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04 09:11:05| 人氣3,177| 回應33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訴求變成一條新馬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片出處:http://cccmkc.edu.hk/~kei-kph/Those%20were%20the%20d...



文/林玉鳳

  受截稿時間限制,等不到看畢遊行的新聞以後才寫這篇文章。可是,看畢了又如何,我們真的可以了解事件的真相嗎?因為,事件由一開始,便處於無從了解的境地。團體申請以A路線遊行,警方以“對交通及民生構成重大影響”為由,批下來B路線。發起遊行的團體事先聲明,“根據參與遊行人士的共識”,“遊行時會按當初提出的路線進行”。A和B之間的最大分別,其實只是一條新馬路。為什麼一定要行經新馬路?不經過究竟會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一定不能行經新馬路?經過一定會出問題嗎?

  這些問題,從一開始就沒有答案。發起遊行的團體一句“根據參與遊行人士的共識”就可以解釋自己拒絕警方路線的決定。那情形,就像別人問你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決定,你就回答說,因為這是“共識”,那這樣的“共識”究竟是基於什麼?沒有答案。為什麼會沒有答案?為什麼我們可以允許發起群眾運動的人,事先張揚不按警方規定是基於沒有答案的“共識”?為什麼?

  是因為我們對構成這樣的“共識”的理由根本也不清不楚或毫不在乎?抑或是,我們心裡在默默期待,就是群眾最終違抗警方的封鎖,警方也會克制冷靜,讓遊行人士通過,然後遊行和平進行沒有衝突,讓澳門人贏回去年遊行衝突失去的理性形象?還是,我們真的準備以看戲的態度,先看看警方如何回應公然達抗規定的人,再看看警民衝突在澳門,究竟可以激烈到什麼地步?

  結果,一場又一場既事先張揚但又絕對可以避免的衝突又成了無線亞視的頭條新聞,新聞的焦點又從示威遊行的訴求變成警民衝突,而且,這次衝突更具話題性,因為警察“開槍了”、“打人了”、“放狗了”,當大家都在評論警方有否使用過份暴力的時候,你想想看,當初參加遊行,究竟是為了什麼?請你數一數,有多少報導,真的針對遊行人士提出的訴求和背後的理據?

去年今日,自己曾經撰文(《遊行之後》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agnesmacau/3/1268789413/20060513175309),擔心衝突最終會令社會分化成“必須激烈才能表達訴求”以及“不想有人攪事”的兩大陣營,最終因為視線都被轉移而令真正的問題“不會解決也無從解決”。一年後,自覺去年的文字還可以再用。因為一年過去了,我們還糾纏在那一條新馬路上糾纏,沒有前行半步。


原載2007年5月3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台長: 小鳳
人氣(3,177) | 回應(3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事有Say |
此分類下一篇:遊行問
此分類上一篇:比較時,你先看到的是什麼?

M. & H.
確實,遊行過後大家好像忘記了遊行的真正意義
2007-05-04 11:35:22
版主回應
M. & H.
這幾天還好,討論的人多了,起碼比去年多。
2007-05-07 08:53:34
小雲
遊行本身真正的意義在哪裡?我未從聽過
那些口號,終究只是口號而已~
2007-05-04 16:57:41
版主回應
小雲:
意義不僅僅與訴求和口號有關,這幾天的討論,你應該有所領略了吧!
2007-05-07 08:54:43
蘇佑使
我也認為遊行團體確實冇必要行新馬路,要是真的愛澳門,為什麼非要在五.一這個大節日裡於遊人如鯽的新馬路上演澳門人的鬧劇呢?有冇諗過咁樣係會嚴重影響附近商戶、居民的商業活動及正常生活呢?有冇諗過會嚇怕甚至對遊客區的遊人造成傷害呢?難道取道別的路線就去不了遞信嗎?做人亦都一樣,遇事硬碰硬往往會有反效果,靈活一點、乖巧一點就可以水到渠成.這些這些都是我認為有關團體需要自我檢討的原因.

