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11 10:23:13| 人氣1,3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逐漸失去自我的裁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4/7裕隆V.S台啤之戰,有兩記看似普通的判決顯示了「裁判問題」正進入一個「假性面對」的喪失自我主體性的時期。分別是第二節曾文鼎快攻上籃,行進間遭對方球員阻擋致使腳步產生遲滯而被抓「走步」;以及第三節,吳志偉線內撥球被判「出界違例」。

後者的確是個誤判,這是很清楚的事;前者若未判阻擋球員犯規,則「走步」即是可接受的判決。但在此,無論判得是否正確無誤,我們都看見了裁判十分堅定地維持原本的「第一判決」,絲毫不為鼓譟或質疑所動。

這看起來是好事,不是嗎?裁判的技術性表現不論為何,能拿出一致的態度便值得讚揚了不是嗎?

可我卻感覺裁判如此堅定的表現,那背後的心理動機,已經逐漸的處於「轉移」的過程。他們並非在展現著他們的專業,而是後退到「不讓任何人有因為變更判決而有所質疑」的機會。這兩者可以是重疊的,但當後者凌駕於前者成為思索判決的主體因素之時,那裁判堅定的眼神背後,其實是藏著某種恐懼的、喪失自我的,因為他們已被逼退到最後的底線--藉由不容變更的判決,維持日益減損的裁判之地位。

裁判問題就是制度問題,很多更深入的問題不少人都為文討論過,同樣地,也如大家所預期的並不會因此催生甚麼實際的制度改善。裁判再怎麼堅定判決,也是在一些小型判決上表現得出堅定,一旦遇到關鍵性判決,原本的堅定便開始鬆動、消解,而常設的技術委員,也不可能多麼令人期待。

畢竟,我們都被騙了那麼久了,而所謂「積習難改」,豈是一兩句精神喊話便可以穩定根本上鬆動的制度與不安的裁判。

裁判問題就是制度問題,這不是無限上綱而是基本的事實。我們的制度已經殆害了球賽、球隊、球員、觀眾,作為球賽最重要的「第三方」的裁判如果再因此也被牽連,那麼即使球賽辦得多麼精采輝煌,也終究是難以公正、殘缺的球賽,待時間一久,生命便只能苟延殘喘。

我寧願看的是一場亂判的球賽,也不願意看見一場這樣(如4/7)的球賽。前者起碼有很大的娛樂效果,後者卻讓人不免遺憾。


◎附圖取自SBL官方網站

台長: 吳思鋒
人氣(1,3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運動體育(各種運動、運動情報、球迷會) | 個人分類: 運動 |
此分類下一篇:除了尷尬,還是尷尬《這樣的中華男籃名單》
此分類上一篇:楊玉明的得與失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