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6-04 09:16:17| 人氣7,482|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東歐奧地利 捷克之旅(十五)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1年2月10日參觀維也納舊城區,熊布朗皇宮  貝維帝爾宮  霍夫堡  市政廳  國會大廈  聖史蒂芬大教堂 。

熊布朗皇宮
熊布朗皇宮亦稱麗泉宮﹝SCHLOSS SCHONBRUNN),是歐洲三大宮殿之一因為此地有一道美麗泉水而得名。它位於維也納西南的盡頭。

這座宮殿氣勢磅礡,是奧匈帝國鼎盛時期的代表,由巴洛克式建築名師「艾拉哈」所精心設計。它原是哈布斯堡家族的避暑別墅,建於西元1696年,到1750年才全部完工。

後來宮殿也曾經過女皇瑪利亞‧泰瑞莎加以全面改建,與法國凡爾賽宮並列為豪華的大宮殿。長方形的巴洛克式建築,裝潢非常華麗,是號稱『百萬宮室』的建築群,共擁有一千四百個房間,現在開放45個房間供遊客參觀。我們在當地的導遊帶領下,匆匆地穿梭在皇宮中各式各樣的房間內,有歐式也有中式,中式房間中擺了漆器家具及瓷器用品。

 

 

  

熊布朗宮正後方山坡上的葛洛莉葉閣樓,這座具希臘神殿風格的閣樓是瑪麗亞.泰瑞莎女皇為慶祝戰勝普魯士及紀念戰亡著所建。不過原先的規劃是要建宮殿,但因經費不足而作罷。

入口處高柱上的鷲,是哈布斯堡家徽上的標誌。據說這種"黃色"是女皇"瑪利亞.泰瑞沙"喜愛的顏色。所以稱"瑪利亞.泰瑞沙黃"

   

 

貝維帝爾宮

 位於普林茲.歐伊建大道旁平緩斜丘上的離宮分為上宮及下宮兩座巴洛克式宮殿是維也納最著名的巴羅克宮殿之一。和霍夫堡宮殿不同的是,興建的主人並非是皇帝,而是一名軍事元帥。他是1683年擊退土耳其軍的統帥薩福伊的歐根親王。分為上宮及下宮兩座巴洛克式宮殿。上宮左右對稱的外觀現為十九、二十世紀繪畫館。

下宮以飾有壁畫的MauorSaal最為華麗壯觀,現已成為巴洛克美術館上宮左右對稱的外觀現為十九二十世紀繪畫館。下宮以飾有壁畫的最為華麗壯觀,現已成為巴洛克美術館。    

   

 

兩邊的石刻獅身人面, 肋生雙翅的希臘神話中之怪物, 代表人間的才能, 知識和智慧的象徵.

霍夫堡

是維也納紀念碑性的建築,是在奧匈帝國分裂之前一直統治這個國家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古老宮殿。寬闊的宮殿將一系列在不同時期、不同政治條件下建設的不同風格的建築連成一個整體。儘管這些建築缺乏和諧的統一,但正是這樣的區別使宏偉的宮殿特別完美,而沒有官方式的古板

這裡拉馬車的馬 通常都要戴上眼罩。

市政廳

這座新哥德式建築物, 建於1872-83, 模仿比利時布魯塞爾之市政廳.

與霍夫堡皇宮以環城大道相隔的國家美術館與國家自然史美術館,呈現的是文藝復興風格的完全對稱式建築,原本,霍夫堡新皇宮也應有此等規模,只是,歷史的巨輪讓哈布斯堡家族只能成為昔日風華。

國會大廈

從霍夫堡順時針沿環城大道走不遠至第一個轉彎處,便可見國會大廈是一座很美的建築物。

自然史美術館

 國會大樓市政廳及聖史蒂芬大教堂位於維也納市中心,原為羅馬式建築曾兩度毀於大火,十四世紀以後,將教堂改建為哥德式建築,直至十五世紀中葉才完工。

十七世紀時曾遭土耳其人炮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遭聯軍轟炸破壞,戰後再度修復成為今日的規模,教堂屋頂貼滿菱形彩色琉璃瓦,尖塔高達
137 公尺是維也納的象徵。

 

聖史蒂芬大教堂

位於維也納市中心,是維也納最重要也最知名的地標,為中世紀宗教建築。原建築建於1147年屬於羅馬式風格,後來遭受兩度大火便在14世紀時修建成為哥德式建築,歷經土耳其人的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又在戰後修築成為今日的規模。

高達137公尺的尖塔是維也納的象徵,繼科隆大教堂之後全世界第二高的教堂尖塔,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哥德式教堂。聖史蒂芬教堂另一面搭起布幔正在整修,我只好走到另一面來取景

謝謝賞圖

精彩的 濱崎 步  搖滾馬戲團巡迴演唱會最終場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chun-li (莉)
人氣(7,482) | 回應(3)|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東歐遊記 |
此分類下一篇:東歐奧地利 捷克之旅(十六)
此分類上一篇:東歐奧地利 捷克之旅(十四)

闊瀨老叟
教堂真的很美~~

端午佳節愉快~~
2011-06-04 18:37:20
.亮亮
張張都好美喔~^_^

端午節快樂~
2011-06-04 23:19:50
♡Sonia
美術館內外的充滿的藝術之美~

端午節快樂~
2011-06-06 15:24:4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