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23 00:00:00| 人氣7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複合式災難要複合式防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社論】
什麼叫做「複合式災難」?十一日在日本本州宮城縣外海芮氏規模九的強震中,也許有人在廢墟的空隙中逃過一劫;不料,在外海一二五公里震央引爆的海嘯,以八百公里的時速撲向陸地,洪水及泥石又奪走許多在廢墟中倖存的生命;但噩夢未醒,更驚悚的是十公尺高的浪頭打壞福島幾座核電廠的爐心冷卻系統,進而引發氫爆及爐心部分熔解,人命又暴露在核災的威脅下。
馬總統日昨在國安層級的災害應變會上,以「複合式災難」界定此一新的災害形態;巨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造成的禍害不只是加法關係,而是幾何級數的乘數效果。面對這種「複合式災難」,當有「複合式防災」的意識,應從個人、社區、社會到政府,建立一套全新的防災思維與方案。
先從災變猝然爆發後的應變談起。福島核災猶如骨牌效應,一個反應爐接著一個反應爐相繼釀災,這正是高達十三萬人「福島大撤退」的不得不然。撤離半徑一次又一次加大,撤離人數一次又一次加多。
相對而言,二○○九年莫拉克八八水災,暴雨觸動走山以致小林村滅村,也是一次「複合式災難」。事後檢討起來,認為縣政府未下令撤離是造成四百四十三人死難的原因;詎料,當時有位縣長卻說,要在短時間撤離幾萬人,簡直是「很荒謬」。然而,正確的思考應當是,如果沒有防災的萬全把握,坐視豪雨而不撤離,反而才是「很荒謬」。縣政府只因平日根本沒有大撤離的備案,竟將應有的撤離動作指為荒謬,這豈不是倒果為因?
後續的救災工作也須有預先的對策。可以預見將發生的是缺水、缺油、缺糧、缺電……,日本東北地區此刻入夜攝氏零下的低溫,沒糧沒暖氣,皆可能是致命威脅。這波災難還在擴散,災區所在是半導體、汽車產業重鎮,遭到重創後,生產失序、物料零組件斷貨勢必擴大衝擊,失業潮的爆發幾難避免。這場「複合式災難」,在同一時點上災難重疊發生,在延續的時間上災難又相繼發生;這真是對日本朝野的重大考驗。
馬總統舉行國安層級的防災應變研討會,假想目標「萬一是台灣」,我們能應付嗎?這次強震的威力是九二一集集大震的四百倍,九二一的傷痛及重建就讓台灣社會花上不止十年,倘若規模九的強震「萬一在台灣」,我們有無應對的能力?
「複合式防災」首應建立一種應對的態度,以及一套基礎的應變機制,強化硬體以對抗災難當然重要,卻相較其實是次要的。例如,可能碰上一千年洪水頻率的暴雨,我們當然不可能把都市排水、河川防洪都升高到相應的規格,因為這恐怕得花上不止以千億計的經費,何況是即使砸下鉅資也未必能奏效。因而,態度上應該是避災,而不是抗災,順天而不逆天。
以土石流成災為例,離開谷口、崖麓線的高危險地區,遠比築高牆、深打地錨管用得多。關鍵的工作是國土規劃、國土安全地圖的繪製,徹底瞭解每一塊國土的災害屬性,可以利用的才利用,應該避的絕不貪圖短利去用;這對處在低緯、環赤道圈、高氣候風險的台灣,必須有此覺醒。
台灣面對天災,賀伯、九二一、納莉、莫拉克……,因應對策一直都是且戰且走,挨過一年算一年,沒有深刻思考過累積些防災經驗讓下次災難傷害減低,每次災難來臨都手忙腳亂,只能被動因應,目標僅是消極減少傷害程度,而未思考從源頭減災。「複合式災難」與「極端氣候」等概念,應該激發「複合式防災」的思考,從全面及長期,從政策到演練,去重建一套防災的思維與方案。
這幾天頻繁出現在媒體上的一個畫面,可供參考:日本小娃兒到公共場所頭上都戴了保護頭罩,多年來日本幼兒園教室課桌的基本配備,就有放置保護頭罩的設計;地震一發生,小娃兒都熟練地戴上頭罩,自保動作可讓傷害降到最低。見微知著,足可深思。
【2011-03-15/聯合報/A2版/日本東北強震】

台長: 貝拉
人氣(7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待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一名工程師之死
此分類上一篇:認清複合式災難的本質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