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1-29 21:44:16| 人氣3,11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真實?

 
《猛龍》這部電影片首有段台詞很有意思:

「人的頭腦很複雜,時間過得久,有時候連自己也被自己的記憶給騙了,拍下來的,才是最真實的。」

我以為這是這部戲的主軸,強調客觀的影像紀錄勝於主觀的記憶,一直到片尾:

「我總以為,拍下來的東西是最真實……,我突然明白了,拍下來的東西不一定真實,只要堅信那件事,它,就會變得真實。」

這兩段台詞說明了「客觀存在的真實」與「主觀認知的真實」是不同的,
如同史實與史觀、經歷與經驗、行為與動機…。

歷史事實只有一個,解讀的觀點卻不只一個,甚至相互對立;
 
不同的人可能在同一時空下有著同樣的經歷,但所獲得的經驗卻未必相同,甚至往往不同;
 
同一個行為背後可能出於不同的動機,甚至善惡兩極。

 

那麼,「真實」是什麼?

從科學的層次來說,具體有形可驗證的,才是真實的。

胡適說:「無徵不信」,「徵」就是證據、驗證。

從思想的層次說,人主觀上所堅信的,才是真實的。

比如傳統中國文化相信人有良知良能,回教文化相信有真主阿拉,西方文化相信人有理性。

從哲學的層次來說,永恆不變的才是真實的。

柏拉圖說:「宇宙間具體有形的事物,絕對沒有兩個相同的。」具體有形的事物是會變化的,會變化就不是永恆不變的。因此,柏拉圖說「概念」才是真實的。

實際上,「真實」的界定無限多,即使是同一個層次,也不盡相同:

科學上,不同學門對證據的要求不同、驗證的標準也不同。

牛頓的古典力學能解釋日常生活中的力學現象,但若要解釋高速運動中的物體,就得換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上場了。

思想上,對人性的看法不同,推出的理論、價值觀自然不同。

儒家認為人性本善,於是推出一套良知良能、德禮政刑;
 
法家認為人性本惡,於是主張行賞罰、令行禁止。

哲學上,人不是造物者,假設宇宙自然有一定的規律,而這規律即是所謂的「真理」的話,那麼人類所謂的真理絕對不等同於宇宙自然的真理。

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引申而言,人所說的真實不是宇宙自然的真實。

 

那麼,什麼是「真實」?

什麼是真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界定。

語言文字是溝通的工具,也是溝通的障礙。

因為,客觀的語言文字無法完全表達主觀的感受。
 
比如說兩個人都說「我很快樂」,但兩個人快樂的感受絕不可能完全相同。
 
也就是說,語言文字相同並沒有意義,意義在內涵,也就是對語言文字的界定。

在知識的討論上,語言文字不得不用,但為了避免主觀認知的差異,便須嚴謹的界定。
 
於是,知識性的語言文字便與非知識性的語言文字區別開了。


【圖:電影《猛龍》海報】

台長: 無名
人氣(3,115)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畫面,記憶的鉤子 |
此分類下一篇:那三年,我也在放牛班!

貓頭鷹
我也特別去看了這部影片
的確 這兩句是相當明顯的兩句主要關鍵用語
但令我最執著的是韓信死前說的那句話
”你並沒有放下三年前的那場仗”
這句話讓洪金寶在退休的前一天站了出來
此外相反的
我異常欣賞反派組織裡的每個人
或許我該說每個人身後的每個故事吧
我無法確切的得知我的感受是否能言述
但是我確信 它 只要我堅信 就會是真的...
2006-12-04 09:54:12
版主回應
”你並沒有放下三年前的那場仗”
這句話我也有印象,只是,刻意不提吧!
《貓頭鷹》那篇我寫的很清楚,當年我中途退出,沒有打完那場仗,心中一直耿耿於懷,或許這是我後來投入活動界的原因之一。
2007-01-15 12:09:5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