miss,我哋好耐冇見喇!聽聞你稍後可能會去英國做研究,如果可以的話,想係你走之前出黎食餐飯,聚一聚,未知意下如何呢?
2007-05-04 18:09:47
版主回應
蘇佑使:
其實我覺得行新馬路沒有問題,可是,如果警察覺得有問題,社會有人覺得有問題,主辦者應該進行公眾游說,以保證支持者克制等等方式爭取支持,無奈,他們沒有這樣做,還選擇了用語焉不詳留下衝突伏線的方式處理,這是不智,也是不幸。
吃飯,好啊,可是要等傳播周過後啊!
2007-05-07 08:57:43
安祖妮娜
請寬我分析比較片面,但這正是政府的目的,早知雙方對遊行路線沒有共識,早知會有警民衝突,早知這一槍注定要開,但政府/警方還是會進行,因為他們另有目的.

示威者粗暴,不跟建議路線,發難,前鋒的警員螳臂擋車,失守...然後警方有理由開槍示警阻止,再發聲明說成是有黑社會/政治勢力搞事,將民怨/施政不當的因素減至最低.所以變成你所說的:有多少報導,真的針對遊行人士提出的訴求和背後的理據?
2007-05-04 18:23:53
版主回應
安祖妮娜:
我的看法跟你不一樣;我認為警方是以軍佬思維行事,因為示威者不按路線走,就將對方看成是戰場上的敵人,以與對方決戰的戰爭思維去處理整件事。可是,他們看不到,真正的戰場根本不在遊行路線上,那是一場公關戰啊!
2007-05-07 09:03:06
看不過眼的澳門人
新馬路係澳門的市中心,遊行隊伍要求行經新馬路,我覺得好合理。唔行新馬路,唔通行路環健康徑? 俾邊個空間(public space)你行同你肯行邊個空間,絕對有政治意義,講到底,行條&quot僻&quotd的路,就係中國人唔想&quot家醜外傳&quot,咁你將心比己,你有訴求,叫你行埋一邊,行完都無人知,你條氣順唔順?仲有,你可以話佢地理由不足,因為一句&quot共識&quot就死都要行新馬路,但老實講丫,你即使長篇大論同警方講,新馬路有咩意識形態,對遊行意義幾緊要,d警察踩你都傻啦,你&quot共識&quot又好,咩理由都好,唔行得新馬路就唔行得架喇,澳門街講理由既咩?

老實講,我睇你呢篇文真係有d興,因為我expact你會講得中肯d。澳門已經有太多人&quot妖魔化&quot緊d遊行者。一來因為佢地普遍教育程度底,講野可能無咁&quot得體&quot,唔乎合澳門個&quot和諧&quot形象,但我真係一d都唔覺得佢地過激。你問下遊行過的人,有邊個係唔行downtown行後行的?

至於你話佢地的訴求變成左一條新馬路,我覺得你睇得太過簡單,佢地行新馬路理由不足,true,官方理由可能係薄弱d,但行新馬路代表要將訴求的subjects帶到市中心,而唔係又係後行開d無謂會,如果我在場我都一定會要求行經新馬路。當一個微小但意義重大的要求都得唔到理解,仲要俾人開槍,放狗,你話呢個係咩地方?

p.s. 雖然你呢篇文係登係澳日,但呢個係你的blog,我會希望你寫得直腸直肚d。
2007-05-04 19:10:58
版主回應
看不過眼的澳門人:

我當然明白新馬路在城市空間上的意義,可是,我也真的覺得遊行主辦方要爭取公眾支持,要用有力的理據說服,還一定要能反駁不支持自己的那一方的理據。引一段前面的留言補充我的論點:

其實我覺得行新馬路沒有問題,可是,如果警察覺得有問題,社會有人覺得有問題,主辦者應該進行公眾游說,以保證支持者克制等等方式爭取支持,無奈,他們沒有這樣做,還選擇了用語焉不詳留下衝突伏線的方式處理,這是不智,也是不幸。

“微小但意義重大的要求”是你說的,同情示威者的人可以意會的,但那還不是他們提出來的,大家在事前事後,到如今都沒有聽到,所以,有人不支持,我覺得也是正常的。

澳門傳統社會對遊行有負面想法,如果我們新的一代做的不是改變他們的想法而是加強他們的想法,還憑什麼去改革社會改變社會?同情弱者可以,憤怒可以,但要真的有點實效,還要有策略啊!

