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01 17:15:46| 人氣1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覺無常,勤精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八大人覺經‧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2009年的莫拉克及2010年的凡那比颱風,都在高屏地區釀災,與高雄慈濟人座談時,上人慰勉受災的師兄師姊體悟無常之理,提起善解與感恩心。
「放眼天下,許多地方遭遇四大不調的災難,民眾痛失親人、流離失所且飢餓無助。如年初的海地強震,二、三十萬人喪生,原本窮苦的人民更加苦難無助,迄今仍難以重建。相較之下,台灣實有福。」
常聞「生涯規畫」,或是大企業家為了子孫,不斷擴展事業。然上人強調,若天下四大不調的災禍不斷,錢賺得再多、把未來規畫得再好,又有何用?「萬事萬物都在生滅變異中,永遠健康、長生不老或事事如意,皆求不可得。唯有自我要求——提起毅力勇氣,發願承擔人間責任,方不負此生。」
上人以每年的「新春三願」勉眾——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睿;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力量增加。
《八大人覺經‧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上人說明:「人間之苦,起於人心欲念;四大不調亦因眾生欲求無盡、凝聚共業而致。若能降低欲望,消除貪念、解脫勞碌迷茫,生活克勤克儉,即得身心自在。」
雖然身在娑婆有種種困難苦楚,但上人勉眾,要提起菩薩覺悟的長情,超越世俗煩惱;如《無量義經》云:「雖有煩惱如無煩惱,出生入死無怖畏想,於諸眾生生憐憫心」。
「煩惱起於無明雜念;菩薩悲憫眾生,以毅力承擔重任,發揮無私無畏的精神,盡心力為眾生拔除苦難。」
許多人修行,是為了求得脫離苦惡的娑婆世界。上人指出,目前科學界尚無法證實宇宙間其他星球存有生命,眾生隨業而生,唯能生於娑婆;故應發願「乘願而來」,而非起了「不敢再來」的懼怖之心;心存恐懼,修行易入迷途,愈難找到出路。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人生的窮通際遇,皆有因緣果報;過去所做已無法改變,唯把握現在,用心修行與造福。」

【靜思小語】多欲為苦,求不可得,唯有自我要求。

※本文引用自2010.11.25《慈濟月刊》第528期衲履足跡

台長: a-shun
人氣(1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開示法語(證嚴上人) |
此分類下一篇:「心」富勝「財」富
此分類上一篇:談「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