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7-05 17:32:13| 人氣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臺東南迴診所開業徐超斌醫師與眾多單位支持南迴行動醫療計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Lily鍾翠華報導】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今(7/5)舉辦南迴診所開業記者會,衛福部王必勝政務次長、中央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衛福部醫事司劉越萍司長、南迴基金會李靜蘭董事長、南迴診所徐超斌院長、公益大使鍾欣凌、楊力州導演等均蒞臨活動現場,由李靜蘭董事長講述南迴行動醫療計畫及南迴基金會附設居家護理所的成果(以下簡稱居護所)及診所規劃。

圖:南迴基金會李靜蘭董事長(中左)支持南迴行動醫療計畫,與徐超斌醫師(中右)及貴賓合影

 

公益短片座談會中居護所黃翠華護理長分享南迴服務的心路歷程,公益大使鍾欣凌及楊力州導演訴說與南迴的珍貴緣分,最後進行「生火儀式」,齊心呼籲支持南迴行動醫療計畫,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點亮前行的希望。

 

居家護理所定期訪視監測 延緩患者病程惡化 讓最邊緣的角落 不再是臺灣醫療照護失落的環節

 

宋伯伯(化名),今年78歲,是一位舌癌患者,兒女皆在外地工作,家庭支持系統薄弱。長年的主要照護者為太太,居住在全台最美麗的車站所在地:多良村,但卻也是醫療資源最缺乏的地區,每隔三個月的就醫方式是共乘一台打檔車,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至山下轉乘公車或復康巴士,再前往超過1小時車程的臺東馬偕醫院就診。

 

110年9月底,居護所獲得親屬通知,立即前往宋伯伯家中進行居家護理及居家醫療收案訪案,宋伯伯有舌癌、糖尿病、膀胱過動症等疾病,尤其罹患舌癌已10多年,因舌部部分切除造成口語表達不清,且無法吃固體食物,平時需從飯菜打碎混合牛奶獲得營養,所以身形較為瘦弱。

 

同年12月因右手麻不適,頭暈的狀況,醫師診斷為腦栓塞而住院治療,住院期間也因心律過緩及不整,放置心臟節律器,返家後宋伯伯因下肢無力造成跌倒的狀況陸續發生,太太也因腸阻塞不適而住院,隔年4月,宋伯伯次子因心肌梗塞離世,導致身體不適及心情鬱悶而無法打理生活,必須由太太單獨看護。

 

居家護理師及醫師每月定期的訪視,協助宋伯伯看診、監測生命徵象、血糖、開立藥物、注射藥物等,延緩病程的惡化及疾病預防,更解決案家就醫及家屬照護上的困境。今年4月發現宋伯伯再次中風,這兩次的中風造成行動不便,無法吞嚥食物的他,只能使用鼻胃管進食,透過1年9個月的照護與持續性的健康監測及指導與醫療服務,已達到擴及身心靈的全人照護目標,宋伯伯曾感性地說:「看到徐醫師很放心,而且他很了解我!」

 

你能想像嗎?南迴公路上超過100公里沒有一家醫院 這個距離可以從臺北到苗栗

 

根據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公布的「110年臺灣執業醫師.醫療機構統計」,以每萬人口醫師人數比,醫療資源最豐富的臺北市有1萬1366名醫師,換算每萬人口有43.67名醫師、每平方公里就有41.82名醫師。高雄市則每萬人口有25.11名醫師、每平方公里只有2.35名醫師。

 

以面積來看,臺東縣每平方公里只有0.09名醫師,和臺北差了465倍!衛生福利部統計處公告,所提供的「110年醫事機構現況及服務量各縣市統計表」,數據顯示臺東縣有7家醫院,其中有5家位於臺東市區,診所及衛生所共有157家,100家位於臺東市區,僅有13家在南迴四鄉(大武、達仁、金峰、太麻里)。從上述統計資料可發現醫療機構集中在臺東市,部分鄉鎮仍屬醫療資源匱乏區域,可見城鄉差異之懸殊。

 

在南迴公益短片中,公益大使鍾欣凌提到「南迴公路長達100公里沒有醫院,你想像一下,從臺北一路往南,經過桃園、新竹到苗栗,沿途都沒有醫院!」當地民眾常須遠赴臺東市區就診,而且車程至少1小時以上才能到達最近的大型醫院,交通費用、路程距離、時間急迫等因素交錯,醫療的可近性是當地居民最迫切需要的。