雖然這是澳日的專欄,但也是我的真心想法。
2007-05-07 09:13:24
Bensin
看看、笑笑、過眼雲煙..
澳門遊行.
2007-05-04 22:16:13
版主回應
Bensin:
這次不是雲煙了,討論該會陸續有來!
2007-05-07 09:15:01
光 跟( 看不過眼的
如果按遊行人仕的路線行,可以有人擔保附近的商舖和旅遊人仕的安全嗎?所以政府的做法我不敢說一定啱,但也是問題所在,遊行不等如要和政府作對,大家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見解,遊行人仕也有他們不同的訴求一樣,每一個人的想法各有不同,不要因為台長的意見和自己的不一樣就說出一些傷害人的說話。我相信台長發表的文章只是她心想的,不會因為要刊登在xx日報而有所歪曲或改變。
2007-05-05 00:11:27
版主回應
光:
謝謝你!
2007-05-07 09:15:37
Sandro Go
游行目的在於表逹訴求,並且要在保持社會治安的前提下進行.
而這次五一游行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在我看來,是以一種激動的行去表逹自己的情緒,甚至不免要加入暴力去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存在.
因此他們的目的已偏離了游行的定義.
2007-05-05 00:39:49
版主回應
Sandro Go:
我想抱這種想法的不是全部的遊行人士,只有一部分如此。
2007-05-07 09:19:34
小柏
訴求是什麼在遊行之前已經清楚表達過...

走出街似乎唔係為了向政府展示自己的存在(展示實力就更說不上), 否則封信郵寄就可以, 駛乜走咁遠遞...

要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存在, 博關注, 博同情, 又受限於時間的關係, 當然要應用適當的&quot暴力&quot啦...

如果人地對你連一點印象也沒有, 那還有什麼形象可言...
2007-05-05 03:41:51
版主回應
小柏:
其實,我最擔心的是,大家以上國際頭條作為遊行成功的指標。
2007-05-07 09:23:08
幽靈
遊行的目的是什麼
遊行的底線是什麼
要得到什麼回應
要如何收場
要得到的底線在那裡
都值得深思後決定
不要模糊了焦點
2007-05-05 08:38:20
版主回應
幽靈:
幸好,現在大家都在討論,希望真的會出現反思的效果。
2007-05-07 09:26:31
M. & H.
這次遊行後,我們T.H.M.TEE SHOP的設計師為了表達對現在問題的疑問和政府的期望,特意製作以5個子彈為題材的TSHIRT設計呢,老師有時間來看一下,給給意見,Thanks
2007-05-05 10:13:57
版主回應
M. & H.
看了,很可愛,回頭再寫點詳細的意見吧!
2007-05-07 09:28:19
其實5月1日遊行前的澳門頭條,已經大大隻字講到明有人唔按警方規定GE路線遊行,要市民小心,但我覺得好似暗示有人想搞事咁,不太中肯之餘,似乎有傳聲筒之嫌。

新馬路位處中區,可說是澳門的心臟地帶,在那裏遊行能讓外地遊客真正看得到他們的訴求,意義當然不一樣。要搞事也要在自家裏搞,家醜不要外揚,說不定政府當初也有考慮過這因素,結果掩蓋不住,那五下槍聲更加使澳門成為笑話!要不是有位老人家「剛好」跌低,我看政府還找不到藉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結果,不知是政府的指示,或是警察經驗的不足,總之,他們選擇了開槍,而且事後政府還擺出一副高姿態,肯定警方開槍的做法正確,低調處理開槍傷人事件,還把被捕人士視作嫌犯處理,政府不但沒有絲毫退讓以修補與市民的關係,以上種種行徑反而讓社會分化更加嚴重,就更不要指望政府會作出什麼政策以解決市民提出的訴求了。

我們的政府真讓人失望!
2007-05-05 15:50:01
版主回應
頌:
希望前面的一些回應也回應了你的意見。其實,當“搞事”一說變得事先張揚,任何人都可以利用,新馬路的爭奪,只是一場誰在保衛澳門的形象之戰而已。

