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11 23:34:39| 人氣5,94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Manet and Picasso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Manet【馬內】是一位畫家,也是我家狗狗的名字,沾我家狗狗的光讓我和TY對這個畫家的作品特別有好感。我家狗狗的名字可不是因為崇拜這個畫家而取的,manet這名字可是有其他涵義的,是二哥從藏語六字箴言『唵嘛呢叭咪吽』中取其中二字【嘛呢】(發音是ma net或者 ma ni我們取其前者)-書上寫道此二字分別代表寧靜、和平的意思,但在網路上一查似乎有更多的涵義,嘛呢二字是如意寶的意思,又叫「聚寶」,常念此二字可以消除忌妒心和各種人世間的貪欲。原來是我們常念嘛呢所以才沒有甚麼積極賺錢的慾望與動力~

 

  這次去巴黎奧賽美術館剛好推出Manet and Picasso特展,雖然要排隊,但我和TY衝著manet的面子還是乖乖排隊等著入場。事實上,Picasso的名氣比Manet大多了,大概沒有人不認識Picasso,但大家對Manet就陌生許多,還有人會分不清楚ManetMonet()。我自己對Manet的畫作認識也不多,但我對manet(我家狗狗)認識就很多。

 

  因緣際會下參觀了這次特展令我對Manet和藝術有了不一樣的想法。這次特展的主題是Picasso受到Manet一幅最受爭議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的影響,經過多年陸續創造出一系列相關的藝術作品。

 

  Manet這幅作品在1863年的法國落選沙龍上引起相當大的批判與爭議,拿破崙三世看過為之氣結,其實在學院派中裸體的畫作不計其數,但大都是以神話為主題,有許多裸體的維納斯女神畫作,像Manet這樣把一個普通貴婦裸露呈現在兩個裝著整齊的巴黎紳士中,就是相當不倫不類、令人難以忍受的。很奇怪人可以接受神裸體,卻無法接受平凡人的裸體~

(裸體的女子是Manet的模特兒莫涵,兩位紳士分別是他的弟弟和妹夫)

  所謂的「創新」、「突破」往往來自與過去傳統的背離與斷裂,在1862年的Manet受到之前許多藝術作品的影響,包括古代藝術大師拉婓爾、萊蒙特、喬爾喬內、提香等人的影響,但又受到現實主義流派的啟發,各方吸收學習之下所產生新的繪畫風格,難以歸屬於過去的任何學派,卻深深影響了後來印象派的走向。但行動者往往沒有機會看到自己所創造的歷史影響力,就像一輩子默默無名、勞心費力的梵谷一樣悲情;而那些被當代人們所關注欣賞創造歷史的英雄常常只是歷史趨勢形塑下的實踐者。

   這次專題展覽中馬內的作品只有一幅,就是【草地上的午餐】,其他都是畢卡索的畫作,但所有的畫作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就是對馬內【草地上的午餐】這幅畫作的思考、從這幅畫中畢卡索得到了許多的靈感與啟發,他在1932年第一次看見這幅畫時,他寫到: "When I see Manet's Lunch on the Grass I tell myself there is pain ahead". 畢卡索很少針對其他人的作品提出評論與想法,由此凸顯了這幅作品對他而言的特殊重要性。他認為這幅作品的創作者在作品中投射出一種未知的未來,卻又隱約模糊的浮現出某種未來的輪廓。

 

  關於馬奈【草地上的午餐】引起討論有四大主軸;受到古典大師的影響、關於畫中裸女的問題、畫作的主題、戶外場景的問題。而畢卡索在四個階段不同時期處理這些問題。畢卡索在1932年見到這幅作品又經過二十幾年之後,在1954年才開始著手草繪【草地上的午餐】,一開始是從模擬、詮釋、變異下手,他在1954年六月26-29日之間完成了四幅草稿。他試圖從中尋找初見馬奈畫作中所透露出的痛苦,但沒有成功,在這四章草稿中透露出的情感還是充滿了歡喜、娛樂、諷刺與玩耍的味道。

 

Pablo PicassoStudy after Manet’s Lunch on the Grass©

Succession Picasso 2008 - Photo RMN / Béatrice Hatala)

 

隔了幾年畢卡索在1959年八月重新又開始針對這幅畫作進行草繪,從1960年針對該作品的主題進行調整與轉變,產生了一個新的場景,類似他自己晚年作品的主軸,強調畫家與模特兒、畫家與作品之間的對話。

 