 

南迴基金會本著創立的初衷,秉持六大目的:「可近、即時、安全、平等、健康促進、共組醫療團」,致力於填補臺灣醫療照護的缺口,滿足偏鄉基本醫療與長期照護需求,及保障居民之生命安全,與滿足當地醫療需求,希望與既有機構形成相互支援的醫療團,提供居民最適切之急性與慢性醫療照護。

 

南迴診所結合「定點門診」及「居家醫療」 並與臺東、高雄醫療機構密切合作正式啟動「南迴行動醫療計畫第二部曲」 

 

南迴行動醫療計畫優先以居家護理、居家醫療模式分三部曲階段式進行:於110年設立第一部曲「南迴居家護理所」,開始啟動行動醫療計畫,針對偏鄉醫療最大的困境,交通問題(幅員廣闊、公共建設有限、患者行動不便等因素)定調以行動醫療為主要服務模式,優先以居家護理與醫療,走入病人家中。將客廳當作診間、讓臥房變成病房,使患者在自己家中得到專業的治療與照顧,建立療癒身心靈的醫病關係。

 

居護所自110年8月成立至今年5月,個案服務總人數690人,總訪視人次為1,227人次;111年籌設第二部曲「南迴診所」,並於今年6月底正式營運,地點設置在臺東縣大武鄉,以「定點門診」與「居家醫療」為主要服務項目。

 

目前南迴診所的醫事人員組成為主責醫師(徐超斌)一名、義大醫院支援醫師一名、護理師三名、醫務人員二名,預計就診量每月500人次。

 

定點門診時間以週一至週五為主,週三下午僅有居家醫療服務無門診,週五全天為義大醫院醫師支援門診服務,徐超斌醫師進行居家醫療服務。以家醫科中的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基礎治療為主,若經診斷後需其他專科如心臟、腸胃等診療,將轉介至大武衛生所暨南迴線緊急醫療照護中心。若是重大疾病、緊急治療或手術等的急重症病患即轉介臺東馬偕醫院、臺東基督教醫院、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診治,身心科轉至臺北榮民總醫院臺東分院進行治療。而檢驗項目則與高雄的檢驗所合作。南迴診所未來將與臺東、高雄等多家醫療機構合作,把握治療的黃金時刻,降低「來不及」挽回的遺憾。

 

超人醫師返鄉築夢「不只是成立醫院,而是一條讓人安心回家的路」齊心協力走向美好將來

 

七歲的徐超斌醫師,經歷妹妹因「來不及」就醫而在途中枉死,在月光下許了「我要當醫生」的心願。長大後成為優秀的急診科主治醫生的他,毅然決然放棄都市醫院的高薪待遇,回到家鄉擔任臺東縣達仁鄉衛生所醫師,39歲盛年,他因積勞成疾中風病倒,從死神手中脫逃的日子裡,面對無法使喚的病體,曾讓他數度想要放棄自己,然而讓他終究沒有這樣做的原因,除了骨子裡不想被擊倒的韌性外,更是因為每一位病人對他的信賴,以及鄉親的期待與鼓舞。

 

依循著山林的呼喚回到家鄉的徐醫師,應和著部落的心跳聲,在東海岸築起了夢,而這個夢並不只是一所醫院,而是一條讓人安心回家的路。從醫生變成病人,使他更堅定要為南迴醫療發聲的信念。為實現南迴醫院的夢想而設立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

 

自基金會成立以來,透過不斷與衛福部、地方政府交換意見,請益諸多具有偏鄉醫療服務經驗的單位與專家,梳理盤點東部地區的醫療照護資源,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做滾動式修正。

 

南迴基金會董監事更是一群強而有力的智囊團,陪伴南迴基金會披荊斬棘,始能促成南迴美事,藉由楊力州導演的視角、公益大使鍾欣凌的呼籲、及默默支持基金會的生火者們,透過捐款、為粉絲頁按讚,或是點開「超人醫師加油站」podcast的每雙手,讓更多人關注南迴醫療,形成善的循環。

台長: Melody & Lily & Mark
人氣(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