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23 19:39:34| 人氣13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 神像藝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天后宮正殿內有數十尊媽祖神像,有湄洲媽、鎮殿媽、二殿媽、船頭媽、進香媽、金媽祖…等,分別敘述之。
鎮殿媽



正殿神龕內,最大尊的媽祖聖像,為昭和年間天后宮重修時新雕塑的神像,此尊媽祖為土塑,為天后宮的「鎮殿媽祖」。據施至輝指出,其父施禮曾提及,鹿港天后宮正殿土塑的媽祖神像與台南大天后宮正殿神像為同一派匠師的作品。
鹿港天后宮正殿兩旁,有兩組千里眼與順風耳神像,分別位於正殿神龕前及前步口兩側拱門旁,據李丕顯指出係是泉州匠師連詠川所雕塑。千里眼手執戟,眼觀四面,順風耳手持斧鉞,耳聽八方,其青面獠牙的造型,有著驅邪止煞的意味。民國五十年代曾再請鹿港匠師余鎮江重新髹漆整修,據鹿港神像雕刻藝師施至輝指出,此千里眼、順風耳神像姿態與神韻,極為優雅,為神像雕刻的經典之作。
鎮殿二媽



正殿神龕內第二尊媽祖,為同治年間重修天后宮時的鎮殿媽,此尊媽祖為軟身的造型,同治年間請泉州「西來園」雕刻師傅連來雕塑。昭和年間鹿港天后宮重修,由於正殿規模宏偉,所以重塑土塑正殿媽祖神像,,軟身的正殿媽則改稱「鎮殿二媽」。
湄洲開基二媽
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鹿港文人羅君藍為天后宮重修所撰的序文提到:「鹿港聖母之寶像,乃是康熙二十二年施靖海將軍之戎幕僚藍理,同湄洲之僧恭請而來,俾鹿崇祀,至雍正三年始建此天后宮」,說明了鹿港天后宮在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遷建於現址,湄洲祖廟開基二媽則為施琅將軍的幕僚藍理恭請來台,並將湄洲媽祖的神祇留在鹿港崇祀。



湄洲媽祖的造型端裝素雅,手持如意,為泉州風格的神像雕塑,民國九十年代由鹿港龍山銀樓鄭應諧以金飾重新打造媽祖鳳冠,但仍不失開基二媽古樸的造型。湄洲媽祖因香火鼎盛,香煙裊裊,使媽祖聖像薰染成黑色,故又稱「黑面媽」。
進香媽
天后宮曾在清末至大陸進香時,所供奉的湄洲開基二媽聖像,險被大陸祖廟人員所留置。大正十一年(一九二二年)天后宮委員施性瑟率領信士前往祖廟進香時,遂請泉州雕刻師「西來園」連來之子連詠川,仿湄洲開基二媽的聖像重塑一尊,並以此尊神像一同前往大陸進香,所以此尊媽祖稱為「進香媽」。「進香媽」神像平時供奉於正殿神龕正前方,農曆大年初一子時,天后宮恭請湄洲媽祖安座於正殿神龕時,才將「進香媽」暫時移至神房內。



古大媽
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年)「廈十二庄」發生旱災,十二庄民至鹿港天后宮恭請媽祖至各村庄祭祀,祈求媽祖能庇佑地方,稻縠豐收。「廈十二庄」所請的媽祖稱為「古大媽」,由於是保佑當地農作物豐收,所以地方人士又稱此尊媽祖為「好收媽」。此尊「古大媽」聖像一直為廈十二庄所恭請的神祇,民國八十五年廈十二庄信士與鹿港天后宮協調,改恭請「進香媽」聖像,做為廈十二庄迓媽祖的神祇,直至今日。



船頭媽
早年,先民渡海來台開墾,均會在船上供奉媽祖神像,保佑航海平安,因而將此媽祖稱為「船頭媽」。船頭媽為鹿港天后宮年代最為悠久的媽祖神像,由於神像是隨船保佑航海平安,故神像只有八吋高。船頭媽祖目前保存良好,近年來,鹿港后宅潤澤宮十三王爺慶典時,后宅信士均至天后宮恭請船頭媽祖至境內遶境,祈求地方居民平安。



金媽祖
鹿港天后宮於民國九十一年起,以信士們歷年來所捐贈的三千多兩金牌,雕塑金媽祖神像。黃金媽祖並裝飾有鑽石、翡翠、日本珍珠及紅寶石等,除了純金媽祖外,另外雕塑二尊純金的宮女,隨侍於金媽祖的左右。

台長: ♥ 【 猴子 】
人氣(13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無聊 |
此分類下一篇:♥ 台北
此分類上一篇:♥ 建築沿革

訪客
屁 ˋ ˊ
2007-10-23 20:39:42
版主回應
.....
2007-10-26 20:55: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