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01 23:38:27| 人氣1,21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想念雨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十年前,一九八八,陳昇出第一張唱片「擁擠的樂園」,果陀成立,喬峰、娜娜、天使不夜城,陳怡安奧運表演賽金牌,老娘出國唸書,還有,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

『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
你是不是像我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是不是像我整天忙著追求,追求一種你想不到的溫柔;
你是不是像我曾經茫然失措 一次一次徘徊在十字街頭。』


張雨生,應該也是屬於我這一代的集體記憶吧!二十年前,乍聽「我的未來不是夢」心底那份莫名的悸動,到現在,我都可以清晰的抓住那份新鮮的感動。

那是個很有趣的電視廣告,為本土飲料「黑松沙士」量身訂做,因為歌詞到那個點上,情緒也就到那個點上。那一發不可收拾的認同,讓臺灣社會虎虎生風,也讓張雨生一夕暴紅。

當時,我大學畢業,面對社會、面對未來,有許多的不安定、不確定以及無限的恐懼與期盼。

「慌」。就是那份情緒在那兒作祟,「我的未來不是夢」,讓我的神,定了定;出國的腳步也穩建不少。

出國長期居住是件很傷的事情,唸書那幾年,對臺灣事物嚴重脫節,尤其是連網絡都沒有的年代。1991年回國,為了工作忙碌著,總想大顯身手,流行音樂對我來說,沒有離開、也沒有太關注,雨生的「天天想你」、「和天一樣高」、「沒有煙抽的日子」,也不過是還算熟悉的歌曲罷了。

我對張雨生真正驚豔的第一個作品集,是1996兩伊戰爭的「白色才情」。

逛唱片行,兩批國中生,在國語流行音樂區激辯到底是張雨生或是小虎隊是中看不中用的偶像歌手,互斥對方沒有內涵,一朝年老色衰,就Game over。我站在他們后面,覺得對話有趣到不行,我從他們身邊拿了張雨生的兩伊戰爭,對他們笑了笑,間接告訴他們我的答案。我當時並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應該要支持一下臺灣的創作人,印像中,張雨生的作品的銷售量是一張不如一張,但想到當年「我的未來不是夢」的情份,支持一下本土音樂。

是驚豔,真的是驚豔,當所有人在問誰是「最愛的人傷我最深」女主唱張惠妹的時候,我陷在「白色才情」的五首歌曲裡,無法自拔。閱讀著比「王昭君」還長的歌詞,無法置信這是張雨生的作品。無法想像那位憨憨厚厚的大男生,被街頭巷語嚴重爭辯他是不是偶像歌手,竟有這麼豐富的音樂性,讓我瞠目結舌。十年後,我與Ting聊起張雨生,她瞪大眼睛看著我,「你竟然喜歡”白色才情”勝過”紅色熱情”這麼多,你也算是個怪咖,KTV當然沒有這些歌啊,張雨生的唱片公司根本認為沒人會喜歡白色才情這些歌,何況歌詞這麼長,誰記的住啊!」

但我想,張雨生如果不走,他不當音樂創作人,還可以當詩人,他每一首詞,比詩人寫的還入詩。

你給我一種感覺,奇特的感覺,
一時之間我遺失了語言,
除非是『三月不揭的春帷』,
才讓我留下足以釀酒的眼淚…
(發暈,1996)


然而他期待的家書,換成了喜帖絳紅如奔騰潰散的血,
異國的風雪是故鄉的戀人,沒有辦法遮掩呵護的世界,
當年信誓旦旦的愛,他斷斷續續憶起,如老舊黑白重覆上演的默片,
向著遠方他說 ’ Everything I do ’ ,妳是唯一的理由…
(再見女郎,1996)

然後,我回過頭去一張一張追著張雨生的作品,我最喜歡的竟然是他賣的最慘的「卡拉OK、台北、我」(1994)。重聽這張作品,我只能嘆口氣,張雨生太前衛了,他晚十年再推出這些作品,保證是流行音樂教父。

那就是為什麼後來張惠妹的每張唱片,都會收錄張雨生未曾發表一至二首單曲,每一首都會紅,因為這個世界終於趕上張雨生的腳步。

你給我安慰 我不致頹廢
你寬容慈悲 我能振翅高飛
你卻功成身退 我不及言謝
你不告而別 我才後知後覺
(後知後覺,1994)

每一次聽這首歌,都會讓我忍不住泫然…

對雨生,我真的是後知後覺。

歲月來不及等待,1997年10月,張雨生,那個正要掌控華語流行音樂的教父,生命嘎然中止。

當你平躺下來 我便成了河 迴繞你的頸間 在你唇邊乾涸
竊想你的眼神 我戀戀不捨 聚為一泓泉水 深邃清澈
(河,1997)

台長: 謝敏
人氣(1,21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台 |
此分類下一篇:傻啊,黎礎寧
此分類上一篇:超級星光大道二班—總決賽

HERMANN
1988我將滿20在加油站打工..我的未來不是夢..剛好遇上...哈.....
2008-09-14 03:22:33
配魚
我心有戚戚焉,張雨生的歌,我從小聽到大,小時後迷上他高亢的嗓音,長大後被他的歌詞愣住,張雨生,總是給人驚喜,總容易把人帶入他音樂的世界。
跟他雖然非親非故,但每每想到這麼不可思議的人,就這樣戲劇般的殞落,心總有些糾結與不捨,他的音樂就如版主所講的,太前衛了,這個樂壇永遠在追尋他的腳步,即使再過10年20年後繼續品嚐,依舊能感受到這像好酒的醇香。
雖然無法聽到更多雨生的作品,但求有更多人能細嚼品嚐他如詩般的樂音。
2008-10-01 01:16:2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