現在,社會分化真的比之前明顯了。
2007-05-07 09:40:21
Ch@nSiR
我諗法係, 行新馬路, 早 d 完 . 今次咁搞, 反而搞到咁夜先解決 . 已經唔係決定路線既問題, 而係反映澳門警方處理遊行既能力
2007-05-05 22:50:46
版主回應
Ch@nSiR:
事情都不只是一面的,這次當然反映了警方的能力,但也反映了很多其他的問題啊!
2007-05-07 09:42:33
姨甥仔
其實...的確唔一定要行新馬路...但的確新馬路有著雙方GE意義...事到如今~再講落去都係冇用~不如叫政府諗諗計點樣改善民生政策仲好過LA~~
2007-05-06 18:09:50
小鳳
姨甥仔:
展望將來永遠都是好事啊!
2007-05-07 09:43:08
老朋友
Miss:
想請教多少少。
我從你對網友的回應中,留意到你多次表示,你個人認為本次“五一”遊行,“行新馬路”是沒有問題的,對此,我沒什麼意見。只是不知道你是以什麼理據認為沒有問題。有勞你講解一下。謝謝。
2007-05-07 10:18:58
小鳳
老朋友:
我個人覺得,走新馬路的風險有兩個,一是馬路較窄且兩旁多金鋪,所以警方說要保護是有理由的;另一是之前的遊行真的有衝突出現,不管誰對誰錯,遊行人士當中可能有人滋事的印象已經形成,至少在一部分人當中形成。所以,我覺得遊行人士如果想走,應該爭取支持,讓人覺得自己會盡力克制,打算以理性和平通過改變大家的印象,這就是我說的策略。我說不反對,是基於他們有可能在事前向公眾保證以換取支持,我也覺得即使人群行經新馬路,只要他們願意克制,警方也有能力保護商店。現在的關鍵是,他們事前根本沒有拋出理據,只是任由事先預期的衝突發生。
警方那一面,其實也可以就路線再行談判,我覺得說不走新馬路不如走路環太誇張太煽情,因為警方給的路線怎麼說也是市中心,可是,他們也沒有向公眾解釋為何彼市中心(南灣)可走,那市中心(新馬路)不可走,最後衝突發生了,就留下了一早以衝突來面對遊行而不是以疏導方式讓人表達的決口,這是警方的失職之處。

至於新馬路對一些人很重要,那是一種對城市空間爭奪解釋權的文化心理呢!
2007-05-07 11:32:48
飛腳
今次遊行後果大有負面影響,難聽一點講法就是三輸局面,遊行人士的散亂,既有真正訴求者,但訴求效果大打折扣,也有企圖不軌的滋事份子,又有當作嘉年華一樣好奇參與的人,加起來就變成烏合之眾;另一方是幾個工聯屬會的組織鬆散,策劃紊亂,予人辦事兒戲之感;最後是缺乏良好控制大場面經驗及過份緊張的警方,處理手法有點像驚弓之鳥,令到外人覺得場面混亂而警方沒有做好安全疏導職責,更多的是阻攔對抗、充其量叫做自衛打人及開鎗示警,可以當作笑話一則。

五一遊行如果沒有任何強硬因素阻撓的話,還是會每年搞下去,但變作每年的警民對抗甚至演變成鬧劇,想必會落得貽笑大方的臭名,遊行真正的意義已作用大減甚至蕩然無存,這方面,需要工聯屬會,遊行參與者和警方三方面協調及理解,從而改善之。
2007-05-07 17:07:44
版主回應
飛腳兄:
所言甚是;可是,要開始協調及理解,應該還要一些時日啊!
2007-05-11 09:06:11
金魚。
好文;請借俾我轉載在qoos上,俾年輕人睇

http://bbs.qoos.com/viewthread.php?tid=1351377&extra=page%3D1
2007-05-07 17:50:33
版主回應
金魚:
謝謝推薦!
2007-05-11 09:06:38
金魚。
真正的戰場根本不在遊行路線上,那是一場公關戰啊<--


