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06 23:33:09| 人氣1,341|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做勞作的人民戰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立法會辯論社會文化範疇明年度的施政方針,議員馮志強講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學生寫作文,老師要學生先給家長改,改好後再交,說這樣提高得快,可以加分。學生聽到有分加,死活都要家長改。家長有文化當然好辦,如家長無文化怎麼去改?改不好或改不了,就無分加,無分加就怨父母。又比如,學生的勞作,從材料準備到製作,都要父母參與,做得好有分加,父母再忙都要滿足小孩的要求,有些甚至要「三代同堂」來完成,做一個勞作幾乎要打一場「人民戰爭」。這樣一來,父母的壓力不比老師的小。以加分來引誘學生迫家長去改作文、做勞作,把學校、老師要「教書育人」的宗旨扭曲了,這樣的教育制度行不行得通?”

  用到“人民戰爭”來概括,議員發言的笑料指數當然大增。可是,這類“人民戰爭”的例子究竟有多普遍?是個別學校的個案抑或是大多數澳門家長都要對的事情?議員沒有進一步陳述。家長改作文和做勞作可以讓其孩子加分,這樣的措施,教青局是否知情?這是不是“家校合作”政策的一個變種?“家校合作”的本意是什麼?有沒有學校矯枉過正?會否是過分緊張子女學業成績的家長自己矯枉過正?讀遍了辯論翌日的報導,都找不到政府的回應。不知道是因為政府的回應平淡得上不了新聞版面,抑或政府對議員的這一個問題沒有回應,總之,就是沒有答案。

 回頭說“加分”的例子,還真的是個新鮮事,過往從未聽說有學校實行這樣的制度。如果要求父母批改孩子的作文,是為了鼓勵家長了解自己的子女,甚至加強親子溝通,讓父母多一個渠道了解孩子,其實未嘗不可,關鍵是應否以“加分”為餌。

“加分”可以成為餌,當然是對“求學不是求分數”的現實大諷刺,因為對學生來說,有分數的東西,幾乎都是必須做的事情。可是,面對孩子“加分”訴求而深感壓力的家長,更是諷刺“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幫凶。我不贊成這個“父母參與,孩子得分”的直接加分制度,可是,也反對將出現“人民戰爭”例子的責任歸咎給老師。因為,如果沒有分數做餌家長便不願意看自己孩子的作文,那究竟是家長的錯還是老師的錯?

原載2006年12月6日《市民日報》
原圖片出處:http://www.gxart.com/kxkh/img/bh_wg06.jpg
(上圖經筆者加工)

台長: 小鳳
人氣(1,341) | 回應(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教育東西談 |
此分類下一篇:親子教育
此分類上一篇:政府可做的教育之事

小丫走天涯
閱讀林老師的文章總是能引?我一些思考。家長的錯顯而易見,不去說他了。
做學生的确實感到分數很重要,但不是相對于真才實學?說的。分數的多少其實還意味?老師對學生的肯定程度,這對于學生的學習積极性影響非常大。而很多老師們可能并沒有意識到,只是教條地打分。老師手里的那支紅筆輕輕一動甚至可能改變一?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興趣。(其實這一點,做學生的都有感触,不過一旦自己成了老師,就忘記了。)
2006-12-08 16:57:04
小鳳
小丫:
謝謝你!
是的,分數對學生的意義,是老師最常忘記的事。不過,有你的提醒,我一定會銘記的!
2006-12-12 08:47:36
小丫走天涯
不敢說提醒,我知道您在激勵學生方面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2006-12-12 16:59:21
小鳳
小丫:
謝謝:)
2006-12-12 23:31:0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