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29 01:00:26| 人氣3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非常女的閱讀雜記]讀《奧斯卡與露辛達》之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多次在誠品看到1988年布克獎得獎作品《奧斯卡與露辛達》的原文小說封面,被其上兩位實力派的演員:凱特.布蘭琪及飾演英倫情人的男主角所吸引,後來再看到電影的片尾部分,決定去把這本多達666頁的小說搬回家,而且下定決心把它看完,後來是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才讀完,好像久了一點。
作者彼得凱瑞對大部分的人而言很陌生,不過他真的很厲害,就像導讀部分說的。說是一部愛情小說,卻將澳洲的歷史中涵蓋的種種層面:宗教、科學、殖民社會都寫進去了,愛情只不過是人生故事的一部分,卻可能影響人的大半生,但這卻不是引我動容的部分。
或許是最進選舉話題不停地的在炒作,人的心也被牽動,我看著十九世紀的澳洲,想著此刻我所身處的台灣,兩國的發展與人民的性格多麼的相似啊!打開歷史,澳洲的母國—英國在從澳洲原住民手中強佔這片土地,開始殖民入侵,壓迫原住民社會、破壞當地傳統文化,並將澳洲作為流放罪犯的地方。當澳洲人開始發展時又值英國傳統文化分崩離析,致使整個澳洲形同文化的「荒原」,回到母國「英國」的澳洲人最後仍然失望而歸,精神上的不滿足只好依賴「賭」來填補,所以舉國皆賭就不足為奇,《奧斯卡與露辛達》兩位男女主角就是這樣社會下的產物,他們的愛情起於「賭」,也毀於「賭」,但這卻是他們唯一可以依恃的武器。
台灣的發展歷史不也有著這樣的過往嗎?被外來的政權多次強佔、殖民,早先會從中國冒險來台的,不少也是海盜、罪犯之流的,台灣曾有自己的精神嗎?在日本人統治下的台灣人不也曾對海峽對岸懷抱夢想、嚮往母國,但最後卻在一場二二八事件中,夢醒、夢碎,到後來能依恃的又是什麼?於是台灣跟澳洲一樣成了「賭性堅強」的民族,但看之前的大家樂、六合彩,到樂透、大樂透,以及對股市的瘋狂與熱衷,不僅小老百姓連貴為總統夫人也進場廝殺,且聲稱不想被剝奪這點平民的樂趣。總統大選也賭,賭誰當選,有人笑說,最後會當選的那一個大概也是眾家賭徒們操盤下拱出來的成果,如果是這樣,那台灣的民主真的就成一種笑話了,而在上位者怎麼會去在乎這個,竟將我們寶貴的第一次都被拿來當作他連不連任的賭注,這就是他們所要的台灣精神嗎?
我已經被所謂的「民族救星」騙過一次,不想又被所謂的「台灣的希望」再騙一次,我很有偏見,我很任性,隨便那些人怎麼說吧!我可不可以指單純當個「人」啊?不過對於台灣的未來我也不是全然悲觀,至少我願意相信在未來台灣也可能像澳洲一樣走出母國的陰影,走出自己的路。


作者:彼得凱瑞
譯者:林尹星
出版社:允晨文化
初版日期:1999 年 07 月 30 日

內容簡介
《奧斯卡與露辛達》是一個很誇張的愛情故事,誇張得令人昏頭轉向,誇張得令人會心一笑。這一對維多利亞時代的男女,都是不能適應社會環境的人物。奧斯卡是一個患恐水症的牧師,為了宗教信仰上的願望而迷戀賭馬,後來因為和露辛達打牌而丟了神職。露辛達則是一個父母早逝的富家千金,賭性堅強,為了烏托邦式的夢想,買下了一座玻璃工廠來經營。這兩個看似不同、卻又一樣的人因賭博而相識,在澳洲新南威爾斯開始一段不平凡的愛情,最後竟以信仰、財富和愛情來當賭注。 但是這本小說的內容豐富,描述生動,絕非誇張兩字可以取代。如果說這本小說是一個陀螺,那麼男女主角之間的愛情故事只能算是中心的轉軸。在這轉軸周圍旋轉的是澳大利亞的歷史,是這個國家如何在殖民地中找到自我的故事。小說本身所涵蓋的層面非常廣,舉凡宗教、科學、種族、性別,土地的剝削、心靈信仰與物質主義的衝突等等,都可以在此找到幽默諷刺卻又嚴肅理性的批評。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3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