公關戰該怎麼打才會漂亮和實用

請賜教
2007-05-07 17:53:25
版主回應
金魚:
其實大家都在爭取公眾的支持,又或是說應該以爭取公眾支持為目標,這就是我所說的公關戰;至於如何打才漂亮,細節的問題我不想在這裡談,可是原則嘛,雖然有點老土,但始終離不開“理性平和”。
2007-05-11 09:10:55
詩澄
澳門近幾年經濟急速發展,不論是澳門還是外界均反應不及,而低下層市民對於這幾年的高速發展卻得不到半點受惠,作為澳門人的他們,又怎能不激動?又怎能不滋事?因為他們認為只有滋事,才能喚起政府對他們的關注。
一年過去了,去年較大規模的遊行過後,政府對民生的措施沒有明顯的改善,部份市民仍然過著衣食住行有困難的生活,他們的怨氣,均在經濟高飛、樓價高企、物價高昂等的社會現象中聚積;政府說打擊黑工,可是我們眼見的,只有在皇冠地盤的警察小貓三四隻,市民會心服嗎?立法議員應該為澳門市民謀幸福的,可是我們的立法會議員梁安琪小姐多次提出輸入外勞,澳門市民會不生氣嗎?
雖然我認為部份遊行人士有故意生事的嫌疑,但連開五槍,就好像在火堆中潑電油,一切也爆發了。
一個健康的社會,依賴的是市民對政府的支持,也是政府對市民的支持。
2007-05-08 01:40:36
版主回應
詩澄:
我還是那個原則,生氣有理,但滋事不是值得鼓勵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可是,這是警方的開槍示警,確實如你所說的在火堆中潑電油,把衝擊引向更危險的地方,徒添了民怨,也失去更多的民心。
2007-05-11 09:16:34
M. & H.
老師,我有一個疑問,想看看你對我們子彈系列的衣服有什麼意見呢?

我覺得很疑惑,今天在一個澳門的論壇發佈這幾件子彈系列的TEE,但過了不久就給人封了IP,感覺很差
想問問老師的意見
2007-05-09 22:40:40
版主回應
M. & H.
沒想到會被封鎖IP,雖然我不知道當中的原因,可是也跟你一樣感覺很差。
設計多看了幾遍,你們的基本功很好,可是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沒有讀到你們的文字,其實很難悟出你們的設計意念,也就是說,剛看圖像,很難連繫五一的問題。我想一個表達力更強的設計,應該可以剛是憑圖像就有更一目了然的感覺。當然,如果有財力做大量的意念宣傳可以省一點事.....
一點淺見:)
2007-05-11 09:22:03
Bensin
有時候覺得遊行的人很好笑,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遊行爲了什麽,只會湊下熱鬧,照51遊行中的口號:外勞,黑工,政府,還有什麽還政于民等等。往往只能在政府和他人身上找問題,而不會在自身身上發現不足。澳門的地方保護很嚴重,從另外一篇港澳生的文章中也可以看出,澳門人長期處於安逸之中,大不了就去賭場,工作崗位那麽多,肯定可以找到工作,如果找不到,怎辦??
遊行!!!
只希望澳門人有多一些的危機意識,要不澳門很難有好的發展。
2007-05-09 22:43:10
版主回應
Bensin:
贊成啊!我們不僅對自己沒有危機意識,對社會現象也一樣;這是事件,應該是沒有危機意識的一種後果。
2007-05-11 09:24:22
Ino
當訴求變成一條新馬路,
路已非路,
而是橫在警與民之間的無形溝壑。
姑且不提民衆示威行爲的得當(澳門一向標榜言論自由),
無論如何,那幾聲貌似理直氣壯的槍響,
還是越矩了。
2007-05-10 23:00:08
小鳳
Ino:
很有同感,謝謝!
這幾句話,應該做我文章的結論啊!如果日後出書,要附在文後了:)
2007-05-11 09:26:58
金魚。
理性平和不老土

