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20 22:42:57| 人氣19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轉貼-親子理財4大場景~放手讓孩子學習,才會成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想過嗎,一對勤儉持家的夫妻教8歲兒會計知識和買股票;
對孩子講錢?不會太過市儈,給孩子錢不如教孩子如何花錢、存錢。
從小就建立良好的理財觀,有助於健全的人格發展。

文.林雅惠

美國南加大心理學講座教授雷恩博士說:「一個國家的錢,如果不用在教育上,就會用在監獄上。」現在,這段話用在理財教育,更是貼切。曾經寫過《親子理財密笈》的夏韻芬也表示,「品格才是教育孩子理財的第一步」,她強調,父母要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使用金錢的正確想法,千萬不要什麼事情都用金錢量化,這樣孩子會失去責任感,對金錢的價值觀也會混淆。

現代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哪些理財的問題,該如何機會教育?

場景1:到賣場買東西

「媽媽,我可以買這個嗎?」

許多父母會利用帶孩子上賣場的時候,訓練孩子如何花錢。藝人侯昌明讓3歲的女兒自己拿東西結帳,「我會拿50元給她去買乖乖,告訴她乖乖一包20元,所以,還要找30元回來,讓她瞭解東西是要用錢才能買的,不能亂拿。」侯昌明說。

同樣地,最近才剛帶3位女兒拍廣告的傅娟也會給孩子錢,讓孩子到超商去買東西。「我給她們10元,訓練她們用錢。」傅娟強調,給孩子錢等於是把用錢的主導權交給孩子,當孩子有機會支配錢的時候,她們反而會更珍惜這筆錢,「因為,她知道她只有這些錢可以花,所以往往不敢亂花。」

要是孩子選的東西超過手中的價錢,卻哭鬧不休一定要買時,做父母的當下應該怎麼辦呢?「我會評估孩子是不是真的需要,如果沒必要,那我會堅持立場不買給她。」傅娟曾經帶歐陽妮妮到百貨公司樓下的超級市場買東西,孩子吵著要買一包300多元的糖果,傅娟覺得糖果色素多、沒必要買,就鐵了心不理孩子,反倒是先生歐陽龍先投降,想買給孩子吃,傅娟依舊堅持不肯買,「不是因為買不起,而是這次妳妥協了,下次孩子就知道可以討價還價。」傅娟說。

場景2:做家事

「媽媽,吃飯也可以領錢嗎?」

「做家事就給零用錢」是許多父母訓練孩子培養金錢觀的第一步;不過,稍一不慎就很容易弄巧成拙,讓孩子誤以為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金錢來量化,「當小孩開口閉口就要錢的時候,父母就要小心,孩子的價值觀是不是混淆了。」夏韻芬說。

秀朗國小家長會長沈絮凡,同時也是國小理財班的義工媽媽,她在家教導孩子做家事、領零用錢,會先把遊戲規則說清楚,掃地10元、洗碗10元、澆花5元……,每一份工作該領多少零用錢通通製成一張表格,讓孩子選擇這個星期的要負責什麼樣的家事,「至於沒有列在表上的,就代表是義務工作,做了不應該領錢。」沈絮凡說。

千萬不要讓孩子以為他做任何事情都可以邀功,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想法時,父母要當下給予糾正,分析給孩子聽當初親子間所做的約定,什麼是孩子應該要做的,譬如吃飯、洗澡、看書、整理自己的房間,還有什麼是孩子可以領零用錢的,像倒垃圾、洗衣服等,通通都要事先聲明,施行的時候絕對要清清楚楚,千萬不能因為孩子吵鬧就亂了分寸。

場景3:出國旅遊

「媽媽,出去玩是不是就可以買很多東西?」

暑假是旅遊旺季,不少父母也會在這個時間帶孩子出國去玩,看孩子玩得開心,為免掃興,孩子要什麼有什麼,心想「難得出國玩一趟,就買給他吧!」卻破壞了平常辛苦建立起來的理財制度。

其實,家長可以有更聰明的方法。

有一年,傅娟帶孩子到日本玩,到日本的第1天,她就給老大歐陽娜娜1萬圓日幣,而且是10張全新的1千圓日幣攤開來,然後一張一張交到女兒手中,「她第一次拿到這麼多錢,卻沒有亂花。」傅娟說,自己把這1萬圓交給孩子後,就不過問孩子怎麼用,只要求孩子每天要記帳,看看到底花到哪些地方。她發現,當孩子有機會拿到一筆錢、學著如何花用的時候,反而會更謹慎,甚至買到不喜歡的東西,還會要求自己拿去退貨,絕對不會買了不用丟著。

沈絮凡在出國前,先給孩子一筆新台幣,然後讓孩子學會如何用台幣換成外幣,告訴孩子匯率以及手續費等細節,讓孩子去體會各國錢幣的大小,等到出國後,這筆錢就讓他們花用,付錢、找錢全由孩子自己來,父母只需在一旁觀察,然後給予指導。

場景4:玩遊戲

「爸爸,暑假時間這麼長,我玩的時間也可以多一點嗎?」

是的,孩子,你絕對可以多玩一點,只是這個暑假,要帶你玩點不一樣的。

駿為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陳駿為在孩子讀國小三年級的時候,就每天花半小時跟孩子玩大富翁線上遊戲;「在遊戲過程中,我會跟孩子解說,如何買房子、賣房子,更重要的是遇到『機會』或『命運』的時候,告訴孩子風險的觀念。」陳駿為說。

兒童理財專家David王同樣在孩子念國小一年級時,陪孩子玩自創的大富翁遊戲;原本簡單的「買房子」、「買地」變成了「買黃金期貨」、「買個股」,交易的貨幣也變成紙上記帳,譬如花10萬元買一檔個股,就要記在「資產」,要是賠錢,就要記在「負債」一欄,「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孩子資產與負債的觀念,讓孩子提早學會基本的會計準則。」David王說。

同時,這個遊戲也可以讓孩子培養「當大老闆」的夢想。David王解釋,他建立孩子理財觀的基礎就是「有夢最美」,他要孩子想創業要做什麼,然後告訴孩子:「當老闆就是可以印一堆股票讓別人來投資,大家一起來幫你賺錢。」

同時,他還教小孩如何看台股、港股與美股,現在8歲的孩子就已經有投資組合的概念,選股包括台積電、日月光、鴻海,都是權值股,「因為,這些都是台灣的大公司、有名的公司,所以我會投資它們。」David王的孩子Patrick說。

有人認為,對孩子講錢傷感情而且太過市儈;但事實上,孩子從小就建立良好的理財觀,將有助於健全的人格發展;因為,人無時無刻都要用到錢,該怎麼花、怎麼存錢,理財觀念對不對,都會影響決策。

別以為讓孩子享受優渥的物質生活對他是好事,有太多的社會案件顯示:父母給太多、往往孩子不懂得珍惜,因此「給孩子錢」不如教孩子「如何花錢、存錢」。

台長: 親子育兒坊
人氣(19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文章分享--親子 |
此分類下一篇:轉貼-我要教你怎麼愛我
此分類上一篇:轉貼-我要我的孩子知道的20件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