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22 00:00:00| 人氣2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能源政策走到十字路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社論】
日本東北強震,天災之外,更引發福島第一核電廠連續爆炸,輻射外洩。國人擔心輻射塵可能飄至台灣,專家認為無須過度驚恐,但核安問題重新引發重視,也迫使政府的能源政策必須重新評估,慎作選擇。
應否設置核電廠,在台灣爭論已超過廿年。陳水扁政府倉卒宣布停建核四,被大法官宣告違憲後,核四復建現在已到了接近完工、評估準備進入商轉的階段。
這一路的爭論,到近幾年才見反核聲浪漸小,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的論點可為代表。他說:以前不能接受核能,多半是基於安全及核廢料因素的考量,但現在核電廠發展到每個細節都可監控,安全不是問題;繼續以燃燒發電產生二氧化碳,是不對的做法。
簡單地說,面臨全球暖化的嚴肅課題,火力發電如同過街老鼠,新的替代能源又尚未能全面承擔重任,故能源界已漸有新的共識:若「安全不是問題」,核能發電是減少碳排放、且相對成本較廉的能源取得方式。
不過,上述所謂「共識」是建立在核電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在日本福島核電廠引爆核安危機後,德國已決定關閉核電廠運作三個月,並關閉七家在1980年前所建的核電廠,理由是:「安全」是最高原則。其他有核電廠的國家,也多重做安全檢查並審視核能計畫。
福島的核能危機,也讓台灣核四爭議再起,民進黨已要求政府將核四停工,進行總檢討。其實,早在福島事件之前,反核團體一直朝核四「完工不營運」方向努力,推動核四廠轉型成「反核博物館」。過去貢寮居民的抗議沒被重視,如今有了日本東北的慘況作借鏡,反核四運動勢必捲土重來。
「安全不是問題」是擁核人士的保證,但福島核能危機震垮世人的信心。日本強震給我們的教訓,就是國土規畫應與自然共生,且雞蛋不應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必須分散風險。就此來看,包括重新檢討核四,甚至整體能源政策的走向,都必須加入新的變數來重新討論。人命至上,安全是最高原則,能源政策已走到十字路口。
【2011-03-16/聯合晚報/A2版/日本強震核災危機】

台長: 貝拉
人氣(2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待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認清複合式災難的本質
此分類上一篇:從災難中學習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