若失去這種基本的質地

未談判就天翻地覆啦
2007-05-11 17:52:43
版主回應
金魚:
我習慣把道理形容為老土的東西,因為跟學生相處時間長了:)可是,老土的東西常常是最有道理的。
2007-05-20 11:10:02
andy
往年今日,我沒有看過有關澳日報導,今年卻非常關注這件大事,畢竟澳門已經不是數年前的澳門,風吹草動都讓世界知道.正因如此,我才更關注今次遊行
五一前已聞說有大遊行,可笑的是,主辦單位今次可真像沒有事前計劃一樣.就連口號事前也改了好幾次,我認為,市民表達訴求理當,但警方處理手法,我覺得也恰當, 還記得數年前的大遊行,當年失業率高企,經濟低迷,規模比今次還利害,那次因為警方的輕視,導致一群行為不當的遊行人士想直衝新馬路,(忘了有沒有跑了新馬路)當時報導有訪問過新馬路的店舖,他們還說從未看過這景象,還有那台防暴裝甲車,我也是第一次知道澳門有這種設備,還看那天,不過因為警察輕視那次遊行,導致嚴重的社會混亂,還好,當時澳門還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城市,假若今天,同樣事件發生在新馬路上,我想,不止是登世界頭聞那麼簡單,還會說,澳門治安變差,等等的負面消息,客觀而論,警察都是人,他們也有同樣的訴求,唔通他們也沒有感受到物價飛升,錢變得不夠用,外勞搶飯碗的苦況嗎?我相信,警察也是為了民眾的安危,也是為了大眾的利益,試想像,遊行隊伍進入新馬路,能表達到只是他們勝利了,可是背后所負出的隱含成本有多少,沒有人難以計算,唔通就是因為要表達訴求,就破壞法紀,破壞經濟?這是一個法理的社會嗎?
2007-05-12 00:41:08
版主回應
andy:
你說得很有道理;事發這麼多天了,我還是有種很奇怪的恨鐵為成鋼的感覺,事情讓所有想澳門好的人,在任何位置上的好人都站在不好的位置上,無奈又憤怒啊!
2007-05-20 11:15:16
依時
我同意站長你提倡的和平解決問題, 亦很認同你筆下的文字力量!
但這事件背負著的, 我想不只是急劇經濟發展而引發出來的問題那麼簡單.
或許我們真的要&quot深入了解&quot一下澳門現有的經濟、民生、文化及民主政治問題, 實質而有效地促請有關權能人士, 正視一下「街坊」及「與別不同的澳門」的問題吧!
2007-05-20 05:05:21
小鳳
依時:

對啊,事件不是那麼簡單,因為經濟帶動的社會轉變對整個社會機制都會有影響。我其實是想透過寫作來思考這些問題,所以非常感覺朋友們願意在這裡跟我討論,謝謝你!
2007-05-20 11:17:59
風鈴草
不提遊得的警民衝突
其實我覺得今次的遊行,
相信己經積了很多的民怨才會發生的,
樓價上漲,黑工當道,
雖然政府也就樓價上漲而興建經屋
但是黑工當道的問題就一直得不到解決
(eg,前2日的威尼斯人地盤的事件)
市民的憤怒也屬人之常情......

我並不是說今次的事件遊行的人沒錯,
他們的確是過於衝動,
但是警察開槍也好像嚴重了點兒,
而且還傷了途人,
所以我認為這次事件不可全怪罪於市民身上呀~!
2007-05-20 14:04:28
小鳳
風鈴草:
當然不可怪罪也不必怪罪市民,我也沒有這個意思啊!受黑工影響的人的憤怒,我想已經獲得很多公眾的理解了。
至於警察開槍的不當,我想從一開始便太明顯了,沒有什麼好討論的了。反而,如果從避免發生同類事件的角度看,我覺得有些東西還是可以再探討。
2007-05-21 19:40:32
邮差@TMCA
想不到 离开澳门才不过一年有多.这个宁静的小城也开始变得和香港一样,暗涌不断了.只不过,香港是产业转型,经济低谷而导致对政府不满.澳门是经济增长导致通涨,一样都有民怨.

只不过 以前澳门人一直以来给我的印象 似乎是对政治并无如此之大的热情的.如今为何竟隐隐有了些许火药味?
2007-06-09 14:42:51
小鳳
邮差:
社會的變化,最終都會到達政治層面,所以最徹底的改革,必關乎政治。
2007-06-10 14:24: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