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29 13:27:58| 人氣450|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前所未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31028

  原本呢,我今天打算跟週報的讀者告假,因為下個星期要交一篇我們以前提到過的婚前婚姻諮詢降低家暴發生率的研究案,那個東東,現在還只是在我腦袋中打轉,完全尚未付諸文字,下個星期要交出來,連研究法都要有,對我來說,是個滿大的負擔的。不過,今天上課的時候聽到一個有趣的研究,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給大家知道,尤其是呢,我們週報的讀者以正值生育年齡的五六年級生居多,這個研究,或許,可以刺激我們的下一代有更好的發展,那我當然,要廣為週知囉!

  今天我們上課的時候提到語言的發展,本想藉由這個主題,了解一下怎樣才能促進我的外語能力,但是沒想到,老師介紹了另一個更有趣的研究。她說,研究發現,雖然嬰幼兒語言發展的時期是從一歲左右才開始明顯,但並不表示,不會說話的小寶寶們就聽不懂我們在說些什麼,因為語言的發展跟聲帶、舌頭的肌肉成熟度及運用自如的程度有關,換言之,寶寶們可能知道我們在說什麼,但是他們說不出來,所以我們會以為他們聽不懂我們說什麼,甚至忽略掉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想想看,那多令人挫折啊!想像不到的話,只要想想如果讓你到一個語言環境不同的國家住一年,一年之後其實你已經聽得懂大部分他們想要告訴你的,但是因為你說不出口,無法確切表達你想要表達的,所以呢,他們就以為你聽不懂,甚至,完全忽視你的存在……這樣的挫折,可以想像了嗎?

  然後再想像一下,讓寶寶那樣稚嫩的小小心靈受到一輩子的創傷,我說一輩子是因為我總認為傷痛不會痊癒,只會結痂,然後逐漸被淡忘,但不論怎樣淡忘,就是永遠有那樣的影子,在我們的心裡面,只是看那片影子的大小,還有我們容許它存在的範圍的差異而已。話說回來,我們不忍心寶寶那樣的挫折對吧!

  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學者們發現,聽障的小朋友因為聽力障礙,所以從小就被教導如何使用手語(Sign language),而使用手語的小朋友,他們「語言」發展的速度,比使用口語的小朋友還要快上好幾個月,通常,在他們三四個月左右,就可以用手語表達出完整的意思來了。

  因此,腦筋動得快的學者就想到,嘿,那如果我們教那些可以聽得到的小朋友手語,結果會怎樣呢?結果就是,這些運用手語的正常小朋友,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速度比一般小朋友來得早,來得快,而且,因為他們不需經過那一段有口難言的語言挫折期,普遍來說,他們的自信心也比一般小朋友高;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小朋友可以跟父母有效地溝通,父母在教養孩子的時候也比較得心應手而較少有那種「君心難測」的無力感,親子互動品質較佳,對孩子的發展相對來說有極為正面的幫助。

  最重要的部分是,父母根本不需要特別去學什麼樣的手語,只要自己發展出全家都知道的語言模式就行啦!方便吧!像說在錄影帶中,我們就看到一個大概六七個月的小寶寶,掌心朝左,將拳頭握了又鬆,鬆了又握數次,老師翻譯給我們知道,那叫做Milk,哇!霎時間全班笑翻!小朋友說她要牛奶,而那她的那個動作就是擠牛奶的動作!所以,父母或是全家人儘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來創造屬於自己家裡面的動作語言,來協助寶寶們表達需求跟情感。

  心動了嗎?我也是耶!在課堂上就想生一個來試試看。不過,在我將衝動付諸行動之前,我問了老師一個問題:既然這些小朋友可以用手語來表達他們的需求,他們會不會就懶得去練習講話了咧?比一比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表達自己的看法,幹麼還要動口說話咧?多累啊!(其實我更希望我用比的這些美國人就知道我在講什麼,想想,那有多爽啊!)老師笑著說,嗯,這真的是個好問題呢(她會不會猜到我在想什麼?)!不過研究顯示,這些寶寶到了該說話的年齡,他們還是會發展他們說話的能力,甚至比一般小朋友來得更快更好,而手語的部分,就慢慢被口語所取代,所以不用擔心他們不說話的問題。

  好囉!知道這樣的狀況之後,各位衝動過後產生行動然後已經有小朋友或者正在有小朋友的朋友們,你們可以開始試試這樣經實驗研究證明有好處的教養方式囉!至少,我不覺得多創造一種和孩子的溝通方式會有什麼樣的傷害的啦!

  另外,還有一件值得新科家長注意的事,研究顯示,在六個月以前的寶寶,他們的大腦對所有的語言的發音沒有太大的選擇,但是在六個月之後,寶寶的大腦只會對常聽到的音節產生連結,換句話說,常聽中文的寶寶,只會對中文感到敏感,對其他的語言的音節就會自動排除,這是為了讓寶寶儘快地適應她所處的環境。而到一歲左右,寶寶對語音接受的程度就定型了!那就是說,有些音,不管寶寶長到多大,他就是沒辦法將那些音發得道地(我想到我們的阿扁總統跟演員張晨光,不論他們怎樣努力,那口音,就是在)。然後老師還補充說,不同的語言,在寶寶的腦袋裡頭自然會分隔出不同的區塊,那這也是為什麼華裔美人或華裔日人或華裔哇啦哇啦人他們可以同時說出兩種或多種標準語言的原因。啊,說ABC們有怪腔怪調喔?那我們可能得問問他們,他們的父母在他們六個月以前跟他們說的英文還是中文,還是根本不跟他們說話,對吧!

  那這樣的研究對我們的新科爸爸媽媽有什麼樣的啟示呢?如果,你們覺得語言對小朋友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的話,不妨,把你所知道的所有語言,中文,台語,客家話,廣東話,上海話,英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瑞典文,荷蘭文,丹麥文,俄文,馬來文,印尼文,阿拉伯文或者土耳其文,儘可能地放給小朋友聽,管他們聽不聽得懂,至少,讓這些語言,或者某些重要語言在他們的腦袋中,搶一塊小小的地盤。不管他們以後長大學不學,至少他們可能可以較一般人容易接受他們所學的語言,減少語言學習中所可能產生的挫折。不過要注意的是,我們的大腦在我們出生後的六個月自動地排除其他語言,或許仍然有其必要性,所以啊,選個六種,大概就綽綽有餘啦!當爸媽的別太貪心,會標準地講六國語言,已經不是簡單的事情了!其他的,就讓它不標準一點,也很有個人特色的啦!是不是?

  好啦,講完今天上課所講的重要部分,希望我的學費,讓所有讀到週報的人也都能有所收穫。一個人交學費就好了,一個人接受語言的挫折就夠了,對吧!啊,不過如果你們想要交學費給我,我倒也不是堅決反對的啦!那,看看狀況,希望我們可以下週見囉!

台長: andie
人氣(450)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theory |
此分類下一篇:流星穿越彩虹橫過天際
此分類上一篇:懂得多少

>這些運用手語的正常小朋友,他們語言能力的
>發展速度比一般小朋友來得早,來得快

在電影 MEET THE FOCKERS (MEET THE PARENTS 2)中,baby 就是用手語跟阿公溝通的喔 :)
2006-11-17 20:34:02
andie
我有看到,不過強烈懷疑那電影的編劇是不是偷偷看了我的週報,不然,怎麼把這個撇步給學走了?
2006-11-18 01:52:4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