Pablo PicassoLe déjeuner sur l'herbe after Manet, March 3-August 20, 1960©

 Succession picasso 2008 - Photo RMN / Jean-Gilles Berizzi

 

  1961年開始針對畫中裸女形象進行發揮,他似乎也採取塞尚對馬奈的觀點,朝向自然主義發展,賽尚用很多實驗裸體男女一起共浴的畫作來詮釋馬奈的作品。畢卡索開始將畫中的裸女視為對話者,隨著畫家在畫作中為四個人物所安排的不同角色,放大縮小裸女的比例與動作姿態。還把自己帶入畫中成為主角之一與其裸女進行對話,然而這女性角色也被畢卡索的夫人所取代。整體畫風還是充滿了各種嘲諷的風格。

 

Pablo PicassoLe déjeuner sur l'herbe after Manet, July 13, 1961©

Succession Picasso 2008 - Photo RMN / Jean-Gilles Berizzi)

 

 

Pablo PicassoLe déjeuner sur l'herbe after Manet, July 27, 1961©

Succession Picasso 2008 - Photo RMN / Jean-Gilles Berizzi

 

畢卡索在1962年持續針對這個主題創作,他開始著重於戶外的自然場景,在馬奈原作中的場景雖然看似室外,但缺乏明暗對比、深淺層次,使得該作品看起來就像在室內的布景一樣不自然。這時畢卡索與塞尚都開始重視自然特質,不只如此,畢卡索還用各種材質針對這個主題進行許多創作,包括雕刻品、陶瓷作品等,他1962年八月26-31日創作一系列草地上午餐的紙板模型。

 

Pablo PicassoLe déjeuner sur l'herbe : sitted woman, August 26, 1962©

Succession Picasso 2008 - Photo RMN / Béatrice Hatala)

 


( Pablo PicassoLe déjeuner sur l'herbe after Manet, June 17, 1962©

 Succession Picasso 2008 - Photo RMN / DR)

 

  最後畢卡索在1970年四月份,當時他已經是89歲高齡了。在最後的作品中他把自己從作品中撤離,他的老婆Jacqueline成為畫作中的重心。畢卡索知道Manet是當時第一個與過去傳統繪畫風格斷裂者,這反映在畫中的裸女體現了傳統,以及穿著現代的男士體現了作者,甚至是所有的畫家,開始與自己的作品展開了對話溝通,也許這正是畢卡索感受到Manet作品中痛苦的來源。

 

  看過這次特展之後對Manet、畢卡索以及所謂的藝術都有新的感觸,所謂的藝術天才不會在真空中誕生,畢卡索是舉世公認天才型的藝術家,但從他對一件作品的執著與追求態度來看,任何的天才都需要許多投入與努力。除了個人的努力之外,還會受到更多的社會環境與同儕團體的影響,天才不只是客觀中立的事實,而是被不同時代的人事物所決定,Manet和梵谷一樣其創作在當時並不受到肯定,但隔了幾十年之後,重新被新的時代中的天才們所認可,被賦予新的精神與力量。

 

     藝術並不例外,就像社會中所有的活動一樣都需要傳統做為沿襲發展的基礎、也需要創新做為改革突破的手段。學術研究更是如此,但有多少學者具有藝術家那般的執著與熱情、又有多少學者由衷的欣賞體會別人的研究創作,能夠給予肯定之外並且能投注自己精力從事研究、詮釋、而進一步變異,從中發展出具有自己獨特精神的創新研究呢?

 

  Manet很幸運能夠遇到伯樂,我們家的manet就沒這麼幸運了。來義大利已經三個多月,離開manet也三個多月了,每天我們都會念manetmanetmanet,然後就我就會模仿我媽的語氣「麥搁念啦~(manet)會放不下~」。Manet真的會聽到我們在念牠嗎?每次在網路上問幫我們養manet的老師「manet有沒有每天淚流滿面?」得到的回答就是「沒有!牠爽的很~」哼!果真是禽獸。





 

台長: YY
人氣(5,94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歐洲 |
此分類下一篇:巴黎_飲食篇
此分類上一篇:巴黎_文化篇Paris Museum Pass

毓鄙掉
看來我們好像差不多時間去~我在奧塞也有參觀這展示聽~
不過奧塞美術館裡~難忘的還是可以很奢侈的米勒的拾穗~
2009-01-17 13:48:16
版主回應
呵呵! 我們也有看到拾穗,但它是孤零零的掛在一個不起眼的墙上,在台灣排隊要擠進去看的那些人知道了一定很難過~
2009-01-17 17:53: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