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17 21:31:06| 人氣1,172|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規訓與放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報上讀到樂水在澳門演藝學院新近公演的話劇《創奇者》寫的感想。《創奇者》說的是美國名人海倫凱勒,因為得到老師沙利文的引導下,突破了“又盲又聾又啞”的障礙而得以學習的故事。樂水的文中有一段很深刻的說話:

“在習得語言之前,在被「訓練」成「人」之前,海倫父母的過度溺愛寵得海倫脾氣暴躁,任性妄為,「想做甚麼就做甚麼」,亂踢亂打,想大叫大喊就大叫大喊。要知道這並不是正常人的行為邏輯,所以當海倫的私人教師沙利文小姐第一次看到海倫這樣,也忍不住稱她是野獸。為了對付野獸,馴獸師沙利文使出了渾身解數。為了教曉海倫像個人那樣好好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吃飯,沙利文和海倫上演了最為激烈的肉搏戰(然後轉變成拉鋸戰和持久戰)。到了最後,為了訓練海倫成人,沙利文要求掌控海倫的起居飲食,其潛台詞無非是希望透過飢渴來訓練海倫,有如馴服一隻狗或一隻野獸。”
  
像樂水說的一樣,《創奇者》的一個啟示是近乎地獄式訓練的“規訓”(discipline)對人的重要性。如果單看話劇,再結合中學教科書的海倫凱勒後來成為美國偉大人物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會認為將人訓練得有紀律,懂得社會規範是很重要的事。不過,這樣的想法不可能是絕對的。

就在《創奇者》上演後不久,香港的電視台播出配音日劇《女王的教室》,由於劇中的教師主角“女王”形象專制,角色的行徑很快就成為公眾議題。像不少描述某種專業人員生涯的劇集容易惹來業界的反感一樣,《女王的教室》也招致“醜化教師形象”的批評,因為劇中的“女王”對學生實行了不“地獄式訓練”,像不准學生上堂去廁所,懲罰打翻食物的學生捱餓等等,都在一時間成為爭議的焦點。香港的《星島日報》還以此劇引起的爭議做頭條。

為什麼《創奇者》中教師使用的近乎暴力的方式可以令人更容易接受,而《女王的教室》當中的女教師形象會惹來近乎一面倒的批評?這當中,除了因為海倫當時的狀況像“野獸”而需要將好訓練為“人”以外,是否還有別的理由?

(原載2006年8月2日《市民日報》)
圖片來源:http://www.wst.net.cn/history/9.1/0901.jpg

台長: 小鳳
人氣(1,172)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老師的心事 |
此分類下一篇:用放任來代替
此分類上一篇:頻繁的新開始

話劇人
那天我跟旁邊的人說看到你在看戲,他說不可能,是我認錯人了,原來你真的在那裡.
2006-09-18 00:03:19
中晒招
嗯嗯, 我們在荒謬的世界裡, 總是幻想着絕對的「善」的存在, 但到頭來我們只會發現, 所謂「善」只是某些人取得權力, 霸佔着「道」, 將自己一套當成對「道」的唯一闡釋, 拒斥其它所有解讀的結果...
我沒有看到女王的教室的結局, 但聽聞其最後一幕是女王被解僱, 她昔日的學生中學畢業了, 向女王千多萬謝; 只是這幕戲已足以證明《女》的製作人都抱持着對過去秩序的鄉愁感...
2006-09-20 05:18:42
小鳳
話劇人 :
那你為什麼不喊我呢?那好讓我跟你相認一下:)

中晒招:
很久不見了!
其實,我還是相信“善”的存在,因為“善”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也是人心追求的一種價值;只是,像你說的一樣,“善”可能“只是某些人取得權力”的工具而變得虛偽,像布殊政府。
2006-09-25 08:03: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