蘭大道上的那些熱情民眾,絕大部分都是真真實實地認為阿扁作票,他/她們的情感是真實的,更不是刻意無理取鬧。但問題是,為什麼這些人會把臆測當成真實呢?他們是如何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看」到這些「真實」呢?為什麼連高等知識分子如大學教授都無法克服這種認知上的跳躍呢?

其實,這種情形也發生在泛綠的陣營裡。在民眾群聚凱達格蘭大道的一兩天之後,「綠底」的支持者之間,就開始流傳一個謠言,說槍擊事件是宋楚瑜一手策劃的,還說宋楚瑜在射殺陳水扁之後,也準備殺害連戰竄位。在這個謠言散布不久之後,又有一個同樣離譜的謠言,說宋楚瑜正在計畫發動政變,要把台灣搞亂,然後迎接中共軍隊接收台灣。因此,三二七大遊行當天,民眾會圍攻總統府,火燒外交部等。游錫堃甚至還要馬英九嚴加防範。但結果呢,示威群眾表現出高度的自制。

因此,叛變的說法很明顯是謠言,是缺乏事實證據的猜測之詞。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很多「綠底」的人都確信其真。有兩位教授還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宋楚瑜在搞政變。從他們的憤怒和憂慮中,我同樣感知到他/她們真實的情感。他/她們確確實實地認為藍軍要叛變。因此,和藍營同樣的問題是,為什麼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情況下,綠底的民眾會真切地「看」到他/她們的臆測和想像呢?為什麼會對謠言信以為真呢?這種有關叛變或作票的知識是如何誕生的呢?

馬克斯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知識有其物質基礎。人的社會存在決定人的意識,而不是人的意識決定人的存在。我們之所以會有某種特定的看法,是因為我們處在某種特定的生存條件下。社會學家布迪爾更清楚地提出生存心態(habitus)的概念,認為我們每天所接觸的事事、物物、人人,都會在我們身上留下痕跡,日積月累,這些生存軌跡會形塑我們最基本的生命態度。我們對事物最基本的看法,包括這件事情有沒有可能發生,高不高尚,或是美不美等,這些生命中最根本的情感和判斷,都來是這種最基本的生存心態。布迪爾並指出,生存心態是依循著階級、族群等各種社會路徑而開展的。不同的階級、族群等,往往因為生存心態的迥異,會發展出很不一樣的生命情感和認知,而這正是各種社會對立和緊張的根源。

以深藍者為例,他/她們最典型的生存心態包括,每天看藍色報紙、聽藍色廣播、看藍色電視節目、交藍色朋友,然後一齊批罵綠色作為等。那些深藍者,還可能會堅持到具家鄉風味的飯店吃飯,家裡可能還要插一支中華民國的國旗,掛上中華民國的地圖,甚至連壁紙、領帶都要用藍色的。所有這些報紙、電視、國旗、地圖、領帶、飯店、朋友等人人、事事、物物,構成一個互相指涉的象徵性系統,也一點一滴地形塑我們最根本的生命情感、認知和判斷。這種情形同樣發生在深綠者身上,只是把藍色報紙換成綠色報紙,把藍色電視換成綠色電視,把藍色壁紙換成綠色壁紙,把中國地圖換成台灣地圖,等等。

因為深藍和深綠陣營的人,都分別生活在不一樣的生存心態中,分別構成一個封閉的系統,內部自我加強、相互指涉、相互加成,但彼此之間卻少有交集或對話。因此,任何一個謠言出現,就會在內部迅速流傳,不但不會有任何阻力,而且會一直增強、加大、變濃,再加上那些圍繞在身體周邊各種象徵物的隱喻或暗示,終於使得本來只是一個假的、想像的、臆測的言說,也會變成一種真真實實的存在。知識,原來是有其物質基礎的。

因此,為了超越人類這種知識上的侷限,我們首先必須要有能力超越生存心態的重重包圍,深藍者要多看看綠色報紙、多聽聽綠色廣播、多選用綠色壁紙,這樣,他/她們就不會被包圍在一個封閉的生存系統之內而不能自拔。同樣的,深綠者也要多看看藍色報紙,多聽聽藍色廣播,多交交藍色朋友,多看看中國地圖,這樣,他/她們就不會身陷在台灣的象徵圖騰之中。只有藍、綠雙方都能認知到生存心態的存在和限制,並有勇氣來超越它,大家才有機會和對方進行內在的、深度的溝通。這樣,一個真正寬容、多元的文化才能慢慢建立起來。這才是真正的民主。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所教授兼所長)

台長: 紅白藍
人氣(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