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1-12 14:10:35| 人氣3,3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號風土病之日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號風土病之日常

/林玉鳳

   隨着防疫封控在18日的全面放開,新冠肺炎正式被視為風土病,紅黃錄碼的遠去,大家期望的復常生活正漸漸到來。可是,從去年十二月澳門迎來的首個新冠感染高峰期看,除了政府最新佔計的七成人感染,或大家身邊十之八九的“陽過”比例,加上十二月去世人數達至六百人,比常年十二月份增加四百多人,這些數字,都讓人看到,新冠絕對不是有些人口中的「大號流感」,其感染力和殺傷力都比想像的高。

   而且,除了死亡人數上升,新冠還有另一些同樣不能輕視的危害,例如長新冠、新冠後症狀,一般亦稱為新冠後遺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是指感染新冠後三個月仍然有的各類疲勞、呼吸短促等症狀,並持續至少兩個月的情況。儘管目前本澳第一波疫情只是發生了一個月,但我身邊有不少“陽過”轉陰的朋友兩三周仍未能“斷尾”,持續多天仍有心慌、氣促、疲勞、失眠、失去嗅覺味覺等疑似新冠後遺症症狀,恐怕需要更多時間休養才能恢復過來。

    除了死亡等風險,新冠後遺症的影響可能更為深遠。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上年9月數據顯示,該國總人口的3.5%、超過230萬人有新冠後遺症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去年8月發佈研究報告稱,全美約1600(8%人口)勞動適齡人口患有新冠後遺症,其中約300萬人因此失業。 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去年年底報告指出,5-30%的新冠患者可能會有後遺症 ;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健康計量評估研究中心去年9月研究,單單在疫情前兩年,歐洲就已經有1700萬人出現新冠後遺症。 而且,上述的研究都發現,女性有更高的新冠後遺症比例。由於飽受後遺症影響,不少人只能辭職休養或提早退休,照護成本大增,對醫療系統、整體勞動力、社會經濟民生都會造成長期的損耗,可見新冠後遺症的影響絶對不容忽視。

   綜觀上述研究,多國的長新冠比例如果放到澳門,即使打折扣,本地也可能有上萬人有新冠後遺症。因此,澳門政府也要儘快收集數據,評估目前本地新冠後遺症的情況,早日作好各方面的應對準備,例如設立跟進門診、完善相應照護配套、復健方案等等,全面防範新冠後遺症的危害。因為,新冠不是「大號流感」,卻可能是「大號風土病」,對大家有比想像中大的影響。

 

: 原載2023112日力副刊公民有Say」專欄

: HK01

台長: 小鳳
人氣(3,3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思考城市 |
此分類下一篇:復常還須致遠
此分類上一篇:露營也產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