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18 16:48:28| 人氣12,0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權相佑力圖破格之作—《Running Wild》(野獸)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權相佑從影以來的作品,大家除了他的招牌悲情《悲傷戀歌》、《天國的階梯》,在電影上的作品不多,最為人共知多是喜劇之作《我的Bannd 5 男友》(My Tutor Friend)及《緣份的天梯》,動作的只有成名作《火山高校》及2004年被人忽略了的《Once Upon a Time in High School》(1978年高校往事),實在有點浪費了他的紮實的拳腳功夫。

2005年不少90年代的韓國新紮明星,尤其是當紅的韓流代表人物如李秉憲、張東健及權相佑等三人韓流人物也轉戰影圈,特別希望走動作路線力圖走出電視螢光幕的小生框框。權相佑的《野獸》,正是如此。

名導演朴贊郁門徒之一金成洙(Kim Sung Soo)執導的黑色動作片《野獸》,故事最初分為兩部分,權相佑飾演的警探Jang一出場因喪弟(同母異父)之痛而誓要報仇,因此他以暴亦暴式推進追兇,從而得知弟弟因黑道巨頸Yu (Son Byung Ho飾) 而招致殺身之禍;《原罪犯》(Old Boy) 劉智泰演的檢察官 Oh,三年前亦因Yu而失勢,今次他誓要以嚴明力證,將巨頭繩之以法。因此,令性格迥異的警探再遇。

這是《野獸》的故事之始。接著而來,每當Jang及Oh找到重要的污點証人,他們就被Yu的勢力而攕滅,另一方面,Yu反而踏上了權貴,攀上政治的台階。這部分的情節,有點像《Another Public Enemy》(喪警‧狂徒/公共敵2)薛景求飾演的警探姜哲仲力抗財鴻勢大的冷血[手查]Fit人(鄭俊浩飾),不過,《野獸》略嫌太過扭曲之餘,導演駕馭之力有不逮,情節上的處理屢有斷斷續續,看起來不太賞心悅目。

至於人物角色,先講劉智泰,他一直是我的心水演員;回首瀏覽他的FILMOGRAPHY,作品不算多,但類型眾廣。或者是《原罪犯》的過於出色的表現,再加上《野獸》中技術上不濟之處,令他在片中論角色造型及故事發展,也未能突顯他的精湛演技。《野獸》及《南極日誌》是他去年(2005)作品,可惜也是中矩中舉之作而已。

至於「悲情男」權相佑,筆者從片中完全了解他的誠意可嘉,無論是角色、動作,他的確花了不少心思功夫,可惜看不到滿意的成果。權相佑為了一個活像「完全失去理性版本的姜哲仲」,又將自己塗黑兼留鬚及長髮,又衣衫不整,一見到犯人或奏樂(配樂)就想衝上前殺死他們;不過,除了這份「爆裂」性格及魯莽表現之外,我也看不出這位警探有什麼特別之處。

不過,《野獸》亦讓筆者洞悉到韓國電影有所感慨,如果與處於停濟不前之景的香港電影相題並論的話,我亦自知仍對韓片略不公平;然而,這確是我對韓片有感而發的評論︰第一、《野獸》嚴格來說是一部動作電影,但動作編排與武指仍是未能走向國際水平,比香港或華語的還差好一段距離 (如相比同是去年香港的《殺破狼》及《猛龍》)。第二、《野獸》片中的一幕法庭戲碼,然而處理十分之不當(如果不是影片手法不當,就是韓國本身的法治有問題吧!),這讓我想起來,我一直很少留意韓國的法庭戲,我有印象的就只是李美妍及朴申陽主演的《純美的相遇》(2002)。如果以上的兩方面做得更好的話,我相信韓國電影可能更上一層樓。

至於韓流代表人物,看過《不悔》(A Bitter Sweet Life / 甜蜜人生)李秉憲、《颱風》(Typhoon) 張東健及《野獸》權相佑,三部2005-2006年度的作品中,李秉憲在《不悔》發揮得最好,拍得很有「韓」味,金知雲導演將他拿捏得宜;張東健早在郭璟澤的《朋友》已成功轉營,2005年的《颱風》野心很大,欲走向國際(見他同時參演陳凱歌的《無極》已知一二!),不過荷里活大片的格局,仍是南北韓的情義結,未必人人可以理解的題材;《野獸》則是最為失望的一部,在故事及角色的計算上都有失誤。

2006年權相佑下一部新片乃與《我的Bannd 5 男友》老拍擋金荷娜的《青春漫畫》(Young Comics),他再次走輕鬆搞笑路線,聽說票房不俗。如果想看他的拳腳功夫,我會力推《1978年高校往事》。或者,大家仍是想看大螢幕搞鬼的權相佑,以及小螢幕「悲情男」吧!

《野獸》
http://global.yesasia.com/assocred.asp?FXE7EAAL+http://global.yesasia.com/b5/PrdDept.aspx/code-k/version-all/section-videos/did-165/pid-1004183870/

台長: 嘉頓 Garden
人氣(12,023)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韓片 2006 |
此分類下一篇:《雛菊》的花語—愛在心上 (Daisy)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